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雪霧鬧下鷹山...順訪高義蘭駐在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活動日期:2023.01.08
天氣:冬日很棒的晴天
參加隊伍:祥雲
路線行程:台北→雪霧鬧農場→鷹山→高義蘭駐在所(原路來回)→雪霧鬧農場

鷹山

以往去鷹山是從吊橋走(高義吊橋),但因吊橋年久失修已毀損,走吊橋大概就跟走鋼索的人一樣有危險性,桃園鐮刀隊從雪霧鬧整理了一段路線下去鷹山。感謝超哥提供航跡(超貼心的連車行航跡都有),這是一個先甘後苦的行程,就是一路下坡到目標,然後再爬回入口的走法。從海拔1300M開始一路陡下,雜木林、竹林都是在陡下,來到大亂石堆稜線後,爬過大石頭們到鷹山。竹棚的地上很多酒瓶、有一些破瓷碗和礙子,找著在地圖上標示著鷹山登山步道,但實際已荒廢少人走,碎石陡下的之字步道,部分還可以看出石板堆疊的痕跡。而且路旁黃藤還有新砍過,顯示這兩天還有人來整理路徑。伴隨著校園鐘聲(高義國小?)一路下到750M,下到大家擔心回程怎麼辦時,總算到了高義蘭駐在所,在駐在所的駁坎旁伴著整面圍牆午餐,於是領隊得到了想念已久的鷹山基石,我則得到了喜歡的駐在所+1。
高義蘭(カウイラン)駐在所位於角板山三星道路上,角板山三星道路起點為現在的桃園市復興區角板山部落,終點為宜蘭三星鄉,全長125公里,為明治44年(1911年)日本官方利用理蕃經費支持這條從桃園角板山通往宜蘭的橫斷古道,完工於大正5年(1916年),沿途設置約14處「警察官吏駐在所」,高義蘭即為其中一處。戰後此道路持續使用,1963年北橫開鑿,大部分的古道則被公路取代。(參考資料:角板山、三星古道
至於目前"禁止通行"的高義吊橋為鐵線橋,但橋板多有毀損,走此橋有多處類似走鋼索。高義吊橋在日本理蕃的歷史上,則有著關鍵的地位,1910年時,總督府推動「雅奧罕群」方面隘勇線前進,宜蘭廳、新竹廳、桃園廳三廳前進隊伍於大嵙崁渡河點會合,由宜蘭隊準備以鐵絲架設吊橋,經考據結果,此吊橋應該就是高義吊橋。
(參考資料:高義吊橋歷史溯源
8:55 抵達雲霧農場,農場入口的大水塔旁,有空地可以停車。
農場入口的大水塔旁有寬敞空地
整裝好走入農場,順著農場內的水泥產業道路走,一開始就送雲海,爽啦(中間偏左雲上是唐穗山)
農場展望看雲海
然後...停車場應該是今天的最高點,所以我們要一路下坡!(回程就要爬回來啦~)只好一邊遙望著馬望僧侶山和虎禮山那邊的稜線,尤其依照以前的經驗,天氣晴朗時多看起來放,因為說不定過午後會起霧升山嵐之類,就容易變成白牆(加里山就是有名的要趁中午以前到山頂欣賞聖稜線,中午後常常起霧看不到)。馬望僧侶山之前是和李棟山連走一圈的。
李棟山、馬望僧呂山及虎禮山稜線
登山口附近的樹幹上有掛牌子,這條路線由鐮刀隊整理過路,且註明了鷹山新開路線較安全。
登山口有鐮刀隊的牌子
9:10 農場內水泥路的終點,左轉可以看到登山口。
站在入口看進去山徑,路徑蠻清楚,路面是堆滿厚厚的落葉。
9:14 一進入登山口就開始下坡,但還沒很陡下,經過一處滿是紅葉槭的地毯,哇哇~大家說撿到賞楓秘境啦!
9:18 過紅葉後,就是邊坡往下又淺又鬆軟的踏點,主要是踩著落葉容易滑,幸好有架扁帶
下一小段斜坡後朝上看,看得出來大概就是這斜坡採之字形硬開出來的路,踏點淺且是鬆軟的土質和落葉,所以頗滑,幸好有架繩輔助,再換個角度想,就算滑下來,用屁股著地滑,由於路面也是鬆軟的,是比較不會受傷啦!
