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劇集填滿空罐頭 | 真實事件改編日劇《核災日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唯有在場的人能講這個故事

沒想到《重啟人生》之後,這麼快又遇上一部非看不可的日劇。改編自真實事件,關於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震災引發的核危機,在事故的12年後,用劇集的形式去彌補紀錄片沒有的空白,再一次提醒全世界這場災難是如此怵目驚心。

這裡不存在劇透,因為當年發生的事,我們依稀都記得。

raw-image

核災日月

2011年3月11日下午開始,全球的注意力集中在東日本,除了沿岸各省縣災情之外,還有經歷9級地震,以及高度超過10公尺的巨大海嘯洗禮後的福島第一核電廠的狀況。透過網絡,全世界看到了核電廠外的滿目瘡痍,但身處在核電廠內的人員,當時到底在經歷些什麼?而他們的經歷,對整場至今仍未解除威脅的核危機,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事故一年後東京電力發表了《福島核事故調查報告書》;時任福島第一核電廠廠長的吉田昌郎,在災後的7月至11月期間,接受調查人員訪談29小時,其後內容被編輯成書《吉田的證詞》;記者門田隆將採訪了90多名與事故有關人士,於2015年出版《見過死亡深淵的人: 福島核電廠員工奮戰500天紀實》。《核災日月》的劇本是結集以上三份珍貴的材料改編而成,把觀眾帶入核電廠內,以劇集手法,透過不同身份的角色,嘗試立體地重現出當時所發生的種種。

raw-image

是天災?還是人禍?

在劇集的宣傳照上,寫著"これは天災か、それとも人災か"。災後的日本,不少人提出了「是天災還是人禍?」這樣的一個疑問,且引發了很多討論。

劇情之中沒有側向這是一場天災或人禍,以接近陳述方式表達災難發生以後,核電廠相關的人員,以及官方的處理程序。當災難之嚴重,已超越所有程序和守則,他們的每一個判斷,其實都沒有可以參考的標準,只能憑經驗,再賭上命運,去作出一個又一個的重要決定。

正如劇中吉田廠長的對白「唯有在場的人能講這個故事」,只有他們親身親歷過才知道一切。透過劇集,觀眾從一個容易理解的角度,去窺探一般人無法知道的當時情況。然而,在掌握不到所有的事實時,我們又是否能夠判斷這場核危機,到底是單純的天災,還是參雜著人禍?

只談核災

關於 311 東日本大震災,第一時間令人聯想起巨大海嘯所造成的破壞,以及超過15,000人死亡和11,000人失踪的傷亡數字(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關於核電廠當時的狀況,只有電視和網絡上看到的外部畫面。對於大部人來說,我們並不清楚當時的核電廠發生了什麼事。在這次災難的併圖裡,這一塊是空白的,但它卻是對日本以及人類的未來,有著長遠和重要的影響。

故事由災後對廠長的調查開始,轉眼回到大地震發生前的一刻,然後一直往來核電廠、隔震大樓和指揮中心之間,清晰地凸顯故事主線,把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核電廠上。透過劇集,我們知道這場核危機是如何發生。在天災以後,夾雜著很多人、很多程序,經歷七日才暫且把核反應堆穩定下來。

raw-image

然而,核危機並沒有解除。在劇集的最後,回到最初,一段發人深省、充滿意義的結尾。「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核能確實為社會發展提供了能源的支持,但不能忘記它是一個危險的伙伴。經過切爾諾貝爾、福島兩次的警剔後,誰都不能保證下一次,人類是否仍能僥倖地逃過最壞情況的發生。

核災以外

不能說是電力公司或者日本政府獨有的問題,因為天下烏鴉一樣黑。面對危急關頭,在上者沒有支援前線員工,一昧給予壓力,以及帶來更多的麻煩和阻礙。當需要管理層作出關鍵決定的時候,一考慮到責任問題,不是說左右而言他,就是幹脆不回覆。越高級的管理層,越不難發現,有些人既不是業界專業卻成為主管,只會空談白話,沒有實質貢獻。凡事必考量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對問題處理的最佳方法。不愛聽道理,動不動用職權壓過一切。

這些幾乎是每一家公司都存在的問題。在核危機爆發之前,這只屬公司(劇中「東央電力」)的內部事宜。但意外之後,同樣的情況就不能同日而語,變成會影響整個日本命運的嚴重問題。還有在機構以外,牽涉到商業政治、官商勾結等等,所以福島核危機是人禍造成的說法,也不是不無道理,即使不是唯一的原因,但也必然是對整個核危機處理有所影響的因素。

傑出的演員們

說到《核災日月》是一部不能不看的劇集,除了故事本身的話題性,當然還有亮眼的演員們。由於自己沒有多看日劇,也沒有留意日本藝能界,在演員名單上就只認識想當年在記憶中的竹野內豐,還有《深夜食堂》飾演食堂老闆的小林薰。還有透過這部劇集才初次認識到,飾演福島第一核電廠廠長吉田昌郎的役所廣司,一位擁有超強感染力的演員,見識到康城影帝的魅力(電影《Perfect Days》)。

