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有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奧本海默》

英文片名:Oppenheimer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編劇:克里斯多福.諾蘭

原著作者:卡伊.伯德、馬丁.J.舒爾文

原著:《美國普羅米修斯》

原型人物:羅伯特.奧本海默

類型:歷史、傳記、劇情

上映日期:2023.07.21(美國、台灣)

片長:180分鐘

發行公司:環球影業

產地:美國、英國

語言:英語

演員:

 席尼.墨菲 、 艾蜜莉.布朗、 麥特.戴蒙 、 小勞勃.道尼、 佛蘿倫絲.普伊 、 蓋瑞.歐德曼、 肯尼斯.布萊納、詹姆斯.瑞馬、傑克.奎德 、 雷米.馬利克、 喬許.哈奈特、高斯塔夫.史卡司加德、 馬提亞斯.史維克福、 奧莉薇.雅朵比……等等

劇情介紹:

克里斯多夫諾蘭自編自導的《奧本海默》是一部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史詩驚悚片,觀眾將看到一個謎一般的男人是如何陷入一個自相矛盾的困境,他為了拯救這個世界,必須先毀滅它。

(以上內容摘自維基百科、yahoo!電影戲劇)

電影預告:

【奧本海默】精彩預告-7月21日 全台戲院見

觀影心得:

雖然用一段時間沉澱觀影後的情緒,但腦袋嗡嗡的,有些混亂,可總是想要寫下些什麼,於是動筆了。

 《奧本海默》有沒有確實還原真實世界中的奧本海默,或是與原著《美國普羅米修斯》有差異,我不知道,但電影用各種方式去呈現奧本海默的多面性與複雜性,這點比起原子彈爆炸的那一刻,還要更為震撼我。

諾蘭用了許多正反或互相對立的概念去營造奧本海默這個人,營造本片基調,尤其是開篇即用兩場寫作聽證會,讀作審判的時間線,前後穿插介紹奧本海默,因為沒有明確交代時間線,又是以彩色、黑白分別呈現兩場聽證會,開篇便有種隔閡感,讓人很難進入故事。

直到我聽見一段話──你懂音樂嗎?理論物理學就像音樂,不要是要會讀,而是要會去聆聽。

頓時間,我不再去管交錯的時間線,而是沉浸入電影之中,走入這場由諾蘭打造的視聽饗宴,走向那個複雜的理論物理學家。

於是,我看見了過去、現在,兩條時間不停地呼應;關於奧本海默、關於史特勞斯的聽證會,彷彿報應輪迴;左派、右派,愛國、不愛國,政治立場的搖擺;各式各樣的聲響與原子彈爆炸瞬間的寂靜,分割出了生死的交界;感性與理性的碰撞,致使一名天才在瓊身邊搖擺不定……

最終,奧本海默,或者說參與實驗的所有人,追逐驗證理論、勝利的飢渴,戰勝了創造毀滅性武器的擔憂,一如中子撞擊了放射性元素,完成了毀滅性的武器,原子彈。

「我現在成為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三位一體的爆炸只不過是開始,從那之後,一切都失控了,科技源於人類對規則的挖掘,但挖掘出來的成果,唯有掌控者才能證明善惡、對錯,但無論如何,挖掘者、掌控者、執行者,都必須背負使用該技術的罪惡。

所以,愧疚於內心萌芽,茁壯,奧本海默反對氫彈,不是單純為了阻止美蘇和競賽導致下一次毀滅的可能,而是像電影最後所說的,他們為你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好過。

奧本海默也是如此,他的成就已經奪去幾十萬人性命,怎又能讓他人在他的基礎上,創造更大的傷亡?

