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聽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豬爸爸帶孩子和婆婆下南部旅遊了。

湯米在視訊電話那頭說到:「媽媽,我們不在家,你是不是很開心?」

吉米:「媽媽,把你的手機鏡頭四處照一照,我要檢查有沒有偷藏其他男生!」

「哈哈哈哈哈!怎麼可能啦!我最愛你們了!」我說

「你們不在家,我很害怕好嗎!?跟你們說,昨天半夜媽媽聽到外面有小狗在亂叫,我害怕到睡不著覺….」


湯米急忙插話:「我才不相信!你下班後就可以一直追劇呀!沒人吵你不是?你不是最討厭我們吵你了!…而且,你不是說你不喜歡怕鬼的人嗎?你自己不就是?! 」

「哎呀!我是怕有壞人好嗎?…..」

此時,

吉米擠到鏡頭的前面,

興奮的拿出戰利品「恐龍蛋機器人」對我展示,

結束了我和湯米的對話。


▪️

你在聽什麼?


當你跟孩子交流的時候,

甚或你們對話有了挑戰的時候,

你真正在聽的是什麼?


你是聽情感嗎?

你是聽他內在的需求嗎?

聽他內在的那個矛盾衝突嗎?


還是從頭到尾,

只顧著捍衛自我,

尊嚴、面子、道理、話語權?


哎呀~

掛掉電話那刻,

我感覺內心湧起了一絲懊惱,

懊惱自己怎麼沒有把握機會說實話…


明明我就聽出來啦!

湯米是在抱怨媽媽平時對他吵鬧的嚴厲指責(我的確比較常罵他),

湯米是在向我確認在媽媽心中的位置。


明明我就可以誠實說出自己的感受!

我在害怕什麼?為什麼迴避?

大可趁這個機會告訴他:

「媽媽真的好喜歡這種安靜自在的感覺,不用煩惱你們的三餐、不用聽到你們吵鬧、不用擔心你們亂看YT、不用半夜起來幫你們蓋被、不用有做不完的家務…..,減少了好多辛苦呢!」


「但你們不在身邊,我還是會覺得有點孤單,時不時會想你們。睡覺時沒有你們可以抱抱、摸摸屁股,媽媽會睡不著….。」


趁這個機會,

讓他更了解媽媽、更明白媽媽的需求,

也確認媽媽對他的愛始終不會改變。


#孩子比你想的還在意著你


▪️

當你在聽孩子說話時,

如果沒有把孩子的情感需求帶到身體帶進心裡,

彼此之間其實是分裂沒有鏈結的。


我們都知道,

沒有處在連接的關係裡,

說再多道理都沒有用。

沒有處在高品質的鏈結裡,

理論概念根本豪無用武之地!


而這個世界的大人(我說我)

卻仍然固執地不停去學理論講道理,

忽略了最重要的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

根本沒向孩子真正的去打開呀!


