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穿搭」當道,激起社群短影音熱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圖片來源:小紅書)

▲ (圖片來源:小紅書)

多巴胺(dopamine)是一種神經傳遞物質,被稱為「快樂分子」,作為獎勵系統的一部分,當人們感到興奮或愉悅時,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激勵我們追求目標,讓人更有動力。當多巴胺融入穿搭,不僅能在大腦中帶來快樂,現在還能成為你的時尚秘密武器,今年「多巴胺穿搭」(#Dopaminedressing)hashtag 開始流行,形成一股快樂穿搭風氣!


流量破億!多巴胺穿搭掀起短影音熱潮!

▲ (圖片來源:擷取自白晝小熊)

▲ (圖片來源:擷取自白晝小熊)

拋下黑灰白的大地色系,勇敢穿上繽紛色彩,想像身穿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彩虹色系,不僅為自己帶來正能量,也為周遭注入愉悅氣氛。近年服裝色彩轉向活力與繽紛,無論 #Barbiecore#Dopaminedressing,在色系搭配都更鮮艷,更著重展現自身特色。尤其 #Dopaminedressing 穿搭風潮在社群上發酵,TikTok 上有超過 2 億的相關影音內容。

TikToker 白晝小熊,從今年開始更新多巴胺穿搭,雖然網友留言笑說「90 後是非主流,00 後是多巴胺女孩」,顯然有些人還是無法接受多巴胺穿搭。但白晝小熊粉絲數已經突破 400 萬,單集穿搭影片觀看量達 550 萬,小彩虹穿搭系列播放量更高達 5.8 億,從流量就可以看出多巴胺的強大!而這三大原因讓你不得不跟上多巴胺穿搭熱潮:

原因 1:容易開始,全年齡可駕馭!
多巴胺穿搭強調鮮豔、多彩的色彩組合,而這樣的顏色通常衣櫃中的會有的元素,只是很少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多巴胺穿搭提供嶄新的視角,讓人們可以利用現有的衣物來打造出多彩多姿的穿搭風格,易於開始的特點更容易吸引更多人嘗試多巴胺穿搭。

▲ (圖片來源:擷取自 TikTok)

▲ (圖片來源:擷取自 TikTok)

原因 2:名人加持,加速人們參與!

多巴胺穿搭除了給予自己正面積極的心情,也存在實質功用,例如公眾人物在表演場合,就時常穿著多巴胺配色,其目的就是為了吸引目光,讓別人能夠看見。 BLACKPINK 團員 Jennie、Lisa 也時常穿著鮮豔配色的多巴胺風格,服裝選擇同色系,給人和諧舒服的感受。有了名人的加持,粉絲也爭相模仿,多巴胺穿搭也成為時尚主流。

▲ (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

▲ (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

原因 3:社群認同與歸屬感

社群是現代人尋求認同感和歸屬感的重要平台,當多巴胺穿搭成為流行趨勢後,吸引了眾多人開始模仿相同的時尚風格。而社群媒體的特性進一步放大多巴胺的潮流,加速社群認同感的擴散。人們感受到彼此之間的相似性,並願意與其他多巴胺穿搭愛好者分享共同的時尚喜好。集體共鳴和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共同推動多巴胺穿搭在社群中的傳播。

▲ (圖片來源:擷取自小紅書)

▲ (圖片來源:擷取自小紅書)

Y2K 回歸復古後,再用多巴胺把快樂穿在身上!
▲ (圖片來源:擷取自@dr.dawnnkaren)

▲ (圖片來源:擷取自@dr.dawnnkaren)

黃色愉悅、紅色熱情、淺色積極、深色悲傷,不同配色給人不同的印象,顏色心理學影響服裝配色潮流,而多巴胺穿搭就是由此概念延伸而來。

最早多巴胺穿搭是由時尚心理學家 Dawnn Karen 提出,運用色彩心理學的概念,產生對人們情緒和心理狀態的影響,穿搭中所展現的鮮豔色彩可能引起人們的快樂基因,透過色彩的選擇和穿搭,人們能在短影片中點亮自己的快樂感。

單純的顏色就對大眾有可以對精神情緒來正向影響,鼓勵穿得繽紛鮮豔以抱持心情愉悅,大膽展現「我要快樂」的個人主義和價值觀。這樣的穿搭流行不僅是時尚趨勢,更是社會價值觀的體現!