這是原罪也好,自我補償也罷,可總歸去做些什麼,避免握有原子彈的雙方再次邁向失控的邊緣。

我很喜歡關於討論點燃大氣層可能性的四場戲,第一場是泰勒計算提出可能性,第二場是奧本海默找上愛因斯坦討論計算結果,第三、四場是原子彈試爆前,參與原以此為賭注,格羅夫斯詢問奧本海默點燃大氣層的可能性。

接近於零的可能性。

接近,不等同於零,冒著那難以量化的風險,原子彈仍被引爆了,他們賭成功了,否則我也不會在這裡。

但是,下一個接近於零的可能性,在原子彈試爆後再次出現,那便是人類用更大的炸彈,投入戰爭毀滅世界的可能。

於是,當電影最後奧本海默看像鏡頭時,說道他已經毀滅了世界,是啊,他提供了毀滅世界的方式,而這方式持續進化,威力強大到足以毀滅好幾次這個唯一的世界。

內容總結
奧本海默
5
/5
avatar-img
31會員
397內容數
擬把疏狂圖一劍:武俠小說《前篇 江湖易夢》《錯簡 異地同生》《卷一 潛鋒勿用》《卷二 鋒戰于野》 七詩六詞:詩詞《屏南茶餘》《西風漸》《亂詩詞》 聚羽成像:觀影心得 欲羽君同:同人小說,天地劫《天地皆易》、葬送的芙莉蓮《河床上的白色花簇》;遊戲心得【天地劫:幽城再臨】、【霸劍霄雲錄】、【活俠傳】、【重返未來:1999】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狐焉不詳 的其他內容
《自由之聲》 英語片名:Sound of Freedom  導演:亞歷杭德羅.蒙特沃德 編劇:羅德.巴爾、亞歷杭德羅.蒙特沃德 監製:埃杜瓦多.維拉斯蒂吉 配樂:哈維爾.納瓦利特 攝影:高爾卡.戈馬克西、安德魯.艾克 剪輯:布萊恩.斯科菲爾德 類型:動作、劇情、社會議題、真實事件改編
5/5自由之聲
看完《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已經有幾天了,失落之情難以填補,於是找了過往電影跟本片影評,想要更深切地讓失望有落處,於是有了下面這段,內容大抵與先前心得相似,但仍是記上。 「電影結束,只剩我坐在椅子上看著工作人員表,回想這近乎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只感到深深的遺憾。
《淨化論》 英文片名:The Conference 德文片名:Die Wannseekonferenz 導演: 馬蒂·格諾勒克 編劇:Magnus Vattrodt、Paul Mommertz 上映日期:2022.1.18(德國)、 2023.06.21(台灣) 片長: 107分 類型: 戰爭、歷史
《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 英文片名:Indiana Jones and the Dial of Destiny 導演:詹姆士曼格 編劇:傑茲.巴特沃思、約翰.亨利.巴特沃斯、大衛.柯普、詹姆士.曼格 類型:動作、冒險 上映日期:2023.06.29(台灣) 片長:154分鐘 分發行公司:迪士尼、盧
《人類滅亡報告書》 韓文片名:인류멸망보고서 英文片名:Doomsday Book 導演:金知雲、林弼成、韓在林 編劇:金知雲、林弼成、楊宗奎 片長:113分鐘 類型:科幻、劇情、超能 產地:韓國 語言:韓語 上映:2012.4.11(韓國)、2012.11.28(台灣) 發行:可樂電影
《玩命關頭》系列電影作為近些年來知名的飆車爽片,就算沒有看過,也能從各處得知相關消息,像是知名主演保羅.沃克不幸離世、FAMILY梗圖、各種違反地心引力的飆車技巧、外太空空投汽車……然而,作為一名觀眾,我只有看過一集。 那是哪一集?我不知道。
《自由之聲》 英語片名:Sound of Freedom  導演:亞歷杭德羅.蒙特沃德 編劇:羅德.巴爾、亞歷杭德羅.蒙特沃德 監製:埃杜瓦多.維拉斯蒂吉 配樂:哈維爾.納瓦利特 攝影:高爾卡.戈馬克西、安德魯.艾克 剪輯:布萊恩.斯科菲爾德 類型:動作、劇情、社會議題、真實事件改編
5/5自由之聲
看完《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已經有幾天了,失落之情難以填補,於是找了過往電影跟本片影評,想要更深切地讓失望有落處,於是有了下面這段,內容大抵與先前心得相似,但仍是記上。 「電影結束,只剩我坐在椅子上看著工作人員表,回想這近乎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只感到深深的遺憾。
