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業面臨十字詛咒,台灣該如何因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中國房地產業是全球最大的房地產市場,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近年來,中國房地產業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不僅影響了中國經濟的穩定,也對全球經濟和台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分析中國房地產業所面臨的“十字詛咒”,以及台灣該如何因應。

什麼是“十字詛咒”?

“十字詛咒”是指中國房地產業所面臨的四大問題,分別是高槓桿、房價泡沫、政策風險和資金鏈斷裂。這四大問題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難以解決的困境,使得中國房地產業難以持續發展。

高槓桿

中國房地產業長期依賴借貸來擴張規模和競爭力,導致了債務規模不斷增加,遠超過收入和資產。根據統計,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負債總額達到了17.5萬億元人民幣,平均負債率高達86.5%。這意味著中國房企需要支付巨額的利息和本金,而且一旦市場出現波動或政策收緊,就可能引發違約風險。

房價泡沫

中國房價在過去十年裡持續上漲,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已經遠超過居民收入和租金水平,形成了明顯的泡沫。根據統計,2023年6月底,中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7萬元人民幣,而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每月4,000元人民幣。這意味著中國普通居民要買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需要花費42.5年的收入。而且由於投資需求和投機心理的推動,中國房價仍然處於高位。

政策風險

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裡不斷出台各種調控措施,旨在抑制房價上漲和防範金融風險。例如實施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等政策,以及加強對房企的監管和約束。這些政策對中國房地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壓力,使得房企的銷售、開發、融資等環節都受到限制。而且由於政策的不確定性和頻繁性,房企和消費者都難以做出合理的預期和決策。

資金鏈斷裂

中國房地產業的資金鏈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涉及到銀行、信託、基金、債券、供應商、承包商、業主等多方利益相關者。由於高槓桿和政策風險的影響,中國房企的資金周轉越來越困難,導致了資金鏈的斷裂。例如,恆大集團和碧桂園集團這兩家中國最大的房企,都曾經出現過無法按時支付供應商和承包商款項,甚至無法交付已售出的房屋的情況。這不僅影響了房企的信譽和發展,也威脅了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

中國房地產業面臨十字詛咒,中國房地產業的危機對台灣有什麼影響?台灣該如何因應?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答案:

  •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全球經濟造成下行壓力。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房地產業佔 GDP 超過 1/4,此輪房地產風險事件將使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並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溢出效應。台灣作為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和投資目的地,也會受到波及。台灣應該積極調整外貿結構,開拓其他市場,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 可能影響中國民生,引發社會動盪。大量房企倒閉,會有大量員工失業、預售房業主資產受損等後果,可能引發社會動盪,進而衝擊全球經濟市場穩定性。台灣應該加強安全防範,提高警惕,防止可能的滲透或挑釁。
  • 部分國家和地區投資者曝險風險。一些以中國為主要投資目的地的基金公司、債券投資者面臨直接損失風險。例如日本養老基金較多投資中國。台灣投資者也應該審慎評估自己的投資組合,減少可能的曝險。


