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夢識夢

知夢識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師父在課堂上曾說: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帶著覺察,培養自己的虔敬心與利他的心。


師父將經典中意義深遠的文字化為簡單易懂的提醒,讓我在生活中雖不至時刻謹記,但光是偶而的憶起,也受益良多。


自己是一個容易批判跟分別心重的人,過去除了批評他人,而後隨之來的就是評價自己,當對利他的意涵多些認識後,也能在升起評價時,接納自己的狀態。似也從接納中,內在平靜許多而不再往內互打。


自己日常的工作就是整理環境,利他的想法讓我在打掃時不斷湧現喜悅,也會覺得自己整理的教學空間深具意義,因為有人會因此有舒適的地方放鬆、安心學習。


這些提醒能在紛擾中,像一記鐘響般幫助自己回到當下。猶記在日本旅行期間,有一晚做了一個夢,因為來得太貼近真實,而驚恐不已。


話說:那晚夢到自己旅程結束後回到台灣機場的海關,因為托運行李中被發現毒品(似乎是被栽贓),被攔下來後就產生了一連串的偵訊、限制中,最後因此被拘禁。


就在自己感覺到惶恐難跟以辯解的情節裡時,內心竟生起一念覺察,這覺察幫助我憶起此時在哪裡?就在瞬間記起自己還在旅行途中,而這是一場夢,也就在同一刻,馬上就從夢境中醒來了。


這個夢對我意義重大,除了因為記得帶著覺察的提醒幫助我從夢中醒來外。也想起師父曾說:要知夢識夢,除了從夢中醒來,也要知道在這個如夢如幻看似真實的世界中覺醒。


帶著這些提醒,讓自己像生活中有了指南,可以在艱困的環境中看見人性中的溫暖。


在旅程中看到的人事物都可以別具意義,也在事件中有機會能落實利他,如幫助受傷的人包紮傷口,看到美麗的景色能夠化為祈願。


如能持續在生活中培養這些特質,旅行也可以是朝聖,甚至整個生命歷程都是一趟神聖的旅程呀!


保有虔敬心,人事物皆為師。

懷著利他心,到處都有溫情。

帶著覺察心,時刻喚醒自己。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39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休假後接著上工,在監所課堂上,分享了自己早期生命階段對於名字覺得困擾跟抗拒的過往。 課程結束後,陸續有學員跑來跟我說:老師~你要放下,要接納自己、愛自己,而且姓名就是延續著家中長輩對你的愛跟紀念呀。 又說:你看,就算他們已經不在了,但名字就像祝福還會跟著你,那也是陪伴你。 我感謝的
太太果然是念會計系的,負責財務的方式一直在升級。 話說:出發往日本前,要我上繳之前賣坐墊到日本,朋友給的日幣。 行程中我通常只帶手機,吃最多的也只有冰淇淋(太太付帳),日本旅遊難逃「免稅店屠殺」,要入店前,另一位男性團員還跑來跟我說:能不能說服他太太少買一點。 我還跟他說:我自己太
這次日本旅行的導遊阿茹,她說利用疫情出團工作停滯的這幾年,用來進修,考取了幾張證照,包括保險營業員,她說:沒有打算從事保險,但疫情卻讓很多事都變得有可能。 她說原本以為疫情開始爆發想說三個月,後來過了半年,接著一年,接著接受可能無止盡。最重要的改變是疫前單身,疫後結婚變成一位母親,最近
早上起床,有一股惆悵感,很久未曾有的感受。 除了接納,也對其有好奇,靜靜感覺一下,意識到它不是徵兆,而是累積而來諸多成因的結果。 從六月中拿到大學畢業證書開始,總覺得接下來的幾年都必須繃緊神經(準備念研究所)。而自己的好日子應該剩不多了。 由於一直有這樣的想法,從六月中就利用工作課
到日本很多次,以前媽媽身體狀況還不錯,跟太太一起帶過媽媽去京阪自助行,也去過北海道。 當年太太陪著,幾乎都是幫忙照顧媽媽,媽媽淋浴洗澡都是她幫忙。媽媽還曾對她說:妳應該早點來當我媳婦呀~~ 這次的旅行只有我跟太太,我們在行程中遇到一位93歲的日本老奶奶,身體還很硬朗、很精神的在賣東西,也讓我們想起媽
回來台北看媽媽,上次發現了港式腐皮蝦卷,還有芋頭糕,感覺這會是媽媽喜歡吃的。 果然媽媽胃口不錯,除了蝦捲有一點點硬,媽媽還是會吃,但像吃檳榔一樣,會咬咬後吐出來,芋頭糕就吃了好幾塊。 媽媽現在吃東西更慢了,我也不急,就陪著她慢慢吃。看護說媽媽整晚沒睡,但我看她精神還是不錯的。 手機裡一直存著一張照片
休假後接著上工,在監所課堂上,分享了自己早期生命階段對於名字覺得困擾跟抗拒的過往。 課程結束後,陸續有學員跑來跟我說:老師~你要放下,要接納自己、愛自己,而且姓名就是延續著家中長輩對你的愛跟紀念呀。 又說:你看,就算他們已經不在了,但名字就像祝福還會跟著你,那也是陪伴你。 我感謝的
太太果然是念會計系的,負責財務的方式一直在升級。 話說:出發往日本前,要我上繳之前賣坐墊到日本,朋友給的日幣。 行程中我通常只帶手機,吃最多的也只有冰淇淋(太太付帳),日本旅遊難逃「免稅店屠殺」,要入店前,另一位男性團員還跑來跟我說:能不能說服他太太少買一點。 我還跟他說:我自己太
這次日本旅行的導遊阿茹,她說利用疫情出團工作停滯的這幾年,用來進修,考取了幾張證照,包括保險營業員,她說:沒有打算從事保險,但疫情卻讓很多事都變得有可能。 她說原本以為疫情開始爆發想說三個月,後來過了半年,接著一年,接著接受可能無止盡。最重要的改變是疫前單身,疫後結婚變成一位母親,最近
早上起床,有一股惆悵感,很久未曾有的感受。 除了接納,也對其有好奇,靜靜感覺一下,意識到它不是徵兆,而是累積而來諸多成因的結果。 從六月中拿到大學畢業證書開始,總覺得接下來的幾年都必須繃緊神經(準備念研究所)。而自己的好日子應該剩不多了。 由於一直有這樣的想法,從六月中就利用工作課
到日本很多次,以前媽媽身體狀況還不錯,跟太太一起帶過媽媽去京阪自助行,也去過北海道。 當年太太陪著,幾乎都是幫忙照顧媽媽,媽媽淋浴洗澡都是她幫忙。媽媽還曾對她說:妳應該早點來當我媳婦呀~~ 這次的旅行只有我跟太太,我們在行程中遇到一位93歲的日本老奶奶,身體還很硬朗、很精神的在賣東西,也讓我們想起媽
回來台北看媽媽,上次發現了港式腐皮蝦卷,還有芋頭糕,感覺這會是媽媽喜歡吃的。 果然媽媽胃口不錯,除了蝦捲有一點點硬,媽媽還是會吃,但像吃檳榔一樣,會咬咬後吐出來,芋頭糕就吃了好幾塊。 媽媽現在吃東西更慢了,我也不急,就陪著她慢慢吃。看護說媽媽整晚沒睡,但我看她精神還是不錯的。 手機裡一直存著一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