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這部影集,許多人或許難以相信,福島核災已是超過10年前的往事,而幾天前的輻射污染廢水入海新聞,更提醒了人們,這件事情還沒完。然而,在意外爆發的那一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真相到底是什麼?這正是《核災日月》想要解答,並告訴觀眾的。
原本一度擔心是一部造神的作品,但其實它更接近於紀錄片,儘管主角廠長吉田依舊帶有悲劇英雄的色彩,其中對於當時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高層,官僚且高度政治化的種種決策,也少不了批評。
改編自福島第一核電廠廠長吉田昌郎所做的證詞《吉田的證詞》、東京電力公司的《福島核事故調查報告書》,及日本記者門田隆將採訪調查的《見過死亡深淵的人福島核電廠員工奮戰 500 天紀實》,《核災日月》到底多貼近真實,或許已經無法判斷,但至少就觀眾而言,其中的內容並未讓人感受到太過於偏離現實;同時也讓人能夠了解,當時情況是如何危急,又是在怎樣的困難之中,現場的人員是如何竭盡所能讓災害能夠獲得控制。
相對於《福島50英雄》,從片名就露骨地英雄化現場的東電員工,《核災日月》或許可說是以更加全面的視角,探討當時的事件發展與相關人員的行為思路。誰是英雄?誰是罪人?不論是當時,或者是10年後的今日,恐怕都難以評斷,但隨著當事人漸漸凋零,能留下的或許也只有這些影視作品及文字供後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