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亞斯的說話直接也是很重要的

關於亞斯的說話直接也是很重要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好像很多亞斯特質都很苦惱自己說話直接,希望像普通人一樣,但我反而覺得亞斯這個特質在台灣社會太需要了,從小到大看過太多集體假裝沒事就沒事的情境了,從學校到生活中很多場合,職場等等,學校很多時候老師根本就不對,不合理但是他可能覺得學生不會有意見就繼續他不合理的行為,例如以前高職時有一位數學老師會對我們班學生問的問題說這麼簡單都不會可以去撞牆了,去死一死,說學生白癡之類的話,而且自以為很合理,完全不覺得自己不適當,還開玩笑說他說的是屎一屎,沒有叫我們去死,我當時真的瞠目結舌,我完全沒想到有老師可以這樣的,還說很多自以為是的話,例如看到同學長相行為就說看得出來你就是這種人,還常常在班上抱怨他生活很多不滿的情緒,但是我們班的氣氛感覺是去配合他,不覺得老師怎麼樣,一般人會有這個問題,這個時候亞斯特質就很重要了,要站出來說老師根本不對,告訴他我們是來上課的不是聽你抱怨以及接受你隨便羞辱學生,後來我受不了有傳訊息給這位老師,用匿名的方式指責他一番,他是有道歉但是還是覺得他只是在開玩笑,原來說你連這題都不會算是白癡嗎去死一死是開玩笑喔,我幽默感可能不太一樣🙄

另外一個事件有一次我剛做一個工作,經理過來問我還ok嗎,我回答有一點累,結果經理他說很輕鬆,並且一副很驚訝我怎麼會這樣回答,還一直試圖說服我那是很輕鬆的,但是我做的是勞力的工作,常常搬重當然會累啊,我的其他同事私底下也有說他壞話,說聽到很想吐,說他自己在辦公室吹冷氣當然不覺得累,我就覺得很奇怪如果是這樣不如不要問,因為那就是勞力工作,再怎麼樣我不會說謊說不會累的,雖然之後他又問我我就隨便回答說還可以。

所以說我的意思是說台灣的社會有太多的把不合理合理化的事情了,當然要有說話直接的存在,戳破都沒關係,就算是白目是某些人認為的,不代表說話直接是錯的。

我自己算是有時說話很直接但是不算是很明顯,要我為了顧慮氣氛口是心非,修飾話語也可以,我去測亞斯的量表傾向也不是很明顯,醫生也說我有自閉特質只是不典型,但是不管怎樣,我反而現在的與人相處方式我會盡量的去說真心話,不合理事情的就要提出來,跟對方爭論我也無所謂,因為我以前大多選擇隱藏真實的想法,甚至別人誤會我我都沒說清楚。

avatar-img
Burt Forster的沙龍
2會員
60內容數
我是有焦慮狀況的人,這個專題主要分享我經歷的故事以及我對精神科和心理有關的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urt Forst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然我上一篇說會所模式的好,但是後來我發現我在經歷過會所模式之後我覺得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會所的理念是不把人當病人,這當然很好,但是不是每個人功能都很高、狀況都很好,有些人就是當下正在被情緒困擾、被妄想、幻聽等等症狀困擾,當會所的職員沒有一點精神疾病的知識,就會比較無法同理,在帶會員做事的過程把精障
我前幾個月天天很痛苦,真的覺得活不下去,到現在好了至少三分之二,已經有動力做事、出門、去社區復健中心跟人社交,理解力也變好了一些,前後差這麼多,所以說憂鬱是有機會好的,我都有點驚訝我可以差這麼多,而且應該也不是藥物的幫忙,我的藥都差不多,之前換過很多都沒什麼幫助。 不過雖然近期憂鬱好很多,但常常晚
我覺得精神科的職能治療師也要多多參考不同的助人模式,例如心理治療師是怎麼幫助精神模式非主流者。還有會所模式,那會跟在醫院有很大的不同,精神模式非主流者不再被當作病人,而是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找回自信,在其中,會員的自主權比在醫院高,比較有個人化的感覺,這不也是職能治療要追求的嗎?但是看看精神科醫院裡
雖然我上一篇說會所模式的好,但是後來我發現我在經歷過會所模式之後我覺得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會所的理念是不把人當病人,這當然很好,但是不是每個人功能都很高、狀況都很好,有些人就是當下正在被情緒困擾、被妄想、幻聽等等症狀困擾,當會所的職員沒有一點精神疾病的知識,就會比較無法同理,在帶會員做事的過程把精障
我前幾個月天天很痛苦,真的覺得活不下去,到現在好了至少三分之二,已經有動力做事、出門、去社區復健中心跟人社交,理解力也變好了一些,前後差這麼多,所以說憂鬱是有機會好的,我都有點驚訝我可以差這麼多,而且應該也不是藥物的幫忙,我的藥都差不多,之前換過很多都沒什麼幫助。 不過雖然近期憂鬱好很多,但常常晚
我覺得精神科的職能治療師也要多多參考不同的助人模式,例如心理治療師是怎麼幫助精神模式非主流者。還有會所模式,那會跟在醫院有很大的不同,精神模式非主流者不再被當作病人,而是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找回自信,在其中,會員的自主權比在醫院高,比較有個人化的感覺,這不也是職能治療要追求的嗎?但是看看精神科醫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