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小鈴鐺通知
檢舉內容
開啟小鈴鐺通知
檢舉內容

1966年的防颱防洪示範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中央氣象局鄭明典局長,昨日在臉書貼了一張書有「防颱防洪示範計畫」匾額的照片,並說明此照片來自於花蓮氣象雷達站。

raw-image
zoomabl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龍頭就藉此先來介紹這個「防颱防洪示範計畫」的起因及內容!

(底下文章摘錄自龍頭寫撰中的部分內容)
=====================

國民政府在退守臺灣初期並不太重視氣象建設,1959年到1962年連年發生的水災及風災,造成人民生命財產巨大損失後,才喚起臺灣省政府的重視,除了編列預算外,也尋求聯合國的支援。

1963年12月26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派駐泰國的氣象專家沙士威克(Thamos S. Southwick)來臺實地考察後,並在1964年擬具一份計畫:「Pilot Project for the Expansion of Typhoon and Flood Warning Services」,

raw-image
zoomable

建議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撥款資助66萬美元,中華民國自籌37.5萬美元,以4年期間來建置1座氣象雷達及6個防洪雨量站,暫定計畫名稱為「擴展颱風及洪水警報工作示範計劃」。

草擬的計畫在提報聯合國通過後,於1966年6月由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指派專員在台灣設置專案辦公室,除了進行氣象技術援助外,並協助台灣實施「防颱防洪示範計畫」,

計畫主要內容除了協助臺灣興建兩座氣象雷達外,亦協助臺灣建置主要河川流域的雨量站。

為實施「防颱防洪示範計畫」,聯合國亦在當時的省氣象所所在地(今中央氣象局局本部)新建1棟兩層樓專案辦公室,提供駐台人員辦公、協調使用。

派駐來台的專案經理幾乎都來自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他們在臺灣也使用印有中文的名片。

raw-image
zoomable

其中擔任計畫經理的鮑耿(Harold Bogin)先生於1966年來台,並負責籌建位於壽山頂的第2部高雄氣象雷達及淡水河流域雨量站。

但因花蓮氣象雷達站於1967年兩度遭到颱風摧毀而奉命續留臺灣協助重建,一直到臺灣退出聯合國後才奉命返美。

raw-image
zoomable

鮑耿先生對於臺灣初期籌建氣象雷達站不僅是非常重要的夥伴,其小女兒也在鮑耿先生駐臺期間出生,更顯得鮑耿先生與臺灣氣象的關係密切。

鮑耿先生於50年後的2019年2月曾捎信來中央氣象局,並於3月29日到4月5日在家人的陪伴下回到臺灣。(相關內容請參閱另一篇文章: 2019 溫馨故人來~Mr. Bogin)

中央氣象局特地為他安排局本部及臺灣南區氣象中心的參訪活動,並致贈1座琉璃紀念品感謝這位曾協助中央氣象局建置氣象雷達站的重要夥伴。

raw-image
zoomable

raw-image
zoomable

「防颱防洪示範計畫」從1966年6月開始執行,包括協助新建花蓮氣象雷達站、高雄氣象雷達站、修復受颱風摧毀的花蓮氣象雷達,以及新建淡水河流域防洪雨量站,一直到1971年10月臺灣退出聯合國之後計畫才被迫終止。

  

