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不漲反跌,股價並不會影響公司價值與獲利能力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文章內容可透過Youtube,收聽本篇內容,可以幫助你更方便吸收內容知識,讓你在開車、騎車、做家事,每天都能透過5~10分鐘時間學習到一點股市知識
本篇內容如下
1. 本週台股與鴻海籌碼面
2. 鴻海持續佈局EV產業
台股本週下跌251.33點,跌幅1.49%,收在16,664.21點,成交金額17,331億元,外資群賣超695億元、投信賣超39.2億元、自營商賣超55.4億元,合計賣超790億元,餘額2,015億元,增加71.6億元,融券餘額29.9萬張,減少0.88萬張,本週期貨,外資從多單2,633張,轉為空單留倉244張,投信多單增加2,313張,留倉多單2,831張,自營商空單減少2,924張,空單留倉7,210張,主力期貨空單增加1,171張,合計留倉4,623張

大盤指數已經從17,288點,下跌至16,593點,目前台股淨值比2.02倍,屬於理性中的高點,外資群在股市中,經常使用期貨與現貨進行操作,當手上買手期貨多單時,外資群就會透過手上籌碼去拉抬指數,當市場散戶看好上漲趨勢也外資群就會將手上期貨多單賣給散戶,進而去買進期貨空單,過程中也會做出要上漲的假象,但最終外資群滿手期貨空單時,就會透過籌碼優勢貫殺股價,這也是為什麼散戶,最終無法在短線中賺錢


鴻海本週下跌7.5元,跌幅6.64%,收在105.5元,成交量329,374張,成交金額362億,本週外資群賣超13,902張,投信賣超3,162張、自營商賣超5.37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7,069張,融資餘額40,055張,增加5747張、融券餘額65張,增加65張

鴻海除權息後股價109.5元,本週收盤再105.5元,除權息後股價又下跌了4元,每年鴻海除權息前都會有一波上漲波段,除權息後主力將除權息前買入的股票全部倒出,外資群除權息進一個月買入均價在112.2元,近一週賣出均價在109.3元,一加一減還賠2.9元,再加上給政府與券商的手續費和交易稅,大概賠了3.4元,短線交易就是一買一賣成交,外資群都是一群專業經理人,都能在股市短線中賠錢,試想,一個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投資者,想要在股市中去追飆股、小型股或是股價漲上天的個股,你只是進入股市被修理

唯有在股市中找到一檔有價值的公司,在公司價值區持續的買進、買進,將持有張數持續增加,有錢就買沒錢就抱,再來就透過耐心與時間,等待公司每月、每年都能有穩定成長營收,公司每年再將獲利透過股息方式配發給我們,只需要透過時間,每年的資產就會持續複利,你不需要在股市中每天殺進殺出,因為股價波動就緊張兮兮,不用頻繁交易需要讓政府與券商爽爽賺取手續費與交易稅

中長線價值投資過程中會發生許多大事件,例如網路泡沫、次貸危機、covid 19、中美貿易戰,長期來看這些都只是一個短暫事件,這世界只要有人存在經濟就會持續運作下去,只有你是否敢在股價委屈時買進並持有,等待公司股價上漲與爆發的時刻
全球最大電子產品代工廠鴻海 已獲越南政府批准,在北部廣寧省興建兩座新廠,將投資大約2.5億美元(約等同於新台幣77億元),其中一座新廠未來將用於生產電動汽車充電器和零組件

目前在越南規劃中的兩座新廠,其中一座投資額達2億美元,將製造電動車充電設備,另一座廠投資額4,600萬美元,將生產裸晶圓與通訊零件。電動車廠區預定2024年完工,預計2025年1月開始生產,聘用員工估計超過1200人

越南政府表示,這兩項投資案是由子公司新加坡富士康負責,這將使鴻海在越南的總投資提高到30億美元,重心放在製造和組裝電信設備和電動車零組件。

鴻海全力衝刺電動車產業,不懂鴻海投資者,都一直認為鴻海就是要造車賣車,其實鴻海正在做的是委託設計製造服務(CDMS),過去任何車廠需要花費大筆費用,技術研發、設計、測試、生產、以及車用軟硬體 到 車用關鍵零組件 車廠都必須要自行處理

鴻海的商業模式就是,委託設計製造服務(CDMS),就是從技術研發、設計、測試、生產,車用零組件,鴻海都能為你處理,鴻海也為了確保車用關鍵零組件不會缺貨問題並在越南、印度、北美、墨西哥、捷克都設有關鍵車用零組件工廠,鴻海集團事業群已陸續投入 EV 相關領域,車用零組件除了電子件、機構件、電池芯、電池包,以及系統、整車組裝業務持續擴大,劉揚偉董事長表示,在近年布局發酵及新產品線加入下,車用零組件營收可望由去年 200 億元,倍增至 500-1000 億元,由於半導體技術與產能有較長的建設周期,會務實推進每個進程,2025 年電動車營收 1 兆元目標不變



