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筆記#1】閩南建築的多元樣貌——《金門合院圖鑑:面的構成》新書發表會台南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圖片來源:村復號)

(圖片來源:村復號)


一、書籍簡述

  本書延續先前出版《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一書,本書對金門合院有更深入的調查及研究,蒐集大量案例,進行式樣比對及年代分析,製成屬於台灣的圖鑑。書籍較偏工具書,除有測繪圖說讓讀者了解建築物尺寸、比例及材料運用外,亦搭配照片輔助說明,排版邏輯清晰,內容淺顯易懂,適合建築人或想了解合院建築的人閱讀。


二、講座內容

  ※內容為個人現場臨時手記,可能敘述不精確或遺漏,內容有被筆者整理或簡化,僅供參考。

(一)出書緣由

  1. 為什麼要出這本書籍?
  • 過去圖鑑書籍大多以日式建築為主,較少台灣、在地性的建築研究,故希望也能製作一本以金門閩南建築為主的圖鑑,同時也是延續之前金門縣文化局出版《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的研究。
  • 外國在取得建築類型的文獻相對容易。
  • 金門修復速度較快,許多建築修復完成後與原貌略有差異,故想記錄修復前風貌。
  • 金門建築是否就與台灣本島的閩式建築無關聯?其實在鹿港亦有發現相似的建築構造及式樣,可以相互比對。
  • 本圖鑑不僅是照片的總輯,更包含比例尺寸,供研究者參考運用。
  1. 研究對象為何?
  • 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金門民居立面。
  • 本書僅收錄宅第(合院),尚未收錄街道、家廟、洋樓等其他建築物。

(二)類型分類

  我必須承認因為對金門傳統建築了解過少QQ,所以這部分很難整理流暢,僅記錄有提及的幾個構造及式樣,因目前書籍不在手邊,待有書時補上細節及修正。

  1. 書籍的閱讀方式

  翻開書籍,左頁的索引為分區索引,右頁的索引是類別的索引,左頁大圖為構造位置索引標示,右頁為構造說明圖、尺寸及名詞解說。

書籍版面(圖片來源:村復號)

書籍版面(圖片來源:村復號)

  1. 內容分類方式

  書籍中先以建築位置分為四區,分別是「門口埕、前落」、「側立面」、「主落」、「深井攑頭」,再依據各區講解構造細部。

(1).門口埕、前落

  • 塌岫牆:隨年代不同,開口由「只有大門」轉變成「有雙開窗、大門」的立面形式,而牆體也有著從「彩繪」、「砌磚」到「花磚」的材料演變。
  • 向寮牆:有結構上之差異。

(2).側立面

  • 小金門(列嶼)與金門的作法又有不同,平門分割成三堵,但在台灣會分成四堵。
  • 門扇正面多為博古圖(如:一馬三箭、棋琴書畫、四季花卉、梅蘭菊等),背面為幾何圖形(如:萬字不斷)
  • 巷頭門:即為側門,單姓村多見,可向外接連其他房舍,金門合院較少後門。門口旁多有貓狗洞,為以前防禦使用。開口作法亦有變化,早期多為磚石混合,後多為石構造。
  • 山牆:可見各式各樣的脊墜,從早期「鏡子」到後來「祥雲彩帶」、「蝙蝠倒吊」的式樣。同時亦可見規尾窗隨年代的做法差異。

(3).主落

  • 鏡面牆:指祖公廳前的牆,有對聯堵,同構法於鹿港亦可見(但鹿港的無寫對聯)。
  • 壽屏:位於神龕後面,設計可開。
  • 中擋壁:有幾支梁(楹)就稱為有幾架,此壁體又可分為全木造或有磚石與木造混合的形式,而磚又可分為半丁紅或煙炙磚。

(三)出書總結

  針對圖鑑進行總結,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1. 延續:延續歷史文化及建築脈絡。(這項我沒記到,憑印象不確定是否正確。)
  2. 符合:明初海盜多造成金門一帶不平靜,影響了建築量體的封閉型態。
       出磚入石的特殊工法。
       五口通商後,海洋貿易帶回殖民式樣。
  3. 使用:除使用當地材料外,因生活圈較近,向廈門及中國沿海一帶取材。
  4. 雇用:由當地工匠施作。

  其中現況保存亦面臨些許課題,如現代生活設備跟傳統建築之間如何不破壞風貌、人口流失祖厝僅於過節時拜拜使用、雖有進行聚落區域分級分區,但並未依實際層級的原則進行修復……等等。

(四)QA時間

  ※現場問答為個人現場臨時手記,可能敘述不精確或遺漏,內容有被筆者整理或簡化,僅供參考不代表講者發言。若有錯誤歡迎告知,會馬上修正,感謝!

