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面對小習慣,別讓膨脹目標的壓力逼你放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利用設定小目標,讓自己能在沒有壓力下來行動,是非常容易成功執行的方式。但利用小習慣找技巧時,很容易會陷入一個陷阱,會讓我們感到壓力而開始想逃避。

這陷阱就是「目標膨脹」

以我自己為例,在決定重新養成跑步習慣之後,把目標設定在有去公園跑步就可以了。

前兩天的心理狀況都還可以,但第三天開始就會有一定要比昨天進步的念頭,也確實進步了,到了第四天同樣要比第三天好的念頭,第五天也是如此,但這時我出門前的目標已經不再是有去跑就好了。

如果我是運動選手,有競賽的壓力,這樣的自我要求是件好事。但在第六天之後我就已經開始掙扎著要不要去跑了,因為壓力很大,覺得沒比前一次的表現還好,就會因為沒進步而開始產生負面想法。這對養成習慣是很不正面的情況。

因此當我們一剛開始設定小習慣的目標時,千萬要注意如果目標已經不自覺膨脹到讓自己有壓力時,就要回頭來看一剛開始設定的目標,回到初衷讓自己再持續下去。

當然進步絕對是讓我們更有動力持續下去的因素,所以我們可以透過每一次紀錄,在回顧時絕對會發現我們在每次的小習慣當中,看到不斷累積、進步的跡象。

這篇不只給各位參考,也是讓我能夠好好檢視自己壓力的方式,一定要隨時回到初衷目標,才能長久的保持下去。

avatar-img
5會員
29內容數
建立好習慣,一步步改造自己的人生。無法意識到你的習慣,你就會被他控制,接著把他稱之為命運。我會分享各種習慣養成的技巧,以及我如何培養各種小習慣,透過養成這些習慣,將人生一步步往理想的生活邁進。無論是工作、健康、自我成長,都能透過習慣建立的方式,讓自己越來越滿意自己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itness RE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開始計畫想要養成的習慣,會安排很多行程、菜單,這些都讓我們充滿幹勁,覺得有一天一定會達成這些目標。 但也往往發現越是這樣想,中間的阻礙越大。
我們要做一件事情,一定剛開始會有目標,透過目標產生動力,然後開始行動(假設真的開始行動)。 像我要減肥二十公斤,目標明確,然後開始使用各種減肥法,無論是生酮、低碳、168或各種斷食法、喝奶昔,再加上每天去健身房狂操猛練。終於減掉20公斤了。接下來呢?
當我開始學習並嘗試在生活中加入各種小習慣,像是冥想、看英文影片、對鏡頭說話、看書、感恩日記等等,雖然每天目標都很小,每個習慣設定執行時間都不超過十分鐘:冥想五分鐘、英文影片六分鐘、說話一分鐘、看書有打開就好、感恩日記就是寫一行字。 但只要一開始執行,基本上都是超過一剛開始設定的時間。
運動,我不會,好難。要學英文,我不會,好難。要學樂器,我不會,好難。 這些先入為主的「我好難」,都限制了我們開始行動、養成習慣的動力。 你應該會走路,那你可以從每天走五分鐘開始。你應該背過一些單字,可以從簡單的英語教學影開始。你應該學過直笛,知道什麼是DOREMI,可以從你可以輕易演奏出一段音樂
過去是在沒有刻意培養的情況下,不自覺的使用了一些培養習慣的技巧(比如兩分鐘法則、自我效能感),但在瞭解及研究如何培養習慣之後,也透過這些方式,培養出一些過去沒辦法建立起的習慣。
很多時候我們明明計畫好要去健身、跑步、打球,但是隨著時間越近,心裡抵抗的程度也就越高。有時就直接放棄這次的運動計畫了。這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問題。 心裡產生抗拒的原因,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想到要完成安排的行程內容壓力就很大,所以除了在行程安排的運動量要酌量增減之外,透過「兩分鐘法則」,也是有效解決這問題
我們開始計畫想要養成的習慣,會安排很多行程、菜單,這些都讓我們充滿幹勁,覺得有一天一定會達成這些目標。 但也往往發現越是這樣想,中間的阻礙越大。
我們要做一件事情,一定剛開始會有目標,透過目標產生動力,然後開始行動(假設真的開始行動)。 像我要減肥二十公斤,目標明確,然後開始使用各種減肥法,無論是生酮、低碳、168或各種斷食法、喝奶昔,再加上每天去健身房狂操猛練。終於減掉20公斤了。接下來呢?
當我開始學習並嘗試在生活中加入各種小習慣,像是冥想、看英文影片、對鏡頭說話、看書、感恩日記等等,雖然每天目標都很小,每個習慣設定執行時間都不超過十分鐘:冥想五分鐘、英文影片六分鐘、說話一分鐘、看書有打開就好、感恩日記就是寫一行字。 但只要一開始執行,基本上都是超過一剛開始設定的時間。
運動,我不會,好難。要學英文,我不會,好難。要學樂器,我不會,好難。 這些先入為主的「我好難」,都限制了我們開始行動、養成習慣的動力。 你應該會走路,那你可以從每天走五分鐘開始。你應該背過一些單字,可以從簡單的英語教學影開始。你應該學過直笛,知道什麼是DOREMI,可以從你可以輕易演奏出一段音樂
過去是在沒有刻意培養的情況下,不自覺的使用了一些培養習慣的技巧(比如兩分鐘法則、自我效能感),但在瞭解及研究如何培養習慣之後,也透過這些方式,培養出一些過去沒辦法建立起的習慣。
