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擁抱刺蝟孩子》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頃讀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這個書名有意思,內中有這樣子的描述「越想靠近孩子,孩子似乎躲得越遠。」「…怎麼轉眼間,熟悉的孩子成了渾身帶刺的刺蝟,碰不得,講不得,一句話不對,隨時引發一場家庭風暴。」為什麼孩子會變得像"刺蝟"一般?當然是因為連結失敗,情感受傷。所以才要「重啟連結、修復情感」。該書作者係名心理諮商師,看多了青春期的青少年與父母間的衝突,有感而發,因為大多根據實際事件,因此特別令人有感,例如:

Part  1題為< 有風險的陪伴——明明想靠近,卻把你推遠>,其中提到:不要脫口而出的質問;不要拿孩子做比較;不要隨口就給的建議。

Part 2 題為<有情感的陪伴——細緻貼近與深度連結>。其中提到:人際連結需要的是不帶分析的同理心;「在對話中持續覺察(覺察話中可能意含),在覺察中持續對話」;「碰觸情緒感受,是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途徑」(意思是孩子說的話語可能只是表象,如果能碰觸到其背後的想法或感受,孩子才有可能敞開心胸。換句話說,溝通時需要關心對方的說詞,覺察對方的意圖,而不是一廂情願的直覺反應…)

==================================

親戚的孩子去國外工作,暫以導遊和經營二手包網站為業。日前回國,請他們用餐,席間孩子提及導遊遇的趣事,他媽媽馬上「導遊工作不固定,還是找個固定的工作比較重要…」孩子的臉馬上冷了下來…我問及經營二手包的狀況,孩子正在熱心描述,他媽媽「二手包能賺幾塊錢,還不如找個固定的工作……」孩子的臉更冷了……

 

我想起該親戚有次如此描述:「兒子回來跟她沒話可說,兩人一開口就是相互對罵……。她對兒子只會批評和指責……」

書中提到有五個步驟,可以陪伴孩子長出因應挫敗的本事,包括:

1. 傾聽孩子的處境:「發生了什麼事?」

2. 回應孩子的情緒感受:「這一定很難受吧!」

3. 詢問孩子的解決方案:「那麼,你打算怎麼辦呢?」

4. 肯定孩子因應問題的過程:「你是怎麼做到的?」

5. 感謝孩子的信任:「謝謝你願意告訴我。」

 

可是我要如何告訴親戚這些對他可能有幫助的訊息呢?他會接受這些訊息嗎?什麼狀況下他會接受呢?算了,上述五步驟看起來也適用於平常與人的互動,有機會試用看看或許比無端給別人建議更重要哩。

 

