有一個原因,你還不夠真正了解。有一次心理師告訴我:「覺察就像是超商的集點卡,透過不斷的自我覺察,你可以換取更深的覺察。」雖然聽起來有點悲觀,但這是一個無盡的任務。
從Klein的客體關係角度來看,從你開始呼吸的那一刻起,就有了依附的需求。但是,既然有需求,就有可能會有無法滿足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失望」。你會發現,人生中所有的痛苦都源自於失望。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種失望,就會發現它有其根源。許多失望來自於童年時家庭的不滿足。根據皓宜的觀點,有三種孩子對家庭感到失望:
- 需求沒有被父母回應:這些孩子感覺就像是「再怎麼叫都不會有人聽到」,就像是Diana Baumrind所描述的漠不關心型。他們渴望的東西通常很簡單,但卻常常被忽視,被說「別想太多,乖乖讀書」或「走開啦,沒看到我在忙嗎?」等等。他們在一個外表看似正常的家庭中長大,但內心卻感到貧乏。
- 高度敏感的孩子:家庭經常衝突的情況下,孩子往往過早成熟。然而,更貼切的說法是,在情緒張力高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感染父母的焦慮,或者將原本應該屬於父母的責任歸咎於自己。成年後,他們內心深處會一直有聲音告訴自己:「我們家就是這樣,都是我的錯...」、「是不是我要求太多?如果我沒有出生就好了...」、「我必須解決一切,否則就糟糕了!」
- 家庭遭遇災難或創傷:大型創傷如父母離異、家庭破碎,或是目睹家暴、家庭內的性侵等等,以及較輕微但長期的虐待如偏心待遇、以偏概全等等,都會讓孩子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他們會問自己:「如果我真的值得,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你們卻不愛我呢?」
當這些孩子長大後,與家人的關係變得極度矛盾。他們「相愛又相恨,彼此了解卻寧願陌生」。這種矛盾形成了一個「坑」,那些未能滿足、失去、被忽視和照顧不周的需求,就像一個吸引人的洞穴,讓你越是假裝看不見,就越深深地吸引你。皓宜認為,既然它是一個隕石坑,就代表它具有引力。那些過去未能滿足的需求會吸引各種渴望,你會不自覺地哀悼過去,陷入思考的漩渦中。你可能不斷重複相同的困境,無法擺脫,或者像導演Xavier Dolan一樣,將自己痛苦的童年拍成一部又一部令人心驚膽戰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