很多時候我們明明計畫好要去健身、跑步、打球,但是隨著時間越近,心裡抵抗的程度也就越高。有時就直接放棄這次的運動計畫了。這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問題。 心裡產生抗拒的原因,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想到要完成安排的行程內容壓力就很大,所以除了在行程安排的運動量要酌量增減之外,透過「兩分鐘法則」,也是有效解決這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用最小阻力原則, #達成健康永遠為先的目標。 健康與時間是不可逆的個人資源, 某項你投注時間的活動, 在看似平凡的日常,終將於未來發揮出 你無法想像的作用。 只要抱持著「#有做總比沒做好」的心理 ,就能安然度過 #拖延症的發作。 運動的好處不勝枚舉。 找個理由說服
經過幾週的休養,我又開始慢慢回歸運動生活。雖然好一陣子沒運動,要重新養回習慣確實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為了讓自己不那麼抗拒,我試了以下幾個方法: 有動就好,別給自己壓力。 我告訴自己,每天只要有動起來就算達標,哪怕只是伸個懶腰、散步幾分鐘,都值得肯定。強度、時間長度都不用過度計較,重點是先動起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目標設定與壓力之間的關係,指出過大的目標會引發焦慮與拖延,並提供切小目標的解決方案。透過科學原理與實例,作者指出如何將目標拆解成可執行的小步驟,以便逐步實現夢想。此外,強調行動與反思的重要性,以持續保持動力與進步。此文將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有效地設置目標,減少心理負擔,並提升生活質量。
Thumbnail
刻意微挑戰是一種透過微壓力和微習慣實現長期改變的方法。設定小目標和循序漸進的方式,能降低放棄的風險,增強成就感。通過小規模挑戰,如每日閱讀一頁書或增加運動時間,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種方法不僅提高專注力和自信心,還能與朋友一起互相監督,共同進步,最終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達成成功。
Thumbnail
面對變化時,設置安全邊際就變得重要,在《金錢心理學》一書中,安全邊際可以當成「容錯空間」來理解。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要開始運動,但總是找不到時間,或者覺得看不見成果,就放棄了? 別擔心,如果你真的想把運動融入生活中,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運動習慣,以下幾點或許能夠幫助你。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Thumbnail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Thumbnail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用最小阻力原則, #達成健康永遠為先的目標。 健康與時間是不可逆的個人資源, 某項你投注時間的活動, 在看似平凡的日常,終將於未來發揮出 你無法想像的作用。 只要抱持著「#有做總比沒做好」的心理 ,就能安然度過 #拖延症的發作。 運動的好處不勝枚舉。 找個理由說服
經過幾週的休養,我又開始慢慢回歸運動生活。雖然好一陣子沒運動,要重新養回習慣確實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為了讓自己不那麼抗拒,我試了以下幾個方法: 有動就好,別給自己壓力。 我告訴自己,每天只要有動起來就算達標,哪怕只是伸個懶腰、散步幾分鐘,都值得肯定。強度、時間長度都不用過度計較,重點是先動起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目標設定與壓力之間的關係,指出過大的目標會引發焦慮與拖延,並提供切小目標的解決方案。透過科學原理與實例,作者指出如何將目標拆解成可執行的小步驟,以便逐步實現夢想。此外,強調行動與反思的重要性,以持續保持動力與進步。此文將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有效地設置目標,減少心理負擔,並提升生活質量。
Thumbnail
刻意微挑戰是一種透過微壓力和微習慣實現長期改變的方法。設定小目標和循序漸進的方式,能降低放棄的風險,增強成就感。通過小規模挑戰,如每日閱讀一頁書或增加運動時間,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種方法不僅提高專注力和自信心,還能與朋友一起互相監督,共同進步,最終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達成成功。
Thumbnail
面對變化時,設置安全邊際就變得重要,在《金錢心理學》一書中,安全邊際可以當成「容錯空間」來理解。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要開始運動,但總是找不到時間,或者覺得看不見成果,就放棄了? 別擔心,如果你真的想把運動融入生活中,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運動習慣,以下幾點或許能夠幫助你。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Thumbnail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Thumbnail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