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MC後大跌?跌真的還是找理由跌?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今天凌晨2點的FOMC會議,雖然不升息但是卻透露出了近期最鷹派的訊息,在今年底之前還要升息一碼,並且持續貫徹”Higher for longer”的政策,同時利率點陣圖的中位數也已經到了5.5-5.75的區間。

圖片來源:FED官網

圖片來源:FED官網

在今年六月後美國的實質利率在今年5月後已經翻正,通常情況下正值的實質利率都會對通膨有抑制的效果,但是為什麼FED成員還是會這麼的鷹派呢?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這個可以歸因於美國非常強勁的經濟,讓通膨有反覆的可能性,從FED最新出爐的報告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於美國今年的經濟預期已經在長期期望成長區間的上緣甚至隱隱的有突破的跡象,這樣就會造成通膨回落的壓力。

圖片來源:FED官網

圖片來源:FED官網

總結一下:

1. 9月不升息,但是11月或是12月會升息一碼。

2. Higher for longer的政策不變,甚至有可能更長。

3. 美國的經濟還是出乎意料的好。


以下是主觀的推論:

1. 再升息一碼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不過市場可能對於Longer多久是比較害怕的,沒辦法掌握的利空才是市場沒辦法消化的利空。

2. 美國經濟優於預期所以讓FED有更大的升息空間,並且可以讓他們能夠再多看幾個月再做最後終端利率的決策,所以會讓市場的不確定性繼續往後拉。

3. 主觀認定其實市場還是偏向一個漲多回檔的格局,剛好有個理由可以跌何樂而不為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uyGood【幸福餐盒】🍱
66會員
36內容數
Buy Good 便當,由 4 位熱愛研究台股的小散戶共同經營,專研權證 / 大戶籌碼分點、每月漲跌機率、除權息統計、RS 相對強度排行、Trading View 及 XQ 程式指標開發,希望透過各式各樣的「菜色」幫大家找到適合自己、能穩健獲利的交易模式!
2024/09/15
前情提要 因為前兩個月較忙,沒有時間上架愛心便當,這兩天趕緊補件,預計九月底前會把 2024 年的歷史數據都統計完奉上! 提醒一下這是最近十年的統計數據,今年漲到破紀錄,歷史數據的參考性就先打個折扣,畢竟有些股票可能已經漲多,即便有景氣循環特性也不代表就一定 100% 會漲! 所以比較好的做法
2024/09/15
前情提要 因為前兩個月較忙,沒有時間上架愛心便當,這兩天趕緊補件,預計九月底前會把 2024 年的歷史數據都統計完奉上! 提醒一下這是最近十年的統計數據,今年漲到破紀錄,歷史數據的參考性就先打個折扣,畢竟有些股票可能已經漲多,即便有景氣循環特性也不代表就一定 100% 會漲! 所以比較好的做法
2024/09/15
什麼是 RS 排行榜? 相對強弱勢指標(Relative Strength , RS) 首先,RS 是目前國外分析師較常用的技術指標之一,跟一般大眾熟知的 RSI 完全不同,以 0~100 的量化數值來呈現,你可以簡單理解成:在某段期間內,該檔股票相對大盤其它股票的強弱排名,分數越高代表越強勢!
Thumbnail
2024/09/15
什麼是 RS 排行榜? 相對強弱勢指標(Relative Strength , RS) 首先,RS 是目前國外分析師較常用的技術指標之一,跟一般大眾熟知的 RSI 完全不同,以 0~100 的量化數值來呈現,你可以簡單理解成:在某段期間內,該檔股票相對大盤其它股票的強弱排名,分數越高代表越強勢!
Thumbnail
2024/09/07
歡迎大家訂閱 BuyGood 薯條分享餐,以下是餐點內容參考~ 每天 1 篇【RS 薯條日報】強勢族群分享 每月 1 篇【愛心便當】歷史漲跌數據統計 每月不定期【總經 / 債券分析】專欄 ★ 訂閱一律附贈 Trading View【黃金脆薯】指標 訂多久就開通多久,每期會統一幫訂閱戶展延權
