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蹟巡禮(十三)~鹿港古蹟一日遊:天后宮|龍山寺|文武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鹿港最有名的就是『鹿港老街』,在這條街上,吃喝玩樂一應俱全,還可欣賞不少古蹟樓層,就算去再多次,都還是覺得非常有趣。但是去一趟鹿港,只去老街,似乎單調了些。這篇就來介紹鹿港三大古蹟~天后宮、龍山寺以及文武廟,加上老街,很適合安排個鹿港一日遊。
  • 鹿港天后宮
『鹿港天后宮』的盛名遠播,相信大家都已耳聞。鹿港天后創建於明末1591年,迄今已逾四百餘年,是台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媽祖神尊的廟宇,現被列為國定古蹟。由於屢顯神蹟,香火始終鼎盛不衰,信徒遍佈全世界各地,是台灣相當具代表性的媽祖廟。
鹿港的湄洲開基媽祖是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奉請來台,由於長年累月受香煙所薰而成黑面,因此又被稱為『黑面媽』。原中國的福建湄洲開基媽祖原有六尊,分別在福建湄洲、浙江寧波、馬來西亞馬六甲、臺灣鹿港等地,後來因文化大革命等種種因素後,目前世界上僅存鹿港一尊,可說極為珍貴。
網路的進步,讓大家可以在網上搜尋並了解關於鹿港天后宮的各種資訊。而鹿港天后宮的官網,不論是其歷史以及建築特色,均有極為詳細的介紹,同時也有各種活動的最新動態以及信眾服務。不過百聞不如一見,網上資料再詳盡,都不如親眼目睹來得令人驚嘆,即使沒有相同宗教信仰,都還是可以前往參觀欣賞這座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古蹟之美。鹿港天后宮每日6:00am~10:00pm開放,旁邊就是鹿港老街,建議可安排在同一個行程。
香火鼎盛的鹿港天后宮
宮殿內導覽
  • 鹿港龍山寺
全台灣一共有五座龍山寺(淡水,艋舺,鹿港,台南以及鳳山),均為主祀觀世音菩薩,都是分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泉安龍山寺,而鹿港龍山寺也是臺灣所有龍山寺中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建築。鹿港龍山寺始建於明末清初,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遷建現址,迄今已有二百三十餘年歷史,已列為國定古蹟。
鹿港龍山寺為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由前至後分別為山門、五門殿、正殿、後殿。龍山寺面寬三十四公尺餘,進深一五七公尺餘,佔地一千六百餘坪,其建築格局與雕刻、彩繪藝術,被喻為台灣民間藝術的殿堂。
想要更進一步詳細了解鹿港龍山寺歷史文化以及建築特色的朋友們,可以參考官網,鹿港龍山寺官網除了有詳細介紹相關資料,同時還提供各種線上服務。鹿港龍山寺每日開放時間為7:00am~8:00pm,由於該寺保有極大量的古蹟文物,其戲台上方的藻井結構,更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且最大的作品,是非常推薦值得一去的國定古蹟之一。
鹿港龍山寺山門
鹿港龍山寺五門殿
鹿港龍山寺正殿 / 拜殿
鹿港龍山寺廂廊
鹿港龍山寺『藻井』(圖片來源:官網)
鹿港龍山寺寺內導覽(圖片來源:官網)
  • 鹿港文武廟
『鹿港文武廟』包括了武廟及文昌祠,加上文開書院,一字排開(文開書院居左、文祠居中、武廟居右)。鹿港文武廟建於清嘉慶16年(西元1811年),由鹿港海防同知薛志亮出俸祿倡建文祠、武廟,由士紳陳士陶負責文昌祠的興建,蘇雲從負責武廟的興建,迄今已逾兩百多年,現為彰化縣縣定古蹟。
鹿港文武廟與相鄰的文開書院,一字排開(文開書院居左、文祠居中、武廟居右)。
