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三大引擎:消費智能、AI伺服器與電動車,帶動未來營收成長

鴻海三大引擎:消費智能、AI伺服器與電動車,帶動未來營收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消費智能產品
鴻海擁有ICT蘋果手機、電腦、手錶、穿戴智慧裝置的穩定營收,全球兩台就有一台是由鴻海製造,可以每年大約3兆5000億營收來至於消費智能產品


##AI伺服器
AI蓬勃發展,還會再延伸出許多應用,以及原本鴻海受惠原本ICT產品搭配AI也會帶來換機潮,再加上有AI伺服器的爆炸性成長,還有未來產業的人形機器人,智慧工廠,智慧城市,數位健康,目前AI大趨勢來臨,AI伺服器鴻海擁有全球4成以上市占率,成為鴻海未來第二大營來源,AI伺服器一直到2030年,年複成長40~43%


從川普上任後,可以發現美國更加重視「主權AI」AI的算力等於國家的國力,川普組資Stargate擴大投資美國AI基礎建設,美國總統川普23日透過視訊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中東油王沙烏地阿拉伯有意在未來4年內投資美國6000億美元



##電動車
今年的鴻海科技日也累計推出一系列電動車型,鴻海的電動車事業已經慢慢的成形了,鴻海在電動車產業是採用CDMS(委託設計與製造服務)把80%造車的工作都做好,車廠客戶僅規劃剩餘的20%作業,但過去傳統車廠採「一條龍」運作,涵蓋行銷、服務、設計、生產,可以大幅減少車廠成本


目前因為中國政府加大力度參與電動汽車汽車領域投入巨額資金,加上燃油車所需零件約3萬個零組件,而電動車僅需約1.9萬個零組件,較燃油車少約37%並且無無複雜的引擎技術,讓許多新創車廠誕生造成電動車產業競爭


全球傳統車廠在發展電動車的壓力就會愈來愈大,最終如果傳統車廠找不到更好的節省成本方法,那就只能找鴻海製造,這樣鴻海電動車代工模式就成功了


當初劉董計劃2025年電動車營收能來到1兆元,要是沒有AI產業忽然的爆發,那對鴻海電動車的壓力就會相對較大,還好去年AI產業爆發,不但帶動了伺服器的爆炸性成長,還有望帶動AI PC,AI手機,AI平板,AI眼鏡,AI機器人,AI智慧工廠,AI電動車


現階段就讓既有ICT營收持續穩定 加上 AI發展爆炸性成長,成為鴻海第二大營收來源,電動車就等待趨勢到來,劉揚偉分析,目前傳統車廠還沒發生整車製造外包,最主要是「 競爭還沒有這麼劇烈,仍在用昂貴的方式生產產品;當競爭越激烈,我們角色越重要,車廠需要專業的製造公司來提供服務。 」


Mark的股市日記

avatar-img
馬克的小知識大財富的沙龍
36會員
77內容數
本篇主要研究「鴻海」3+3轉型策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鴻海2024策略聚焦四大主軸:分散生產基地降低地緣風險、AI伺服器營收佔比衝破50%、擴大電動車佈局搶攻北美市場、跨足AI晶片設計搶佔未來商機。
鴻海積極發展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等新興產業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等領域,並推出CityGPT智慧城市平臺,整合城市數據與生成式AI,提供多元服務與系統化解決方案。此平臺是鴻海『3+3』策略與『軟體為主,硬體為輔』轉型策略的重要環節,預期將成為鴻海新的營收成長動能。
鴻海在2024年11月的財報顯示,月減16.43%但年增3.47%,顯示出每年11月的季節性變化。儘管消費智能產品的表現不如預期,鴻海的雲端網路和AI伺服器業務持續強勁,未來的營收成長潛力不容忽視。隨著新產品如輝達GB200的推出與多元化發展策略,鴻海未來將可能達成更高的營收目標。
鴻海2024策略聚焦四大主軸:分散生產基地降低地緣風險、AI伺服器營收佔比衝破50%、擴大電動車佈局搶攻北美市場、跨足AI晶片設計搶佔未來商機。
鴻海積極發展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等新興產業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等領域,並推出CityGPT智慧城市平臺,整合城市數據與生成式AI,提供多元服務與系統化解決方案。此平臺是鴻海『3+3』策略與『軟體為主,硬體為輔』轉型策略的重要環節,預期將成為鴻海新的營收成長動能。
鴻海在2024年11月的財報顯示,月減16.43%但年增3.47%,顯示出每年11月的季節性變化。儘管消費智能產品的表現不如預期,鴻海的雲端網路和AI伺服器業務持續強勁,未來的營收成長潛力不容忽視。隨著新產品如輝達GB200的推出與多元化發展策略,鴻海未來將可能達成更高的營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