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虔誠的」若昂三世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葡萄牙自 1139年開國到 1910年是君主制國家,為「葡萄牙王國」(Reino de Portugal)。1910年至今為「葡萄牙共和國」(República Portughesa)。在歷史上四個王朝三十五位國王當中,共有六位名叫「若昂」的國王。先前已分別介紹過「美好回憶」若昂一世 ("o de Boa Memória" D. João I) 和「完美王子」若昂二世 (“o Príncipe Perfeito” D. João II)。今天要介紹的是「虔誠的」若昂三世 (“o Piedoso” D. João III)。
若昂三世
若昂三世的父親是葡萄牙歷史上最光輝燦爛的國王,「幸運兒」曼努埃爾一世 ("O Venturoso" D. Manuel I)。而曼努埃爾一世則是若昂二世的堂弟。換句話說,若昂三世是若昂二世的堂弟的兒子。
曼努埃爾一世
若昂三世出生於1502年。母親為亞拉岡與卡斯提爾的瑪麗亞 (Maria de Aragão e Castela),也就是說,若昂三世的外公與外婆就是西班牙的「天主教雙王」伊莎貝拉與斐迪南 (Reis Católicos)。出生才幾個月就被父親確立為王位繼承人,幼年時接受嚴謹且完整的教育,包含希臘文、拉丁文、數學、天文學和地理學。
若昂三世的母親,亞拉岡與卡斯提爾的瑪麗亞。她是「天主教雙王」的女兒
1521年父親曼努埃爾一世駕崩,年方十九的若昂三世繼位。在此三年前,也就是1518年時,父親才剛剛橫刀奪愛,把原本已經決定許配給若昂的奧地利的蕾奧諾 (Leonor da Áustria) 娶為妻子,為的就是想再拚一個繼承人,追求在葡萄牙的領導下,統合整個伊比利半島,可惜未能如願。可想而知若昂三世對父親的行為應該是難以原諒。後來若昂三世娶了蕾奧諾的妹妹,奧地利的卡塔琳娜 (Catarina da Áustria)。值得一提,蕾奧諾和卡塔琳娜的兄弟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 (Carlos V)。
若昂三世的王后,奧地利的卡塔琳娜。她哥哥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
若昂三世繼位後,繼承了父親留下來的廣袤殖民帝國:大西洋上的眾多島嶼 (ilhas atlânticas)、西非及東非海岸 (costas ocidental e oriental de África)、印度、麻六甲 (Malaca)、「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 (Ilhas Molucas) 以及巴西 (Brasil)。他延續父親的中央集權政策,改革在殖民地出現的貪污與低效率,打擊騷擾殖民地的海盜行為。並繼續推動航海事業,追求擴大更多殖民地。
若昂三世統治時期的葡萄牙版圖
若昂三世在位期間的擴張成果亦相當豐碩:印度西海岸第烏 (Diu)、孟買 (Bombaim) 及瓦賽 (Baçaim);中國廣東沿海澳門 (Macau);在薩拉戈薩條約 (Tratado de Saragoça) 確立1494年托德西里亞斯條約 (Tratado de Tordesilhas) 所畫的「教皇子午線」在地球的另一端,並以菲律賓群島和西班牙交換,確保葡萄牙對摩鹿加群島的掌控。
紫線為「托德西里亞斯經線」;綠線為位於地球另一端的「薩拉戈薩經線」
1543年葡萄牙人航行到日本九州南方的種子島 (Tanegashima),時值日本戰國時代,開啟日後長達百年的「葡日貿易」,在日本則稱為「南蛮貿易」。初期以平戶 (Hirado) 為中心,後來則都在長崎 (Nagasaki)。
南蛮人渡来図
若昂三世統治時期正值歐洲宗教改革如火如荼展開。信仰虔誠的他大力捍衛天主教,也在葡萄牙展開「宗教裁判所」(Inquisição portuguesa)。回顧十五世紀末在隔壁「天主教雙王」卡斯提爾的伊莎貝爾一世和亞拉岡的費南多二世 (Reis Católicos, Isabel I de Castela e Fernando II de Aragão) 的嚴厲宗教裁判下,許多西班牙的猶太教徒及摩爾人紛紛出逃,一部分來到葡萄牙尋求庇護。這些人為葡萄牙帶來財富與技術,很大程度協助葡萄牙的產業發展。
如今若昂三世重蹈半個世紀前「天主教雙王」的覆轍,導致猶太教徒及摩爾人(其中很多人其實已經改宗天主教,成為「新基督徒」mercadores judeus e cristãos-novos) 再度出逃,連帶導致葡萄牙失去許多寶貴的人才、資產及技術。再加上在競爭對手鄂圖曼土耳其的努力下,陸上香料貿易 (Rota do Levante) 正逐漸復甦,使葡萄牙數十年來壟斷的好望角航線香料貿易 (Rota do Cabo) 的收益不再那麼豐碩。
以上種種原因,使葡萄牙到了若昂三世統治後期的1550年代,財政日益捉襟見肘,不得不關閉在安特衛普的貿易站 (Feitoria Portuguesa de Antuérpia),還得和外國資本家尋求貸款。
若昂三世一輩子總共生了十個兒子,卻沒有一個能活到超過二十歲,推測是因為長期近親通婚導致每個孩子都有先天的基因缺陷。這就使葡萄牙的王位繼承危機隱隱浮現。他的第八個兒子若昂‧曼努埃爾 (João Manuel) 是其中最「長壽」的,活到十七歲。1554年一月初,五十一歲的若昂三世再度送走了他的第八個兒子。
若昂三世最「長壽」的兒子,若昂‧曼努埃爾。活到十七歲。死後再過半個月兒子賽巴斯蒂安誕生
不過在半個月後,若昂‧曼努埃爾的遺腹子誕生,若昂三世期盼已久的孫子總算誕生,解決了(其實是暫時延後) 葡萄牙的王位繼承危機。這個嬰兒被命名為賽巴斯蒂安,三年後當若昂三世駕崩時繼位,為賽巴斯蒂安一世 (D. Sebastião I),由若昂三世的弟弟,賽巴斯蒂安一世的叔公,大主教恩里克 ("o Cardeal-Rei" Henrique de Portugal) 攝政。
賽巴斯蒂安一世
參考資料: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9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葡語圈歷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30會員
243內容數
這裡是個分享葡語圈歷史、地理和財經的空間。 Aqui é um espaço para compartilhar história, geografia e economia da Lusofonia.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