『文昌祠』主祀文昌帝君,為二進一院的建築,前方有一座水池,稱為泮池。文祠與武廟之間,有一口井水,稱為「虎井」,其水質甘美,故有「蓬萊第一泉」之稱。『武廟』主祀關聖帝君,正殿前有一口古鐘,為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由鹿港士紳黃禮永、許梅舫等士紳所敬獻,是武廟的重要文物。武廟旁有一塊「忠魂碑」,係日人供奉為國捐軀的軍人、警察的紀念碑,目前荒廢於武廟旁空地。
鹿港文武廟
文祠正殿
蓬萊第一泉
『文開書院』建於清道光4年(西元1824年),至道光7年(西元1827年)完成。其建築為三川殿、正殿及後堂。正殿主祀朱子,配祀海內外八寓賢,分别是『沈光文、徐孚遠、盧若腾、王忠孝、沈全期、辜朝薦、郭貞一、藍鼎元』等八位對臺灣文化有貢獻的先賢,後堂則是昔時書院山長(院長)起居的空間。文開書院規模為中部之冠,三廟並立下可達百公尺。
文開書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鹿港文武廟開放時間為每日6:30am~5:30pm,而文開書院則為全天開放。由於此處遠離商業區,環境清幽,很符合文教區與書院的安靜需求,也很適合拍照,是非常值得前往參觀的古蹟之一。想要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的朋友,可至國家文化資產網參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179內容數
讓我們一起環遊世界,享受各種美景美食,規劃新的旅遊計畫,成為人生中的美好回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i 我是珊德拉 的其他內容
由於長年住在國外,雖然偶而看新聞會看到台灣媽祖遶境的報導,但一直到前年回到台灣後,才真正領略到台灣人對媽祖的狂熱以及媽祖文化深耕台灣的重要性。此外,連政治人物都必訪這位台灣超級天后,一旦要選舉時,不論是哪種信仰的各個選舉人,都一定會到各地媽祖廟進行參拜以及拉票活動。
位於台中市西部的梧棲區,舊稱「五汊港」,前身為「梧棲鎮」。梧棲屬於台中市都市計畫的重點區,但仍有頗具歷史風采的建築和古蹟,隱身在梧棲區裡。以下介紹的三個地方,均非常靠近梧棲老街,可安排為一日遊的輕旅行,無論是信仰者或是文化愛好者,都能在這些古老而神聖的廟宇古蹟中,找到心靈的寄託與文化的體驗。
台東好山好水人盡皆知,除了最具盛名的『伯朗大道』,還有不少絕美景點值得一訪。這篇就要來推薦國際地標『海濱公園』以及『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這兩個地方非常接近,不少旅遊達人們推薦可以直接騎鐵馬從海濱公園騎入森林公園,一路可見海天連接的絕美風景。
堪稱南台灣最美的咖啡廳『海上教堂咖啡』,位於屏東縣東港鎮大鵬灣風景區,是全台灣離海最近的一家咖啡廳。其建築採用西班牙式,挑高的屋型,充滿濃濃的異國風味,童話般的黃色建築,極具特色,是來此造訪的訪客不容錯過的打卡聖地。
這間近年來在網路社群廣為宣傳的『聖德宮』,位於新北市汐止大尖山半山腰,初見此廟宇,便被其莊嚴雄偉的建築所震攝,加之從不同神秘的角度即可拍攝出絕美的大自然之景,因此吸引了不少訪客前往拍照打卡。
『台中公園』於1903年(明治36年)10月28日建立,是台中耳熟能詳的重要地標與景點,也是台灣首座百年公園。園內隨處可見古老林木,盤根錯節,在台灣的市區,要找到如此綠木群集之地實屬難見。
由於長年住在國外,雖然偶而看新聞會看到台灣媽祖遶境的報導,但一直到前年回到台灣後,才真正領略到台灣人對媽祖的狂熱以及媽祖文化深耕台灣的重要性。此外,連政治人物都必訪這位台灣超級天后,一旦要選舉時,不論是哪種信仰的各個選舉人,都一定會到各地媽祖廟進行參拜以及拉票活動。
位於台中市西部的梧棲區,舊稱「五汊港」,前身為「梧棲鎮」。梧棲屬於台中市都市計畫的重點區,但仍有頗具歷史風采的建築和古蹟,隱身在梧棲區裡。以下介紹的三個地方,均非常靠近梧棲老街,可安排為一日遊的輕旅行,無論是信仰者或是文化愛好者,都能在這些古老而神聖的廟宇古蹟中,找到心靈的寄託與文化的體驗。
