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時代竟然出版白羽的《十二金錢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風雲時代竟然出版白羽的《十二金錢鏢》!

臺灣的法律規定著作權只維持到作者逝世後五十年,白羽1966年去世,代表說2016年後白羽的著作沒有版權問題,何況1980年代聯經出版的近代武俠大系也沒有得到白羽的同意吧,而且是冠上「葉洪生批校」。

風雲時代早就不是那種賺很多錢的大出版社,再版 《十二金錢鏢》應該也不會掀起什麽閱讀潮流,不過有再版也是好事,畢竟現在我們讀的武俠小說,絕大部分都是再版的,所以再版一部書,讓一些人買到它、一些圖書館收藏它,至少是延長一點 它的壽命,搞不好以後的人還能找到它、讀到它。


2023.8.10


avatar-img
29會員
888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在我印象中,溫瑞安的武俠是熱血奔放和很有活力的,不過這好像不能蓋括他不同時期的作品風格。
讀到《血滴子》最後一回,這種奇門兵器最終由發明的人⋯⋯
陸士諤《血滴子》:大凡治經學的人⋯⋯
讀雍正、年羮堯和呂四娘的故事,總不免會遇到一種奇門兵器:血滴子。
全書十九回,轉眼已經看到第七回。
在我印象中,溫瑞安的武俠是熱血奔放和很有活力的,不過這好像不能蓋括他不同時期的作品風格。
讀到《血滴子》最後一回,這種奇門兵器最終由發明的人⋯⋯
陸士諤《血滴子》:大凡治經學的人⋯⋯
讀雍正、年羮堯和呂四娘的故事,總不免會遇到一種奇門兵器:血滴子。
全書十九回,轉眼已經看到第七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奈何故人不得見       白鹿青涯 作
Thumbnail
日本文化評論家宇野常寬的成名作《00年代的想像力》計劃翻譯成中文出版的消息,幾年前起不論是在香港或台灣,都偶有所聞,但從結果看來,始終未有成事。
Thumbnail
【2024.4朝日SP 黃金之刻】 這部是敘述東洋鐘錶王服部金太郎的故事
Thumbnail
午硯光、白言、六仔齊坐【極花軒】內。 午硯光道:「白兄,午某所思,你雖放浪無行,但這救國救江湖之事,必不會有所忌憚與推託。」 白言笑回:「這個自然,愛國之心誰無?且請午兄放心於我。」 「如此甚好。」 三人舉杯共飲,白言道:「只是,這事辦起來非得三年兩年可成,我可說將會奔波勞碌至極。」 午硯
Thumbnail
作者: 柏楊 出版社:星光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5月 第一版第一刷
Thumbnail
作者: 平泉澄 譯者: 梁曉弈, 黃霄龍, 劉晨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9/04/17
Thumbnail
我一直很喜歡白石一文的作品,有見此作品拍成日劇,我就耐不住好奇要翻開原著。 結果這書的引言還真令我始料不及。事緣作者傾盡七年心力的前作《於記憶之濱》在市場上一敗塗地,不忿大眾只喜歡劇情有趣刺激的通俗小說。所以刻意寫出一本「單純有趣」的小說,直白點説就是刻意迎合市場,以重拾寫作的自信。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奈何故人不得見       白鹿青涯 作
Thumbnail
日本文化評論家宇野常寬的成名作《00年代的想像力》計劃翻譯成中文出版的消息,幾年前起不論是在香港或台灣,都偶有所聞,但從結果看來,始終未有成事。
Thumbnail
【2024.4朝日SP 黃金之刻】 這部是敘述東洋鐘錶王服部金太郎的故事
Thumbnail
午硯光、白言、六仔齊坐【極花軒】內。 午硯光道:「白兄,午某所思,你雖放浪無行,但這救國救江湖之事,必不會有所忌憚與推託。」 白言笑回:「這個自然,愛國之心誰無?且請午兄放心於我。」 「如此甚好。」 三人舉杯共飲,白言道:「只是,這事辦起來非得三年兩年可成,我可說將會奔波勞碌至極。」 午硯
Thumbnail
作者: 柏楊 出版社:星光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5月 第一版第一刷
Thumbnail
作者: 平泉澄 譯者: 梁曉弈, 黃霄龍, 劉晨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9/04/17
Thumbnail
我一直很喜歡白石一文的作品,有見此作品拍成日劇,我就耐不住好奇要翻開原著。 結果這書的引言還真令我始料不及。事緣作者傾盡七年心力的前作《於記憶之濱》在市場上一敗塗地,不忿大眾只喜歡劇情有趣刺激的通俗小說。所以刻意寫出一本「單純有趣」的小說,直白點説就是刻意迎合市場,以重拾寫作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