陳志恆(2019)。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台北:圓神。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談”溝通”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談”溝通”2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談"溝通"3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感(2)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再談”溝通”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你有資格如此耀眼。閱讀《走出苦難,擁抱人生——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認識幾位朋友,因為曾遇到的挫折、苦難,給自己貼上了:我不好、我沒資格等各種自我懷疑的標籤,至今仍難以撕下。過去的自己也曾如此,在低潮時出現負面的聲音,使我想要去探究,要如何擺脫苦難曾帶給自己的創傷,不使自己一次又一次在低潮時陷入自我懷疑的輪迴? 近期在一本書中找到了解答......
Thumbnail
avatar
李盈臻Jane Li
2023-01-31
讀薩提爾的《心的面貌》擁抱情緒的多種樣貌 做情緒的主人隨著薩提爾的論述越來越廣為流傳,借不到熱門書籍的我回去看薩提爾女士早期的創作,《心的面貌》這本書用很簡單好懂的劇場故事,帶領大家了解自我所擁有的多種樣貌,情緒的各種面向都是「我」,好的、不好的都是「我」的一部份,身為主人的自己,要更好的去了解這些情緒背後的根源,更好的混搭出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來面
Thumbnail
avatar
跟著軌軌來讀書
2022-12-11
擁抱彼此的差異—我讀《先知之後》書名:先知之後(全新修訂版) 作者:Lesley Hazleton 譯者:夏莫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2/10/5 ISBN: 9786267129388 eISBN: 9786267129777 穆斯林的先知穆罕默德,在七世紀與髮妻哈蒂嘉結婚之後雖然有四女二子,因為兒子們都早夭,他們收
avatar
奶酥麵包
2022-10-15
【讀書心得】《擁抱似水年華》喜歡文學的人應該聽過普魯斯特的大名,他的名作《追憶似水年華》堪稱是二十世紀初文學的巔峰,然而七大巨冊,一百三十萬字,不是每個人都能嗑得下去的。 ■ 細節的重要 ※微若那一對年輕戀人的悲劇;一個年輕人誤以為愛人已死,於是自盡。他的愛人醒來後,發現他真的步上黃泉,也跟著殉情。 ■ 德勞侯爵現象 結語:
Thumbnail
avatar
喬宜思的觀察筆記
2022-09-04
就算是負面念頭或症狀,也只是想守護你內心的家|讀《擁抱你的內在家庭》 你們知道嗎? 有些看似傷害我們的行為或念頭, 其實是為了保護我們免於回到曾經那個脆弱的狀態… 不論是自我批評、工作狂、酒精成癮、厭世症、自傷與自殺… 它們都是為了保護我們這個「主人」,守護我們內在的家。 與這些過去的「保衛者」們好好道謝、道歉、道愛與道別,轉化過往我們習慣使用的模式。
Thumbnail
avatar
角落星
2022-08-04
閱讀筆記《擁抱年齡焦慮:不安,其實是推動自己成長的力量》★重覆過著每一天,不前進使你覺得焦慮; 即便想做些什麼挑戰,改變卻使你感到不安。 當焦慮和不安的情緒滿溢出來, 整個人就陷入了無力的狀態… 其實,這種無力感是種好的提醒, 提醒你該成長、移動到新的人生階段了。 #擁抱年齡焦慮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07-19
閱讀筆記《空心人:擁抱渴望被愛的靈魂》★苦澀逐漸腐蝕內在,直至愛與被愛的感覺不再。那麼,人該仰賴什麼而活下去呢?我們還能守住心的溫度嗎? ●我們可能陷入一種「空心」的狀態,卻不自知?「空心」,一種失去活力和創造力的狀態,我們使用更多心智去應對生活,卻忽略了心靈與本能,失落了接觸真實情感、理解自我的能力。 ●「空心」的三種層次: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07-02
閱讀筆記《擁抱焦慮,親愛的你會好好的》★鼓起勇氣,每天練習面對焦慮,無論程度多微小都沒關係。 ●試試這一份評估,如果你大部分的答案為「是」,擺脫焦慮並非不可能: 1.每當有人告訴我一些思考或行為可以改善焦慮,我會開始放空,我覺得這件事情無藥可救,或認為對方根本什麼都不懂。 2.如果我必須為某件事情努力,我會覺得我有哪裡不對勁。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06-09
療癒師的讀書筆記《擁抱你的內在家庭》《擁抱你的內在家庭》用華人視角完美地詮釋了〔內在家庭〕系統。用較為大眾化的語言很好地轉譯了專業術語,照顧到了理性的左腦;也用實際的案例來進行應用和剖析了不同的部分,在觸動到讀者的情感時,也照料了感性的右腦。 這是一本好讀的書,也是一個值得學習和應用的系統,我很推薦!
Thumbnail
avatar
琦琦/心秩序療癒師
2022-05-25
閱讀心得《走出苦難,擁抱人生-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今天分享的書是《走出苦難,擁抱人生-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主要內容是藉由ACT療法取向(接受與承諾治療)的理念與很多的練習題,幫助有憂鬱、焦慮的朋友們,走出苦難。適合對ACT有興趣的人,或是目前有焦慮困擾的讀者們。
Thumbnail
avatar
Sabrina | 心的時間
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