9:24 下來到一處乾溪溝,此叉路口兩邊都有布條,越過乾溪溝直接往上去夫婦山西峰,沿溪溝下則往鷹山,所以也有人會採取加碼夫婦山西峰,不過我們上次去走夫婦山時,順便偷懶搭車到蘋果農莊內摸夫婦山西峰,所以大家沒那麼勤勞從這加碼走過去。
乾溪溝
9:26 沿著溪溝方向走,也是接到落葉邊坡路
途中經過一棵九芎,雖不算大棵,但光滑的樹幹在它周遭樹木中蠻顯眼。
九芎樹
9:30 下到一片林間平坦的空地,總算有平地,小歇一下。此空地右下往鷹山,左邊上去又可接往夫婦山西峰的路徑。
9:40 休息10分鐘後,從小空地出發前往鷹山。
然後也一是一段雜木林陡下,進到竹林繼續下坡。
這段竹林下坡路的路徑不是那麼清楚,但注意一下布條仍可辨識,路徑中常有倒竹,但可能多少有清理過,還不至於像過陣法般需要跨鑽趴。
竹林
10:03 經過一處枯樹幹上有廢棄鋼索,紀錄上是說為:廢棄鋼纜等捲機材,旁邊還有類似流籠架的金屬網格物。
廢棄鋼索
繼續往前看到波浪板的廢棄構造,據說此處是廢棄的香菇寮?有相關的機材、烘乾機之類的機械。
出現了比較大型的機材,路徑是從機材旁走過。
廢棄機材
10:16 陽光透進竹林彷彿光柵般的幽暗林中,出現水泥做的方形凹槽。本來猛一看以為是祭台之類(因為旁邊有八寶粥罐),其實只是很普通的水泥凹槽啦!
再往前就出了竹林,山徑旁的廁所遺址(上一篇文我用遇見野生的馬桶,這次用更具歷史味道的講法:廁所遺址,文化價值馬上升值)
馬桶遺址
10:20 順著山坡斜下來較平緩的樹林內,此段路徑都還蠻清楚。
10:22 右側上方看到竹子搭的棚架,我們繼續朝前方走,來到巨岩亂石區。
爬著大岩石中的路,開始一段走穿越岩石稜線的路程,像是走石頭陣。
巨石區
爬上大岩石稜線,去的時候覺得路很清楚,反正亂石堆中可以看到路徑。
把人擺在大岩石旁邊還蠻壯觀,而且每塊大岩石的造型都不同,有自己的特色。
但回程時走這塊岩石瘦稜,卻發生有人覺得直接從頂爬過去,有人覺得走岩石腰繞才對,這是很有趣的,大家彷彿喪失剛剛怎麼走過來的記憶,反正被卡住就想辦法爬上去或爬下去。
巨石稜線
這段岩石稜線不長,在亂石堆中手腳並用爬來爬去蠻有趣。
10:32 抵達岩石上一片小空地,鷹山到了。鷹山,H885M,三等三角點(No.6264),位於林中無展望。我們從H1300M的農場,一路下來到H885M的基石。舊路線從高義吊橋進來走鷹山登山步道,但因高義吊橋年久失修已荒廢,過吊橋類似走鋼索,具相當危險性,鐮刀隊三年前整理了從雪霧鬧農場登鷹山的安全路徑。(不過我們此行途中仍然遇到2位山友從高義吊橋過來,要走去鷹山和夫婦山西峰的)
鷹山,H885M,三等三角點(No.6264)
明明剛剛爬石頭過來很順利,回程卻在狐疑選擇岩石左邊?右邊?才是對的

高義蘭駐在所

11:03 回到叉路口看到左邊上方有竹架,此處尋找叉路去駐在所。此處往高義蘭駐在所(鷹山登山步道)的接點不太清楚,竹架旁出去有片開闊的種植地,我們走幾步去種植地旁,發現路線不對,回到竹架附近繼續找路。
