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牛還是社恐?盤點Z世代社交趨勢!

社牛還是社恐?盤點Z世代社交趨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圖片來源:擷取自Soul APP)

Soul在2016年推出,是一款主打匿名語音的社交App,有趣的是它透過「靈魂鑑定」的方式來配興趣相符的用戶,上線至今吸引將近3000萬活躍用戶,其中Z世代就佔了8成。近期旗下的Just So Soul研究院也分享 《2023 社交趨勢關鍵字》,以八組關鍵字做為Z世代的社交洞察!


線下「友誼衰退」,線上「蓬勃發展」


raw-image

▲(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


從2,214位用戶中統計的八組關鍵詞中看出,Z世代對於社交的習慣轉換,對於現實世界的社交狀態越少越好,也有不少人自嘲習慣「低頭走路,免得和別人打招呼」。身為數位原住民的Z世代,高度仰賴線上社交,常常會形成線上無話不談,線下無話可說的情況。因此中國也流行「線上社牛(社交牛B),線下社恐(社交恐懼)」的說法,來形容多數Z世代族群的交友窘境。另外從Soul發布的《2023年輕人社交態度報告》中顯示,因為兩點一線的日子,接觸的生活圈固定,導致51%的年輕人認為在現實生活不容易認識新朋友。


雖然現實生活看似社交衰退,但是線上交友卻有另一片天。由於社交App發展快速,Z世代對於社交平台的偏見日漸消弭,使用社交App早已被排除在「羞恥行為」中,因此年輕人也更有興趣在社交平台展現自我、認識興趣相投的朋友,並建構友好的交友環境。據報告顯示52%的Z世代表示曾在社交平台結交親密朋友,可見從現實生活中缺少的社交,也從線上補足缺口。

萬物皆可「搭」,一起湊一咖

raw-image

▲(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


即便Z世代在生活中常遇到「社交卡頓」的狀態,但在社交平台上也應運而生「找搭子」風氣。透過線上社交模式,更容易在同溫層找到有共同目的或興趣相投的朋友,就算在線上不太熟,但只要想法一拍即合就能結伴,因此也有「學習搭子」一起學英文,「飯搭子」相互約吃飯。統計顯示Z世代對於「搭子文化」抱持正向態度,有68%的人也認為找搭子是踏出舒適圈的第一步,也有53%認為是高效人際交往的方式。


台灣找搭子的風氣還不是很盛行,但新模式也正在發酵。Eatgether App也看準新興社交模式,讓網友結合線上交友並線下聚會,據統計每月促成超過5萬場飯局,線上活躍用戶突破百萬人。王品集團也看準「飯搭子」的機會,結合Eatgether推出O2O的行銷方式,即使不認識,只要肚子餓就可以搭作伙!


追求快樂社群,拒絕emo!

raw-image

▲(圖片來源:擷取自天貓微博)


「emo」一詞從2021年爆紅,是「emotional」的縮寫,普遍用於「傷感」、「不滿意」的負面情緒。emo兩年後,Z世代開始正向積極了起來,流行起了#反emo的風潮,提倡拒絕情緒化,追求開心樂觀的生活態度,Tiktok上也開始流行反emo文學,講述廢到笑的文案,以排解自己emo的情緒,勇於拒絕負面情緒,追求快樂生活!


搭上反emo風潮,天貓也推出「反emo手冊」,描述年輕人常見的emo場景,例如通勤、內卷、獨處等情況,並鼓勵emo仔利用「食療」,順勢行銷黑巧克力產品,也為生活打氣,拒絕愁雲慘霧的情緒,巧妙的透過兩極情緒描述,將負面情緒轉化成正面能量,讓消費者共感並認同反emo的觀點。



社交趨勢改變,但交友本質不變


raw-image

▲(圖片來源:擷取自Soul APP)

Z世代從過去的廣泛交友,到現在只追求2.5個知心好友,偏好重質不重量的交友模式。在現實社會看似社交孤立,但其實需求從未消失,只是從現實生活轉移到線上社群。社交App推陳出新,使得社交型態快速迭代,Z世代並不排斥新可能,更傾向擁抱科技機制篩選,快速有效的找到自己的同溫層,以尋求一處可以慰藉情緒的樹洞。





1.已讀就回:已讀就回是最高社交禮儀,年輕人更嚮往更及時的回應和精神共鳴

2.真實人設:用心打造人設,有時是為了追求完美,有時是為了更真實。

3.找搭子:萬事皆可找搭子,不是情感降級,而是興趣升級下,深度關係的開端。

4.自我關懷:相較過分在意外界,現在更關注自己的情緒,希望自己更開心。

5.情緒代償:在某一場景下缺失的情緒慰藉,總會以另一種方式補償。

6.反EMO:年輕人不願意被emo情緒困住,我們就是要快樂。

7.發瘋人生:年輕人以無公害的發瘋,尋找情緒出口。

8.友誼衰退:現代社會的流動性和倦怠感,讓社交卡頓成為一種通病,年輕人正在尋找擁抱變化的新方式。


avatar-img
Passion|社群觀點、行銷分享
13會員
26內容數
嗨!來到我沙龍的夥伴,今天要做什麼樣造型呢?想要看看社群上最流行的話題、想要知道行銷的小技巧、還是想看看我對新鮮事的看法,裡面包山包海(雜七雜八),不定期更新,敬請期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quishmallow絨毛娃娃,自2017年推出以來銷售量突破7,300萬隻,2022年更成為美國玩具基金會的年度玩具。這款玩具不僅受到KOL們的推崇,還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分享。透過與知名IP聯名和多樣化經營,成功吸引了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成為玩具界的一匹黑馬。
在求職季節,LinkedIn的使用者發現了一個新詞彙「CFBR」(Commenting for better reach),其主要目的是透過留言來提高帖子曝光率,讓求職訊息能夠觸達更多人。CFBR成為一種現象,幫助求職者在社群中相互鼓勵,並利用社群演算法來增加曝光,最終助人找到工作的機會。
隨著人們注意力的縮短,短影音已成為品牌傳遞內容的重要手段。本文將探討2024年短影音的主要趨勢,包括直式影片的優勢、原生內容的影響力、無聲影片的製作技巧等,並且提供品牌爭取曝光率的有效策略。透過品牌挑戰賽、QA影片、KOL廣告等方式,幫助品牌抓住短影音流量的機會,實現行銷成功。
Squishmallow絨毛娃娃,自2017年推出以來銷售量突破7,300萬隻,2022年更成為美國玩具基金會的年度玩具。這款玩具不僅受到KOL們的推崇,還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分享。透過與知名IP聯名和多樣化經營,成功吸引了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成為玩具界的一匹黑馬。
在求職季節,LinkedIn的使用者發現了一個新詞彙「CFBR」(Commenting for better reach),其主要目的是透過留言來提高帖子曝光率,讓求職訊息能夠觸達更多人。CFBR成為一種現象,幫助求職者在社群中相互鼓勵,並利用社群演算法來增加曝光,最終助人找到工作的機會。
隨著人們注意力的縮短,短影音已成為品牌傳遞內容的重要手段。本文將探討2024年短影音的主要趨勢,包括直式影片的優勢、原生內容的影響力、無聲影片的製作技巧等,並且提供品牌爭取曝光率的有效策略。透過品牌挑戰賽、QA影片、KOL廣告等方式,幫助品牌抓住短影音流量的機會,實現行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