  • Q1:方才講座中有提及金門的閩南語為海口腔,請問田調訪問時是使用什麼方式詢問呢?
    A1:使用海口腔進行訪談,因匠師門派眾多,稱呼方式亦不同,本書最前面亦有提供詞彙對照表,可供參閱。
  • Q2:想請問目前金門匠師人員是否充足?
    A2:受過去戰爭影響,曾有匠師傳承中斷的情形,因此匠師手藝技巧有些許不同,但人才大致上是充足的。此外,因地理位置影響,現亦有委託中國廠商製作好再運送至金門安裝的情形;這幾年彩繪專業亦受到重視,也有台灣本島的匠師前來參與修復。
  • Q3:請問現代人居住傳統合院時,要怎麼解決硬體設備問題(如:裝冷氣)?
    A3:安裝在櫸頭上方的女兒牆後,因視線遮擋而不會看到,或是排列整齊即可。現在修復設計時會一併考量管線配置及設備安裝問題,開設計審查會時亦會對此提出討論。
  • Q4:講座中有提及各個合院的年代,請問是如何考據的?
    A4:目前的案例都是以有登錄文化資產的建築物為主,因登錄文資、修復時都有完整的調研,可做為參考。當然在調查過程中亦會有發現相對不完整的部分,就需要進一步釐清確認。
  • Q5:請問如何證明材料的年代?是否有溯源至中國的匠師流派?
    A5:承上述問題,因文資調查時即有相關資料,目前尚未溯源至中國一代的匠師流派及產業,書中亦僅針對宅第項目進行研究分析,未包含洋樓、街道、家廟等類型,待後續持續研究。
  • Q6:想請問為什麼金門可以保留這麼多的傳統合院建築及聚落?
    A6:從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炮戰,至這五十年來,金門多因軍方需求才有所改動,而非建商進駐開發,故保存相對完整。相較於廈門拆掉許多老街區改為經濟特區,僅留下少數聚落或巷道,金門在整體風貌上變動較小,後來又有國家風景區管制而受到較少破壞。
  • Q7:請問金門的合院建築中為什麼採用木料較多呢?
    A7:其實木料大多用在室內空間,如桁條、門扇等等,乍看之下會覺得木料使用較多,實則不然,與整棟建築物相比,外牆還是以石材、磚材為主。同時木料的使用可能也跟地域或林業政策有關,例如福州杉等等。


三、心得總結

  一直以來都很想去金門實地探索聚落及建築,無奈不是想出發時訂不到房,就是放假時訂不到機票,故行程一再拖延。很高興能聽這場講座,從建築師做修復及田調的經驗中,了解金門建築式樣及相關用語,但也必須承認,因為所學不足的關係,講座裡十個專有詞彙我可能有九個聽不懂……深刻感受到金門傳統建築完全是不同的領域,很值得深入了解,同時也藉此了解金門在保存及修復上面臨的一些狀況,與大家如何應對及解決。

  類型學一直是我很喜歡的領域,在日本有許多人士在做型錄及圖鑑的出版(前些日子看到國鐵色票集太過震驚),在台灣相對較少,一是做類型研究需要大量的研究對象,二是需要相對漫長的時間,在於資料的累積及建置。作為曾經在事務所畫過圖的人,我能明白一套圖從測量到繪製需要多少時間,那麼多的案例肯定需要耗費數年,參與人員的熱情令人感動。如建築師所說,現階段仍多是宅第的案例,未來可進一步慢慢完善,建構屬於台灣本土的建築圖鑑,也許這是個契機或開頭,讓更多有志之士加入一同參與。