隊長去找路(對航跡和看有無布條或路徑),我們在竹架附近看古物(?)地上有破掉的瓷碗和礙子,雖然不知道瓷碗是不是日治時期的遺物,左邊那個類似圓柱狀物體有點像古老炮彈殼。
廢棄碗碟
居然還有吊床!空地上還有好多好多酒瓶。酒瓶們被造訪者擺放得很整齊
廢棄酒瓶區
休息的竹棚架上一角,放置著疑似剛剛途中遇到那兩位要去夫婦山西峰山友的便當~(我們還開玩笑說要進行一個午餐便當的偷偷交換)
11:11 隊長在竹架附近繞繞撥開棕櫚葉之類,喊說找道路了!以我們一開始下來的方位看,在竹架旁往左前方去鷹山,竹架旁直走往高義蘭駐在所。穿過那區竹架附近植物比較亂的區域過來其實路就很清楚。
11:14 走過來左轉往下走,下來回看是以前登山步道時的階梯耶(都已經被草覆蓋)
石階下來就是之字形的登山道往下走,在離線地圖上,這條路是標示為鷹山登山步道。走在這條路徑上發現路很清楚,而且路旁的黃藤或山棕有新鮮被砍下來的落葉,有人剛上來整理路耶(愛心)
11:19 路徑從大岩石旁經過
11:27 一段頗陡的坡往下(看起來像舊路荒廢直接找近路切)。這段往下走的路段,偶爾聽到下方傳來的學校鐘聲(高義國小),我們笑著說假日的校園鐘聲依然響徹山谷間耶!聽到小學鐘聲總給人懷舊以及安心的感覺。
11:30 走一小段狹窄腰路來到一處亂石堆,左切往下走。
這段陡坡碎石比較多,而且走下來時回頭看隊友,才發現剛剛走的路其實有些路段是疊石駁坎,從下方看就是清楚的警備道浮築橋啦!
警備道浮築橋
破碎的駁坎部分已毀損,成為碎石陡下坡,所以往下走時碎石也是會有點滑的(我努力不要踢落這些碎石頭遺跡啊~)。
疊石駁坎
較完整的石牆出現,高義蘭 (カウイラン) 駐在所大門?
高義蘭駐在所門口
繼續往內走幾步,就是高義蘭駐在所
高義蘭駐在所
高義蘭駐在所遺留有壯觀的兩層疊石駁坎。
高義蘭駐在所疊石駁坎
角板山三星道路於 大正5年(1916)完工, 起點為桃園市復興區角板山,終點為宜蘭縣三星鄉,全長約125公里,沿途共設置約14處 「警察官吏駐在所」,高義蘭為其中一處(14處駐在所為:角板山、拉號、高義蘭、稜角、塔曼、萱原、四稜、西村、田丸、池ノ端(今明池)、大正、瀧上、小林、歧路)(資料來源:高義鷹山連走夫婦山西峰)。
既然是駐在所舊址,當然有些許空地,我們就在駐在所內午餐。
高義蘭駐在所
12:29 中午吃飽一點,全程都是要上坡爬回去
12:45 從駐在所一路走上來,治左轉處看到紙牌,此條舊路在離線地圖上標示為鷹山登山步道,從高義吊橋爬鷹山的話,就是要參考這個路牌(時間)。
以前曾做為登山步道(警備道路?),現在雖少有人走,但是路跡還是在,加上我們這次幸運的遇到有人稍微砍草整理路,這些石塊分布顯露出來應不是純粹天然成形,而是有些人工鋪設過的痕跡。
12:52 走回到石階處
12:55 回到竹棚架小歇(棚架旁的小包裹已經被取走),因為等等還是一連串上坡路啦!