中國房地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嚴峻的洗牌期,面臨著高槓桿、房價泡沫、政策風險和資金鏈斷裂等“十字詛咒”。這對中國經濟和社會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影響,也對全球經濟和台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台灣作為中國的鄰居和夥伴,應該關注中國房地產業的動向,並採取適當的因應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同時,台灣也應該從中國房地產業的危機中吸取教訓,警覺自身的房地產泡沫風險,並推動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悠緣船帆的沙龍
102會員
188內容數
職場生存與成長必備技巧,快速掌握職場生存之道;面對職場逆境與挫折,在困境中掌控自己、重新出發
悠緣船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11
想像一個沒有司機的世界,機器人能做任何事情,城市充滿綠地而不是停車場。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嗎?根據 Elon Musk 的說法,這個未來比我們想像的要近得多。 Tesla 的自動駕駛革命 Cybercab:無人駕駛的未來
Thumbnail
2024/10/11
想像一個沒有司機的世界,機器人能做任何事情,城市充滿綠地而不是停車場。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嗎?根據 Elon Musk 的說法,這個未來比我們想像的要近得多。 Tesla 的自動駕駛革命 Cybercab:無人駕駛的未來
Thumbnail
2024/09/08
想像一個世界,貨幣不再受制於政府印鈔機,而是由數學和密碼學保護。這就是比特幣的願景,也是 Samson Mow 畢生為之奮鬥的目標。
Thumbnail
2024/09/08
想像一個世界,貨幣不再受制於政府印鈔機,而是由數學和密碼學保護。這就是比特幣的願景,也是 Samson Mow 畢生為之奮鬥的目標。
Thumbnail
2024/09/06
2024 年 9 月 6 日,美國勞工部公布了最新的就業報告。這份報告揭示了就業市場的微妙變化,引發了市場對聯邦儲備局(Fed)可能調整利率政策的猜測。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份報告的關鍵內容及其潛在影響。
Thumbnail
2024/09/06
2024 年 9 月 6 日,美國勞工部公布了最新的就業報告。這份報告揭示了就業市場的微妙變化,引發了市場對聯邦儲備局(Fed)可能調整利率政策的猜測。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份報告的關鍵內容及其潛在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年8月8日,碧桂園驚傳無法如期支付2250萬美元的債息,恐怕將爆發違約危機。藉此事件探討中國房市每況愈下造成的通貨緊縮。以及回顧台灣營建股/金融股觀察重點:1.營建股仍應聚焦個股建案進度。 2.金融股應注意中國業務佔比。
Thumbnail
今年8月8日,碧桂園驚傳無法如期支付2250萬美元的債息,恐怕將爆發違約危機。藉此事件探討中國房市每況愈下造成的通貨緊縮。以及回顧台灣營建股/金融股觀察重點:1.營建股仍應聚焦個股建案進度。 2.金融股應注意中國業務佔比。
Thumbnail
中國房地產業是全球最大的房地產市場,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近年來,中國房地產業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不僅影響了中國經濟的穩定,也對全球經濟和台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分析中國房地產業所面臨的“十字詛咒”,以及台灣該如何因應。
Thumbnail
中國房地產業是全球最大的房地產市場,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近年來,中國房地產業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不僅影響了中國經濟的穩定,也對全球經濟和台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分析中國房地產業所面臨的“十字詛咒”,以及台灣該如何因應。
Thumbnail
目前中國房地產業面臨的不是行業恢復景氣的問題,而是巨大泡沫何時引爆金融危機的問題。
Thumbnail
目前中國房地產業面臨的不是行業恢復景氣的問題,而是巨大泡沫何時引爆金融危機的問題。
Thumbnail
今年的中共「20大」,誰當船長、誰當大副已非重點,重要的是中共這艘破船在大風大浪中還能走多遠的問題了。對任何政權來講,錢都是支撐其運作的核心,當下中共財源的兩大核心——地產和金融都處在塌方和塌縮中。
Thumbnail
今年的中共「20大」,誰當船長、誰當大副已非重點,重要的是中共這艘破船在大風大浪中還能走多遠的問題了。對任何政權來講,錢都是支撐其運作的核心,當下中共財源的兩大核心——地產和金融都處在塌方和塌縮中。
Thumbnail
中共的經濟已經呈現危機四伏的狀態 關鍵在於成長的火車頭-房地產部門的疲軟依然持續 中央和地方政府目前的對策並無法有效解決危機 那麼到底現在情況如何 如果持續惡化的話再來是那些部門會受到波及 本文綜合了經濟學人和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兩篇詳盡的分析報導 來讓讀者了解中共接下來的最大挑戰為何
Thumbnail
中共的經濟已經呈現危機四伏的狀態 關鍵在於成長的火車頭-房地產部門的疲軟依然持續 中央和地方政府目前的對策並無法有效解決危機 那麼到底現在情況如何 如果持續惡化的話再來是那些部門會受到波及 本文綜合了經濟學人和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兩篇詳盡的分析報導 來讓讀者了解中共接下來的最大挑戰為何
Thumbnail
中國經濟危機目前表面上已經出現三個立即可看到的現象,就是房地產風暴,銀行風暴,以及地方財政危機。其實這三個危機背後被同一件事串起來,那就是「靠房地產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走到盡頭了。整個債務鏈從地方政府先轉到房地產開發商身上,再轉到終端購房者。
Thumbnail
中國經濟危機目前表面上已經出現三個立即可看到的現象,就是房地產風暴,銀行風暴,以及地方財政危機。其實這三個危機背後被同一件事串起來,那就是「靠房地產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走到盡頭了。整個債務鏈從地方政府先轉到房地產開發商身上,再轉到終端購房者。
Thumbnail
中國經濟危機目前表面上已經出現三個立即可看到的現象,就是房地產風暴,銀行風暴,以及地方財政危機。其實這三個危機背後被同一件事串起來,那就是「靠房地產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走到盡頭了。整個債務鏈從地方政府先轉到房地產開發商身上,再轉到終端購房者。
Thumbnail
中國經濟危機目前表面上已經出現三個立即可看到的現象,就是房地產風暴,銀行風暴,以及地方財政危機。其實這三個危機背後被同一件事串起來,那就是「靠房地產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走到盡頭了。整個債務鏈從地方政府先轉到房地產開發商身上,再轉到終端購房者。
Thumbnail
繼去年(2021年)中國大陸強力對房地產市場的強力監管重創後,中國政府開始逐步放寬房地產業政策的限制,希望可以穩定經濟。根據陸媒統計,2022年以來,中國各地發布對房地產支持性政策已接近40次,卻被各界分析認為提振效果有限,根據報告顯示,中國房地產的寒冬仍持續,百大房企2月的銷售額年減47.2%。
Thumbnail
繼去年(2021年)中國大陸強力對房地產市場的強力監管重創後,中國政府開始逐步放寬房地產業政策的限制,希望可以穩定經濟。根據陸媒統計,2022年以來,中國各地發布對房地產支持性政策已接近40次,卻被各界分析認為提振效果有限,根據報告顯示,中國房地產的寒冬仍持續,百大房企2月的銷售額年減47.2%。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