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郭惠妮成功誕下試管寶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疫情期間養胎成功!名醫黎惠波醫師

於疫情期間為前主播郭惠妮成功植入試管寶寶,

並於昨日平安誕下巨蟹小王子

孕醫生殖中心提倡「養卵、養胎、養護身心」打造好孕體質

raw-image

台灣生育率低,排在全球末段班。晚婚晚育的少子化時代,許多夫妻選擇人工受孕、試管嬰兒來打造完整的家。前知名主播郭惠妮就趕在40歲前完成生第二胎的願望,在去年下半年疫情期間積極養卵,進行試管嬰兒療程,透過孕醫生殖中心院長黎惠波醫師養卵護胎的建議,試管療程及產檢,都選擇在孕醫生殖中心進行,於7月5日順利產下第二胎,正式晉升為三寶媽。一站式服務搭配孕醫生殖中心AI智能培養箱及單一胚胎植入(SET)技術,不僅試管嬰兒成功率大增,也讓所有準媽媽們更放心。

 

「6年前自然懷雙妞的時候,黎醫師就是我的貴人,當初也是黎醫師鼓勵我們,我和先生才決定要冒險生下可能懷孕過程中有種種風險的雙胞胎女兒們。」郭惠妮說。已生過雙胞胎的她,本來以為自己是容易懷孕的體質,但過了35歲發現懷孕機會大大下降,經過黎醫師建議後,她與丈夫決定一邊嘗試自然受孕,一邊進行人工生殖。「現在真的是太感謝當初有衝勁的自己!」

 

孕醫生殖中心院長黎惠波表示:「好好培養並選擇最優質的一個胚胎植入,比一次植入多個胚胎來的更安全。」因為試管嬰兒療程費用高,許多醫師和病患都會傾向一次植入多個胚胎,以求提高成功懷孕的機率,但一次植入多個胚胎,容易造成多胞胎妊娠,不僅增加懷孕及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甚至可能面對必須減胎的煎熬。郭惠妮便分享,黎惠波醫師擁有多年經驗,加上孕醫先進完善的設備,讓植入單一胚胎就有高懷孕率。這些也是她當初選擇孕醫的理由:「黎醫師一直鼓勵我,好的胚胎只要一個就夠了,這樣也能安安穩穩的在子宮內待到足月生產!」

 

黎惠波醫師倡導的「養卵、養胎、養護身心」三大養護觀念

除此之外,政府為了緩解少子化危機,於今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試管嬰兒療程補助方案,補助條件為35歲以下一次植入一顆胚胎,36歲以上一次最多植入兩顆胚胎,為的是減少多胞胎所造成的母嬰風險,降低照顧早產新生兒所耗費的醫療資源和費用。孕醫生殖中心黎惠波院長長期倡導單一胚胎植入(SET)技術,與申請條件不謀而合。另外在疫情期間,上班族生活習慣有所改變,孕醫生殖中心也提倡「養卵、養胎、養護身心」三大養護策略,全方位關切孕者身心健康,希望幫助更多夫妻順利求子。

 

郭惠妮補充,很多女性在「備孕」期間都會聽到各種偏方,要吃這個、補那個等等,但其實只要好好穩定作息,放輕鬆就是最好的方式。「療程中好好的補充肌醇及葉酸,遵照醫囑,按療程走就對了!」

 

另外在「懷孕」期間面對本土疫情爆發,郭惠妮也從原本孕醫跟教學醫院兩邊產檢,最後選擇直接回到孕醫,因為黎醫師本人就可以產檢及接生,方便在疫情期間直接轉換醫療院所。「由於孕醫採病患分流約診,預約後看診時段基本上不會碰到其他就診民眾。醫護和行政人員也都已經全部施打過疫苗,讓我感到非常安全,更讓我確信當初選擇孕醫真是正確的決定。」

 