跟上時事!但品牌不需要將內容限制在多巴胺穿搭
▲ (圖片來源:擷取自小紅書)

▲ (圖片來源:擷取自小紅書)

多巴胺穿搭短影片的成功在於不需要複雜的運鏡手法,而是利用輕快的旋律和輕鬆的步伐,將焦點放在鮮豔的穿搭上。只需換上一套多巴胺服裝,就能輕鬆地展現,簡單內容引起很多人爭相模仿。

時尚心理學家 Shakaila Forbes-Bell 指出:「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確認什麼顏色與自信和快樂連結,就穿上它!」品牌在跟隨多巴胺熱潮時,不僅限於穿搭分享,還可以延伸到與品牌相關的內容,例如製作濾鏡、心理測驗等,回歸到自身產品,讓消費者利用時下流行來體驗品牌內容,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和參與。

如果你也喜歡行銷類知識分享,歡迎+追蹤將持續更新,也歡迎來信邀約合作
作者:田霈軒,本文與Partipost合作編輯
嗨!來到我沙龍的夥伴,今天要做什麼樣造型呢?想要看看社群上最流行的話題、想要知道行銷的小技巧、還是想看看我對新鮮事的看法,裡面包山包海(雜七雜八),不定期更新,敬請期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期待好久的真人版《Barbie 芭比》電影終於上映,今年夏天到處都掀起了粉紅色旋風。不只粉紅風潮席捲各領域,從時尚服裝、彩妝用品、電玩設備,甚至速食品牌都跨界聯名,在上映之前就把話題度拉滿!就連同期上映的電影《Oppenheimer 奧本海默》的話題大片,強強對決更帶來的「芭本海默」的迷因現象。
短影片無庸置疑是當今社群平台的主流,經過多年的發展也漸漸從 Z 世代的獨愛,拓展成為全年齡層都能接受的形式。現在大家已經習慣隨手拍個動動(Boomerang)或限動(Stories),當你趕上短影片潮流,以為自己已經成為年輕人時,其實就連拍照習慣都偷偷透露將出你的年齡。 Z 世代會「抖動」,千禧
2023年AI 技術開始廣泛應用於產業中,3年內 AI 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 3,000 億美元,5 年內將預估影響 1,400萬 個職缺!圖像、文字、音樂,原本人們引以為傲的「創意」,現在都被 AI 一一追上。至於人與機器人最大的差異「情感」,或許在未來也會因為 AI 進步,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
日本 JK 流行語第一名「蛙化現象」,難道跟青蛙有關?核心意涵源自於童話《青蛙王子》,竟然是形容談戀愛突然出現的反感情緒!在今年 5 月由日本研究 Z 世代的組織「Z 總研」,統計日本 2023 年上半年 Z 世代流行用語,調查了近千位 Z 世代族群,出乎意料在眾多詞彙中「蛙化現象」打敗眾多日常用語
「叫妳阿嬤來囉!」現在廣告詞不僅是廣告詞,阿嬤們真的來了,甚至比你還紅!近幾年高齡KOL 在社群上大放異彩,爺奶網紅展現新潮有活力的一面,跳脫對於長輩的刻板印象,在網路上吸引大批粉絲,也讓各大品牌開始與他們合作,Granfluencer 開始攻佔各大社群媒體!
AI今年開始蓬勃發展,從ChatGPT大家開始見識到AI的強大,短短幾個月應用層面拓展快速,寫文章、寫故事、寫論文都難不倒,內容難以分辨是人工還是AI,正當文字工作者正在請ChatGPT幫忙寫離職信的時候,AI模特兒橫空出世,時尚圈紛紛緊張了起來,難道最快失業的職業是模特兒?
期待好久的真人版《Barbie 芭比》電影終於上映,今年夏天到處都掀起了粉紅色旋風。不只粉紅風潮席捲各領域,從時尚服裝、彩妝用品、電玩設備,甚至速食品牌都跨界聯名,在上映之前就把話題度拉滿!就連同期上映的電影《Oppenheimer 奧本海默》的話題大片,強強對決更帶來的「芭本海默」的迷因現象。
短影片無庸置疑是當今社群平台的主流,經過多年的發展也漸漸從 Z 世代的獨愛,拓展成為全年齡層都能接受的形式。現在大家已經習慣隨手拍個動動(Boomerang)或限動(Stories),當你趕上短影片潮流,以為自己已經成為年輕人時,其實就連拍照習慣都偷偷透露將出你的年齡。 Z 世代會「抖動」,千禧
2023年AI 技術開始廣泛應用於產業中,3年內 AI 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 3,000 億美元,5 年內將預估影響 1,400萬 個職缺!圖像、文字、音樂,原本人們引以為傲的「創意」,現在都被 AI 一一追上。至於人與機器人最大的差異「情感」,或許在未來也會因為 AI 進步,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
