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宅生物的生活經驗談-白線斑蚊如何被當作跳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夏天又到了,多雨又悶熱的季節也是蚊蟲好發的季節,有沒有中部地區的朋友也覺得今年蚊子特別多呢?筆者我可是天天被咬爆,欲哭無淚╥╥
  如果你對昆蟲稍微有一點概念,這個標題肯定讓你覺得很荒謬,但其實這個故事源自於老師課堂上的分享,其中可以帶出兩個觀念:

  其一,對昆蟲來說,成長過程中獲取的養分會影響牠最終的體型大小,最明顯的例子是大家爭先恐後在飼養的各類甲蟲(大多是兜蟲),最常在努力培育的便是最終成蟲的體型大小,這和不同物種的體型差異不一樣(廢話),會因為幼蟲生長過程中環境因子不同而造成結果上的不同,可能是溫度、濕度的調控,可能是營養是否充足或成分不同而造成的影響。

  其二,有一種東西叫做動物行為學,用來研究、紀錄不同動物的行為,再相近的物種都有可能有不同的習性,足以成為一種學問,不過我這邊會提到的屬於口述的假說,請不要視為科學認證的結果,但歡迎拿來當作研究題目做實驗驗證。
  一般常見的蚊子大概就是家蚊和斑蚊,同科不同屬,常見物種各自有熱帶家蚊、地下家蚊、白線斑蚊和埃及斑蚊(埃及斑蚊目前在南部才有),記得當時聽到的推論是其中一派的蚊子是找到宿主、開始吸血便會定住不動(好打),另一個是一點風吹草動就會移動位置再吸血,但當時前者後者分別是誰我忘記了w
  不過由於今年被白線斑蚊咬爆(有看到兇手,但就是打不到QQ),我有了比較多的觀察數據,今年的白線斑蚊總是飛到皮膚上戳一下,又因為一點人體晃動或電風扇的微風就又飛走了,白給牠吸了一點血、留了個小腫包又打不到牠(癢癢QQ) 如果在沒有揮擊造成蚊子飛遠的情況下,牠就有可能在鄰近位置重新著陸、吸血又再飛走,形成了鄰近位置連續的小腫包。

  所以為什麼白線斑蚊有可能被誤認成跳蚤?假設有看到事主的情況,遇上從小困苦、努力長大成蟲的辛酸小斑蚊,體型只有一般蚊子的一半或2/3的大小,不懂昆蟲的一般民眾可能覺得會瞬移的吸血小黑蟲可能是跳蚤,而不管有沒有看到事主,這樣戳一下飛離又重新著陸造成的小腫包,也的確符合跳蚤咬痕的標準狀態:連續、間距差不多的小腫包。
  不過,腫包的持久度、癢度(因人而異)和常見叮咬的位置仍會有所差異,可以稍微注意一下。

  要補充一點,關於蚊子吸血會定點不動或是不斷移動,不一定是物種的行為差異,另一個可能性是「選汰」,由於定點不動吸血的個體太容易被打了,於是習性上是定點吸到飽的蚊子就容易被淘汰掉,於是基因上比較敏感、一點動靜就會飛離現場的蚊子就稱霸蚊子界了,唉,所以被蚊子咬到底是該打不打呢?

