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誦經拜佛?

更新於 2023/06/0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為什麼要唸經拜佛?因為我相信佛。我知道自己有問題,必須修正回來,所以要唸經拜佛,唸經拜佛是表相,真正的功夫在內心,如何能找到自己的問題,修正回來才是真功夫。
每個人的修行歷程不同,我們盼望能藉由經書、高僧大德文鈔、別人的修行經歷、心得分享……等,反思自己找出問題的根源,然而過去所累積的問題太多了,導致業障深重、黑氣深厚、無明習氣不佳……等等。好在我們與佛法有緣,能遇到正法,透過持誦大乘經典來學習佛菩薩的智慧,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地檢討修正自己,突破盲點、檢視過去以來的習慣、想法、做法、思維……等等。好比習慣,習慣有好有壞,這是很可怕的,因為未學佛時建立下的習慣有可能是錯誤的思維,習慣也容易使自己安逸迷惘而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所以眾生一定要修行、要誦經,將經文的智慧帶入生活中反覆的觀察探究自心,才能一點一點地找出自身的盲點,一一改正。
近日我常反省,為什麼對於身邊的人會有分別心呢?該怎麼做才能不生分別?我反覆檢視自己、對自身的言行舉止抽絲剝繭,希望找到問題與答案。
後來我發現,面對不同的人產生的分別心,源自於內心並未對所有人保持「恭敬心」,這是讓自己陷入僵局的原因。人往往會用當下的身分去解讀、看待別人,並未對所有人都保有恭敬心,這份「恭敬心」不是要我們態度卑微、無論對錯都順著他人,而是要藉由對萬事萬物的「恭敬」把「我」消除,在沒有任何預設立場與利益衝突去待人處事、去生活過日子。
人往往容易共高我慢、把自己放大、高看,所以會分別心、比較心去看待他人,還會嫉妒他人、與人計較,無時無刻在這些貪嗔痴中流轉,漸漸迷失自己,甚至作惡造業,業障越來越多、黑氣越來越重、干擾越來越強。當我開始反省、改變心態去看待人事物、用恭敬心去對待每個人的時,突然明白了自身貪嗔痴重,召感來干擾就會重,這是因為對「我」的執著太多了,錯誤的思想召感了同頻率的干擾來。若把「我」放下,什麼都沒有,身心清淨,干擾就沒有著力點,這時我明白了,原來是「我」把「我」困住了,「自己」把「自己」綁住了,若能把「我」去掉,把「自己」放下,那干擾還能干擾誰?影響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菩薩一直在我們身邊巡視、觀察,所以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對所有人保持恭敬心,提醒自己與人說話要恭敬,也在心裡練習面對人要怎麼回答、怎麼應對、心態怎麼擺正……等等,讓自己心保持端正,待人處事圓滿。後來看到淨空法師的影片,內容提到對子女也應當保有恭敬心,用恭敬的心態教育孩子,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倫理道德要教好,把孩子教育成賢德的後代。看完之後反省自己,我真的遺漏了對孩子的禮貌與恭敬,常常都是把責任完成即可,並非用恭敬的心態或用教育賢者的心態去看待自己的孩子,看到這段影片後,彷彿覺得菩薩在身邊提點了。
最近了解到阿賴耶識中儲存了過去所有的記憶,不論好與壞都會留存著,不好的、不如法的貪嗔痴慢疑也會因種種機緣被喚醒。貪嗔痴會產生黑氣,因此消黑氣以去我相為首要,我相重的人貪嗔痴與欲望就重,唯有破除我相才能消除貪嗔痴、消除黑氣,明心見性。《金剛經》提到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是「我」排第一首要,代表「我相」障礙自己是最深切的,也如同過去一次次微觀自己的問題時一樣,發現都是因為自我的設限,心不敬、不淨、不靜、不定、胡思亂想……等才造成的障礙、干擾。
「破除我相」是此生重要的課題,更是糾正過去自我的錯誤,奠定未來無我空性的基礎。所以心性提升能夠消除黑氣,因為黑氣原自於執著我相產生的貪嗔痴而來的。感恩。
(分享完畢)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非修相。修心是向內觀照,透過微觀找出自身的盲點、缺失,一點一點的改正;修相,是向外攀求,希望透過外來的力量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度過難關。再簡化來說,修心就是修自己,修相就是靠別人。佛菩薩教導眾生「自性自度」、「自業自消」,修行是自己的功課,是修正不善心、去除不善意、滅除不善念、導正不善行。這些功課,都要自己修、自己做、自己體悟、自己驗證,個人修個人得。
阿伯說:「修行在心不在相,萬境本閒,惟心自鬧,修行要悟道,行道,證道。」
「心識清淨,就不會被境相綁住。」
「要修到如如不動,需要時間的累積,一步一腳印,點點滴滴,積沙成塔,堅持必有所成。」
佛經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不離自心。心正,萬事萬物皆正,心邪,萬事萬物就出問題。所以,修行人的心不可以偏、不可以邪,一切吉凶禍福都在自心的善惡造作,與他人無關。
《六祖壇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世間所有的一切境相,都是來讓我們藉假修真的,要如如不動,不取於相,不要在境上生心。但凡夫眾生偏偏容易被境相所迷,認假為真、認理不真,所以才會生起諸多煩惱、痛苦,在紅塵中被貪嗔痴所迷惑、被欲望所牽引,造作惡行惡業,黑氣深重卻不自知。等到機緣成熟了,開始受業障討報、受黑氣影響,就會感到非常痛苦,這都是自作自受,這就是因果。
修行要反觀自照,常常懺悔、反省自己,才能漸漸微觀自身盲點與須改進之處;在透過持誦大乘經典,將經典中佛菩薩的智慧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一點一點地導正、改過,腳踏實地的用功、實修,心性就能漸漸提升,恢復本自具足的清淨自性。眾生皆具佛性,只是被五濁惡世所迷,但「有佛法就有辦法」,一時迷惑沒有關係,現在回頭還來得及,只要跟著佛菩薩的腳步走,一步一腳印,就能從黑暗的泥濘中慢慢出離,恢復本真,找回清淨光明。有心修,就能明心見性;無心修,就只能在苦海中浮沉。人生苦短,要活得有價值、有意義,選擇都在自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