日本 JK 流行語第一名「蛙化現象」,難道跟青蛙有關?核心意涵源自於童話《青蛙王子》,竟然是形容談戀愛突然出現的反感情緒!在今年 5 月由日本研究 Z 世代的組織「Z 總研」,統計日本 2023 年上半年 Z 世代流行用語,調查了近千位 Z 世代族群,出乎意料在眾多詞彙中「蛙化現象」打敗眾多日常用語
「叫妳阿嬤來囉!」現在廣告詞不僅是廣告詞,阿嬤們真的來了,甚至比你還紅!近幾年高齡KOL 在社群上大放異彩,爺奶網紅展現新潮有活力的一面,跳脫對於長輩的刻板印象,在網路上吸引大批粉絲,也讓各大品牌開始與他們合作,Granfluencer 開始攻佔各大社群媒體!
AI今年開始蓬勃發展,從ChatGPT大家開始見識到AI的強大,短短幾個月應用層面拓展快速,寫文章、寫故事、寫論文都難不倒,內容難以分辨是人工還是AI,正當文字工作者正在請ChatGPT幫忙寫離職信的時候,AI模特兒橫空出世,時尚圈紛紛緊張了起來,難道最快失業的職業是模特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多巴胺」正流行 「多巴胺」這個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近來越來越夯,與「多巴胺」有關的流行詞在中國大陸的網路上也越來越多。因為分泌「多巴胺」能感受到愉悅,因此能與之拉上關係的品項大為流行,例如「多巴胺穿搭」—指穿著鮮艷色彩,俏皮印花,看來樂觀醒目,據稱讓人看了能釋放出令人興奮的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冰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文章探討了如何通過多巴胺和內啡肽來追求幸福感,指出短暫的快樂和長期的成就感都會隨著時間減弱。建議追求性格型目標,如成為一個慷慨大方的人,以及建立有意義的友誼,以獲得持久的幸福感。強調設定無終點的性格目標和珍惜真正的友誼,幫助我們獲得長期穩定的幸福。
遇事不決......多巴胺? 從滿懷熱情的時代到「你的快樂毫無價值」. —多巴胺職業讀書心得 前前言,這篇文章是用來推廣下方連結文章的. 前言:多巴胺職業(Dopamine Career):為什麼有些熱情特別不值錢?|思考週記 簡述,多巴胺是一種能夠帶來快樂的神經傳導物質.
Thumbnail
多巴胺不是好東西。這篇文章瀏覽《神經可塑性》、《貪婪的多巴胺》(The Molecule of More,繁體中文譯為《欲望分子多巴胺》)、《多巴胺國度》、《自造幸福》、《箭藝與禪心》等書籍,探討減少仰賴多巴胺的生活是否值得追求,並試著描述「無欲」與「審美」的境界。
Thumbnail
繼多變多巴胺—前傳半個月後,我們又知道多巴胺姑娘₯和其他人類打交道時,會協助我們的大腦以公平原則對待其他人。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具有「動機和目標導向行動」功能的熟女多巴胺₯,即使沒有獎勵,她也會驅使你去挑戰困難的事。《國家地理雜誌國際版》5月的一篇文章「為什麼多巴胺驅使你去做困難的事情。。。
Thumbnail
話說多變多巴胺—前傳告訴我們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動態相互作用,能夠影響人類社會的行為。為了節省時間,也為了預防覺得科普無聊的人失去耐心,那我們就主要用3張圖直接摘要這個2024年2月26日《自然人類行為》的研究:人類黑質中的多巴胺和血清素跟蹤經濟交換過程中的社會背景和價值信號,亦是人類首次發現。。。
Thumbnail
晚安~這裡策展的是今天2024年4月24日星期3,下午6點刊登在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ASE 報科學】的「多變多巴胺-前傳」的補充圖文。A.H.和AI協力再畫一張圖,讓原本將多巴胺擬人化後的科普文,再更具體的再擬人化一下,讓多巴胺姑娘從少女、青年、熟女等階段的科學成長歷程故事。。。
Thumbnail
為什麼生活物質越好 憂慮症患者卻逐年成長 因為"快樂太容易取得" 大腦平衡機制,當快樂過多,痛苦就會出現 所以人會想要更多快樂壓抑痛苦,最後就會崩壞,這也是現在的人胃口只會越來越大 每天都需要高刺激 高行為 高感官或是高藥物效用讓生活平衡 長時間已經超越我們大腦可以處理多巴胺的量 讓