#沒有連結什麼都不會發生的

#明天的視訊通話看我的蛤

#感謝豬爸爸把他們全都帶走耶耶耶

#爽吃一整大盤的鮭魚握壽司和貝比沙拉佐五仁辣果油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12會員
119內容數
當一個大人(教師)懂得使用正確的對話方式,孩子(學生)會喜歡跟你在一起,你也會更喜歡孩子。正確的對話讓人生命經驗一致性的連結,教育只要往這個方向走,問題將不會是問題了。茶米老師的校園日誌,分享校園對話的實際案例,也紀錄茶米老師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茶米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了嗎?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 小學高年級、國中的年紀時, 就是大部分的父母進入中年危機的時候了。 ▪️ 三明治世代的你, 除了為工作與生活的柴米油鹽奔波, 還多了面對暴衝青春期孩子的教養與升學擔心, 親愛的父母可能也邁入另一個需要關注的「叛逆期」….. 當夜
孩子:「媽媽,我們班很誇張,惡搞排擠、打架鬧事、罵老師三字經、故意擾亂課堂的同學好幾個。我看老師好辛苦,根本管不來….我都不想去上學了!」 媽媽驚訝回:「班級太亂,所以讓你不想去上學啦?這個意思?」 孩子:「嗯!我不喜歡這個班。」 「原本覺得還可以忍受,但是常常
發生了你再說叫懲罰;發生前你有說才叫規範。 帶著情緒說話那是說教;溫柔而堅定才是溝通。
吉米用堆滿笑容的小臉蛋兒湊到我眼前說: 「媽媽~你只要看著我好棒棒就好。」 看來, 修煉還是不夠的。 不知不覺, 我又把生活過得太嚴肅, 連小朋友的道行都比我高多!(笑) ◾️ 利用暑假輔導前的空擋, 趕緊送身體去進廠檢修一番。 醫生:「你的血紅素連正常人的一半都不到!......都這麼久了,你還不
我知道這話沒人愛聽的, 你充滿著無奈和悲苦, 搞不好也沒人敢告訴你…… 但, 我還是決定要說: 你失職了! ▪️ 「老師,這是目前我跟他最好的狀態,而且現在的孩子也罵不得呀!……就這樣吧!老師。」 「我根本不敢說他,光光問他事情就三字經飆過來!…更不用講要管教他了。」 「他假裝的啦
「媽媽你笑了耶!」 「媽媽你心情不好喔?」 「媽媽,抱抱充電。」 吉米最會觀察媽媽了, 感覺媽媽累了、不開心了, 就會靠過來說要給媽媽抱抱給媽媽充電。 可能忙碌生活中, 我忘了給自己停一下, 忘了給孩子們smile~ 但, 孩子們其實都好在意呀! 注意著我們的每個情緒和一舉一動。 #孩子對父母深深的
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了嗎?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 小學高年級、國中的年紀時, 就是大部分的父母進入中年危機的時候了。 ▪️ 三明治世代的你, 除了為工作與生活的柴米油鹽奔波, 還多了面對暴衝青春期孩子的教養與升學擔心, 親愛的父母可能也邁入另一個需要關注的「叛逆期」….. 當夜
孩子:「媽媽,我們班很誇張,惡搞排擠、打架鬧事、罵老師三字經、故意擾亂課堂的同學好幾個。我看老師好辛苦,根本管不來….我都不想去上學了!」 媽媽驚訝回:「班級太亂,所以讓你不想去上學啦?這個意思?」 孩子:「嗯!我不喜歡這個班。」 「原本覺得還可以忍受,但是常常
發生了你再說叫懲罰;發生前你有說才叫規範。 帶著情緒說話那是說教;溫柔而堅定才是溝通。
吉米用堆滿笑容的小臉蛋兒湊到我眼前說: 「媽媽~你只要看著我好棒棒就好。」 看來, 修煉還是不夠的。 不知不覺, 我又把生活過得太嚴肅, 連小朋友的道行都比我高多!(笑) ◾️ 利用暑假輔導前的空擋, 趕緊送身體去進廠檢修一番。 醫生:「你的血紅素連正常人的一半都不到!......都這麼久了,你還不
我知道這話沒人愛聽的, 你充滿著無奈和悲苦, 搞不好也沒人敢告訴你…… 但, 我還是決定要說: 你失職了! ▪️ 「老師,這是目前我跟他最好的狀態,而且現在的孩子也罵不得呀!……就這樣吧!老師。」 「我根本不敢說他,光光問他事情就三字經飆過來!…更不用講要管教他了。」 「他假裝的啦
