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獨行:《善良的牧本先生》

2023/09/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這部電影之前,只約略知道與孤獨、死亡有關,然後跟平常一樣,選了習慣的時段,沒想到進去的時候,前面竟然有人;更意外的是,那個人回頭跟我打招呼:「我還以為會只有我一個人看!」

  這個特別的插曲果然很符合這部電影的調性,也因此結束後,我刻意轉頭整理得比較久,等對方離開的時候才離場。

  然後在回程的路上,一度哭得不可自抑。


raw-image

  牧本先生(阿部貞夫飾)是庄內市役所送行股的公務專員,負責處理過世的獨居者,與警察合作尋找家人來領回骨灰,若無人認領便送到無主之墓。既是獨居,自必無親無屬,或與親屬斷絕關係,牧本先生便常自掏腰包為他們舉行告別式,即使家人不肯前來,至少有他參加;而無人或拒絕認領的骨灰,他會收在辦公室與桌子底下,甚至偷偷藏在上司的櫃子裡,就希望有一天家屬會改變心意。即使是特別交給他負責的送行股,牧本先生的特立獨行依舊令同事側目,直到新任長官看不過去下令裁撤,此時他受理的最後一位亡者,是住在他對面公寓、過去素不相識的鄰居……

raw-image

  牧本先生是「遲鈍」的人:反應慢、不懂得察顏觀色,無法理解他人話語行動的弦外之音,生活規律的他,除了工作外幾乎沒有與人交流的機會,從他與旁人的互動,可以看到他缺乏足夠的經驗,一旦超出負荷,就會出現「在下牧本現在好亂啊!」的當機狀態。這樣單一直線的人,也固執地完成自己的任務。但死者家屬不肯領回骨灰,他也從不試圖道德勸說,畢竟每個人的人生不同,死者生前可能是對生者的折磨,而對牧本而言,他比誰都明白「不受歡迎」的事實,不會因死而改變。保留死者的骨灰默默等待的他,或許一如他的新任長官所言,是一種自我的投射──或許有那麼一天,會有人願意接受孤獨的他。在這同時,他為自己買好了墓地,作為最後的安身之所。

raw-image

  直到他為鄰居蕪木先生一一尋訪他過去的家人、朋友,傾聽他們的感受與故事,察覺到有些孤獨是出自於一種自我的擇善固執:蕪木先生在礦坑背著失明的朋友、踩著瓦斯爆炸身亡的同伴屍體逃出去,因為好友的境況無法安然接受自己的幸福;為了抗議公司的不公待遇,用向機械撒尿威脅上司改善;因為海岸出現死人,漁人慶幸因此增加漁獲而憤怒出手,卻也因此無法再待下去而離開……

  過往的堅持與挫折在經過年歲與時間的淘洗下,有時並不會「進化」或「成熟」,反而會變成固著的標記;一旦斷了與外界接觸的管道與可能,就會退縮進無可接觸的孤獨裡。「有做努力但不知道是否正確」,牧本先生如此自言,誰不曾如此?在堅持努力還是不停地撞到牆時,與其說「好累喔」,不如對自己說「盡力了」。我想,那些懂得轉彎,或靈活地知道怎麼尋找正確路徑的人而言,會覺得這樣太傻了吧?怎麼會用這麼笨的方式去處理?怎麼會傷痕累累還繼續去撞呢?想那麼多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在意這些?但一定會有不是那麼靈活的人,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前進,即使只能獨行,卻是唯一能夠認同的選擇了吧?

raw-image

  這種「無效的努力」讓我想到《呼叫愛美子》。當電影裡呈現牧本先生下班回家,孤獨地作菜、為今天接觸過的死者痕跡留下紀錄,餵獨養的一隻金魚時,都像是愛美子般,無聲地對寂寞說:我沒事的!就好像是用這種堅持告訴自己:就算對大多數人沒有價值,我也會努力把生命的價值發揮出來,包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為自身一直以來的缺損,去為他人多一分成全。

raw-image

  而牧本先生在為蕪木先生尋找過去的同時,彷彿從他的親友的敘述與回憶、怨惱與懷念裡,拼湊出蕪木先生的樣貌,和牧本先生也不是那麼肯定的自己。是因為敬佩蕪木先生的固執,還是對「像自己的人」的肯定呢?即將失業的牧本先生讓出了自己的墓地,成功地讓蕪木先生的親友齊來參加他的告別式,甚至他也從中感受到蕪木先生對天鵝的喜愛,得到蕪木先生女兒的感激,就在他買下相機,仰頭拍攝掠過青空的天鵝,想必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美好、最肯定自己的時刻吧,在這一刻能對自己說「盡力了、盡力了」,毋寧是將幸福結晶於至美的瞬間。

  虛假、謊言與傷害,無人能夠阻擋或避免;最美好的剎那終會寂滅;曾經的幸福與努力都可能因變化殞落,那樣的消逝甚至情有可原、無可怨懟,不變的唯有孤寂,永遠必然相對的只有自己,那麼,在無常與無盡的苦惱裡持續本於真心、忠於理想的平衡,亦是終身必須背負的任務吧。和蕪木相似的牧本先生,儘管最終沒有生者為他舉行告別式,但比起蕪木的孤獨死去,牧本先生肯定了自己的價值。他的善行像雨後的彩虹,雖然短暫且可能無人知曉與記憶,但會在他人生命裡留下一點點溫柔與感念的痕跡與延續,這會使他將與蕪木一樣,在最終必然的孤獨裡獲得安眠。

 


92會員
189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