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價值」和「我詮釋的普世價值」間的界線:《特勤沙龍》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當一群以色列移民和敘利亞移民在美國街頭吵成一團時,話題卻不知為何轉成討論哪種女性才是他們的天菜,然後把希拉蕊等人一起品頭論足了一陣。

 

而且劇組之所以請來瑪麗亞凱莉客串一角並非天外飛來一筆,而是在全片的中東場景多在大馬士革取景,然後看到大街小巷都是瑪麗亞凱莉的海報,才故意有這安排

 

好萊塢電影講中東或伊斯蘭世界的主題不稀奇,不論是講戰場上的槍林彈雨、政治權謀的爾虞我詐,甚至是諷刺美國政府在中東問題上的失策無能也不遺餘力,但拉到以阿問題卻好像變成啞巴了一般,作品的質量出現了一個奇異的黑洞,史蒂芬史匹柏的《慕尼黑》講述以阿之間的仇恨死結是一個,但是亞當山德勒的《特勤沙龍》除了是部以以阿問題為基底的低俗喜劇外,其實更意外導出美國或好萊塢最不想在以阿問題上提到的一點:美國或西方國家在以阿問題間的扮演的角色,也是一切西方和伊斯蘭世界間衝突和問題的核心。不過也只有史蒂芬史匹柏和亞當山德勒的猶太裔背景才接得起這類題材的電影,頗有「尼哥」兩字才有黑人才能說的意味:像梅爾吉勃遜拍的,從新約聖經原封不動搬上螢幕的《受難記》,馬上就被安了一個「反猶太」大帽。

 

在《特勤沙龍》片中,「美國夢」被當作一種「普世價值」,解釋了包括主角在內以阿移民們其實不願意再忍受原鄉的緊繃環境和彼此衝突的價值觀,只為在這個普世價值所打造的國度下圖一個安穩的環境,不管是當一個理髮師,還是開計程車餬口,甚至是兩方移民社群的比賽中,雙方一起在瑪麗亞凱莉的帶領下大唱美國國歌,真是美國夢的徹底勝利。

 

當然隨後也展現了「美國夢」的詮釋權力並不是在這些嚮往美國夢的移民身上,而是以好萊塢的民主黨色彩,指控了財團政界,以及共和黨的老粗們,一手攪亂了移民以至於世界間的情勢。但是阿拉伯之冬,歐巴馬以人道等普世價值之名和敘利亞死磕到底,結果搞出了個伊斯蘭國,被川普狠狠吐槽了一番。比起為了明擺著就是為石油等資源利益在中東伸張勢力的共和黨思維,用「普世價值」在世界搞事的民主黨並沒有高明到哪去,甚至是比共和黨還要虛偽下作

 

甚至是面對眾多財團打手,主角和他的敘利亞宿敵一起發出的以阿「和諧之聲

」卻是堪比胖虎唱歌的超級魔音,震耳欲聾,也帶著一種對於「美國的普世價值」的嘲諷。所謂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冷戰結束後,法蘭西斯福山和尼克森曾樂觀地提出美國和西方價值將是「歷史的終結」,只有杭亭頓冒著美國霸權主義的批判提出了文明衝突論,預示了下一階段價值觀的戰場,西方價值體系並不會因為贏得了冷戰和波斯灣戰爭就此至高無上,而賓拉登也以幾架波音客機證明了杭亭頓的正確性,也讓法蘭西斯福山修正了自己的言論。

 

「普世價值」的追求是保守主義的一種天性和目標,但之中的陷阱就在於「普世價值」的「詮釋權」是在誰的手中?而這也是許多號稱服膺普世價值的人最大的陷阱,但踏出陷阱的人發出的聲音卻又如此刺耳,這也是《特勤沙龍》中所掀開的遮羞布:美國在以阿問題上面的錯誤,造成了美國一步錯步步錯的結果。

                  