  當然是打啦!哪次不打了(揮空) 生活裡的觀察滿有趣的,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次的分享嘍!大家掰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宅生物的沙龍
1會員
8內容數
宅生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5
  「俗名」是這樣子的:當大家都會使用同樣的名稱去稱呼特定類型或類型的生物,你可以說這個名稱是這類生物的「俗名」,但它未必能正確的分辨物種,也會造成一些對生物物種上的誤會。   關於「潮濕蟲」,起先是看到網友煞有其事地使用個名詞,雖然本能地理解這是一種廣泛的俗稱,還是基於好奇心查了查:到底是哪些蟲?
2023/08/25
  「俗名」是這樣子的:當大家都會使用同樣的名稱去稱呼特定類型或類型的生物,你可以說這個名稱是這類生物的「俗名」,但它未必能正確的分辨物種,也會造成一些對生物物種上的誤會。   關於「潮濕蟲」,起先是看到網友煞有其事地使用個名詞,雖然本能地理解這是一種廣泛的俗稱,還是基於好奇心查了查:到底是哪些蟲?
2023/07/21
  你知道嗎?台中大坑幾乎可說是小黑蚊的發源地,但鄰近的新社區卻沒有小黑蚊嗎?
2023/07/21
  你知道嗎?台中大坑幾乎可說是小黑蚊的發源地,但鄰近的新社區卻沒有小黑蚊嗎?
2023/05/23
  在開啟正題前,想先告訴大家一件可喜可賀的消息:持續幾千幾百年、年年雨季都有白蟻分飛,直到今年終於有媒體用正常的標題、正常的語調介紹這年年都準時出來亂,卻少有人正確認識牠們的奇幻物種啦~(浮誇)   特此表揚《關鍵評論網》和中興大學都市昆蟲實驗室的努力~
2023/05/23
  在開啟正題前,想先告訴大家一件可喜可賀的消息:持續幾千幾百年、年年雨季都有白蟻分飛,直到今年終於有媒體用正常的標題、正常的語調介紹這年年都準時出來亂,卻少有人正確認識牠們的奇幻物種啦~(浮誇)   特此表揚《關鍵評論網》和中興大學都市昆蟲實驗室的努力~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跳蚤:小型但強悍的寄生昆蟲 基本特徵:跳蚤是一種小型昆蟲,隸屬於蚤科。它們通常寄生於哺乳類動物如貓狗和鳥類身上,專門吸食這些動物的血液。跳蚤的身體長度約在1至3毫米之間,擁有橢圓形或扁平的身體結構,強壯的後腿讓它們能夠跳躍超過自身長度的50倍以上。 生活方式與繁殖環境:跳蚤的密集短毛幫助它們在寄
Thumbnail
跳蚤:小型但強悍的寄生昆蟲 基本特徵:跳蚤是一種小型昆蟲,隸屬於蚤科。它們通常寄生於哺乳類動物如貓狗和鳥類身上,專門吸食這些動物的血液。跳蚤的身體長度約在1至3毫米之間,擁有橢圓形或扁平的身體結構,強壯的後腿讓它們能夠跳躍超過自身長度的50倍以上。 生活方式與繁殖環境:跳蚤的密集短毛幫助它們在寄
Thumbnail
跳蚤是一類小型寄生昆蟲,屬於昆蟲綱蚤科。它們主要寄生在哺乳動物如貓、狗和鳥類身上,依靠吸食血液為生。跳蚤的身體形狀通常是橢圓形或扁平狀,體長約在1到3毫米之間。其後腿發達,能夠讓跳蚤跳躍超過50倍於其身體長度的距離。此外,它們擁有短而密集的毛髮,有助於在寄主體表移動,並且具有發達的口器...
Thumbnail
跳蚤是一類小型寄生昆蟲,屬於昆蟲綱蚤科。它們主要寄生在哺乳動物如貓、狗和鳥類身上,依靠吸食血液為生。跳蚤的身體形狀通常是橢圓形或扁平狀,體長約在1到3毫米之間。其後腿發達,能夠讓跳蚤跳躍超過50倍於其身體長度的距離。此外,它們擁有短而密集的毛髮,有助於在寄主體表移動,並且具有發達的口器...
Thumbnail
跳蚤是一種寄生蟲,屬於昆蟲綱,蚤科。跳蚤通常會寄生在哺乳動物,例如貓狗、和鳥類的身上,以吸取血液為食。跳蚤的形態特徵,身體呈橢圓形或扁平形狀,長度約1-3毫米,後腿非常強壯,因此能跳躍達50倍身體長度以上;跳蚤的毛短且密集,有助於在寄主的毛髮中移動,口器非常發達,能咬破皮膚並吸取血液...
Thumbnail
跳蚤是一種寄生蟲,屬於昆蟲綱,蚤科。跳蚤通常會寄生在哺乳動物,例如貓狗、和鳥類的身上,以吸取血液為食。跳蚤的形態特徵,身體呈橢圓形或扁平形狀,長度約1-3毫米,後腿非常強壯,因此能跳躍達50倍身體長度以上;跳蚤的毛短且密集,有助於在寄主的毛髮中移動,口器非常發達,能咬破皮膚並吸取血液...