日劇一般的劇情進度都偏慢,《核災日月》也有著同樣的問題,但鏡頭定格在演員的表情上,在緊張的核危機面前,卻因為這樣的慢,更能感受到細膩的感情流露。也因為投入而焦急起來,看著也變得緊張更多。

raw-image

故事 Vs 現實

即使劇本是基於真實素材所編成,但經過創作的便是故事。這終究是一部劇集,而非紀錄片,內容不可盡信。當中最大的「與事實不符」大概就是留守員工。

或許是對日本文化以及其民族性的憧憬,原以為準守規矩的日本人,在面對如此大的災難前,仍然會緊守崗位,直至主管批准離開為止。但跟據《吉田的證詞》以及東京電力公司的報告,事發當時有九成員工違抗命令逃離職守,當中更不乏主管級別。留下來,包括吉田廠長的69人,被稱為「福島69」,在2020年被改編成渡邊謙主演的電影《福島50死士》。

不能錯過的劇集

若果要用最簡短的句子去表達看完《核災日月》的感受,我會形容為「應該要看的一部劇集」。

雖然這是一個劇集,只是一個故事,但福島核事故是近代的一個核危機,相比起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在年代及地域上跟我們有更切身的關係。加上日本政府正打算排放核廢水到太平洋,即使不去認真研讀報告,也需要知道這場核危機是怎樣發生,以及往後的一切應當如何處理,才能把這場核災的影響降至最低。而這部劇集,就是一種入門級別,用追劇的方式,讓大家知道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過的事。

但是我可以留下紀錄 記載我在福島第一核電廠的經歷
我那天就在那裡 看到發生了什麼事
我聽到聲音、聞到氣味 感受到恐懼
唯有在場的人能講這個故事 有親身經歷的人肩負這個責任
所以我必須把知道的事傳下去

《核災日月》

比較喜歡有點意思的劇集,就是看完全部之後,能有點啟發或得到些什麼,像喝完一口紅酒後,在口中留下悠長且風味十足的餘韻。劇集在收結時把觀眾帶回現實,由發展核電廠,到核電廠和福島的現況。即使劇集播映完畢,卻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間給觀眾。

當人類在福島退場,野生動物卻因這場意外,得到一片寧靜的生存空間,也造就了機會,讓科學家得以研究輻射對野生動物的影響。這篇文章有點意思,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


故事未完

關於這場核危機,現實中一切尚未完結。縱然日本政府計劃關閉福島第一核電廠,透過機械人進入核反應堆檢視內部情況,但這麼多年,即使科技進步很多,要關閉福島第一核電廠,仍然是一件絕不容易的事。除了如何處理污染源頭的核燃料棒,更為迫切的是如何排放接近儲存飽和量的核廢水。

2023年初,日本內閣會議中決定,最快今年春夏將核廢水排入海。正如上文所說,這都是我們應該知道的事情。這裡就不加以詳述,有興趣的可以到以下綠色和平的網頁看看,或自行到網絡搜查。


