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黨(英文全名:Taiwan People’s Partry,縮寫TPP),簡稱民眾黨。創立於2019年,其黨名靈感來自於1927年創立的台灣民眾黨,其核心理念為以台灣為名,以民眾為本。
為中華民國第350個政黨。在2020年,第十屆立委選舉中獲得158萬餘票,取得立法院席次5席並成為第三大黨,僅次於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兩黨。
民眾黨起源
2019年由柯文哲、蔡壁如等人創建,並由柯文哲擔任黨主席。柯文哲在台灣政治中常與其他無黨籍的政治人物被形容為「白色力量」,就像柯文哲自詡的,他不是藍綠軍而是超越傳統藍綠對立的「白色」政治家,政治立場主張更加獨立與平衡。

台灣民眾黨(圖/台灣民眾黨官網)
柯文哲表示,「台灣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民眾」,希望民眾黨可以在藍、綠之外,讓台灣人民有另一個選擇的機會。
台灣民眾黨組織架構圖
起初為柔性政黨,允許雙重黨籍,且不收黨費,不過在2021年後,訂定黨務主管不得擁有雙重黨籍,及黨費為每年500元。不過有規範黨員登記跟黨紀處分的民眾黨其實也仍算是剛性政黨。

台灣民眾黨組織架構圖(圖/新識界)
關於民眾黨-政治理念
民眾黨是以「民意、專業、價值為決定政策目標,希望清廉、勤政、愛民是行政原則,台灣政體利益、人民最大福祉為優先就是我們中心思想」,並以具體實現「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法治、人權、關懷弱勢、永續經營」之台灣價值為目標。
民眾黨的中心思想
柯文哲說,台灣民眾黨成立的理念就是「以台灣為名、以民眾為本,我們希望台灣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民眾」。
民眾黨的政法議題
- 主張減少政府債務,避免債留子孫
- 支持18歲公民權
- 主張推動權力制衡,維持政府一體性
- 主張聯合政府,推動多黨合作與對話
民眾黨多次批評藍綠兩大黨誤用選舉濫開支票,踐踏文官體制。民眾黨認為執政黨應該要告訴人民實話,和人民一同看清楚社會問題,一同解決。
民眾黨的民生議題
- 主張能源多樣化,提高其他再生能源比例,反對核四重啟
- 主張「先碳費、後碳稅」
- 主張興建社會住宅
- 主張改善「數位落差」弭平城鄉發展差距,落實資訊平權,加強雙語教育
- 強調長期規劃、永續經營
對於賴清德提出補助私立大學學雜費一題,民眾黨認為教育問題的根本上不是金錢,而是學生的科系選擇及未來產業相關課程及如何縮短城鄉教育差距才是根本。
並針對最近很夯的社宅議題,提出修正房屋稅條例、增訂囤房稅、房價資訊徹底公開透明等政策。
民眾黨的國防外交議題
民眾黨期望以「爭取兩岸和平主導權」為優先原則,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精神,促進兩岸交流。柯文哲也在先前訪美行程中提到台灣沒有「九二共識」,只有「九六共識」。
台灣民眾黨歷年政治活動
【2019年】
- 8月6日 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創黨成立大會
- 8月23日 經內政部審核通過,為中華民國第350個政黨
【2020年】
- 1月11日 第10屆立委選舉中獲得158萬餘票,獲得席次超過前一年成立的時代力量,躍升為立法院第三大黨
- 6月10日 前移民署長謝立功退出國民黨,正式接任民眾黨秘書長
- 7月1日 開始在各縣市陸續成立黨部
【2021年】
- 1月月9日 舉行第一屆黨代表大會,選出新任中央委員、中央評議委員
- 8月16日 效仿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架構,發布台灣政黨第一本「年度永續報告書」
【2022年】
- 11月26日 九合一選舉中高虹安當選新竹市市長,同時,台北市當選4席議員,全台灣合計14位議員當選。
【2023年】
- 1月3日 前台北市政府涉外事務總監周台竹接任民眾黨秘書長
- 5月20日柯文哲宣布參選2024總統大選
台灣民眾黨的Q&A

台灣民眾黨黨徽(圖/民眾黨官網)
Q1、民眾黨成立多久?
於2019年8月6日成立,至今已超過三年。
Q2、民眾黨的代表色?
官方色彩 : 青色、白色
Q3、民眾黨黨費多少?
黨員每年繳納新台幣500或一次繳納新台幣10,000,方可成為終身黨員
結論
民眾黨本身的政治文化是循序漸進且不斷進行的,並講究「理性、務實、科學」去解決民生問題。雖是2019年才成立的新政黨,但在短短幾年內,卻能在藍綠長期輪替執政下,殺出一條路。
民眾黨也期許人民與政黨間的連結不該只是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而是要打開政黨的大門,讓人民走進政治,去訴說想法和意見。因此,2024年的總統大選對民眾黨來說就顯得極為關鍵。
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多的時政新聞資訊關注新識界,新識界將會提供最新、最準確的選舉資訊,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選舉情勢和候選人的政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