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身為病童的你,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住了八日,在中重度病房住了八日,整整在醫院待了半個月。

手術結束後,我們推著猶自昏睡的你,麻醉用的呼吸管已經移除,裝著鼻胃管的你看起來腫腫黃黃的,帶著脖子上的中央靜脈導管,肚子的引流管和尿管,還有身上的監視儀器,一路噹噹噹的回去加護病房。買好必要用物之後已過探視時間,我和爸爸就這樣折騰結束了一天。

自此之後,醫院八樓成為我和爸爸最常出沒的地方。院方政策考量,每日只能有一名主要照顧者入內探視30分鐘,每當探視時間接近,我或是你爸爸總是準時出現在病房門口,手機中存滿探視QR code的截圖,手上拿著探訪卡坐在沙發區等待,只為了多看你幾眼。

術後第一天就拔除了尿管,輸了血補了白蛋白,而黃疸也略下降(3.1/4),但禁食顯然讓重吃的你很不高興。而萬眾矚目的便便,也終於在術後第四天出現了 - 綠綠又黑黑,代表膽汁有確實流進腸道與便便混合,我和爸爸也終於稍稍放了點心。術後第五天,開始嘗試讓你喝奶,從少少的30ml,術後第六天50ml,第七天70ml的慢慢加上去,直到第八天打完最後一點點的白蛋白,終於拔除點滴,也轉到新生兒中重度病房觀察了!但自從進食之後,黃疸值卻慢慢的回升,即使醫師說這是正常的情況,可以繼續觀察,我們還是一直惴惴不安。而引流管也一直有些淡黃色的液體,一直到術後第十四天才拔除。隔天,睽違半個月的你,終於回家與我們團聚了。

回想帶你住院那天,我和爸爸和阿嬤在家抱著你一直哭,還好小小的你不懂,猶自安穩的睡著,仿佛世間一切與你無關。而開刀前才剛滿月不久的你,到出院時,已然快滿兩個月了。

幾乎在醫院度過嫩嬰時期的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indy的沙龍
2會員
9內容數
與我獨一無二的寶寶,一同走過的路。
Cind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18
不知不覺,竟已成為六個月的母親了。 猶記當時剛出生,滿身胎脂的你伏在我的身上,其實沒有特別感覺,只想著:「啊,終於生出來了!」當我還在摸索如何成為一個母親時,你就被發現帶著小小的病弱,月中的我,幾乎都在眼淚和奔波中度過。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幾乎以為我會撐不下去。 剛滿月不久的你,就
Thumbnail
2023/10/18
不知不覺,竟已成為六個月的母親了。 猶記當時剛出生,滿身胎脂的你伏在我的身上,其實沒有特別感覺,只想著:「啊,終於生出來了!」當我還在摸索如何成為一個母親時,你就被發現帶著小小的病弱,月中的我,幾乎都在眼淚和奔波中度過。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幾乎以為我會撐不下去。 剛滿月不久的你,就
Thumbnail
2023/08/17
 抱著軟軟的你,我們終於回到溫暖的家。
Thumbnail
2023/08/17
 抱著軟軟的你,我們終於回到溫暖的家。
Thumbnail
2023/08/15
從高度懷疑,到手術確診,中間不長不短幾乎是一個月。
Thumbnail
2023/08/15
從高度懷疑,到手術確診,中間不長不短幾乎是一個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已出院回診約一個月,下禮拜已經要回去上班了, 為自己記錄一下,從開刀住院五天,到往開刀後回家休養, 一些心境路程... 開刀後第一、二天,其實都是在昏睡狀態,頭昏沒胃口,下腹部很痛的狀況,醫生及護理師都會定期量體溫、血壓,打點滴,止痛劑,家屬要協助的部份就是吃食物、水及倒尿袋紀錄(要秤重)...
Thumbnail
我已出院回診約一個月,下禮拜已經要回去上班了, 為自己記錄一下,從開刀住院五天,到往開刀後回家休養, 一些心境路程... 開刀後第一、二天,其實都是在昏睡狀態,頭昏沒胃口,下腹部很痛的狀況,醫生及護理師都會定期量體溫、血壓,打點滴,止痛劑,家屬要協助的部份就是吃食物、水及倒尿袋紀錄(要秤重)...
Thumbnail
黏膜破損、食不知味… 24小時床上木頭人挑戰,讓點滴亂動的話會出現暗黑護理師卡牌!
Thumbnail
黏膜破損、食不知味… 24小時床上木頭人挑戰,讓點滴亂動的話會出現暗黑護理師卡牌!
Thumbnail
又進廠維修了,在長假的最後一天。 採行這個新療法已有五、六年,按治療計畫,是每半年一個療程,每個療程分兩次住院施打針劑。 一開始醫生盯得緊,總是乖乖排程治療。後來疫起,擔心染疫,而且醫院的單人病房又極難安排,於是能拖就拖,常要等到醫生突然發現誤了時程,才去排隊等病房。 上一次住院已經是一年多以
Thumbnail
又進廠維修了,在長假的最後一天。 採行這個新療法已有五、六年,按治療計畫,是每半年一個療程,每個療程分兩次住院施打針劑。 一開始醫生盯得緊,總是乖乖排程治療。後來疫起,擔心染疫,而且醫院的單人病房又極難安排,於是能拖就拖,常要等到醫生突然發現誤了時程,才去排隊等病房。 上一次住院已經是一年多以
Thumbnail
時間飛梭,從我寫下這篇文章算起,我以住院十一天了。 雖然,再過一天就是農曆七月鬼門開的日子。但我說句實在話,開刀的人仍然不少。 有些人相當忌諱在這時間動刀或是住院,可是,換個角度來想想, 如需掛急診開刀的人怎麼辦?難道要過農曆七月再動刀嗎? 我認為只要保持正向與尊重的態度,不管是哪種日子,都可
Thumbnail
時間飛梭,從我寫下這篇文章算起,我以住院十一天了。 雖然,再過一天就是農曆七月鬼門開的日子。但我說句實在話,開刀的人仍然不少。 有些人相當忌諱在這時間動刀或是住院,可是,換個角度來想想, 如需掛急診開刀的人怎麼辦?難道要過農曆七月再動刀嗎? 我認為只要保持正向與尊重的態度,不管是哪種日子,都可
Thumbnail
身為病童的你,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住了八日,在中重度病房住了八日,整整在醫院待了半個月。
Thumbnail
身為病童的你,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住了八日,在中重度病房住了八日,整整在醫院待了半個月。
Thumbnail
從高度懷疑,到手術確診,中間不長不短幾乎是一個月。
Thumbnail
從高度懷疑,到手術確診,中間不長不短幾乎是一個月。
Thumbnail
多年前陪家人做心導管, 手術前一天躺著看病房的天花板, 輕鋼架排列出乾淨整齊的方格, 還有懸吊設備俐落的軌道, 柔和的燈光、漫不著邊的對話, 讓人幾乎忘記這裡曾有的急救混亂場面。
Thumbnail
多年前陪家人做心導管, 手術前一天躺著看病房的天花板, 輕鋼架排列出乾淨整齊的方格, 還有懸吊設備俐落的軌道, 柔和的燈光、漫不著邊的對話, 讓人幾乎忘記這裡曾有的急救混亂場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