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字.玩詩帖#202203_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非僅物質才是空
情緒來時令人愁
一念未覺惹煩憂
妄想紛飛難自控

.

.

raw-image



avatar-img
8會員
109內容數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孤寂裡 尋找 某一樣東西 某一個感覺   空無一物 可以擺放萬物的空蕩 急著去填滿 一份空虛   將空氣染色 布滿了整個空間 卻看不清眼前   開始怯步 我在空無一物裡 小心翼翼 我在這裡 反射不出自己   在孤寂裡 嘗試 容下所有一切 容不下 怕寂
空空的感覺,非常討厭! 不是靠娛樂或是任何東西填補,嘗試過:音樂、藝術、書籍、各種學習和挑戰~ 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連平常最愛的事物,也可六親不認
Thumbnail
在表演身體中揭露最真的自己 太初之深,名之「無限」。因為它隱匿在眾物之中,亦稱「虛無」。如有人問:「它是什麼?」答案是:「無。」意味著,沒有人可解出它是什麼;它無法在概念中參透;沒有人得以知悉任何關於它的部分 除了相信它存在。它即自身,它的存在,空虛滿盈,一無所缺。因此它的名字是:「我正在變為。
《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的含意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履行,淺見如下: 色即是空 "色" 在佛教中代表物質世界的一切,包括物質的形體、現象等。而 "空" 則代表空性,即事物的本質是無自性的,並非獨立存在,而是由眾多因緣和合而成的暫時現象。 "色即是空" 意味著,所有的物質現象雖然看似真
因為直觀現象視於本質,再無語言定義,但一個人若未能入此狀態,語言名相還是需要存在去輔助,但需要一直輔助的人就是執念太重,幾乎變成掛著收藏學識,另外,作為師者空性二字是方便使用,因為包含難以說明的巨量涵義。我會增加這段說明其實是為了閱文者,我自己不需要這種額外的解釋,因為我在描述的主意是「破認知相
Thumbnail
佛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的見,摸的到,是即刻並非是永遠,也等同空無。看不見,摸不著,若無法遺忘,也等同存在,因心沒將此放下,景象一直存在腦海與心上。 人生際遇,都無法逃脫生離死別,沒有為什麼,這就是人生,愛情的分手是離別的一種,心就如掏空,卻又一時忘不了曾經的一切,這樣的經歷,正在走的、走過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詩句中的空白,以及空白所代表的意義和情感。從我的角度來看,有一些意義來自失去意義之後的殘骸。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透過古聖賢的主張與反應,覺察到「無為」與「四大皆空」的本質,原來一直都是擔心著我們怯懦的走走停停,說「無」講「空」,原來是在為我們的自我設限做準備。
Thumbnail
面對無物,人無法忍受空白。然而,尋求填補真理的慾望,反而使人感到空虛,唯有從內心懷疑,才能走近真理。
在自己的天空下 充滿孤獨和寂寞 沒有人會意自己的溫柔 在冷淡的塵世中 充滿疑惑和冷漠 沒有人了解失落了什麼 是曾流轉在紅塵中 痛心曾擁抱傷感的記憶 撕裂的心 縫不合的傷痕 假若是也曾明白 分手似乎也是學習一份感情的幽默 學庸77.09.26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孤寂裡 尋找 某一樣東西 某一個感覺   空無一物 可以擺放萬物的空蕩 急著去填滿 一份空虛   將空氣染色 布滿了整個空間 卻看不清眼前   開始怯步 我在空無一物裡 小心翼翼 我在這裡 反射不出自己   在孤寂裡 嘗試 容下所有一切 容不下 怕寂
空空的感覺,非常討厭! 不是靠娛樂或是任何東西填補,嘗試過:音樂、藝術、書籍、各種學習和挑戰~ 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連平常最愛的事物,也可六親不認
Thumbnail
在表演身體中揭露最真的自己 太初之深,名之「無限」。因為它隱匿在眾物之中,亦稱「虛無」。如有人問:「它是什麼?」答案是:「無。」意味著,沒有人可解出它是什麼;它無法在概念中參透;沒有人得以知悉任何關於它的部分 除了相信它存在。它即自身,它的存在,空虛滿盈,一無所缺。因此它的名字是:「我正在變為。
《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的含意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履行,淺見如下: 色即是空 "色" 在佛教中代表物質世界的一切,包括物質的形體、現象等。而 "空" 則代表空性,即事物的本質是無自性的,並非獨立存在,而是由眾多因緣和合而成的暫時現象。 "色即是空" 意味著,所有的物質現象雖然看似真
因為直觀現象視於本質,再無語言定義,但一個人若未能入此狀態,語言名相還是需要存在去輔助,但需要一直輔助的人就是執念太重,幾乎變成掛著收藏學識,另外,作為師者空性二字是方便使用,因為包含難以說明的巨量涵義。我會增加這段說明其實是為了閱文者,我自己不需要這種額外的解釋,因為我在描述的主意是「破認知相
Thumbnail
佛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的見,摸的到,是即刻並非是永遠,也等同空無。看不見,摸不著,若無法遺忘,也等同存在,因心沒將此放下,景象一直存在腦海與心上。 人生際遇,都無法逃脫生離死別,沒有為什麼,這就是人生,愛情的分手是離別的一種,心就如掏空,卻又一時忘不了曾經的一切,這樣的經歷,正在走的、走過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詩句中的空白,以及空白所代表的意義和情感。從我的角度來看,有一些意義來自失去意義之後的殘骸。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透過古聖賢的主張與反應,覺察到「無為」與「四大皆空」的本質,原來一直都是擔心著我們怯懦的走走停停,說「無」講「空」,原來是在為我們的自我設限做準備。
Thumbnail
面對無物,人無法忍受空白。然而,尋求填補真理的慾望,反而使人感到空虛,唯有從內心懷疑,才能走近真理。
在自己的天空下 充滿孤獨和寂寞 沒有人會意自己的溫柔 在冷淡的塵世中 充滿疑惑和冷漠 沒有人了解失落了什麼 是曾流轉在紅塵中 痛心曾擁抱傷感的記憶 撕裂的心 縫不合的傷痕 假若是也曾明白 分手似乎也是學習一份感情的幽默 學庸7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