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兩岸新聞導報:徐棗棗的凍卵維權

2024/01/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央廣【兩岸新聞導報】採訪,

BBC巾幗百名2023的上榜名單中,中國一位化名為徐棗棗的女性。

BBC是這樣報導的:
2018年,她試圖在北京的一家公立醫院冷凍自己的卵子。但是單身女性徐棗棗(化名)被告知,這項程序只對中國的已婚夫婦開放。她將醫院告上法庭,這是對中國未婚女性冷凍卵子權利的首次法律挑戰。
這場始於2019年12月的開創性法律戰鬥,在人們對該國低出生率的擔憂中成為頭條新聞。
最終的裁決仍未定,但徐棗棗的案例已被法律、醫學和倫理學的學者研究。今天,她仍然是單身女性生育權和身體自主權的重要倡導者。

據央廣的報導:
徐棗棗的案件雖然在2019年第一審的時候敗訴,但這個案件徐棗棗仍繼續上訴,於2023年5月29日在北京市第三終級人民法院開庭。目前二審的判決結果尚未出爐。

本集許律師將在節目後半小時就臺灣與中國關於人工生殖凍卵之法律議題進行討論。


raw-image






本集重點

  1. 2022年6月24日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施行近半世紀的Roe.v.Wade,認為憲法並沒有賦予婦女有墮胎權,而應交由各州州法來規定;而同樣的,臺灣在2023年12月4日也有關於人工生殖法案的修法討論。
  2. 談生育權利爭取與討論的場域及立法遊說及法律訴訟等不同取徑。
  3. 徐棗棗的案件,醫院之所以拒絕徐棗棗進行凍卵,主要是依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4. 徐棗棗的案件中,首先要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如果要凍卵,則必須要有「結婚證」,確保這是為了「家庭」、為了「傳宗接代」而符合國家計畫生育的政策。本應是公法領域的議題討論(國家高權行為),被遁入「私法」領域來處理,徐棗棗案件似乎是注定會失敗的案件。
  5. 在中國開始面對人口負成長的情況,各地都開始嘗試如何促進人口生育的討論,即便徐棗棗是利用民事訴訟的程序,以一般人格權的方式來爭取,這種未婚女子凍卵的情況,會不會有所改變?
  6. 2023年10月份習近平在「中國婦女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談話:「要積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習近平還表示,中國官員有責任「加強對年輕人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的引導」。
  7. 在臺灣的新聞中,也常常看到許多女性或女星也都非常直言表態自己有凍卵或準備凍卵,感覺凍卵在臺灣並沒有遭受到阻礙,目前臺灣法律是如何看到凍卵的議題?有什麼樣的討論面向?
  8. 比較臺灣與中國對「凍卵」不同的考量: 臺灣在人工生殖的討論上,女性凍卵並不受到是否結婚影響,而在法律、性別政治或倫理層面的討論,不同於中國的女性是服務於「國家生育政策」,而更著重在性別政治及性別平等上。
  9. 臺灣的林靜儀醫師認為,凍卵鼓吹女性自主的背後,依然隱藏著兩個傳統觀念:在你未達成社經條件、或找到理想的「好男人」之前,你都沒資格生小孩。
    希望重點放在「整個社會與教育環境,應該認真地討論性跟生育」,女性如果在人生規劃中有生育的的打算,就應該及早思考自己何時懷孕才是最好的時機、對自己的影響最小,這才是真正的女性自主。 「只有你提前思考這個選項,才會去了解懷孕以後自己需要付出的代價,以及整個社會可以給你的支援。」只有清楚判斷自己人生中的各種選項,才能阻斷或去除對「要不要生」、「何時要生」的焦慮。
  10. 臺灣目前接受的挑戰是「凍卵之後的運用」,而這也成為朝野及公民團體各有不同的爭議戰場。




收聽網址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Player/programId/1646/id/147584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 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