13:05 冬天的話,看來這條路線沿途有幾處是有楓樹或槭樹分布,可以算是少人的賞楓秘境囉!不過沒有分布得很密就是了。
沿途滿地落葉
路徑中途也是看到駁坎。
高義蘭部落之地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為由Qawil部落頭目名字轉譯為Qwilang。另一為由該部落耆老Wilang之名轉譯。高義蘭因其居於中位而且是最大聚落,由峽谷到山頂分為三個部落。下高義蘭在公路旁,面對鷹山,高600公尺;中高義蘭位其西南山坡,高900公尺左右;上高義蘭已靠近1072公尺山頂。高義蘭部落居民多數以泰雅族人為主。高義=卡維蘭=高義蘭。(參考資料:典藏台灣,泰雅族-復興鄉高義蘭部落
駁坎
回到在竹林內穿梭,由另一面看廢棄機材。
竹林內廢棄機材
一路陡上爬回去,爬呀爬啊~~~(喘)
13:49 走上來樹林間小平地休憩處,此處有兩條回程,一條是我們來的乾溪谷路,一條再往上走稜線路,走回去可接在一起。本來有人提議要不要往前再左上走稜線路繞回去,不過大家都懶懶的想悠閒點,沒什麼冒險精神,我們決定左轉走邊坡山腰路,原路回去。
13:55 回到乾溪溝處,左轉過乾溪溝。若走稜線路也會在此處乾溪會合。繼續走著林間清楚路徑往上。
中途遇到林間橘紅色小菇(就是上坡累了假借休息找一下可愛的小生物)。
14:00 回到到這片落葉之字陡坡,這處由於踏點都是鬆軟的落葉,也比較滑,幸好有架繩囉!拉一拉繩子往上走,會比早上下坡時好走。
14:08 陡坡爬到快出去登山口,經過斜坡上的紅榨槭處,今日行程時間尚早,我們就說在這邊享受一下吧!坐在紅色地毯休息,甚至要躺下來都可以,享受今年最後的楓紅,屁股坐在堆滿地厚厚紅葉上,很浪漫耶!
紅葉浪漫情
14:29 踏著農場內的產業道路慢慢往上,目前還禿禿的,看不出來這一區是要種植什麼果樹。
農場展望,早上有雲海,下午有雲層較多,陽光透過雲層照下來的光線形成耶穌光,欣賞著李棟山和內鳥嘴稜線。
此次行程的GPX:雪霧鬧下鷹山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105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龜毛原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冷冷聖誕節走三灣樟之細路,還能應景看落羽松。從龍峎頂步道隨著規畫良好的步道走,欣賞三灣地區河流形成大彎,難怪稱為三灣。到民宅旁抱巨大百年樟樹,經三聯埤繞看優美埤塘,接老銃櫃步道後欣賞近來火紅的三灣落羽松,落羽松黃一半有餘,遊客們簇擁在池邊拍網美照片,我們則把園區高處的觀景台當山頭攻,完整上下繞一圈。
早上雨還在下,說好的乾冷呢?先悠閒吃早午餐,然後到金樽咖啡對面找山頭,之前的路跡和布條已經被芒草、竹林和黃藤淹沒,領隊邊摸邊砍到達了很猛的加里猛狎山。登仙橋看猴子後,再趁路跡新鮮走今年新開出來的路線,從東稜直接上美山,有三等和圖根點2顆基石) 畢竟海岸山脈矮雖矮都都不太好走,有人開路就趕快跟屁股。
強烈冷氣團要來,南下到台東爬山取暖,沒取到暖還整天小雨中行。從戶阿春產業道路上杜鴉原山順便撿一個爵巴里森林點。優美楓林小徑,邊坡山腰路繞啊繞,落差不大布條不多,邊對航跡修正路線。在杜鴉原山頂想來杯熱咖啡,雨直直落讓咖啡越來越大杯,趕快隨便吃吃收拾下山。感謝隊友成就我濕淋淋下山時許願:吃薑母鴨取暖啦!
因臺北下雨機率高,往南移動到新竹找條輕鬆路線,鳳崎落日步道,聽名稱就是欣賞落日,我們阿Q的說早上去可以吸收朝氣精華啊~只是這波鋒面喜歡下在靠~海邊,海線依舊雨綿綿。撐傘散步也還愜意,先買小包子般大的小籠包上山吃。撐傘走走石板階梯,每個涼亭都給他休一下,沿途看碉堡送嚕貓。輕鬆的步道,輕鬆的心情。
我一開始的目的其實是想逛三坑老街囉!反正樟之細路的起點-三坑段也沒走過。在石管局草地悠閒吃完早餐後,沿途停靠挑擔古道、三坑老街、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大平紅橋,走過林埤古道、伙房崎古道、打牛崎古道再回石管局。搭車回龍潭時還去龍潭大池散步一圈,看看這眾龍集合之處,不只看黑白洗,還黑白走啦!
