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河流去旅行-新店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新店溪是淡水河水系三大支流之一,在南北勢溪於新店區龜山匯流後才稱為新店溪,一路往北奔流最終到板橋區江子翠併入淡水河。在廣興到碧潭間曲流地形是新店溪最具特色的地形景觀,碧潭後河道才較平順,這也是此次健行選擇由捷運新店站起走的原因。

廣興橋

廣興橋

18世紀漢人一路從淡水沿河而上陸續開墾,同樣新店溪也是如此,於是大坪林渡頭一帶就成為最早開發的地方,新店則是後來者在直潭一帶為和番人交易而就在此開店,這裡和下游的大坪林「店子街」(新店區民生路86巷底)相比,是比較新的商店區所以稱「新店」(現新店老街)。不過,這兩個昔日商店街區的舊街景都已隨都市發展消失,在眾多渡口都不在時,〝新店渡〞能夠保留下來也算讓來碧潭旅遊者,還能有一點懷古的物件。

新店渡船頭

新店渡船頭

從新店渡開始往北的溪邊步道,直到高速公路橋下這一段是碧潭風景區最吸引遊客的地方;不管是漫步於碧潭吊橋上,或者過橋後爬爬和美山,還是橋下的新店老街嘗美食(好像每個地方的老街都是這個景象),而瑠公圳圳頭展示館能夠讓你認識了解這個水圳對台北盆地的影響,展館後側有一小段瑠公圳水道,從畫面上來看是挺幽靜的,可惜太少人知道了所以造訪的人並不多。

瑠公圳碑&取水口

瑠公圳碑&取水口

瑠公圳水道

瑠公圳水道

繼續往北走要到安坑交流道高架橋下才會開始有綠地公園,堤防右側內就是中央社區,是1960至1970年代之間由政府向私人地主購地之後設置,用以安頓自大陸隨政府遷居台灣的立法委員、監察委員與國大代表等早期的中央民意代表。這裡在過去稱為十四張,就是前文所稱的大坪林區域五大聚落之一,為新店第一街(店仔街)的發源地;原被劃定為農業區並禁建,1996年禁建解除於是境內便有數座大型造鎮社區進行開發如知名的湯泉,而捷運環狀線計畫則使得斯馨祠(碑)與劉氏家廟、劉利記公厝等古建物被拆除遷移至十四張歷史公園重建,但移地重建歷史遺跡將不再是歷史遺跡,畢竟歲月痕跡是無法複製的。

十四張的高樓林立

十四張的高樓林立

斯馨祠(2013年拆遷暫厝處)

斯馨祠(2013年拆遷暫厝處)

乾隆年間古廟

乾隆年間古廟

十四張歷史公園古建築配置圖

十四張歷史公園古建築配置圖

重建中的文記堂(預定112年8月完工)

重建中的文記堂(預定112年8月完工)

十四張歷史公園名為歷史公園,而劉氏古厝歷史建築群移置所佔面積也號稱是台灣最大面積的傳統建築群聚園區,但公園既然名為歷史文化公園,應該要以當地的歷史進行規劃,但以目前已完成的設施,似乎想從其中讓來訪的人體會認識十四張過往歷史是有困難的。看著沒有古味的古厝被周遭高樓環繞的感覺是莫名的,對照斯馨祠目前暫厝地右後方這一棟被遺棄的古厝還覺得沒有違和感。

raw-image
raw-image

從湯泉陸橋回到堤防外,它連接著的是陽光橋,橋長315公尺是全台跨距最大的單拱鋼構橋樑,以弦吊的鋼索及五個拱圈支撐橋面,獨特造型總是特別吸引人。這座橋是右岸萊茵公園及左岸陽光運動公園間行人、自行車專用之聯絡橋梁,並銜接湯泉陸橋,讓湯泉這個新興的住宅區域也能方便享用運動公園的設施,在夜間則以豐富的光雕秀照亮新店溪,也成為新店地區新地標 。