《淨化論》 英文片名:The Conference 德文片名:Die Wannseekonferenz 導演: 馬蒂·格諾勒克 編劇:Magnus Vattrodt、Paul Mommertz 上映日期:2022.1.18(德國)、 2023.06.21(台灣) 片長: 107分 類型: 戰爭、歷史
《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 英文片名:Indiana Jones and the Dial of Destiny 導演:詹姆士曼格 編劇:傑茲.巴特沃思、約翰.亨利.巴特沃斯、大衛.柯普、詹姆士.曼格 類型:動作、冒險 上映日期:2023.06.29(台灣) 片長:154分鐘 分發行公司:迪士尼、盧
《人類滅亡報告書》 韓文片名:인류멸망보고서 英文片名:Doomsday Book 導演:金知雲、林弼成、韓在林 編劇:金知雲、林弼成、楊宗奎 片長:113分鐘 類型:科幻、劇情、超能 產地:韓國 語言:韓語 上映:2012.4.11(韓國)、2012.11.28(台灣) 發行:可樂電影
《玩命關頭》系列電影作為近些年來知名的飆車爽片,就算沒有看過,也能從各處得知相關消息,像是知名主演保羅.沃克不幸離世、FAMILY梗圖、各種違反地心引力的飆車技巧、外太空空投汽車……然而,作為一名觀眾,我只有看過一集。 那是哪一集?我不知道。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最佳影片:《奧本海默/Oppenheimer》 ▸Emma Thomas, Charles Roven, and Christopher Nolan 🏆最佳導演:《奧本海默/Oppenheimer》 ▸Christopher Nolan/克里斯多福.諾蘭 🏆最佳男主角:《奧本
Thumbnail
《奧本海默》獲得七項奧斯卡。 島國文化界似對此片表現不置可否, 展現一種高深莫測的模糊, 或者乾脆保持沉默, 似還沉浸於後現代「作者之死」、 「真實效應」的光鮮術語之中, 然後,會不會和一日千里的世界發展, 於小確幸之中,自得其樂, 往相反的方向,快樂飛奔?
Thumbnail
上帝創造萬丈光芒的同時,也創造了震耳欲聾的緘默。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個性決定命運。長達三小時的電影,看完卻還意猶未盡。 電影主角當然是奧本海默,有些麻煩是自找的。自以為可以不受框架限制,自以為只是單純交友,自以為的信任判斷,自以為的幽默,自以為沒有傷害到其他人的任性,終究還是會帶來後果。太太Kitty的片段極少,但無比重要,尤其在最後的聽證會中是最強力的反擊,中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最佳影片:《奧本海默/Oppenheimer》 ▸Emma Thomas, Charles Roven, and Christopher Nolan 🏆最佳導演:《奧本海默/Oppenheimer》 ▸Christopher Nolan/克里斯多福.諾蘭 🏆最佳男主角:《奧本
Thumbnail
《奧本海默》獲得七項奧斯卡。 島國文化界似對此片表現不置可否, 展現一種高深莫測的模糊, 或者乾脆保持沉默, 似還沉浸於後現代「作者之死」、 「真實效應」的光鮮術語之中, 然後,會不會和一日千里的世界發展, 於小確幸之中,自得其樂, 往相反的方向,快樂飛奔?
Thumbnail
上帝創造萬丈光芒的同時,也創造了震耳欲聾的緘默。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個性決定命運。長達三小時的電影,看完卻還意猶未盡。 電影主角當然是奧本海默,有些麻煩是自找的。自以為可以不受框架限制,自以為只是單純交友,自以為的信任判斷,自以為的幽默,自以為沒有傷害到其他人的任性,終究還是會帶來後果。太太Kitty的片段極少,但無比重要,尤其在最後的聽證會中是最強力的反擊,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