Thumbnail
多巴胺在大腦中的角色以及其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探討了多巴胺對行動和動機的控制,以及如何形成獎賞迴路。多巴胺所帶來的愉悅感永無止境的渴望,同時會伴隨痛苦。多巴胺上癮的過程,並列舉了相關案例。最後提供了降低多巴胺不良影響的方法,包括獨處、活在當下、感受生活細節的神奇以及延後滿足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多巴胺」正流行 「多巴胺」這個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近來越來越夯,與「多巴胺」有關的流行詞在中國大陸的網路上也越來越多。因為分泌「多巴胺」能感受到愉悅,因此能與之拉上關係的品項大為流行,例如「多巴胺穿搭」—指穿著鮮艷色彩,俏皮印花,看來樂觀醒目,據稱讓人看了能釋放出令人興奮的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冰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文章探討了如何通過多巴胺和內啡肽來追求幸福感,指出短暫的快樂和長期的成就感都會隨著時間減弱。建議追求性格型目標,如成為一個慷慨大方的人,以及建立有意義的友誼,以獲得持久的幸福感。強調設定無終點的性格目標和珍惜真正的友誼,幫助我們獲得長期穩定的幸福。
遇事不決......多巴胺? 從滿懷熱情的時代到「你的快樂毫無價值」. —多巴胺職業讀書心得 前前言,這篇文章是用來推廣下方連結文章的. 前言:多巴胺職業(Dopamine Career):為什麼有些熱情特別不值錢?|思考週記 簡述,多巴胺是一種能夠帶來快樂的神經傳導物質.
Thumbnail
多巴胺不是好東西。這篇文章瀏覽《神經可塑性》、《貪婪的多巴胺》(The Molecule of More,繁體中文譯為《欲望分子多巴胺》)、《多巴胺國度》、《自造幸福》、《箭藝與禪心》等書籍,探討減少仰賴多巴胺的生活是否值得追求,並試著描述「無欲」與「審美」的境界。
Thumbnail
繼多變多巴胺—前傳半個月後,我們又知道多巴胺姑娘₯和其他人類打交道時,會協助我們的大腦以公平原則對待其他人。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具有「動機和目標導向行動」功能的熟女多巴胺₯,即使沒有獎勵,她也會驅使你去挑戰困難的事。《國家地理雜誌國際版》5月的一篇文章「為什麼多巴胺驅使你去做困難的事情。。。
Thumbnail
話說多變多巴胺—前傳告訴我們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動態相互作用,能夠影響人類社會的行為。為了節省時間,也為了預防覺得科普無聊的人失去耐心,那我們就主要用3張圖直接摘要這個2024年2月26日《自然人類行為》的研究:人類黑質中的多巴胺和血清素跟蹤經濟交換過程中的社會背景和價值信號,亦是人類首次發現。。。
Thumbnail
晚安~這裡策展的是今天2024年4月24日星期3,下午6點刊登在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ASE 報科學】的「多變多巴胺-前傳」的補充圖文。A.H.和AI協力再畫一張圖,讓原本將多巴胺擬人化後的科普文,再更具體的再擬人化一下,讓多巴胺姑娘從少女、青年、熟女等階段的科學成長歷程故事。。。
Thumbnail
為什麼生活物質越好 憂慮症患者卻逐年成長 因為"快樂太容易取得" 大腦平衡機制,當快樂過多,痛苦就會出現 所以人會想要更多快樂壓抑痛苦,最後就會崩壞,這也是現在的人胃口只會越來越大 每天都需要高刺激 高行為 高感官或是高藥物效用讓生活平衡 長時間已經超越我們大腦可以處理多巴胺的量 讓
Thumbnail
多巴胺在大腦中的角色以及其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探討了多巴胺對行動和動機的控制,以及如何形成獎賞迴路。多巴胺所帶來的愉悅感永無止境的渴望,同時會伴隨痛苦。多巴胺上癮的過程,並列舉了相關案例。最後提供了降低多巴胺不良影響的方法,包括獨處、活在當下、感受生活細節的神奇以及延後滿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