陽光橋

陽光橋

假日的運動公園內無論是運動區域或綠地,每個地方都是親子歡樂的景象。公園西北方就是中安大橋的引道,從這裡走回新店溪右岸,秀朗橋下的國家人權園區是下一個參訪點。

國家人權園區

國家人權園區

raw-image
人權紀念碑

人權紀念碑

由於秀朗橋銜接水源快速道路,所以右岸步道在此中止,如果要繼續就必須走一段一般道路越過景美溪上的便橋,這裡已經抵達福和棒壘球場,也就是快接近兩條溪流(景美溪與新店溪)會合處;否則就是過秀朗橋改走左岸,如果想要到寶藏巖聚落就在福和橋返回右岸。

寶藏巖聚落會吸引遊客的原因和大多數因廟宇而聚集的常態不一樣;1960年代,兩岸情勢稍稍緩和,違建禁令鬆弛,這個軍事要地的駐軍或榮民老兵或其家屬為尋求住所,除了三至五間將領用官舍及40間合法軍方單身宿舍較為寬敞之外,其餘多為就地取材自行搭建的狹窄平房,於是這些違章建築漸漸成為聚落,到1980年代仍然這樣建築風貌。之後,台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與水利維持等理由,開始計劃全面拆除寶藏巖社區,然經多方人士的努力在2011年5月27日, 公告「寶藏巖聚落」為台北市聚落。然真正使聚落受矚目是因在此之前藝術家進駐及多次的藝術活動,而於2010年10月2日, 正式由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藝術村營運部營運,使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成為一個觀光景點。至於創建於17世紀並於1997年被評定為市定古蹟的寶藏巖,大多數遊客都是禮拜後就匆匆離開。

寶藏巖文化村

寶藏巖文化村

寶藏巖

寶藏巖

來到公館地區除了品嘗美食小吃外,逛台大校園、寶藏巖,還有就是自來水博物館,巴洛克的建築風格自然是拍攝婚紗照絕佳地點。日治時期 (1907年)為改善當時衛生用水情況,在今公館小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引取原水,並在山麓設淨水場進行淨水處理,然後將此淨水供應住戶日常用水(1909年完工),從此臺北自來水開始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館內陳列包括古董級的抽水設備、各式檢修設備、消防設備及有關自來水歷史的照片,呈現先人開發水資源的歷史演進,都是非常珍貴的歷史見證。

raw-image

由於這樣的因由,所以這個地區在日治時期正確的地名是〝水源〞,這可從水源市場得到印證,而真正的公館應該是在公館街那一帶。

水源市場

水源市場

回到新店溪畔的古亭河濱公園,這片河川地經常會有很漂亮的花海呈現,同時幅員非常寬廣並以高架陸橋和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串聯,因此周休假日總是吸引很多家庭來此。

古亭河濱公園

古亭河濱公園

連接客家文化園區高架橋

連接客家文化園區高架橋

行程上另一個選擇就是往前400公尺後越堤,堤外是紀州庵文學森林。1917年創建的紀州庵原是一間日人經營的料理館,戰後紀州庵建物被接管作為公家宿舍,1966年大火將本館燒毀,2年後另一場火又燒掉別館,現被認定為市定古蹟是僅存的離屋。

紀州庵正面

紀州庵正面

紀州庵(後側)

紀州庵(後側)

沿著同安街往北走600公尺位在晉江街上的長慶廟則是昔日鼓亭庄的信仰中心,廟旁還立有一座鼓亭庄舊址碑。

長慶廟

長慶廟

鼓亭庄舊址碑

鼓亭庄舊址碑

這個區域在日治時期屬川端町,由於瀕臨新店溪因此河畔是當時納涼賞月的處所,衍生許多料亭而紀州庵就是其中之一,而昔稱網溪泛月(雙和八景之一)就是月下泛舟新店溪上往返於川端町與網溪別墅(現為楊三郎美術館)間,之後為方便中和庄交通而建造了川端橋(中正橋),在歷經多次拓寬工程但橋面下方仍然保存了日治時期川端橋的結構,而預定2024年全部完工改建後的新橋,川端橋將被保留為行人與自行車使用(橋面將鋪設高架木地板),日治時代建造在台北僅存的橋樑終於得以重見天日。

