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西紀錄解讀筆記(40)-心的迷宮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我們想告訴你,這座心的牢籠是由你的自我批判與懊悔所組成的,你必須從心中意識到愛與寬恕的能量,才得以將這座困住你的迷宮瓦解消融。
說出你願意原諒自己、願意開始改變你的生命,那麽,一切都將在這一刻重組,為對應你內在的頻率變化而產生改變。
阿卡西紀錄解讀筆記

阿卡西紀錄解讀筆記

Date:2023/4/13

〈現場解讀〉

今天下午帶茉墨到工作室解讀阿卡西紀錄,牠這幾天都跟著我到工作室上班和讀書會,很乖巧懂事,當我們在忙時,不太會打擾我們,也很高興自己的工作能帶著牠一起上班,牠也為朋友們帶來了療癒。

個案是經由家人介紹的,當紀錄開啟時,我立刻感覺到一股緊張感和巨大的壓力,有些難以呼吸,全身的血液處在緊張中的忽冷忽熱的流動中。

接著浮現「拋棄」的字眼,看見抱著頭蹲在角落的自我懷疑。

接著,紀錄守護者們告訴他:「親愛的孩子,你正處在一座迷宮的中心點,雖然你想要找到出口,但卻似乎總會繞回原地,幻影也如夢魘般追逐著你,使你奮力逃離。

我們想告訴你,這座心的牢籠是由你的自我批判與懊悔所組成的,你必須從心中意識到愛與寬恕的能量,才得以將這座困住你的迷宮瓦解消融。(感受到這迷宮其實沒有出口,它必須透過我們內在的轉化被消融,或是提高意識視角去跨越。)

才能夠創造出階梯,從更高的視角看清事件的全局,也才能夠掙脫這位於低頻意識中的囚牢。(這裡感受到紀錄守護者們的意思是,這座迷宮只能困住處在低頻意識中的我們,簡單說就是鑽牛角尖,負面思考)

親愛的孩子,一切沒有你想得那般複雜與困難,只要你接受已然發生的事件中,必然是為了帶給你更自由與擴展的愛的教導。

說出你願意原諒自己、願意開始改變你的生命,那麽,一切都將在這一刻重組,為對應你內在的頻率變化而產生改變。

祝福你,親愛的孩子。」

個案說他先前的狀態確實是這樣,當我們在對談中,有許多事件、情緒和想法都在浮現,在阿卡西紀錄的場域中開始流轉。

我用自身的療癒經驗去引導他思考和理解,這座迷宮就像是一個自我保護機制,每一次外在事件觸動我們內在的創傷時,我們就一次次按下創造的按鈕,使自己困在其中。

這座迷宮牢籠建材就是自我批判和懊悔,根源來自於原生家庭不被滿足的愛和自我價值感

我們探索到過去個案當兵時懇親的事件,身為家中唯一的男生,很難得的懇親會,父親卻依然選擇工作而沒有來,令個案覺得不被重視。

雖然父親請姊姊代為去懇親會,但姊姊卻覺得既然已有朋友去了,為什麼還要麻煩她去?彼此間有了些情緒碰撞。

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其實個案的父親還是很愛他的,要求姊姊一定要去懇親會,但卻可能不是我們想要的形式。

我們很可能因為集體意識和習慣而不善於表達愛,總以為有工作賺錢養家,滿足物質層面的需求就是愛的表現,卻使孩子的心靈感到寂寞了。

這也讓我連結到過去跟父親間的關係還很僵硬時,我根本不敢要求他買什麼給我,但有一天我的Line被盜用,盜用者向爸爸發出要錢買遊戲點數的需求,爸爸沒有任何懷疑就給了,這讓我看見原來他是用他的方式在表達對我的愛,只是我們很可能無法體會,內在也無法從物質上被滿足。

當我們在阿卡西紀錄的場域中持續談話,我感受到個案的有許升起升起的能量也正在釋放與轉變了。

紀錄守護者們也告訴他,療癒並沒有很困難,只要我們願意「接受」已然發生的事件,那麽許多情緒就會被釋放了。

這讓我想起一個事件,當時我恰好買完雪綿冰,媽媽就打電話要我去買菜。

當下覺得去買菜,雪綿冰就融化了!