(不過也不要一味怪西方國家偏袒以色列:因為阿拉伯國家除了定期朝拜麥加外,也順便朝拜了克里姆林宮,西方國家看在眼裡當然是直接對以色列情義相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loodrose1420023的沙龍
2會員
12內容數
滿腹不得時宜,卻又不得不寫的文字,僅供一笑:最喜歡以前梁實秋《雅舍小品》等作中,寫生活、寫吃喝、寫心情,故藉機東施效顰,或可得欺世盜名得意一時之效。
2023/08/15
爽快地認輸,爽快地離開舞台,卻比不斷地贏得勝利更需要智慧和勇氣。
Thumbnail
2023/08/15
爽快地認輸,爽快地離開舞台,卻比不斷地贏得勝利更需要智慧和勇氣。
Thumbnail
2023/08/10
「道德問題」常會是指控華爾街在金融危機的直接方便藉口,但反過來說,「道德問題」也讓華爾街設計出次級貸款看似利人利己福國利民的完美方案,也讓美國財政部在面對房市泡沫連環爆時,只能眼看著讓華爾街成為介於脂肪球和豬八戒間的角色:用過即丟且裡外不是人...
Thumbnail
2023/08/10
「道德問題」常會是指控華爾街在金融危機的直接方便藉口,但反過來說,「道德問題」也讓華爾街設計出次級貸款看似利人利己福國利民的完美方案,也讓美國財政部在面對房市泡沫連環爆時,只能眼看著讓華爾街成為介於脂肪球和豬八戒間的角色:用過即丟且裡外不是人...
Thumbnail
2023/08/06
我更喜歡用「拈花微笑」,或是「道可道非常道」般的不可說意境去詮釋這個守護人類文明和自身之所以還能稱之為「人」的最後防線,若要硬是要給個稱呼,大概就是《機動戰士鋼彈之逆襲的夏亞》最後所出現的「希望之光」吧。
Thumbnail
2023/08/06
我更喜歡用「拈花微笑」,或是「道可道非常道」般的不可說意境去詮釋這個守護人類文明和自身之所以還能稱之為「人」的最後防線,若要硬是要給個稱呼,大概就是《機動戰士鋼彈之逆襲的夏亞》最後所出現的「希望之光」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普世價值」的追求是保守主義的一種天性和目標,但之中的陷阱就在於「普世價值」的「詮釋權」是在誰的手中?而這也是許多號稱服膺普世價值的人最大的陷阱,
Thumbnail
「普世價值」的追求是保守主義的一種天性和目標,但之中的陷阱就在於「普世價值」的「詮釋權」是在誰的手中?而這也是許多號稱服膺普世價值的人最大的陷阱,
Thumbnail
美軍在阿富汗刺殺塔里班這種故事,就像《紅翼行動》、《13小時》這種美國大兵捨身取義的偉人故事,對抗中東恐怖份子、大兵旁邊有一個擔心他的老婆依靠著他,還要有小孩,要保護妻小、要與妻訣別、男子氣概。像是麥可貝跟彼德柏格喜歡拍的片,竟然蓋瑞奇會拍,一個喜歡拍搶劫犯罪片的導演,突然拍這種片,算蠻新奇的。
Thumbnail
美軍在阿富汗刺殺塔里班這種故事,就像《紅翼行動》、《13小時》這種美國大兵捨身取義的偉人故事,對抗中東恐怖份子、大兵旁邊有一個擔心他的老婆依靠著他,還要有小孩,要保護妻小、要與妻訣別、男子氣概。像是麥可貝跟彼德柏格喜歡拍的片,竟然蓋瑞奇會拍,一個喜歡拍搶劫犯罪片的導演,突然拍這種片,算蠻新奇的。
Thumbnail
這次,要先與大家分享的是在影展期間,給出五星滿分評價的六部電影作品當中的前三部,分別是《出走巴黎》、《神聖電視台》還有《鈦》。​
Thumbnail
這次,要先與大家分享的是在影展期間,給出五星滿分評價的六部電影作品當中的前三部,分別是《出走巴黎》、《神聖電視台》還有《鈦》。​
Thumbnail
  看到板上對於算牌手這部電影普遍負評,我也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說不上是為這部片平反,但是提供幾個觀影的方向,和大家討論討論。    電影的劇情沒有太過明確的起承轉合,比起許多大場面的英雄動作片,很容易讓人感到沉悶,迷失在一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對話之中不明所以。    整部電影是由伊薩克. 奧斯卡飾演的威
Thumbnail
  看到板上對於算牌手這部電影普遍負評,我也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說不上是為這部片平反,但是提供幾個觀影的方向,和大家討論討論。    電影的劇情沒有太過明確的起承轉合,比起許多大場面的英雄動作片,很容易讓人感到沉悶,迷失在一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對話之中不明所以。    整部電影是由伊薩克. 奧斯卡飾演的威
Thumbnail
《絕望者之歌》當時被《經濟學人》雜誌評為「2016 年關於美國最重要的一本書」。而其實,不只是作者詳實敘述的鄉巴佬文化,書本出版後在美國引起的反彈和認同,電影採取的改編策略、選擇的焦點,以及其中傳達的成功觀和後續可以進行的辯證反思,全都讓我們更加深刻理解了這個時代的美國。
Thumbnail
《絕望者之歌》當時被《經濟學人》雜誌評為「2016 年關於美國最重要的一本書」。而其實,不只是作者詳實敘述的鄉巴佬文化,書本出版後在美國引起的反彈和認同,電影採取的改編策略、選擇的焦點,以及其中傳達的成功觀和後續可以進行的辯證反思,全都讓我們更加深刻理解了這個時代的美國。
Thumbnail
伊利亞.蘇萊曼的巴勒斯坦裔身分,其長年不受到國際認同的國族壓抑,促使《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主角的旁觀噤默,在冷靜自持的觀察之外,相對於《遊戲時間》更多了國族認同的探討層面,讓默劇的表演設定不再是自發性的沉默,而是巴勒斯坦在國際舞台上面臨西方文化以及政治霸權時,被動地失去了話語權的真實寫照。
Thumbnail
伊利亞.蘇萊曼的巴勒斯坦裔身分,其長年不受到國際認同的國族壓抑,促使《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主角的旁觀噤默,在冷靜自持的觀察之外,相對於《遊戲時間》更多了國族認同的探討層面,讓默劇的表演設定不再是自發性的沉默,而是巴勒斯坦在國際舞台上面臨西方文化以及政治霸權時,被動地失去了話語權的真實寫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