「好像現在生三個小孩的朋友已經不多了,雖然過程有一點猶豫跟辛苦,而且朋友都說已經有兩寶了,還要去取卵,真佩服我的毅力。但其實我只是決定好就去付諸實現而已。」她也鼓勵其他不孕夫妻,雖然求子過程難免有點艱辛,但最後的結果依然是開心且值得的。「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但試管嬰兒的成功著床率世界第二,這麽好的技術,現在又有政府補助,要圓夢非難事!」

 

「養卵、養胎、養護身心」三大養護觀念內容:

養卵:一個健康漂亮的卵泡大小約18-23mm最為理想,要養出優質的卵子,建議備孕可以多補充葉酸、肌醇、維他命D3、Q10等營養輔助品,讓妳的卵巢年齡減緩老化。

 

養胎:在懷胎的孕期中適量補充鐵、葉酸、鈣、維生素、碘和膳食纖維等。食物以鮮食、天然為主,避免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酒類飲食;如果害喜影響食慾,可採少量多餐進食;除此之外,如果在懷孕前就有運動習慣,懷孕後應該繼續保持同樣的運動,但不適合為了減重而運動。

 

養護身心:除了生理的照護,也須關注心理健康。盡可能減少讓孕婦疲憊或負面思考的因素,同時也需要找一個能良好溝通、諮詢與分享歷程的專業人工生殖及產科團隊;此外,工作如果太過忙碌或壓力過大,建議與伴侶討論是否該做些改變以維持工作、家庭與生活的平衡狀態。

 

國健署7/1開始擴大人工生殖補助至45歲以下女性

由於晚婚、晚孕已成國人生育常態,根據108年資料,男女性平均初婚年齡為32.6歲、30.4歲,其中女性生育年齡,又以30~34歲為最高(36.0%),35~39歲其次(25.5%),因此也時常碰到「想生卻生不出來」的求子難題。國健署特此於7月1日開始擴大公費定額試管嬰兒補助,只要申請對象夫妻雙方至少一名持有本國身分證,受術妻符合年齡45歲以下,同時符合不孕補助之適應症,就可接受政府補助。

 

