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確診後至少會有 2 年的健康風險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感染冠狀病毒後,出現糖尿病、疲勞或血栓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可能會持續至少兩年。

這一發現基於約 14 萬名在大流行初期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美國退伍軍人的健康記錄,而另有近 600 萬名未檢測出 COVID-19 陽性反應的美國退伍軍人。研究人員利用退伍軍人對健康問題的新診斷、實驗結果和處方記錄來識別感染 COVID-19 一個月後出現的健康問題。

研究小組發現,在首次出現 COVID-19 病例期間住院治療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現健康問題。與未呈陽性的人相比,那些感染較輕的人仍然面臨高風險。

最常見的問題與其他研究中發現的常見新冠長期症狀一致,例如疲勞、記憶問題、嗅覺喪失、血栓、代謝問題和胃腸道問題。例如,最初住院治療的患者在感染兩年後患急性胃炎或胃部炎症的可能性是沒有 COVID-19 記錄的患者的 1.88 倍;非住院治療患者的危險係數為1.44倍。

研究合作組織的研究員特別指出,自主神經系統問題可能導致疼痛和疲勞等症狀,在研究中的兩組患者中都持續存在,甚至在非住院組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許多長新冠人也被診斷出患有這種疾病。

感染兩年後,與未呈陽性的患者相比,早期未因嚴重症狀住院的COVID-19 患者(研究中約有12 萬名患者)在77 個醫療問題中,有24 個醫療問題中仍處於較高風險。有住院治療的過人,有 50 個醫療問題的風險較高,這表明急性期症狀更嚴重可能導致長新冠可能性更大

研究人員發現,最初住院治療的患者在感染 COVID-19 後的兩年內再次入院或死亡的風險也較高。對於早期病情較輕的人來說,這些風險逐漸減弱,一些特定的健康風險也逐漸減弱,包括低血氧和記憶問題。

總體而言每 1000 名冠狀病毒感染者中,由於他們長期與新冠病鬥爭,他們將累計失去了 150 年的健康生活。麥考克爾說,這一發現表明“長新冠的破壞性可以持續多久”。其他研究,例如美國人口普查局的家庭脈搏調查,也同樣發現,長新冠會嚴重限制許多患者的日常生活。



來源

SCIENCE NEWS: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health-risks-persist-2-years-covid-19 2023 年 8 月 21 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專業營養師的沙龍
6會員
6內容數
2024/02/16
常見的解酒方法與成分,以及市售解酒液產品比較
Thumbnail
2024/02/16
常見的解酒方法與成分,以及市售解酒液產品比較
Thumbnail
2023/08/24
台灣之光最新美白保健成分,10年產學強力合作開發,8國功效與製程專利
Thumbnail
2023/08/24
台灣之光最新美白保健成分,10年產學強力合作開發,8國功效與製程專利
Thumbnail
2023/08/23
2023年最新五大腎臟益生菌品牌評比
Thumbnail
2023/08/23
2023年最新五大腎臟益生菌品牌評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長新冠或稱新冠急性後遺症 (PASC),在2024年初科學告訴我們: 新冠確診患者在急性感染 24 個月後(2年後)仍會出現長新冠症狀。現在,《自然醫學》5月30日針對超過 130,000 名患者的最新研究說: 在3年後仍然會遇到與感染相關的新健康問題,這些症狀。。。
Thumbnail
長新冠或稱新冠急性後遺症 (PASC),在2024年初科學告訴我們: 新冠確診患者在急性感染 24 個月後(2年後)仍會出現長新冠症狀。現在,《自然醫學》5月30日針對超過 130,000 名患者的最新研究說: 在3年後仍然會遇到與感染相關的新健康問題,這些症狀。。。
Thumbnail
文章提到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長新冠。介紹了這些後遺症的症狀和影響,並提到了美國研究團隊針對長新冠患者的調查結果。建議了轉至身心科接受更詳細的評估及調整,以及訪問康舟官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Thumbnail
文章提到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長新冠。介紹了這些後遺症的症狀和影響,並提到了美國研究團隊針對長新冠患者的調查結果。建議了轉至身心科接受更詳細的評估及調整,以及訪問康舟官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Thumbnail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Thumbnail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Thumbnail
新冠肺炎所衍生的總總症狀有十多種,最新的醫學資料顯示,就算治療後,有些患者1-2 個星期內可完全復原,但是也有許多人就算檢測轉陰後卻成了“長期新冠病患者”
Thumbnail
新冠肺炎所衍生的總總症狀有十多種,最新的醫學資料顯示,就算治療後,有些患者1-2 個星期內可完全復原,但是也有許多人就算檢測轉陰後卻成了“長期新冠病患者”
Thumbnail
感染新冠病毒對大腦有顯著的影響!這個研究包含了785位受試者,年齡51-81歲,其中401為有確診Covid-19,384位為陰性者。兩次大腦磁振造影的時間間隔平均為141天。大腦影響顯示確診者腦部出現顯著的變化,包括輕症狀者。
Thumbnail
感染新冠病毒對大腦有顯著的影響!這個研究包含了785位受試者,年齡51-81歲,其中401為有確診Covid-19,384位為陰性者。兩次大腦磁振造影的時間間隔平均為141天。大腦影響顯示確診者腦部出現顯著的變化,包括輕症狀者。
Thumbnail
新冠肺炎肆虐嚴重的歐美地區,現在漸漸浮現了另一個問題:感染康復的患者,正受到「後新冠肺炎症候群」的侵襲。近期一項研究指出,一款治療心臟病的藥物或可用來治療後新冠肺炎症候群其中的類似病況,那其他眾多症狀該怎麼處置?
Thumbnail
新冠肺炎肆虐嚴重的歐美地區,現在漸漸浮現了另一個問題:感染康復的患者,正受到「後新冠肺炎症候群」的侵襲。近期一項研究指出,一款治療心臟病的藥物或可用來治療後新冠肺炎症候群其中的類似病況,那其他眾多症狀該怎麼處置?
Thumbnail
臺灣,目前本地的病人,幾乎都沒有了。大家似乎都忘了,那些COVID19 患者可能的症狀,更不知道🤷‍♂️原來現在COVID19 新的症狀,已經歸納總結為「6種型態症狀群」。 英國🇬🇧的倫敦國王學院 ( King’s College London ) 的研究發現,現在COVID19 的每種症狀
Thumbnail
臺灣,目前本地的病人,幾乎都沒有了。大家似乎都忘了,那些COVID19 患者可能的症狀,更不知道🤷‍♂️原來現在COVID19 新的症狀,已經歸納總結為「6種型態症狀群」。 英國🇬🇧的倫敦國王學院 ( King’s College London ) 的研究發現,現在COVID19 的每種症狀
Thumbnail
由於COVID 19 病毒大流行 我們都將醫學注意力集中在治療受影響的COVID 19 患者和保護他人免受COVID 19感染上但是 我們如何照顧非COVID 19 相關重病患者? 最近愈来愈多文章告知我們,在疫情流行的國家,醫院急診的急性冠心病的病例變少了、中風住院下降了、取而代之 是心臟驟停
Thumbnail
由於COVID 19 病毒大流行 我們都將醫學注意力集中在治療受影響的COVID 19 患者和保護他人免受COVID 19感染上但是 我們如何照顧非COVID 19 相關重病患者? 最近愈来愈多文章告知我們,在疫情流行的國家,醫院急診的急性冠心病的病例變少了、中風住院下降了、取而代之 是心臟驟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