台東好山好水人盡皆知,除了最具盛名的『伯朗大道』,還有不少絕美景點值得一訪。這篇就要來推薦國際地標『海濱公園』以及『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這兩個地方非常接近,不少旅遊達人們推薦可以直接騎鐵馬從海濱公園騎入森林公園,一路可見海天連接的絕美風景。
堪稱南台灣最美的咖啡廳『海上教堂咖啡』,位於屏東縣東港鎮大鵬灣風景區,是全台灣離海最近的一家咖啡廳。其建築採用西班牙式,挑高的屋型,充滿濃濃的異國風味,童話般的黃色建築,極具特色,是來此造訪的訪客不容錯過的打卡聖地。
這間近年來在網路社群廣為宣傳的『聖德宮』,位於新北市汐止大尖山半山腰,初見此廟宇,便被其莊嚴雄偉的建築所震攝,加之從不同神秘的角度即可拍攝出絕美的大自然之景,因此吸引了不少訪客前往拍照打卡。
『台中公園』於1903年(明治36年)10月28日建立,是台中耳熟能詳的重要地標與景點,也是台灣首座百年公園。園內隨處可見古老林木,盤根錯節,在台灣的市區,要找到如此綠木群集之地實屬難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水仙宮是一座具有300年歷史的古老廟宇,見證了府城和安平之間內海的變遷與臺灣社會的發展。從最初的樸素小廟到現在繁榮的市場中心,水仙宮反映了當地居民對宗教信仰的重視及文化的延續。文章深入探討水仙宮的歷史背景、重要事件及其在當地的影響,並展現如今市場的熱鬧景象。
Thumbnail
臺南市安南區 地點:鹿耳門聖母廟(廟徽親子園區)、城西夢幻湖、鹿耳門天后宮(媽祖宮休憩公園) 日期:2024/08/11 星期天,天氣晴。 天上雲朵像棉絮。 讓人看了好心情。
Thumbnail
台灣清朝時期因為人口聚集形成老街、老街因為信仰需求形成廟宇。放眼現在;台灣各地都有許多老街與廟宇共存情形。廟宇因為老街存在而香火鼎盛、老街因為廟宇存在而商業機制繁榮。位於新北市新山區這裡就有金山老街存在的金包里慈護宮。 金包里慈護宮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16號 ​開
Thumbnail
淡水教堂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是台灣第一座基督教石造教堂,也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目前建物改建於1932年,1998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滬尾小學校禮堂位於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2巷,與淡水教堂相隔約1公里。從滬尾小學校禮堂可以遠眺淡水教堂的景色。 從滬
Thumbnail
臺北天后宮主祀媽祖,廟宇前身為新興宮,在1943年,曾被日本徵收,「弘法寺」是曾經存在的寺院,戰後,建築改由艋舺新興宮,也就是臺北天后宮所使用。臺灣對於媽祖的信仰,就如同「媽祖」這個稱謂,從字面上來看,媽祖是位如同家人般的神祇,再從每年繞境的盛況,足見媽祖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Thumbnail
王公廟絕對是台灣人以台灣北部媽祖及台灣南部王爺為信仰主流神明中、一間很另類信仰廟宇。宜蘭縣五結鄉鎮安村的王公廟宇,從舊廟古蹟文物保存非常古色古香、 百年歷史傳承,鄉民萬人移動舊廟等傳奇 。宮廟建築體,富含現代感與大氣。一新一舊廟宇寫下王公廟在台灣的一頁廟宇歷史傳奇。 二結王公廟相關資訊::
Thumbnail