但是我又懶得回家又跑出來一趟。

最後我就匆匆忙忙地去買菜,想趕快回家,沒想到一到公寓樓下,就發現自己掉了好幾百元!

我立刻沿途回去找,卻找不到了。

回到家時,憤怒和怪罪充斥腦中,想要怪別人為什麼要打電話給我?這些憤怒串連了其他負面情緒與想法,宛若一串地瓜那般緊緊相連。

當我到達頂點的情緒淹沒時,天使們忽然對我說:「你知道為什麼你有這麼大的情緒嗎?」

處在憤怒中的我就回祂們:「我哪知道?」

結果,祂們告訴我:「因為你在『抗拒』它已經發生了。你先告訴自己,我『接受』它已經發生了。」

很不可思議的,當我試著告訴我『接受』它的發生時,在那一瞬間,原本幾乎快如火山爆發的情緒就這樣瞬間釋放了許多,使我恢復冷靜和理智,不再任由情緒去怪罪他人,遭其侵蝕。

天使們告訴我,透過這個事件,我可以去學習要保護好自己的金錢,並讓原本覺得掉錢「很衰」的情緒,轉換成,將「幸運」分送給撿到錢的人,讓這個事件有了另一個詮釋帶給我們愛與學習,而不是困在潛意識裡,成為下一次課題的基礎。

從那次事件過後,我學習坦然接受生命中發生的事情,情緒變得穩定很多,不再隨意去怪罪他人,拾回自己的責任與力量,開始創造自己喜歡的生活。

最後,我們請求紀錄守護者們告訴他,祂們有多愛他?

祂們說去釋放堵住愛的水流流動的東西,他便會看見許多愛會在生命中出現。

不用擔心,一切安好。

紀錄守護者們也建議他用書寫的方式去整理自己的內在情緒,當我們去覺察與面對時,療癒就在發生了,它不會一次就完全釋放,但我們會一次次從中看見愛的教導,從中成長與蛻變。


【阿卡西紀錄解讀-個案回饋】

這是第一次接觸阿卡西紀錄,一開始沒有特別想要詢問什麼事,單純透過這個方式想更瞭解自己。

開始聆聽紀錄的時候,第一時間我的感受是詫異跟覺得奇特,因為記錄者訴說的很像是以前的我的狀態,是停留在上一個情感對象時的各種自我否定與批判質疑。

不過在經過幾天沈澱與反覆思考過後,就有明確的感受到;確實,有一部分的我自己仍然在迷宮之中尋找愛與關懷,還有很多的可能性在探索。

也透過記錄者的引導跟訴說,讓我透過記憶反思的方式去探索我可能已經遺忘的自己,跟那些過往的傷痕造成的影響。

其實從上一段感情的結束恰恰就引發了自我檢討與自我反省等等的各種連鎖反應,也因為這些事件的發生,才終於讓我去正視這些存在過但是被遺忘的問題。

其中最大的議題也的確是記錄者所感受到的強烈的「拋棄」二字,從小不被在乎的那些感受往往會在現在甚至是未來想起這些不是很舒服的記憶時,又一次的翻騰在我的內心感受。

也因此在上一段感情結束時,產生巨大的存在危機,害怕自己再也沒有辦法得到關懷與信任,害怕自己再也無法得到另一個人的全然在乎,這些感受回想起來都依然是強烈的。

但同時我也非常明白,只要相信自己,並試著用更高更美善的角度思考我的這些過程時,就會明白。

也如同記錄者與我分享的那些故事,只要我們能夠跳脫自身的角度思考,透過他人的視角或者是更客觀的角度看待,每件事的發生都是源自於愛。

因為愛要讓我們明白,這些感受與想法都是自然流露的,我們需要愛與被愛,同時也需要付出與體會,跟領悟這些事件帶給我們的成長,將他們轉化成內在的力量,一步一步的讓每一個感受存在內心,它們都將成為最好的寶藏,永存於心,這是我最大的感受與體悟。

同時也能感受到記錄者的能量真的是非常正向的,因為開始與結束的話語都有引導讓我感受到愛,甚至有到起雞皮疙瘩的程度,非常感謝能有這個機會來接觸阿卡西紀錄,我想我對自己的了解有更多一層感受與意義了。


