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長年住在國外,雖然偶而看新聞會看到台灣媽祖遶境的報導,但一直到前年回到台灣後,才真正領略到台灣人對媽祖的狂熱以及媽祖文化深耕台灣的重要性。此外,連政治人物都必訪這位台灣超級天后,一旦要選舉時,不論是哪種信仰的各個選舉人,都一定會到各地媽祖廟進行參拜以及拉票活動。也因此引起了我的好奇,開始研究起關於媽祖的文化,以及造訪各地媽祖廟。
關於媽祖的起源,相信不少人都聽聞過。其實媽祖並不是台灣人,根據傳說,媽祖的原型是一位於公元960年左右(宋代)生於福建名叫林默娘的普通女子,據聞,其出生時即出現紅光滿室,且香氣四溢;出生至滿月均沒有啼哭過,故取名林默。關於林默娘的傳說其實有非常多的版本,但最終的版本都是林默娘經常於海難發生時前往救人,並在海邊時時祈禱並守護著漁民們的安全。之後,林默娘於公元987年27歲時於鄉間湄洲峰上羽化升天,成為一位神靈,繼續保護海上航行的人們。她的靈魂化為媽祖,成為『海洋女神』,並被尊為「天上聖母」。
媽祖的故事在福建地區傳開後,受到了人們的崇敬和信仰。從福建開始,媽祖信仰逐漸擴展到其他地區,包括台灣、澎湖、馬祖等地。隨著福建居民的移居,也傳到了東南亞等地區,甚至在日本,也可以看到台灣媽祖廟。媽祖被視為保護漁民、船隻和海上工作的人們的神明,也是不少地方與人民的重要宗教信仰和文化元素。
媽祖信仰於17世紀開始進入台灣,並逐漸發展出屬於台灣本土的特色,福建的南方原是『出海媽祖』,僅是漁民的守護神。但在臺灣的媽祖已成『過海媽祖』,並自成體系的成為臺灣本土神祇。除了最早來台的各地開基媽祖,加上之後大大小小的分靈(也稱為分香),目前全台灣的媽祖廟就超過五百間。每逢農曆3月媽祖誕辰,全台各地的知名媽祖廟都會舉辦祭祀、進香、遶境等活動。從北到南的媽祖遶境活動,往往吸引萬人,甚至數十萬人參與,其浩浩蕩蕩之聲勢也成為國際知名的宗教盛會。此外,媽祖據傳在世共有六姐妹,所以,廟方就以大媽會(祖媽會)、二媽會、三媽會、四媽會、五媽祖、六媽會,依成立的順序稱呼,百年來的流傳,就成為全台許多廟宇的習慣。
以下是關於台灣媽祖廟的相關小知識,以後只要有機緣參訪任何一座媽祖廟,都會另外寫成參觀日記,予以詳細介紹。
- 目前遍佈全世界媽祖信眾有3億多,媽祖廟有6000多座,遍布33個國家和地區。(各地媽祖廟詳細列請見維基百科~媽祖廟)
- 全台灣媽祖廟超過五百多間,若再加上其他未登記的宮廟,可能超過千間。其中,高雄市擁有 175 間,為全台灣媽祖廟最多的縣市。台南以141間緊隨其後,第三名為台中110間,第四名是只差一票的彰化109間,屏東82間排名第五。
- 包括馬祖澎湖在內,全台建立最早的媽祖廟為『澎湖天后宮』,其建立時間可上溯至明神宗萬曆以前。
- 台灣官方記載最早的媽祖廟為『台南市開基天后宮』, 據這個廟所祀的神像中有一尊最小的背後刻有「崇禎庚辰年湄洲雕造」的字樣,庚辰是崇禎十三年(西元一六四〇)所雕造,可以稱為台灣最古的雕像。此外,該廟已列為台灣國定古蹟。
- 台灣第一座奉祀湄洲祖廟開基媽祖為『鹿港天后宮』,從創建以來已有4百多年歷史,該廟也被列為國定古蹟。平日除了香火鼎盛外,周邊的老街區更是相當受到歡迎。
- 全台灣最大的媽祖廟為『臺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占地約有40公頃,廟殿外觀如古代宮殿,亦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媽祖廟。
- 台灣前三大最有名的媽祖廟排行為:北港朝天宮、鹿港天后宮以及台北關渡宮。
- 彰化縣鹿港鎮濱彰工業區的『台灣護聖宮』為全世界唯一由玻璃製成的廟宇,仿清朝鹿港天后宮外貌築成,於2012年才完工,因特殊工法與絢爛景觀而備受矚目。
- 全台最美媽祖廟位於雲林虎尾『持法媽祖宮』也是座新興的媽祖廟,完工於1997年,被譽為「最美的媽祖廟之一」,其中包含景觀、交趾/剪黏、彩繪/書法、木雕、石雕、磁畫、銅藝等7項藝術造景。
- 全台灣最受關注的媽祖廟為『大甲鎮瀾宮』,許多民眾表示,大甲鎮瀾宮是「中部的信仰中心,海線參拜的首選」,每年農曆三月舉辦的「大甲媽祖繞境」,更是吸引不少人共襄盛舉,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是「世界非物質活的文化遺產」。
- 位於苗栗後龍的『清海宮』於2016年落成了一尊高達32公尺的媽祖神像,迎著海岸線眷顧著遠方的海洋與出航船隻。這尊媽祖石雕聖像使用了266塊花崗岩雕刻而成,堪稱全台最高站姿媽祖像。
- 目前的行政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授證的國家重要民俗中,有關媽祖信仰的活動就佔了五項,包括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彰化南瑤宮媽祖笨港進香、北港朝天宮迎媽祖以及雲林六房媽過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