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太極圖騰中陰陽調諧那樣,我們不需要消滅黑暗。
黑暗、阻礙、惡,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可以作為警惕和成長的墊腳石。
我們僅需要去接受它的存在,並從中看見它的需求是什麼?而不再只是掩蓋它。
我們很可能會發現忌妒,是因為想要被認同;憤怒,是渴望著愛。
當我們不再抗拒它,看見它,它便能夠協助我們的靈性成長,而不再只是阻礙。
就像一座峭壁,可以純粹被視作阻礙,也可以做為攀岩者絕佳的練習場所,協助他獲得更多成長和啟發。
解讀阿卡西紀錄,我總能在個案的故事和提問中獲得新的洞見。
看見個案的能量場由迷茫逐漸轉為清晰。
沉浸在紀錄愛的場域中,所收到的訊息睿智且溫暖。
紀錄守護者的開場白是:
「親愛的孩子,很高興看到你再次啟程。
(這裡我看見個案有幾個前世都曾有過修持靈性卻中斷的經歷,對應著今世則很早就對靈性感興趣,但中間有很大的空窗期,直到後來才又開始探索靈性。)
你無需否認那些你曾走過的路,或是曾放棄的腳步。
因為對此刻這一頁嶄新的你來說,那些看似不完美的足跡,正是激起你內在覺醒的關鍵所在。
是的,你擁有靈性的光輝。
但如原礦仍須打磨才能閃耀鑽石的光芒那般。
覺醒,只是新的起點,而非終點。
此刻你所需要做的,是將龐大的知識與歷練淬鍊成更為精華,從中看見適合你去完成的靈魂使命的道路。
現在,你要謹記,將知識化為你的洞見。
宛若如同反覆品味一道料理後,你會從中有新的靈感去運用不同的香料、烹調方式獲得新的創意食譜。
不再僅是依循外在無數的法門而感到迷失。
釐清那些事物激起你內在的熱情,且有益於這個世界,那便是當下最適合你前行的路標。
親愛的孩子,別急,站穩腳步,走得遠,品味更多,才是靈性修持最大的收穫。」
個案首先問了關於如何進入五維度地球的問題。
紀錄守護者們回答他,他就像是站在五維地球的店門口,但尚未完全踏入其中。
我們過去厚重的限制性信念和習慣,使我們在尚未踏足那個充滿無限可能性且立即顯化的五維地球前,就已經被許多阻力拉扯。
也因此無法相信和看見、體驗到五維度地球。
但事實上,我們目前都處在兩者間跳躍,只是不自覺。
你會發現許多顯化來得輕鬆快速,而這些往往是我們沒有得失心的念頭。
選擇去相信這樣的五維地球存在,並剝下一層層過往厚重的限制和慣性。
我們便會逐漸體驗到更多五維地球的品質。
接著,個案提問關於父親近期離世後要帶給他什麼訊息?
在阿卡西紀錄中,我們無法詢問逝者的紀錄,但我們可以詢問關於我們與這個往生者之間有所交集的部分訊息。
紀錄守護者們告訴他,當個案去解開內在與父親相關的心結、課題,那麼個案的父親也會因此受益。
這其中有許多可能百感交集的情緒,難以述說的愛或遺憾。
祂們建議他去書寫出來,以自己喜歡的宗教儀式去執行。
在這部分,紀錄守護者們強調的是對於父親的離去,個案可以去療癒自己,進而完成與父親間靈魂的功課,便能夠幫助到彼此。
藉由這個事件,也是個案再次踏上探索靈性的起點,更能夠感受到自己內在的情緒和想法。
對於個案詢問該如何學習靈性這點,紀錄守護者們的開場白已經提到。
個案其實已經擁有許多知識,但這些知識尚未融入到他的生命裡,彷彿散亂地飄浮在腦海裡。
當情緒一來,腦袋知道,卻無法活用。
紀錄守護者們告訴他,學習靈性就像是烹飪那樣,一道料理(學習靈性的目的地)很可能有許多種烹調方式。
而我們只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不一定要多華麗、多充滿技巧,只要最符合自己,能夠幫助自己成長就足夠了。
而不是每一種烹飪方法(每一個靈性法門)都要全部嘗試,卻都只摸了一點。
最後,個案提問關於內在惡的部分該如何消滅它?
紀錄守護者立刻回應他,就像太極圖騰中陰陽調諧那樣,我們不需要消滅黑暗。
黑暗、阻礙、惡,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可以作為警惕和成長的墊腳石。
我們僅需要去接受它的存在,並從中看見它的需求是什麼?而不再只是掩蓋它。
我們很可能會發現忌妒,是因為想要被認同;憤怒,是渴望著愛。
當我們不再抗拒它,看見它,它便能夠協助我們的靈性成長,而不再只是阻礙。
就像一座峭壁,可以純粹被視作阻礙,也可以做為攀岩者絕佳的練習場所,協助他獲得更多成長和啟發。
當紀錄解讀後,我可以感受到個案的能量場發生的轉移,從原本渾沌不清的狀態,彷彿透出一道光芒般有了方向。
阿卡西紀錄解讀優惠名額尚有,歡迎線上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