  •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心心相印讓我知道你的支持喔!
  • 也歡迎朋友們留言交流與分享。
  • 果斷追蹤作者,讓承載阿卡西紀錄能量的文章通知成為你最好的提醒吧!
  • 更多靈性服務、阿卡西紀錄解讀、免費神諭卡指引歡迎到煌語的粉專《阿卡西書籤與光的閱讀者》點讚、追蹤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煌語|阿卡西書籤與光的閱讀者的沙龍
53會員
172內容數
阿卡西紀錄就像是一座靈魂的圖書館,以振動頻率的方式,儲存了人類集體意識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資訊。 阿卡西紀錄是為了「靈魂的成長」而存在,所有的訊息都是由你的紀錄守護者們以當下你的狀態接露這些訊息。 在靈性成長的道路上,阿卡西紀錄就像是靈魂旅程的嚮導,是一個全然被愛、全然被接納與支持的神聖場域。
2025/04/01
靈性覺醒的契機和培育靈性成長的養分,不一定非得要是神秘的召喚。 很可能就藏在平凡的生活中那份簡單卻真摯的愛中。 藏於內在的智慧遠超於你所想的還要珍貴且無價。 它們能協助更多靈魂憶起愛的本質,引導人們以愛及和諧的方式與萬物共處。
Thumbnail
2025/04/01
靈性覺醒的契機和培育靈性成長的養分,不一定非得要是神秘的召喚。 很可能就藏在平凡的生活中那份簡單卻真摯的愛中。 藏於內在的智慧遠超於你所想的還要珍貴且無價。 它們能協助更多靈魂憶起愛的本質,引導人們以愛及和諧的方式與萬物共處。
Thumbnail
2025/03/24
當我們在阿卡西紀錄的場域中掀開這些被遺忘的盒子,裡頭的情緒、想法和能量就會在紀錄的光中流轉。 就像是你可能喜歡一個較為沒有人氣的娃娃,在大眾眼光中它比不上其他娃娃可愛。 但你看見了它身上與你共鳴的部分,喜歡它某一個特質,它就因此具有那樣值得你去愛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3/24
當我們在阿卡西紀錄的場域中掀開這些被遺忘的盒子,裡頭的情緒、想法和能量就會在紀錄的光中流轉。 就像是你可能喜歡一個較為沒有人氣的娃娃,在大眾眼光中它比不上其他娃娃可愛。 但你看見了它身上與你共鳴的部分,喜歡它某一個特質,它就因此具有那樣值得你去愛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3/19
就像太極圖騰中陰陽調諧那樣,我們不需要消滅黑暗。 黑暗、阻礙、惡,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可以作為警惕和成長的墊腳石。 我們僅需要去接受它的存在,並從中看見它的需求是什麼?而不再只是掩蓋它。 我們很可能會發現忌妒,是因為想要被認同;憤怒,是渴望著愛。 當我們不再抗拒它,看見它,它便能夠協助我們
Thumbnail
2025/03/19
就像太極圖騰中陰陽調諧那樣,我們不需要消滅黑暗。 黑暗、阻礙、惡,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可以作為警惕和成長的墊腳石。 我們僅需要去接受它的存在,並從中看見它的需求是什麼?而不再只是掩蓋它。 我們很可能會發現忌妒,是因為想要被認同;憤怒,是渴望著愛。 當我們不再抗拒它,看見它,它便能夠協助我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紀錄守護者們在我們對談中又讓我看見個案彷彿透過「門縫」在觀察世界,在與外界互動。 而這麼做的原因,與我們看恐怖片時,不自覺地會掩住臉,從手指頭縫隙看螢幕是同樣道理。 彷彿這麼做後,會讓我們感覺比較安全。 然而,當我們無法敞開內在,接納更多的可能性時,就像是從門縫看出去,只能看見非常微小的一部分
Thumbnail
紀錄守護者們在我們對談中又讓我看見個案彷彿透過「門縫」在觀察世界,在與外界互動。 而這麼做的原因,與我們看恐怖片時,不自覺地會掩住臉,從手指頭縫隙看螢幕是同樣道理。 彷彿這麼做後,會讓我們感覺比較安全。 然而,當我們無法敞開內在,接納更多的可能性時,就像是從門縫看出去,只能看見非常微小的一部分