這張速寫是從竹南慈祐宮上方上畫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慈祐宮的正殿、三川殿、以及左右護龍。慈祐宮的正殿屋頂為歇山式,正脊上有雙龍搶珠的剪黏裝飾,十分華麗。三川殿的屋頂為重簷歇山式,正面有五門,門額上有精美的石雕。左右護龍的屋頂為硬山式,各有三門。 慈祐宮位於臺灣苗栗縣竹南鎮,是竹南地區的重要信仰中心。慈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近數十年來,台灣社會日趨多元與複雜化,寺廟在台灣社會是有相當大的適應與彈性。它並沒有因著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環境等的變遷中而消失,仍是現今社會中大部份人的信仰中心。媽祖廟更是如此、媽祖信仰深入台灣各地,幾乎每一個行政區甚至小地方都有媽祖廟存在。這篇介紹台北市北投區慈后宮亦是如此。 慈后宮相關資訊: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水仙宮是一座具有300年歷史的古老廟宇,見證了府城和安平之間內海的變遷與臺灣社會的發展。從最初的樸素小廟到現在繁榮的市場中心,水仙宮反映了當地居民對宗教信仰的重視及文化的延續。文章深入探討水仙宮的歷史背景、重要事件及其在當地的影響,並展現如今市場的熱鬧景象。
Thumbnail
臺南市安南區 地點:鹿耳門聖母廟(廟徽親子園區)、城西夢幻湖、鹿耳門天后宮(媽祖宮休憩公園) 日期:2024/08/11 星期天,天氣晴。 天上雲朵像棉絮。 讓人看了好心情。
Thumbnail
台灣清朝時期因為人口聚集形成老街、老街因為信仰需求形成廟宇。放眼現在;台灣各地都有許多老街與廟宇共存情形。廟宇因為老街存在而香火鼎盛、老街因為廟宇存在而商業機制繁榮。位於新北市新山區這裡就有金山老街存在的金包里慈護宮。 金包里慈護宮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16號 ​開
Thumbnail
淡水教堂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是台灣第一座基督教石造教堂,也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目前建物改建於1932年,1998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滬尾小學校禮堂位於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2巷,與淡水教堂相隔約1公里。從滬尾小學校禮堂可以遠眺淡水教堂的景色。 從滬
Thumbnail
臺北天后宮主祀媽祖,廟宇前身為新興宮,在1943年,曾被日本徵收,「弘法寺」是曾經存在的寺院,戰後,建築改由艋舺新興宮,也就是臺北天后宮所使用。臺灣對於媽祖的信仰,就如同「媽祖」這個稱謂,從字面上來看,媽祖是位如同家人般的神祇,再從每年繞境的盛況,足見媽祖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Thumbnail
王公廟絕對是台灣人以台灣北部媽祖及台灣南部王爺為信仰主流神明中、一間很另類信仰廟宇。宜蘭縣五結鄉鎮安村的王公廟宇,從舊廟古蹟文物保存非常古色古香、 百年歷史傳承,鄉民萬人移動舊廟等傳奇 。宮廟建築體,富含現代感與大氣。一新一舊廟宇寫下王公廟在台灣的一頁廟宇歷史傳奇。 二結王公廟相關資訊::
Thumbnail
這張速寫是從竹南慈祐宮上方上畫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慈祐宮的正殿、三川殿、以及左右護龍。慈祐宮的正殿屋頂為歇山式,正脊上有雙龍搶珠的剪黏裝飾,十分華麗。三川殿的屋頂為重簷歇山式,正面有五門,門額上有精美的石雕。左右護龍的屋頂為硬山式,各有三門。 慈祐宮位於臺灣苗栗縣竹南鎮,是竹南地區的重要信仰中心。慈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近數十年來,台灣社會日趨多元與複雜化,寺廟在台灣社會是有相當大的適應與彈性。它並沒有因著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環境等的變遷中而消失,仍是現今社會中大部份人的信仰中心。媽祖廟更是如此、媽祖信仰深入台灣各地,幾乎每一個行政區甚至小地方都有媽祖廟存在。這篇介紹台北市北投區慈后宮亦是如此。 慈后宮相關資訊: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