「媽媽你笑了耶!」 「媽媽你心情不好喔?」 「媽媽,抱抱充電。」 吉米最會觀察媽媽了, 感覺媽媽累了、不開心了, 就會靠過來說要給媽媽抱抱給媽媽充電。 可能忙碌生活中, 我忘了給自己停一下, 忘了給孩子們smile~ 但, 孩子們其實都好在意呀! 注意著我們的每個情緒和一舉一動。 #孩子對父母深深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你,還好嗎? 生活有不如意的地方?有些事,會否無法向身邊人傾訴? 情緒找不到出口,心口的擔子愈來愈重? 你,還好嗎? 如果你想向我訴說,如你想聽我的想法: • 請加入我的沙龍會員 • 我會不定時在討論區開放約每星期一封的「會員來信」限額 【 請開啟討論區通知 】
某次嫂嫂突然很緊張地敲我:「可以幫我問看看我家的狗狗罵搜(台語的肉鬆)怎麼了嗎?他一直在發抖,不知道是甚麼情況。」 在緊急接上線後,罵搜嗚嗚的哭說:「媽媽都不陪我,我好不舒服喔~」 但嫂嫂卻很驚訝的回答:「但是他現在就在我旁邊一起看我老公打球啊,並沒有不陪他。」 在罵搜的抖抖抖哭聲中,我靈光
Thumbnail
活到現在,學習到現在,目前會開始把夢境中的邏輯和感受放到醒後的世界。今年我的先生和我分享了一句話:「要去聽宇宙的聲音。」會聊到這段話是因為,他本身也有特殊的經歷,然後他根據他知道的訊息後,給我的建議。但這個建議,對
辣辣一眾人吃飽飯在樹下乘涼,辣辣先說話了:爸爸的內在聲音其實就是愛,但世界往往是以鬥爭的形式成就自己。愛拼才會贏,爸爸不想拼,因為爸爸知道將來見阿彌陀佛什麼都有,但內在聲音要爸爸做猴子和魔慈眾生玩。只是爸爸根本沒有這種心思,所以沒什麼好玩的,我也聽得懂聲音。 甜甜喝了一口礦淺水,他才說:對於人的劣
「媽媽,你睡了嗎?」深夜,本是孩子們的熟睡時間,颽颽怯生生地敲了我的房門。 這幾天我們一家子不幸被流感攻擊,睡眠品質都不好。 「還醒著,怎麼啦?」我抬眼一看,颽颽的臉頰上有著不易見的淚痕。 颽颽抱著他的睡眠安撫娃娃二哈,窩在我旁邊。「我想阿公了。」
Thumbnail
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們家老大。他有時候有在睡夢中醒來,沒看到我在旁邊,會哭得非常的淒慘,會一直在那邊喊著「我想爸爸」、「爸爸你在哪裡」。 這個問題我後來反思過,因為在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我曾經使用「你再不聽我的話、再不怎麼樣…我就離開」,造成他因為還想繼續玩玩具,轉頭發現我離開……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你,還好嗎? 生活有不如意的地方?有些事,會否無法向身邊人傾訴? 情緒找不到出口,心口的擔子愈來愈重? 你,還好嗎? 如果你想向我訴說,如你想聽我的想法: • 請加入我的沙龍會員 • 我會不定時在討論區開放約每星期一封的「會員來信」限額 【 請開啟討論區通知 】
某次嫂嫂突然很緊張地敲我:「可以幫我問看看我家的狗狗罵搜(台語的肉鬆)怎麼了嗎?他一直在發抖,不知道是甚麼情況。」 在緊急接上線後,罵搜嗚嗚的哭說:「媽媽都不陪我,我好不舒服喔~」 但嫂嫂卻很驚訝的回答:「但是他現在就在我旁邊一起看我老公打球啊,並沒有不陪他。」 在罵搜的抖抖抖哭聲中,我靈光
Thumbnail
活到現在,學習到現在,目前會開始把夢境中的邏輯和感受放到醒後的世界。今年我的先生和我分享了一句話:「要去聽宇宙的聲音。」會聊到這段話是因為,他本身也有特殊的經歷,然後他根據他知道的訊息後,給我的建議。但這個建議,對
辣辣一眾人吃飽飯在樹下乘涼,辣辣先說話了:爸爸的內在聲音其實就是愛,但世界往往是以鬥爭的形式成就自己。愛拼才會贏,爸爸不想拼,因為爸爸知道將來見阿彌陀佛什麼都有,但內在聲音要爸爸做猴子和魔慈眾生玩。只是爸爸根本沒有這種心思,所以沒什麼好玩的,我也聽得懂聲音。 甜甜喝了一口礦淺水,他才說:對於人的劣
「媽媽,你睡了嗎?」深夜,本是孩子們的熟睡時間,颽颽怯生生地敲了我的房門。 這幾天我們一家子不幸被流感攻擊,睡眠品質都不好。 「還醒著,怎麼啦?」我抬眼一看,颽颽的臉頰上有著不易見的淚痕。 颽颽抱著他的睡眠安撫娃娃二哈,窩在我旁邊。「我想阿公了。」
Thumbnail
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們家老大。他有時候有在睡夢中醒來,沒看到我在旁邊,會哭得非常的淒慘,會一直在那邊喊著「我想爸爸」、「爸爸你在哪裡」。 這個問題我後來反思過,因為在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我曾經使用「你再不聽我的話、再不怎麼樣…我就離開」,造成他因為還想繼續玩玩具,轉頭發現我離開……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