真是很推介的一部劇集,最後送上預告 ~

Netflix - 《核災日月》預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寄你一片夏雪
161會員
232內容數
要想一想⋯
寄你一片夏雪的其他內容
2024/08/23
貓咪問:「你喜歡貓嗎?」 人類簡單坦誠地回答「非要說的話,其實我更喜歡狗」 就這樣,開始了這個關於貓咪營運的拉麵店的故事。 《拉麵赤貓》 拉麵赤貓(ラーメン赤猫)是日本漫畫家アンギャマン創作的作品,於20
Thumbnail
2024/08/23
貓咪問:「你喜歡貓嗎?」 人類簡單坦誠地回答「非要說的話,其實我更喜歡狗」 就這樣,開始了這個關於貓咪營運的拉麵店的故事。 《拉麵赤貓》 拉麵赤貓(ラーメン赤猫)是日本漫畫家アンギャマン創作的作品,於20
Thumbnail
2024/05/03
這個四月「好忙」,起初只是一星期追看兩集的《淚之女王》,到月中被朋友推坑,把《不夠善良的我們》追起來,週末突然過得很忙碌。打開《不夠善良的我們》,故事裡沒有高富帥也沒有傻白甜,但倒是處處真實去牽動情緒。一直在看著故事的發展,由於太過真實,容易產生起共鳴,到結局,還會心痛得跟著角色們來哭。
Thumbnail
2024/05/03
這個四月「好忙」,起初只是一星期追看兩集的《淚之女王》,到月中被朋友推坑,把《不夠善良的我們》追起來,週末突然過得很忙碌。打開《不夠善良的我們》,故事裡沒有高富帥也沒有傻白甜,但倒是處處真實去牽動情緒。一直在看著故事的發展,由於太過真實,容易產生起共鳴,到結局,還會心痛得跟著角色們來哭。
Thumbnail
2024/01/05
為2023年做個記錄,還以為現在迷上youtube,今年看的劇沒有很多,一部部寫出來才發現⋯ 看的都不少,也清楚了時間都花在哪裡(哈)原本想把看過的動畫、電影、電視劇一篇過作紀錄,但實際上寫下來才發現篇幅也不少。好的,那麼先來簡單點的動畫篇。
Thumbnail
2024/01/05
為2023年做個記錄,還以為現在迷上youtube,今年看的劇沒有很多,一部部寫出來才發現⋯ 看的都不少,也清楚了時間都花在哪裡(哈)原本想把看過的動畫、電影、電視劇一篇過作紀錄,但實際上寫下來才發現篇幅也不少。好的,那麼先來簡單點的動畫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若不是這部影集,許多人或許難以相信,福島核災已是超過10年前的往事,而幾天前的輻射污染廢水入海新聞,更提醒了人們,這件事情還沒完。然而,在意外爆發的那一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真相到底是什麼?這正是《核災日月》想要解答,並告訴觀眾的。
Thumbnail
若不是這部影集,許多人或許難以相信,福島核災已是超過10年前的往事,而幾天前的輻射污染廢水入海新聞,更提醒了人們,這件事情還沒完。然而,在意外爆發的那一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真相到底是什麼?這正是《核災日月》想要解答,並告訴觀眾的。
Thumbnail
唯有在場的人能講這個故事 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核災日月》,關於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震災引發的核危機,在事故的12年後,用劇集的形式去彌補紀錄片沒有的空白,再一次提醒全世界這場災難是如此怵目驚心。
Thumbnail
唯有在場的人能講這個故事 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核災日月》,關於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震災引發的核危機,在事故的12年後,用劇集的形式去彌補紀錄片沒有的空白,再一次提醒全世界這場災難是如此怵目驚心。
Thumbnail
六月初N台上映的日據「核災日月/THE DAYS」講述的是2011年311大地震時,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的內容,該劇是根據以下三本書改編而成: 吉田的證詞 (吉田調書) 福島核事故事調查報告書 (福島原子力事故調査報告書) 見過死亡深淵的人:福島核電廠員工奮戰500天紀實 (死の淵を見た男:吉田昌郎と
Thumbnail
六月初N台上映的日據「核災日月/THE DAYS」講述的是2011年311大地震時,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的內容,該劇是根據以下三本書改編而成: 吉田的證詞 (吉田調書) 福島核事故事調查報告書 (福島原子力事故調査報告書) 見過死亡深淵的人:福島核電廠員工奮戰500天紀實 (死の淵を見た男:吉田昌郎と
Thumbnail
核災日月 | awwrated | 你的 Netflix 及 Disney+ 避雷好幫手 https://awwrated.com/netflix/81233755 如果你對 2011 年日本 311 大地震和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事故有所耳聞,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 Netflix 新上架的日劇《核災日月
Thumbnail
核災日月 | awwrated | 你的 Netflix 及 Disney+ 避雷好幫手 https://awwrated.com/netflix/81233755 如果你對 2011 年日本 311 大地震和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事故有所耳聞,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 Netflix 新上架的日劇《核災日月
Thumbnail
No More Hiroshimas,獻給未來的孩子。
Thumbnail
No More Hiroshimas,獻給未來的孩子。
Thumbnail
人們回憶原爆的「那一刻」,沒有人明白那是什麼,人們猜想那是什麼,但無法理解,那是超越了當時人類知識與常識的武器。 這個恐怖,將延續到戰爭結束,到戰爭已經逐漸被遺忘之時,原爆受害者、其後代,都還深陷於那個戰爭的餘震裡。
Thumbnail
人們回憶原爆的「那一刻」,沒有人明白那是什麼,人們猜想那是什麼,但無法理解,那是超越了當時人類知識與常識的武器。 這個恐怖,將延續到戰爭結束,到戰爭已經逐漸被遺忘之時,原爆受害者、其後代,都還深陷於那個戰爭的餘震裡。
Thumbnail
原爆事件是日本和美國,乃至於日本和中國之間的敏感心結。一方面遭受原爆的殘酷、不人道破壞代價,相當程度上等於是日本的戰爭救贖。原爆的受害者幾乎都是平民,完全不分男女老幼,不只是一瞬間就造成幾萬人喪命,而且倖存者完全不了解自己遭遇了什麼……
Thumbnail
原爆事件是日本和美國,乃至於日本和中國之間的敏感心結。一方面遭受原爆的殘酷、不人道破壞代價,相當程度上等於是日本的戰爭救贖。原爆的受害者幾乎都是平民,完全不分男女老幼,不只是一瞬間就造成幾萬人喪命,而且倖存者完全不了解自己遭遇了什麼……
Thumbnail
2020東京奧運是一場用以象徵日本從2011年的311大地震及福島核災中成功復甦的盛典,東京也成為亞洲第一座舉辦過兩次奧運的城市,上一次的1964東京奧運同樣也意味著日本從二戰的戰敗中,重新改革、現代化的成就,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我們難以想像,但電影《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讓我重新理解戰爭與原爆。
Thumbnail
2020東京奧運是一場用以象徵日本從2011年的311大地震及福島核災中成功復甦的盛典,東京也成為亞洲第一座舉辦過兩次奧運的城市,上一次的1964東京奧運同樣也意味著日本從二戰的戰敗中,重新改革、現代化的成就,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我們難以想像,但電影《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讓我重新理解戰爭與原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