龍捲風-avatar-img
龍捲風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7會員
239內容數
喜歡隨性單純的旅遊 讓自己遠離喧鬧的城市 享受一下孤獨並與心靈深入溝通 總以為.... 旅遊...也是一種"動態的靈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颱風來襲前: 1.隨時注意氣象報告及中央氣象局的颱風警報,瞭解颱風最新動態。 2.應確實檢查屋頂、門窗是否堅固,如有破損或不牢靠,應立即修補好。四周的水溝要清理乾淨,使其暢通。 3.位於低漥地區及海邊的住戶及民眾應及早疏散至安全地方,以防海水倒灌及水災生。 4.屋外各種懸掛物、招牌、
Thumbnail
以前每年都有好幾個颱風侵台,所以颱風天的相關記憶可不少,這次凱米帶來我記憶中最大的雨勢(嘉義竹崎的累積雨量是全國前幾名) ,而且居然放了三天颱風假,讓我想起小時候的許多記憶。 開始知道有颱風這玩意的時候,大概是幼稚園年紀,當時住北投區。 四十多年前北投區常淹水,只要到颱風天,老爸就要把車開走,記
Thumbnail
台灣因地勢處於地震帶上、又鄰近太平洋,因此地震和颱風影響下總是天災不斷,該如何在災害來襲前防範於未然,已經是身為台灣人,人人必學的防災觀念了!除了獲得資訊的管道必須暢通以外,儲備糧食以及提前防災這些準備措施都是非常....
Thumbnail
天然的屏障 多年來,台灣在面對颱風的威脅時,中央山脈如同天然的屏障,為台灣抵擋了不少風雨。每當颱風侵襲台灣,尤其是當颱風路徑位於台灣的邊緣時,沒有山脈的阻擋就顯得尤為危險。這些山脈幫助減弱了颱風的力量,使得台灣免於更嚴重的災害。 北台灣的邊緣 然而,這次颱風的路徑位於台灣的邊緣,尤其是北部
Thumbnail
夏季是臺灣颱風頻發季節,本篇文章整理了颱風前、颱風登陸前後以及災後的相關準備事項,提醒大家注意各項防颱措施。另外也介紹了海上漁業的無線電氣象廣播收聽方式,以及各種氣象單位的相關資訊來源。
Thumbnail
第一條橫斷臺灣的車行公路:中部橫貫公路自1960年以來時常面對天災的考驗。2024年4月3日花蓮發生臺灣在1999年集集地震後發生規模最大的地震,橫貫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中橫公路也柔腸寸斷,短時間恐怕難以再次走完。這篇文章希望趁此機會整理中橫公路的歷史與舊線跡,謹此記下太魯閣道路的美麗與哀愁。
關於花蓮氣象雷達站後續更新的一些小資訊。
花蓮氣象雷達站是我國首座設立的氣象雷達站,正式啟用日為1966年01月02日。對台灣氣象研究、颱風監測有重要意義。 以下整理當時的一些小事情:
Thumbnail
天若有晴,天亦雨。風自閑來, 風亦去。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颱風來襲前: 1.隨時注意氣象報告及中央氣象局的颱風警報,瞭解颱風最新動態。 2.應確實檢查屋頂、門窗是否堅固,如有破損或不牢靠,應立即修補好。四周的水溝要清理乾淨,使其暢通。 3.位於低漥地區及海邊的住戶及民眾應及早疏散至安全地方,以防海水倒灌及水災生。 4.屋外各種懸掛物、招牌、
Thumbnail
以前每年都有好幾個颱風侵台,所以颱風天的相關記憶可不少,這次凱米帶來我記憶中最大的雨勢(嘉義竹崎的累積雨量是全國前幾名) ,而且居然放了三天颱風假,讓我想起小時候的許多記憶。 開始知道有颱風這玩意的時候,大概是幼稚園年紀,當時住北投區。 四十多年前北投區常淹水,只要到颱風天,老爸就要把車開走,記
Thumbnail
台灣因地勢處於地震帶上、又鄰近太平洋,因此地震和颱風影響下總是天災不斷,該如何在災害來襲前防範於未然,已經是身為台灣人,人人必學的防災觀念了!除了獲得資訊的管道必須暢通以外,儲備糧食以及提前防災這些準備措施都是非常....
Thumbnail
天然的屏障 多年來,台灣在面對颱風的威脅時,中央山脈如同天然的屏障,為台灣抵擋了不少風雨。每當颱風侵襲台灣,尤其是當颱風路徑位於台灣的邊緣時,沒有山脈的阻擋就顯得尤為危險。這些山脈幫助減弱了颱風的力量,使得台灣免於更嚴重的災害。 北台灣的邊緣 然而,這次颱風的路徑位於台灣的邊緣,尤其是北部
Thumbnail
夏季是臺灣颱風頻發季節,本篇文章整理了颱風前、颱風登陸前後以及災後的相關準備事項,提醒大家注意各項防颱措施。另外也介紹了海上漁業的無線電氣象廣播收聽方式,以及各種氣象單位的相關資訊來源。
Thumbnail
第一條橫斷臺灣的車行公路:中部橫貫公路自1960年以來時常面對天災的考驗。2024年4月3日花蓮發生臺灣在1999年集集地震後發生規模最大的地震,橫貫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中橫公路也柔腸寸斷,短時間恐怕難以再次走完。這篇文章希望趁此機會整理中橫公路的歷史與舊線跡,謹此記下太魯閣道路的美麗與哀愁。
關於花蓮氣象雷達站後續更新的一些小資訊。
花蓮氣象雷達站是我國首座設立的氣象雷達站,正式啟用日為1966年01月02日。對台灣氣象研究、颱風監測有重要意義。 以下整理當時的一些小事情:
Thumbnail
天若有晴,天亦雨。風自閑來, 風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