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溪

含有「新店溪」共 3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從日治時期1921年的地形圖可以看出,萬盛溪流經靜心中學一帶,沿溪聚落大致分為兩處:靠近上游的稱為「上厝」,往下游則稱為「下厝」。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正是上厝聚落;而下厝約略位於會元洞清水祖師廟附近。 上厝早年以一、二層樓的平房聚落為主,後來透過都市更新整合,重建為「靜心文匯」社區,
Thumbnail
萬盛溪在這段路上,已幾乎不見蹤影。她曾穿越田野,伴隨台車軌道緩緩而行;如今橋拆路改,溪流封入暗渠,唯有橋碑孤立人行道旁,彷彿一塊記憶的浮石。 但她從未真正離開。走在這片看似平凡的街區,你會發現她留下的痕跡:地名的斷簡、地形的折角、巷弄裡難解的路標──那是她的筆跡,是水寫下的歷史。 深美電塔遺跡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6/04
「何老師努力救回的仙通橋橋碑 」 古蹟維護都靠有心人!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4
李英華 真的!在地的有心人
春末夏初,是台灣最適合外出走走的季節。之前在2020年就看過了一次水舞秀,這次睽違5年,再次來看碧潭水舞秀。2025年碧潭水舞秀自5月24日至7月6日展出,首度以「水火同源」,將水舞秀與煙火融合,打造前所未有的「水火共舞」視覺盛宴,特別選在5月24日第一場煙火秀的時候來到現場,迎接了碧潭水舞的開幕式
Thumbnail
萬盛溪流經辛亥生態公園後,她已悄悄收起身形,鑽入社區那些背牆貼屋、少人行走的巷弄。 這段路上,有些是她曾自在流經的舊道,有些則在人為開發下改了方向。 她不再裸露於地表,而是伏身涵管,以排水之名,繼續完成那一份來自山林的使命。
Thumbnail
真的是越來越多熟悉的場景,感謝分享 ~~~
當人類尚未到來時,萬盛溪原是自在流淌於山谷間的原始溪流,這裡是她的場域。只是後來人來爭地,她無處可去,唯有以水為語,以淹為怒。 如今,該是我們重新思考:要如何善待她了。
Thumbnail
「鈞豐御花園」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央北重劃區,由鈞豐建設打造,預計2025年下半年完工。這座低密度純住宅建案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寧靜的居住環境及完善的交通與生活機能,成為購屋者矚目的焦點。本文將從建案特色、社區規劃與格局分析,以及周邊比價與購買建議三方面,為您深入剖析「鈞豐御花園」的優勢與潛在考量,協助
Thumbnail
位於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的「敦南仰望」,是一座位於新店溪水岸第一排的住宅建案,緊鄰大鵬華城商圈,結合便捷的生活機能與優美的水岸景觀。本文將從建案特色、社區規劃與格局分析、周邊比價與購買建議三大面向,深入剖析其優勢與潛在限制,協助購屋者做出明智決策。
Thumbnail
  眼看著春雨綿綿離去,卻飄來陣陣雷雨;好不容易等到秋風夜雨止息,又迎來濕漉冬天-這是臺北,一個一年四季都能找到不同藉口下雨的渣男城市。
Thumbnail
萬盛溪,曾是景美的生命之河,它的涓涓流水滋養著這片土地,也見證了歲月的推移。城市的變遷,她的身影在街角時隱時現。然而,隨著都市計畫的推進,萬盛溪的復甦將成為可能。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5/05/01
這裡很好啊!我覺得還蠻喜歡的,有空應該去逛一逛看看。
1928年,臺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十五分遺址發現「巴圖」石器,揭開泛太平洋文化交流序幕。隨著時代推移,遺址湮沒於塵埃。直到2006年,一袋石頭意外現身,塵封了近百年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
Thumbnail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5/04/29
幸好這些珍貴的石頭(遺跡))有被保留下來。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9
Angela Chen 台灣真的隨處可發現古物,好神奇!也好在這些石頭送給了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