欲了解孕醫相關服務資訊,請至官網:https://www.brcivf.com/ 

欲獲取更多第一手資訊,請關注孕醫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brcivf888/ 

line@ :@brcivf

孕醫生殖中心深切了解您在求子過程中的艱辛,所以提供溫馨、有隱私的個人化療程是我們的宗旨。希望治療中的夫婦能攜手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成就美滿家庭。 在過去的30年來,我們不斷的追求進步,全力投注在人員訓練、添購設備、精進技術和擴充團隊,使我們的療程更為安全、細緻和成功,讓我們全程陪伴妳完成生兒育女的心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受訪者簡介:李茂盛教授,現台中茂盛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下稱「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院長長期且全心投入人工生殖領域。1987年時,李茂盛院長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順利完成台灣第一例試管嬰兒的受孕及生產工作;其後持續進行試管受孕研究工作,協助無數試管嬰兒順利誕生,並一次次突破技術限制、創造醫學界里程碑。
Thumbnail
針對人工生殖法以及其中的代孕生殖,本系系學會過去一學年共進行了四次讀書會,從法學、倫理學、社會學、哲學與醫學等面向探討及反思該議題。與此同時,歷經數次修法公聽會與公民論壇,我國衛服部於2024年5月公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
Thumbnail
雅妮絲後來和年輕單身女子安娜同一間產房,而且還同時生下孩子。
Thumbnail
許多人其實不知道試管嬰兒是有法可管的 也就是台灣的《人工生殖法》 來門診諮詢時才發現很多事是被禁止的 此文來介紹基本的人工生殖法, 讓欲進入試管嬰兒療程的夫妻們有所了解 
Thumbnail
給孕媽咪的護身符:最新婦產科儀器 孕媽咪們最在意的就是 :能不能夠給寶寶最完整的照護、生產間的支持和最舒適的產後照護環境環境,新惠生醫院配備了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如診間超音波機器等,以提供高優質的產檢服務,且不額外加收費用,讓每位孕媽咪都能安心產檢,確認寶寶健康及成長狀況。
Thumbnail
小安在得知懷孕後,與先生小睿共同計劃未來一家三口的生活,包括布置嬰兒房間、購買新生兒用品並備妥待產包、定期參加產檢,看著超音波畫面中活潑的寶寶日漸長大,那強而有力的心跳聲告訴小安及小睿真的要為人父母了! 接近預產期時,小睿與醫師一起討論小安的妊娠狀況,是適合自然產還是剖
Thumbnail
「雖然生殖醫學很進步,但是若有生育計劃,還是要趁早尋求協助。」黃千倉醫師指出,「在32歲以前,自然受孕的機率還不錯。到了35歲以後,可能需要試管嬰兒療程。」
Thumbnail
BBC巾幗百名2023的上榜名單中,中國一位化名徐棗棗的女性。 2018年,她試圖在北京的一家公立醫院冷凍自己的卵子。但單身女性徐棗棗被告知,這項程序只對中國已婚夫婦開放。她將醫院告上法庭,這是中國未婚女性冷凍卵子權利的首次法律挑戰。 許律師在節目後半小時就臺灣與中國關於凍卵之法律議題進行討論。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受訪者簡介:李茂盛教授,現台中茂盛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下稱「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院長長期且全心投入人工生殖領域。1987年時,李茂盛院長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順利完成台灣第一例試管嬰兒的受孕及生產工作;其後持續進行試管受孕研究工作,協助無數試管嬰兒順利誕生,並一次次突破技術限制、創造醫學界里程碑。
Thumbnail
針對人工生殖法以及其中的代孕生殖,本系系學會過去一學年共進行了四次讀書會,從法學、倫理學、社會學、哲學與醫學等面向探討及反思該議題。與此同時,歷經數次修法公聽會與公民論壇,我國衛服部於2024年5月公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
Thumbnail
雅妮絲後來和年輕單身女子安娜同一間產房,而且還同時生下孩子。
Thumbnail
許多人其實不知道試管嬰兒是有法可管的 也就是台灣的《人工生殖法》 來門診諮詢時才發現很多事是被禁止的 此文來介紹基本的人工生殖法, 讓欲進入試管嬰兒療程的夫妻們有所了解 
Thumbnail
給孕媽咪的護身符:最新婦產科儀器 孕媽咪們最在意的就是 :能不能夠給寶寶最完整的照護、生產間的支持和最舒適的產後照護環境環境,新惠生醫院配備了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如診間超音波機器等,以提供高優質的產檢服務,且不額外加收費用,讓每位孕媽咪都能安心產檢,確認寶寶健康及成長狀況。
Thumbnail
小安在得知懷孕後,與先生小睿共同計劃未來一家三口的生活,包括布置嬰兒房間、購買新生兒用品並備妥待產包、定期參加產檢,看著超音波畫面中活潑的寶寶日漸長大,那強而有力的心跳聲告訴小安及小睿真的要為人父母了! 接近預產期時,小睿與醫師一起討論小安的妊娠狀況,是適合自然產還是剖
Thumbnail
「雖然生殖醫學很進步,但是若有生育計劃,還是要趁早尋求協助。」黃千倉醫師指出,「在32歲以前,自然受孕的機率還不錯。到了35歲以後,可能需要試管嬰兒療程。」
Thumbnail
BBC巾幗百名2023的上榜名單中,中國一位化名徐棗棗的女性。 2018年,她試圖在北京的一家公立醫院冷凍自己的卵子。但單身女性徐棗棗被告知,這項程序只對中國已婚夫婦開放。她將醫院告上法庭,這是中國未婚女性冷凍卵子權利的首次法律挑戰。 許律師在節目後半小時就臺灣與中國關於凍卵之法律議題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