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蒙古行(十四)布里亞特蒙古人
西元1727年,滿清與沙俄簽訂「恰克圖條約」,議定中俄邊界,貝加爾湖周邊地區正式確認為俄羅斯領土,貝加爾湖東西兩岸的蒙古人一支布里亞特蒙古人(圖1)自此成為俄羅斯臣民。蘇聯時期,布里亞特蒙古人聚居地的行政區域多次重劃,最終於1937年通過《有關劃分東西伯利亞至伊爾庫茨克和赤塔地區》決議,被分割為布里亞特蒙古自治共和國、阿金布里亞特自治區(Agin-Buryat Autonomous Okrug)、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自治區(Ust-Orda Buryat Autonomous Okrug),為強化俄羅斯族的領導,布里亞特蒙古自治共和國最終輾轉更名為「布里亞特共和國」(Republic of Buryatia),也是俄羅斯境內最集中且人口最多的布里亞特蒙古人聚居地。「阿金布里亞特自治區」最終合併成「外貝加爾邊疆區」,位於布里亞特共和國東方。而「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自治區」則被併入「伊爾庫茨克州」(圖2、3),位居貝加爾湖西岸,也是最北的布里亞特蒙古人聚居地,更是我大蒙古行的重點!
當日自奧立洪島返回伊爾庫茨克市,幾經起伏的車程,午間時分便先到一類似休息站的餐館用餐,蒙古國飲食雖頗有俄化,但仍維持蒙古人嗜食羊肉的習慣,而俄羅斯人日常卻多品嘗豬肉,午飯主食便是豬肉飯,上湯時但見顏色鮮紅,大家都以為是鼎鼎大名的羅宋湯登場,導遊一個箭步解說,這只是豬肉肉末湯(圖4),因此間公路餐廳是布里亞特蒙古人經營。讓我們瞬間便有親切的感覺!再1.5小時車程,終於抵達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自治區,由於俄羅斯亞洲地區薪資低廉、謀生不易,與熱鬧的伊爾庫茨克市有些距離的該自治區看來頗有些蕭條,柵欄斑駁、屋舍老舊,街道冷清,只有電線桿遙望林立。正當我們好奇於俄羅斯的蒙古人生活時,就抵達唯一景點「UST-ORDA小鎮地方誌博物館」(圖5),甫下車便有帥氣蒙古小夥身著蒙服,手持潔白哈達(圖1),當場引吭高歌布里亞特歌謠,並讓我們跨火而過,展現布里亞特風俗。博物館雖僅一獨棟單層館舍,但建築典雅,以民族圖騰裝飾,展廳蘊含該自治區介紹(圖6、7)與當地布里亞特人的風土民情,不過畢竟是「林木中百姓」,布里亞特蒙古人蒙古包造型尖銳,以麋鹿角骨披掛(圖8),織品更是以馬尾為大宗(圖9),整體配色較為棕黑,透出神祕氣息,色彩繽紛的僅有四大氏族圖騰,其中甚至有以魚為圖騰(圖10、11),與草原蒙古氛圍有異。再據導遊解說,東西兩岸的布里亞特蒙古人最大差別在於信仰,東岸接近蒙古國,受藏傳佛教影響深,也有具規模的藏傳佛教寺院與信眾,西岸則保留較多的傳統薩滿信仰,以我車窗親眼所見,街區也只有座剛新建卻甚小型的藏傳佛教寺院。
博物館的靜態展廳細數布里亞特人的過去,卻也不乏蒙古擅長的歌舞表演,靜待兩批西方遊客離開後,進入僅服務我們一團的偌大演藝廳,連表演人員都較觀眾為多,這樣的待遇實在讓人樂開懷。隨即看似華裔長者的館長親自擔當主持,在布里亞特歌舞者的輪番簇擁下展開盛宴,蒙古人種的外表、多彩的服飾、抖肩的舞蹈、嘹亮的歌聲以及熟悉的馬頭琴(圖12),再再顯示蒙古人的氣息!最後甚至牽著我們一起手拉手共舞同樂。此外,節目中竟提供遊客親自下場進行蒙古摔跤,補足我們未訪那達慕的遺憾!史詩般的戰役當即展開,我方台灣隊派出壯丁對上布里亞特蒙古青年,雖然台灣隊不幸以些微比數落敗,但雖敗猶榮,我邊錄影邊么喝加油,玩得好開心、好開心!整個套裝行程極為豐富有趣,我也添購些紀念品回饋地方,在此同時希望大蒙古的最北居民在文化與發展間能取得適當的平衡,繼續安居樂業。
敬請期待下篇:2017大蒙古行(十五)貝加爾湖環湖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