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中秋》
中秋節,想必大家都在烤著肉、喝著酒。
而在約 1800 年前的今天,三國第一軍師諸葛亮正在五丈原擺著七星燈,希望藉由中秋的月圓來延長他那風中殘燭的壽命。
今天就來說說諸葛亮的故事。但不說他的神機妙算,而是聚焦在他的童年經歷。
三顧茅廬這段佳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
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誰都請不動的超大牌諸葛亮,會願意跟著一個一事無成、中年發福的頹廢大叔?
要知道,劉備那時已經 40 多歲了。俗話說沒比較沒傷害,比起來要人命。人家北方的曹操已經佔據三分之一的天下,南方的孫權也坐擁江東六郡風水寶地。
而劉備呢?他還只能寄居在別人籬下,沒家、沒錢、沒軍隊,身邊就只有關羽、張飛、趙雲幾個基男,整天在他耳旁大哥、大哥我挺你的嚷嚷著。
在那個平均壽命只有 40 多歲的年代,劉備怎麼看就註定是個輸家。
用現代的話來比喻,曹操就像個成長迅速獨角獸公司,孫權就像個穩健發展的小型家族企業,而劉備就像間未上市、隨時會破產的小新創。
那為何諸葛亮誰都不要,就非要劉備不可,而且還對他鞠躬盡瘁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坐時光機穿梭回諸葛亮童年了。
徐州大屠殺- 永遠的噩夢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住在荊州南陽的臥龍崗裡,但諸葛亮其實是個土生土長徐州人。
每個英雄都有一段悲淒的過去。諸葛亮的童年是很悲慘的。3 歲喪母,8 歲喪父,小諸葛亮一直都和叔父諸葛玄、兄弟姐妹們一起居住。
所幸那時的徐州在陶謙的治理下還算安寧,而諸葛家也算是個有名的士族,因此小諸葛亮雖是孤兒,卻接受了還算不錯的教育。這也替他打下了很好的學習基礎。
不過安穩的日子並沒有維持太久,公元 193 年,曹操為了替父親報仇,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徐州大屠殺。
讓我們來看看後漢書是怎麼記載這段慘劇的:
「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
曹操每打下一處,就把那裡夷為平地,全部殺光。幾十萬的屍體多到把泗水都堵住,水也都被血染紅。
如果你能稍微想像一下那個畫面,那毫無疑問的是人間煉獄。而年幼的諸葛亮,就是這個煉獄的目擊者。
那一年,他才 12 歲。本該是個整天看卡通、打傳說的六年級小屁孩。
想像一下,我們現在連看到老鼠屍體就會覺得噁心作嘔了,諸葛亮看到的卻是幾十萬殘破不堪的屍體山、以及實施暴行的禽獸們、及他們手中的屠刀。更別說他還只是個小學生了。
男孩心中的英雄
為了避難,諸葛亮和叔父、兄弟姐妹們一起逃到荊州依附劉表。從此過上隱居的生活。
但諸葛亮才逃走不到一年,惡夢就又來襲了。
194 年,曹操二伐徐州,快被打爆的陶謙則請劉備前來救援。
徐州這時大部分人口都快被殺光了,劉備的援軍其實只是杯水車薪,被當靶子打而已。
但剛好這時張邈、陳宮聯合呂布背叛曹操,曹操只好撤退回防,才化解了徐州悲劇重現的夢魘。
而來救援的劉備也因此被陶謙任命為新任的徐州牧,這又是後話了。
想像一下,目睹家鄉變成地獄的諸葛亮,親眼看著兒時好友、朋友、鄰居親戚都被殺光,每晚被惡夢纏身,他早已對這世界的正義感到絕望。
在曹操第二次來襲時,他早已不抱任何期待。
但卻突然有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大傻瓜,只帶著幾千人馬就想跟曹操的幾萬邪惡大軍對抗,去保護一個和他毫無相干的地方。
更令人不可置信的是,最後這個大傻瓜竟然真的打贏了!
諸葛亮那時的心情該會是多麼的激動、多麼的感動。
是劉備,讓他相信這世界還有一絲的正義。
是劉備,讓他知道再怎麼絕望也不能放棄。
是劉備,讓他知道對的事情就該義無反顧地幹。
每個小男孩心中都住著一個超級英雄。而在諸葛亮的心中,劉備就是那位超級英雄。
我們或許可以猜想,諸葛亮在隱居耕讀的十幾年,或許就一直在盼著劉備,盼著他心目中的英雄的前來。
在劉備拜訪草廬的那瞬間,在他們四目相交的那瞬間,我彷彿能想像諸葛亮那五味參雜的激動。
我彷彿也能想像,當諸葛亮把他那不知已彩排過幾萬次的隆中對報告給劉備聽,獲得劉老闆稱讚認同時,那個感動、成就的當下該有多麼的激昂。
那一年,劉備 47 歲,諸葛亮 27 歲。
命運,讓他們邂逅。
從此,男孩和他的英雄一起做了好多事,完成了好多看似不可能的挑戰及承諾。
而這些充滿浪漫、基情、波瀾壯闊的旅程,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諸葛亮為何要跟著劉備混?我想,這個答案是非常浪漫的。
對曹魏的仇恨及對劉備的愛慕,或許也能解釋為何諸葛亮要對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終其一生燃燒自己的生命,去挑戰復興漢室這個不可能的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