Mark的股市日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篇主要研究「鴻海」3+3轉型策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鴻海,毫無懸念的再次立於不敗之地,該股公開操作紀錄維持全勝。這幾年的鴻海,真的極適合穩穩的投機,因為量體大,下大一點的注碼也無須擔心投機的流動性。
    Thumbnail
    avatar
    gnikis
    2023-06-26
    鴻海不在外資群手上是否影響股價表現呢?網友柯基說: 我今天隔壁的同事都在講廣達及緯創,我都嘴邊閉緊緊。 A大回答:只要個股的股價上漲,散戶自然就會買了,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拿今天上市的00929來說,這就是拿買ETF散戶的錢去追的,反正散戶就一句,我就是懶,就是弱,就是廢,就是無知,就是要買ETF月月配,就會有月月安的心理,最終就成了追
    Thumbnail
    avatar
    A大_kewei
    2023-06-10
    23-05-15 鴻海不漲很容易理解,這是投資的世界鴻海開完法說會至今兩個交易日,三大法人共賣超-45,193張,外資持股比重來到40.31%,而投信與自營商,則只有不到 3%,三大法人持股只有43.25%,股價從5/11收盤105.5元,跌到今天的102元。 根據最新法說會的說明,鴻海電動車新業務要有明顯利多,最快也是明年以後的事,而三大法人持股比
    avatar
    billionaire
    2023-05-15
    鴻海股價隨著營收與財報發佈進入關鍵期昨天鴻海伺服器出貨的消息,推升鴻海股價突破105元來到106元,今天持續維持在106元,星期五要開四月的營收,還有下個星期四要舉行法說會了,105以上的常態是否能穩住這兩個星期算是挺關鍵的。 鴻海的三顆獲利引擎,iPhone目前在轉換 iPhone 15的過渡期間,不會有什麼表現,而伺服器的部份,
    avatar
    billionaire
    2023-05-03
    身而為王-征戰異世界 159 浩瀚絕倫! 不只是雄才大略的文明帝國,也是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會採取不固定發文的狀況,因此請務必『追蹤』本書,方便後續追文! 前言:橫跨歐亞非三大陸的漫長絲路,是一步一腳印的萬里之行,始於足下。 雄偉的羅馬帝國,也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建造出來。 現在,這本書已經可以預期會是一本幾百篇以上的超長書,因此請泡壺熱茶,放寬心,沉住氣,好好享受書香與文字的悠閒時光。以上
    Thumbnail
    avatar
    文以載道>身而為人,我很抱歉,真的很抱歉
    2022-07-12
    鴻海如看待俄烏戰爭? 參考鴻海內部評估報告「3大情境-沙盤推演」鴻海如看待俄烏戰爭? 預估70%在4月底前結束,全球風險情緒降溫,黃金及原油等原物料,以及債市、美元指數 (DXY) 都將同步回落,全球股市則會反彈 15%。
    Thumbnail
    avatar
    Max的金融生活
    2022-03-14
    長榮題材不斷!!!將重返大航海時代??? 今日焦點 :航運股最近仍是題材不斷,除了散裝航運的價格上漲之外,貨櫃股也是法人關注焦點,美系外資認為終端需求非常強勁,重申長榮加碼評等,目標價305元,為目前外資圈給予長榮的最高目標價。 在今年年初,股民都認為運價的飆漲,僅是市場的短期行情,但現在它明顯具有結構性和長期性的行情。 隨著鐵礦砂等原物
    Thumbnail
    avatar
    灰熊菸斗
    2021-08-26
    動畫電影《紅豬》| 不只是打擊海賊的英雄豬,還有中年人更懂的滄桑現實與厭世情懷 六年級前段班的我,學齡時期,「做自己」還不流行,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但大我一定是對的嗎?當個人的價值觀與所屬團體的價值觀不一致時,該忠於何者?生存從來不易,「紅豬」波魯克沒有比較清高勇敢,他的戰友也沒有比較懦弱窩囊,就是各自順著生命境遇,做出最適合當下的選擇,各有自己的獲得與承擔。
    Thumbnail
    avatar
    亭安 Ann Lin
    2021-06-06
    鴻海股價下跌的一課 - 獲利體質比營業額更重要!鴻海近來股價不斷下跌,很多人會歸因於郭台銘離開鴻海決定競選總統。但是,撇除這件事情,鴻海在去年獲利就已經創下新低(比起前年減少7%),這樣龐大的科技帝國之所以會衰退,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avatar
    艾兒莎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