示意圖取自網站

示意圖取自網站

過了中正河濱公園後就是見證白色恐怖歷史的馬場町刑場,一九五○年代初期白色恐怖大逮捕時期用來槍決政治犯的著名刑場,在園區中央有一土丘就是槍決受難者的地方,其前方立有一碑文讓後人了解這段歷史。

raw-image

新店溪在華中橋這裡完成最後一個曲流,而紅色的光復橋則以吊橋的樣式橫跨在河道上;回想日治時期它原名叫昭和橋是一座吊橋,為板橋與台北往來最早的橋樑。為呈現原有的風貌因此在1975年重建規劃設計時,便以斜張式〝吊橋〞預力混凝土構造完成。

昭和橋(取自網站)

昭和橋(取自網站)

光復橋

光復橋

先民從淡水河一路溯河而上進入基隆河、新店溪開墾,因河流漫長的旅行而留下許多的人文歷史與故事,即使如此它依舊不停歇的流著,而與它相依的人們也不斷地會有新的故事發生。

新店溪匯流大漢溪處

新店溪匯流大漢溪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ex hsu的沙龍
12會員
20內容數
alex hs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7
探索平鎮區的人文歷史:漫步中壢老街溪步道、尋訪安平鎮四大伯公廟及三座百年紅磚古橋,細細品味這座靜謐小鎮的歷史故事與在地文化。
Thumbnail
2025/02/07
探索平鎮區的人文歷史:漫步中壢老街溪步道、尋訪安平鎮四大伯公廟及三座百年紅磚古橋,細細品味這座靜謐小鎮的歷史故事與在地文化。
Thumbnail
2025/01/30
老街溪孕育中壢的過往,老街溪步道的數百萬人流看到的是漂亮的河岸景觀,還是它與中壢的緊密歷史關係呢?
Thumbnail
2025/01/30
老街溪孕育中壢的過往,老街溪步道的數百萬人流看到的是漂亮的河岸景觀,還是它與中壢的緊密歷史關係呢?
Thumbnail
2024/12/16
雙溪河位於新北市,是一條獨立的水系,串聯著歷史悠久的雙溪老街及其周邊文化景點,帶您深入這個充滿故事的地區,探索自然步道、信仰中心及獨特的廟宇建築,體驗原住民與漢人文化的融合,此外田寮洋濕地更是觀賞鳥類的理想地點,無論是喜愛健行的旅客,或是歷史愛好者,雙溪河都能提供難忘的旅遊體驗。
Thumbnail
2024/12/16
雙溪河位於新北市,是一條獨立的水系,串聯著歷史悠久的雙溪老街及其周邊文化景點,帶您深入這個充滿故事的地區,探索自然步道、信仰中心及獨特的廟宇建築,體驗原住民與漢人文化的融合,此外田寮洋濕地更是觀賞鳥類的理想地點,無論是喜愛健行的旅客,或是歷史愛好者,雙溪河都能提供難忘的旅遊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新店路沿途的景色可以分為兩部分:東側:新店路東側起自新店捷運站,經過新店老街、新店溪畔。新店老街是新店區的歷史街區,保留了許多老舊的街屋和商店,是感受新店歷史文化的好地方。新店溪畔是新店區的綠色廊道,沿途有許多公園和步道,是休閒散步的好地方。西側:新店路西側起自碧潭風景區,經過新店溪畔。碧潭風景區是
Thumbnail
新店路沿途的景色可以分為兩部分:東側:新店路東側起自新店捷運站,經過新店老街、新店溪畔。新店老街是新店區的歷史街區,保留了許多老舊的街屋和商店,是感受新店歷史文化的好地方。新店溪畔是新店區的綠色廊道,沿途有許多公園和步道,是休閒散步的好地方。西側:新店路西側起自碧潭風景區,經過新店溪畔。碧潭風景區是
Thumbnail
先民從淡水河一路溯河而上進入基隆河、新店溪開墾,因河流漫長的旅行而留下許多的人文歷史與故事,即使如此它依舊不停歇的流著,而與它相依的人們也不斷地會有新的故事發生。
Thumbnail
先民從淡水河一路溯河而上進入基隆河、新店溪開墾,因河流漫長的旅行而留下許多的人文歷史與故事,即使如此它依舊不停歇的流著,而與它相依的人們也不斷地會有新的故事發生。