這次參加北岳的銅鑼花開行程,恰到好處的藍天,黃色白色的杭菊田,要趁農民未採收前欣賞,晚了就只能看菊花茶。歷經百年歲月的除了可愛龍貓土地公廟外,還有早期大戶人家的豪宅古厝,建築和雀替彩繪得大器,門口外埕曬著蘿蔔乾卻給人滿滿的親切感。沿途摸了大薰山、描格社、南苗栗板山三個基石,穿過舊銅鑼及功維敘隧道。
冷冷聖誕節走三灣樟之細路,還能應景看落羽松。從龍峎頂步道隨著規畫良好的步道走,欣賞三灣地區河流形成大彎,難怪稱為三灣。到民宅旁抱巨大百年樟樹,經三聯埤繞看優美埤塘,接老銃櫃步道後欣賞近來火紅的三灣落羽松,落羽松黃一半有餘,遊客們簇擁在池邊拍網美照片,我們則把園區高處的觀景台當山頭攻,完整上下繞一圈。
早上雨還在下,說好的乾冷呢?先悠閒吃早午餐,然後到金樽咖啡對面找山頭,之前的路跡和布條已經被芒草、竹林和黃藤淹沒,領隊邊摸邊砍到達了很猛的加里猛狎山。登仙橋看猴子後,再趁路跡新鮮走今年新開出來的路線,從東稜直接上美山,有三等和圖根點2顆基石) 畢竟海岸山脈矮雖矮都都不太好走,有人開路就趕快跟屁股。
強烈冷氣團要來,南下到台東爬山取暖,沒取到暖還整天小雨中行。從戶阿春產業道路上杜鴉原山順便撿一個爵巴里森林點。優美楓林小徑,邊坡山腰路繞啊繞,落差不大布條不多,邊對航跡修正路線。在杜鴉原山頂想來杯熱咖啡,雨直直落讓咖啡越來越大杯,趕快隨便吃吃收拾下山。感謝隊友成就我濕淋淋下山時許願:吃薑母鴨取暖啦!
因臺北下雨機率高,往南移動到新竹找條輕鬆路線,鳳崎落日步道,聽名稱就是欣賞落日,我們阿Q的說早上去可以吸收朝氣精華啊~只是這波鋒面喜歡下在靠~海邊,海線依舊雨綿綿。撐傘散步也還愜意,先買小包子般大的小籠包上山吃。撐傘走走石板階梯,每個涼亭都給他休一下,沿途看碉堡送嚕貓。輕鬆的步道,輕鬆的心情。
我一開始的目的其實是想逛三坑老街囉!反正樟之細路的起點-三坑段也沒走過。在石管局草地悠閒吃完早餐後,沿途停靠挑擔古道、三坑老街、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大平紅橋,走過林埤古道、伙房崎古道、打牛崎古道再回石管局。搭車回龍潭時還去龍潭大池散步一圈,看看這眾龍集合之處,不只看黑白洗,還黑白走啦!