  其實除了傳統閩式建築外,台灣對於戰後建築的類型研究也相對較少,較多著重於建築師的個人生平研究,但其實不論是公共建築或是私有住宅,甚至是地域性的建築物樣貌、材料運用,都是可以被分類歸納的,或許稱不上學術研究,但對於一個時代的風格記錄是有極大的幫助的。我個人與朋友就對銀行、診所及旅社的建築式樣很感興趣,因為這三者都有很鮮明的建築設計特徵,故每次經過一棟老房子我們就會開始猜測以前做什麼用途,回家再翻街景照片或文獻去核對,猜中時就會莫名的開心(笑)。

  目前書籍還尚未好好閱讀完整,或許哪天看完也實地踏查後,再來發一篇心得感想,屆時會有更深刻的體悟。這次講座回來總想發一篇文,來記錄講座筆記及想法,過去平均一年會聽五到十場的講座及課程,但大多只是寫成筆記,回來後並未加以整理並把心得寫下,覺得最近時間較充裕,可以進行書寫。

  分享講座內容的同時,希望也能幫上其他讀者對此書的初步了解,當然能實際閱讀跟走訪是再好不過了。我也會很推薦學生多參與講座,通常講者會分享許多經歷,那是在學校課堂裡學不到的知識,若有相關疑問,除可以在講座現場提問,也可以聽到其他與會者的經驗分享,真的是非常棒的場合。也很謝謝李建築師在講座後回答我對金門文資修復經費來源的疑問,大學時就知道里埕設計工坊,曾經想過是否要衝一發金門應徵實習生,後來還是因為距離太遠、花費太高把自己勸退了,希望近幾年就能去金門實際走一趟!