Thumbnail
雙北河岸整治有成,都市人口親水足跡也慢慢變多。這趟旅程的路徑沿著八里自行車道到了關渡橋,上橋渡河到對岸的關渡,再沿著關渡自行車道在社子接基隆河左岸自行車道繞回新北市蘆洲區。
Thumbnail
雙北河岸整治有成,都市人口親水足跡也慢慢變多。這趟旅程的路徑沿著八里自行車道到了關渡橋,上橋渡河到對岸的關渡,再沿著關渡自行車道在社子接基隆河左岸自行車道繞回新北市蘆洲區。
Thumbnail
蜿蜒在城市裡的美麗河川|台北士林雙溪河 在士林橋上看著捷運列車的通過,這趟行程便開始進入穿越時空的軌跡,一邊是最早在1787年築建的橋梁,而另一邊則是1997年通車,前身曾經是日治初期興建北淡間重要鐵路運輸的現代台北捷運,時隔一百多年的交通建設造就了當地居住的便利性。
Thumbnail
蜿蜒在城市裡的美麗河川|台北士林雙溪河 在士林橋上看著捷運列車的通過,這趟行程便開始進入穿越時空的軌跡,一邊是最早在1787年築建的橋梁,而另一邊則是1997年通車,前身曾經是日治初期興建北淡間重要鐵路運輸的現代台北捷運,時隔一百多年的交通建設造就了當地居住的便利性。
Thumbnail
景美溪在世新大學的山腳下又轉了一個彎,然後就一路到萬盛與新店溪會合,景美橋的鋼拱在河床上畫出一道美麗的曲線,橋身已非舊時的樣子,然而景美的人文、歷史故事依然在耆老口中敘說著。
Thumbnail
景美溪在世新大學的山腳下又轉了一個彎,然後就一路到萬盛與新店溪會合,景美橋的鋼拱在河床上畫出一道美麗的曲線,橋身已非舊時的樣子,然而景美的人文、歷史故事依然在耆老口中敘說著。
Thumbnail
新店溪左岸自行車道連結幾處河濱公園的完工,休憩設施很完善,一起來體驗一下!
Thumbnail
新店溪左岸自行車道連結幾處河濱公園的完工,休憩設施很完善,一起來體驗一下!
Thumbnail
當我們騎在新潭路上,經過直潭淨水場那個大彎道時,開闊的山谷,卻令我感動不已,我在台北盆地住了十年了,如今才見識到台北也有這樣迷人的風景。
Thumbnail
當我們騎在新潭路上,經過直潭淨水場那個大彎道時,開闊的山谷,卻令我感動不已,我在台北盆地住了十年了,如今才見識到台北也有這樣迷人的風景。
Thumbnail
穿越時空遊新北 不同時期的臺灣,吸引不同的居民來臺,1860年代淡水正式開港,來自英美法多國航海探險家及商人來臺,英國領事館正式設在淡水;1895至1945年日本治臺時期,延續明治維新脫亞入歐的政策,大量引進西方現代技術,統治臺灣五十年期間,工業、農業、交通、旅遊等領域都投入建設,形塑20 世紀早期
Thumbnail
穿越時空遊新北 不同時期的臺灣,吸引不同的居民來臺,1860年代淡水正式開港,來自英美法多國航海探險家及商人來臺,英國領事館正式設在淡水;1895至1945年日本治臺時期,延續明治維新脫亞入歐的政策,大量引進西方現代技術,統治臺灣五十年期間,工業、農業、交通、旅遊等領域都投入建設,形塑20 世紀早期
Thumbnail
平等里的居民大約是在1741年移入的,由於這裡缺乏水源,所以才開鑿三條圳道引水灌溉;儘管是人工開鑿且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歲月,這三條圳道至今仍然為平等里近60公頃的農地服務著,堪稱活歷史。
Thumbnail
平等里的居民大約是在1741年移入的,由於這裡缺乏水源,所以才開鑿三條圳道引水灌溉;儘管是人工開鑿且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歲月,這三條圳道至今仍然為平等里近60公頃的農地服務著,堪稱活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