Thumbnail
也可透過下方連結直接觀看影片:https://youtu.be/CctEkgMdb1U 一、蚊子對人類和寵物的歷史與影響 人類與蚊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在早期的人類社會中,蚊子就是一種常見的生物,它們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有時是一個小小的麻煩,有時則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蚊子可以攜帶許多疾病
Thumbnail
也可透過下方連結直接觀看影片:https://youtu.be/CctEkgMdb1U 一、蚊子對人類和寵物的歷史與影響 人類與蚊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在早期的人類社會中,蚊子就是一種常見的生物,它們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有時是一個小小的麻煩,有時則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蚊子可以攜帶許多疾病
Thumbnail
人人都討厭寄生蟲,印象中感覺就是黏滑蠕動,令人噁心,它們是動物世界中低等的賤民,在它們一生中有某些階段是生活在宿主內或身上,並且從宿主獲取養分。 不過,其實只有部分寄生蟲會對宿主有致命性的傷害,大多數寄生蟲已演化成不會殺死宿主,估計在數百萬種寄生蟲中,只有一百多種生活在人體內或身上。
Thumbnail
人人都討厭寄生蟲,印象中感覺就是黏滑蠕動,令人噁心,它們是動物世界中低等的賤民,在它們一生中有某些階段是生活在宿主內或身上,並且從宿主獲取養分。 不過,其實只有部分寄生蟲會對宿主有致命性的傷害,大多數寄生蟲已演化成不會殺死宿主,估計在數百萬種寄生蟲中,只有一百多種生活在人體內或身上。
Thumbnail
我們帶來能深入血液的各種因子,他們將為哺乳動物帶來各種轉變,加速演化。動物數量的增與減一定要有變化,自然界才能有代謝,一定要有死才會有生,在這之中,我們蚊子當然也參與其中,我們日出日落的生命週期就是最好的表徵,每次任務都視死如歸,因為我們很快可以再生,再生的力量才是這個世界需要的。
Thumbnail
我們帶來能深入血液的各種因子,他們將為哺乳動物帶來各種轉變,加速演化。動物數量的增與減一定要有變化,自然界才能有代謝,一定要有死才會有生,在這之中,我們蚊子當然也參與其中,我們日出日落的生命週期就是最好的表徵,每次任務都視死如歸,因為我們很快可以再生,再生的力量才是這個世界需要的。
Thumbnail
文 / 陳克華 新春以來連下了近一個月的冷雨,家裡不知哪裡飛來許多小蛾子。淡棕色,不及小指指甲大,飛時呈螺旋狀,要伸手抓它並不容易,身手倒也十分敏捷。 多聚集在廚房爐火溫暖處,動鍋取碗時乍地飛起,直撲身上,十分惱人。 延伸閱讀 微小日常也很美!張曼娟:與自己相處是需要重修的一課 有時什麼也沒有。
Thumbnail
文 / 陳克華 新春以來連下了近一個月的冷雨,家裡不知哪裡飛來許多小蛾子。淡棕色,不及小指指甲大,飛時呈螺旋狀,要伸手抓它並不容易,身手倒也十分敏捷。 多聚集在廚房爐火溫暖處,動鍋取碗時乍地飛起,直撲身上,十分惱人。 延伸閱讀 微小日常也很美!張曼娟:與自己相處是需要重修的一課 有時什麼也沒有。
Thumbnail
嗡嗡嗡,是那熟悉又煩人的聲音,蚊子振翅靠近,企圖以我的血飽餐一頓。 倒也不是小氣,畢竟少了兩、三毫升的血,對我來說根本無傷大雅。可是偉大的自體免疫,總是保護著我的身體,在外物入侵時,確實地分泌組織胺,讓我發癢難受。而我也極度討厭,在我試圖專心致志時,被它冷不防的突襲給干擾。
Thumbnail
嗡嗡嗡,是那熟悉又煩人的聲音,蚊子振翅靠近,企圖以我的血飽餐一頓。 倒也不是小氣,畢竟少了兩、三毫升的血,對我來說根本無傷大雅。可是偉大的自體免疫,總是保護著我的身體,在外物入侵時,確實地分泌組織胺,讓我發癢難受。而我也極度討厭,在我試圖專心致志時,被它冷不防的突襲給干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