  最後,推薦幾本也是屬於類型研究的建築書籍(非工具書)、網站及活動,若有興趣大家也可以參考看看。

avatar-img
31會員
10內容數
記錄那些在離職時所思所想與所做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第一座民營博物館,集合了閩式、日式和洋式風格,典藏了豐富的臺灣民俗文物,展現了臺灣社會風貌。館內氣派的西式洋樓和閩式建築展示區都值得細細欣賞,適合深入瞭解臺灣的歷史和文化。
Thumbnail
臺中聚奎居是一座建於日治時期的中西合璧古蹟,融合了閩式三合院與巴洛克式洋樓的風格。聚奎居提供旗袍和漢服租借體驗服務,遊客可以在復古場景中留下華美的倩影。本文介紹了聚奎居的特色景點、旅遊心得和營運資訊。
Thumbnail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
Thumbnail
  這個文物館就坐落在臺中市北屯區旅順路二段73號,一個大型公園之內,佔地面積不小,草地開闊,館舍形式是傳統閩南建築。﹝台灣民俗文物館﹞有「民俗館」及「民藝街」,兩個展場。
Thumbnail
曾經存在過的房子-後勁林家古厝完整版 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故事 建築保存著曾經住在這裡的點點滴滴 一磚一瓦都書寫著屬於每個人心田裡的故事 建築語彙也書寫著傳統倫理的觀念 在日治時期建造的房子仍以傳統閩式建築 可見當時建造的屋主 對於傳統、倫理也是非常重視 本段影片不僅紀錄保存的
Thumbnail
  感謝董俊仁學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與孫啟榕學長及陳德君校長一同分享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經驗與看法,也感謝張欽鵬主任會前與會中的熱心協助,很高興今天與一群關心文化資產的朋友在雨中度過了熱情的上午。以下簡單概述分享的重點: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共計113條的條文中,最
Thumbnail
2022年接到一個拍攝計畫, 不是要做修復整修紀錄,而是要做拆除前的保存紀錄! 實在很難得看見,老宅要拆除還願意花錢做拍攝甚至是3D保存。 可見屋主對老宅的情感及用心! 後勁林家古厝是傳統閩式合院格局的建築 是屬於泉州風格的建築 拍了這場紀錄才了解到原來閩式建築還有分泉州
Thumbnail
昨天發的短影音「我在雲林一整天」有三個很棒的景點,我先介紹一下「雲林虎尾建國眷村」,這是眷村遺址。這類老舊建築在台灣很有多,而且都是廢棄已久的。不少政府部門為了推廣觀光,讓這些地方開始活化。例如,之前介紹的台中動漫博物館。 . 之前介紹「台中動漫博物館」有提到,那個地方有點像嘉義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提到中式的建築領域與研究脈絡已不再是新鮮之事,舉凡各座古城,遠至唐代長安、宋代汴京,充滿夢華想像,近至象徵明清帝王輝煌霸氣之紫禁城,江南蘇州精緻優雅之白牆黑瓦、小橋流水,一張張景片總令人心生嚮往,其中所含藏之底蘊與故事,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並不然,審美是一把鑰匙..開啟
Thumbnail
經過一段時間重新整理,日前迎來第一檔展覽另存新檔 OPEN A NEW PAGE。展覽現場由六大主題所構成,分別為城中美術館、虛擬式Cafe、記憶唱片行、類比收發室、請問市長室與AI網咖。利用現代美學創意、未來科技與舊有建築重新搭起對話的橋樑,這邊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展覽作品。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第一座民營博物館,集合了閩式、日式和洋式風格,典藏了豐富的臺灣民俗文物,展現了臺灣社會風貌。館內氣派的西式洋樓和閩式建築展示區都值得細細欣賞,適合深入瞭解臺灣的歷史和文化。
Thumbnail
臺中聚奎居是一座建於日治時期的中西合璧古蹟,融合了閩式三合院與巴洛克式洋樓的風格。聚奎居提供旗袍和漢服租借體驗服務,遊客可以在復古場景中留下華美的倩影。本文介紹了聚奎居的特色景點、旅遊心得和營運資訊。
Thumbnail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
Thumbnail
  這個文物館就坐落在臺中市北屯區旅順路二段73號,一個大型公園之內,佔地面積不小,草地開闊,館舍形式是傳統閩南建築。﹝台灣民俗文物館﹞有「民俗館」及「民藝街」,兩個展場。
Thumbnail
曾經存在過的房子-後勁林家古厝完整版 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故事 建築保存著曾經住在這裡的點點滴滴 一磚一瓦都書寫著屬於每個人心田裡的故事 建築語彙也書寫著傳統倫理的觀念 在日治時期建造的房子仍以傳統閩式建築 可見當時建造的屋主 對於傳統、倫理也是非常重視 本段影片不僅紀錄保存的
Thumbnail
  感謝董俊仁學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與孫啟榕學長及陳德君校長一同分享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經驗與看法,也感謝張欽鵬主任會前與會中的熱心協助,很高興今天與一群關心文化資產的朋友在雨中度過了熱情的上午。以下簡單概述分享的重點: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共計113條的條文中,最
Thumbnail
2022年接到一個拍攝計畫, 不是要做修復整修紀錄,而是要做拆除前的保存紀錄! 實在很難得看見,老宅要拆除還願意花錢做拍攝甚至是3D保存。 可見屋主對老宅的情感及用心! 後勁林家古厝是傳統閩式合院格局的建築 是屬於泉州風格的建築 拍了這場紀錄才了解到原來閩式建築還有分泉州
Thumbnail
昨天發的短影音「我在雲林一整天」有三個很棒的景點,我先介紹一下「雲林虎尾建國眷村」,這是眷村遺址。這類老舊建築在台灣很有多,而且都是廢棄已久的。不少政府部門為了推廣觀光,讓這些地方開始活化。例如,之前介紹的台中動漫博物館。 . 之前介紹「台中動漫博物館」有提到,那個地方有點像嘉義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提到中式的建築領域與研究脈絡已不再是新鮮之事,舉凡各座古城,遠至唐代長安、宋代汴京,充滿夢華想像,近至象徵明清帝王輝煌霸氣之紫禁城,江南蘇州精緻優雅之白牆黑瓦、小橋流水,一張張景片總令人心生嚮往,其中所含藏之底蘊與故事,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並不然,審美是一把鑰匙..開啟
Thumbnail
經過一段時間重新整理,日前迎來第一檔展覽另存新檔 OPEN A NEW PAGE。展覽現場由六大主題所構成,分別為城中美術館、虛擬式Cafe、記憶唱片行、類比收發室、請問市長室與AI網咖。利用現代美學創意、未來科技與舊有建築重新搭起對話的橋樑,這邊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展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