這次參加北岳的銅鑼花開行程,恰到好處的藍天,黃色白色的杭菊田,要趁農民未採收前欣賞,晚了就只能看菊花茶。歷經百年歲月的除了可愛龍貓土地公廟外,還有早期大戶人家的豪宅古厝,建築和雀替彩繪得大器,門口外埕曬著蘿蔔乾卻給人滿滿的親切感。沿途摸了大薰山、描格社、南苗栗板山三個基石,穿過舊銅鑼及功維敘隧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跑馬古道是淡蘭古道支線其中一條,在入口處可以看到一座雕像,展示早期人民使用木馬搬運木材的情景。從入口往前走約20公尺處,可以看到旁邊山壁放著一些善心人士自製的登山杖,為了讓民眾爬山盡興也同時保護並減少對膝蓋的傷害,分享給需要的民眾使用。
Thumbnail
還記得二訪京都時,直接搭乘嵯峨野觀光小火車直上嵐山,一路漫步到渡月橋後,再前往著名的嵐山竹林小徑的情景。那時被兩側的竹林包夾,風吹過來簌簌的聲音,縱使頂著豔陽天,也有竹影遮擋,雖無武林高手過招,但仍有滿滿的異國情懷。而今天,不需要四至五個小時的飛機,便可在苗栗泰安復刻,讓我們瞧瞧台版嵐山有什麼魅力吧
Thumbnail
下吉田駅出站之後,步行二十分鐘可以到新倉山淺間公園。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沿山屋舍低為矮矮的磚瓦,無意承受太廣闊的天。 更往山裡行,杳然深邃的安全感漸次包圍我,知道林蔭終將覆蓋無以名狀的孤獨。
Thumbnail
朋友說要去山上拜拜,問我要不要去,當然去啊,所以就兩台車子開著往中和的洪爐地去,穿過高速公路,來到半山的停車場,看到有位置就趕快先停下。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一長串階梯,我記得上一次來也爬得累得半死,想說我怎麼忘了,好像更上面還有一個停車場,有些後悔,可惜來不及了。 我想著自己怎麼會如此輕率,如果早點想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壽山已多次攀登,不知道還有哨船頭山稜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從福隆山登山步道出發,經過鷹仔尖、潮音洞,最後到達尖山觀景平臺的行程。提供了路線、距離、爬升高度、花費時間和建議時間,並分享了一些注意事項和個人感受。
Thumbnail
在前一天逛鐵花村夜市集,車停在體育館旁,錯車時要停我原來車格的當地人一聽我來觀光又愛山野登高,特地推薦旁邊鯉魚山,要我白天來走走,隔天晏起未食就來此一遊。 從博愛路忠烈祠鳥居入口走上山,順著階梯古道走一圈,山上有幾處觀景台可以看台東市區,這小山標高只有75公尺,步道算是輕鬆級且有綠蔭,縱然如此,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跑馬古道是淡蘭古道支線其中一條,在入口處可以看到一座雕像,展示早期人民使用木馬搬運木材的情景。從入口往前走約20公尺處,可以看到旁邊山壁放著一些善心人士自製的登山杖,為了讓民眾爬山盡興也同時保護並減少對膝蓋的傷害,分享給需要的民眾使用。
Thumbnail
還記得二訪京都時,直接搭乘嵯峨野觀光小火車直上嵐山,一路漫步到渡月橋後,再前往著名的嵐山竹林小徑的情景。那時被兩側的竹林包夾,風吹過來簌簌的聲音,縱使頂著豔陽天,也有竹影遮擋,雖無武林高手過招,但仍有滿滿的異國情懷。而今天,不需要四至五個小時的飛機,便可在苗栗泰安復刻,讓我們瞧瞧台版嵐山有什麼魅力吧
Thumbnail
下吉田駅出站之後,步行二十分鐘可以到新倉山淺間公園。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沿山屋舍低為矮矮的磚瓦,無意承受太廣闊的天。 更往山裡行,杳然深邃的安全感漸次包圍我,知道林蔭終將覆蓋無以名狀的孤獨。
Thumbnail
朋友說要去山上拜拜,問我要不要去,當然去啊,所以就兩台車子開著往中和的洪爐地去,穿過高速公路,來到半山的停車場,看到有位置就趕快先停下。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一長串階梯,我記得上一次來也爬得累得半死,想說我怎麼忘了,好像更上面還有一個停車場,有些後悔,可惜來不及了。 我想著自己怎麼會如此輕率,如果早點想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壽山已多次攀登,不知道還有哨船頭山稜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從福隆山登山步道出發,經過鷹仔尖、潮音洞,最後到達尖山觀景平臺的行程。提供了路線、距離、爬升高度、花費時間和建議時間,並分享了一些注意事項和個人感受。
Thumbnail
在前一天逛鐵花村夜市集,車停在體育館旁,錯車時要停我原來車格的當地人一聽我來觀光又愛山野登高,特地推薦旁邊鯉魚山,要我白天來走走,隔天晏起未食就來此一遊。 從博愛路忠烈祠鳥居入口走上山,順著階梯古道走一圈,山上有幾處觀景台可以看台東市區,這小山標高只有75公尺,步道算是輕鬆級且有綠蔭,縱然如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