Thumbnail
在解讀過程中,我感受到有些訊息知曉而不適合說破,需要個案自身去覺察,這些訊息才能對其有所幫助。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不足,就意味著我們還有成長的空間。
Thumbnail
在解讀過程中,我感受到有些訊息知曉而不適合說破,需要個案自身去覺察,這些訊息才能對其有所幫助。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不足,就意味著我們還有成長的空間。
Thumbnail
在談話中,紀錄守護者們讓我看見個案的內在小孩彷彿抱著布娃娃將自己關在一個又黑又小的空間中,只有這裡是安全的,因為外面的世界被原生家庭灌輸了許多恐懼,帶給她許多批判,不曾帶給她鼓勵與支持,使得她寧願待在這個小空間中。
Thumbnail
在談話中,紀錄守護者們讓我看見個案的內在小孩彷彿抱著布娃娃將自己關在一個又黑又小的空間中,只有這裡是安全的,因為外面的世界被原生家庭灌輸了許多恐懼,帶給她許多批判,不曾帶給她鼓勵與支持,使得她寧願待在這個小空間中。
Thumbnail
我們想告訴你,這座心的牢籠是由你的自我批判與懊悔所組成的,你必須從心中意識到愛與寬恕的能量,才得以將這座困住你的迷宮瓦解消融。 說出你願意原諒自己、願意開始改變你的生命,那麽,一切都將在這一刻重組,為對應你內在的頻率變化而產生改變。 Date:2023/4/13 〈現場解讀〉 今天下午帶茉墨
Thumbnail
我們想告訴你,這座心的牢籠是由你的自我批判與懊悔所組成的,你必須從心中意識到愛與寬恕的能量,才得以將這座困住你的迷宮瓦解消融。 說出你願意原諒自己、願意開始改變你的生命,那麽,一切都將在這一刻重組,為對應你內在的頻率變化而產生改變。 Date:2023/4/13 〈現場解讀〉 今天下午帶茉墨
Thumbnail
紀錄守護者們告訴他,人生猶如一輛往前行的列車,妳的座位沒變,但一念之想卻會造成妳是看著過去悔恨和失去,還是享受當下的美景與期盼未來。
Thumbnail
紀錄守護者們告訴他,人生猶如一輛往前行的列車,妳的座位沒變,但一念之想卻會造成妳是看著過去悔恨和失去,還是享受當下的美景與期盼未來。
Thumbnail
祂們也告訴她,當我們不願正視心靈房間的髒亂,只想呈現好的面向時,就像是胡亂把這些垃圾情緒丟進櫃子或抽屜中,它們不是真的消失了,而是我們假裝看不見,持續累積,有一天就會像是雪崩似地將櫃子衝破,傾倒出來。
Thumbnail
祂們也告訴她,當我們不願正視心靈房間的髒亂,只想呈現好的面向時,就像是胡亂把這些垃圾情緒丟進櫃子或抽屜中,它們不是真的消失了,而是我們假裝看不見,持續累積,有一天就會像是雪崩似地將櫃子衝破,傾倒出來。
Thumbnail
這些療癒自己創傷的過程,就像是一個布娃娃破掉了,我們用愛、勇氣、希望等不同的布料再次修復它,即使無法還原如初,但我們會知道它仍舊是那個值得我們珍愛的自己、內在小孩。
Thumbnail
這些療癒自己創傷的過程,就像是一個布娃娃破掉了,我們用愛、勇氣、希望等不同的布料再次修復它,即使無法還原如初,但我們會知道它仍舊是那個值得我們珍愛的自己、內在小孩。
Thumbnail
祂們告訴她專注在自己身上,去療癒與轉變自己與母親互動時的創傷與情緒,讓自己的狀態與能量更加穩定,協助母親憶起曾經自己的美好,那麼她便會成為這個戲劇的主角,由她自身的改變,周圍的人們必然要配合她一起上演一段全新的戲碼,而按照她照顧自己、愛自己與平靜的狀態,創造一個新的未來。
Thumbnail
祂們告訴她專注在自己身上,去療癒與轉變自己與母親互動時的創傷與情緒,讓自己的狀態與能量更加穩定,協助母親憶起曾經自己的美好,那麼她便會成為這個戲劇的主角,由她自身的改變,周圍的人們必然要配合她一起上演一段全新的戲碼,而按照她照顧自己、愛自己與平靜的狀態,創造一個新的未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