Thumbnail
2024/09/07
歡迎大家訂閱 BuyGood 薯條分享餐,以下是餐點內容參考~ 每天 1 篇【RS 薯條日報】強勢族群分享 每月 1 篇【愛心便當】歷史漲跌數據統計 每月不定期【總經 / 債券分析】專欄 ★ 訂閱一律附贈 Trading View【黃金脆薯】指標 訂多久就開通多久,每期會統一幫訂閱戶展延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FOMC 聲明較為鴿派,但並未具體說明「9 月降息」,但發表會上鮑爾宣布本次會議也討論了降息議題,認為最早可能在9月降息後,貨幣政策聲明包含了華爾街一直期待的幾項變化(鴿派內容),利率大幅下降,股價上漲。 ⑴就業成長依然強勁,失業率仍較低 → 就業成長放緩,失業率有所上升,但仍處於較低水平 ⑵去
Thumbnail
FOMC 聲明較為鴿派,但並未具體說明「9 月降息」,但發表會上鮑爾宣布本次會議也討論了降息議題,認為最早可能在9月降息後,貨幣政策聲明包含了華爾街一直期待的幾項變化(鴿派內容),利率大幅下降,股價上漲。 ⑴就業成長依然強勁,失業率仍較低 → 就業成長放緩,失業率有所上升,但仍處於較低水平 ⑵去
Thumbnail
在經歷了這麼多天的壞消息之後,剛邁入了八月了,終於有一個好消息了,在昨天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會議後的記者會,美國聯準會主席表示,在三個條件滿足下,九月可以開始降息,這個也大大地振奮了低迷半個月的美股,昨天的費半大漲了7 % 回到了5000點以上,而道瓊在盤中一度要挑戰歷史新高。
Thumbnail
在經歷了這麼多天的壞消息之後,剛邁入了八月了,終於有一個好消息了,在昨天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會議後的記者會,美國聯準會主席表示,在三個條件滿足下,九月可以開始降息,這個也大大地振奮了低迷半個月的美股,昨天的費半大漲了7 % 回到了5000點以上,而道瓊在盤中一度要挑戰歷史新高。
Thumbnail
外銀預估,Fed在9月啟動降息,全年降息幅度為2碼。外銀指出,美國聯準會(Fed)13日FOMC會議將政策利率維持5.25%至5.50%區間,基本上符合市場預期。 明尼亞波利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尼爾·卡什卡利16日則表示,美國聯準會今年預計將降息1次,而且要等到12月才會行動,這是一個「合理的預測」。
Thumbnail
外銀預估,Fed在9月啟動降息,全年降息幅度為2碼。外銀指出,美國聯準會(Fed)13日FOMC會議將政策利率維持5.25%至5.50%區間,基本上符合市場預期。 明尼亞波利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尼爾·卡什卡利16日則表示,美國聯準會今年預計將降息1次,而且要等到12月才會行動,這是一個「合理的預測」。
Thumbnail
美國公布 5 月 CPI 報告,CPI 全線出現下滑,一如我們在 4 月 CPI 分析時分享,美國通膨仍走在溫和下降之趨勢沒有改變,今夜 Fed 召開的 6 月利率會議將很難展現鷹派姿態,且更往後看,一如過去一個月所強調的,我認為 Fed 將有望在 7 月會議上對 9 月會議給予降息的前瞻指引。
Thumbnail
美國公布 5 月 CPI 報告,CPI 全線出現下滑,一如我們在 4 月 CPI 分析時分享,美國通膨仍走在溫和下降之趨勢沒有改變,今夜 Fed 召開的 6 月利率會議將很難展現鷹派姿態,且更往後看,一如過去一個月所強調的,我認為 Fed 將有望在 7 月會議上對 9 月會議給予降息的前瞻指引。
Thumbnail
美國境內通膨頑強,著實令美國人擔心,然而美國Q1的GDP季增年率下降至1.3%低於預期,顯示美國經濟擴張的增速明顯放緩了。通膨且高,但經濟很可能需要刺激了,究竟該升息還是降息呢?鮑爾都拿不定主意了, 我自然也無從知曉...
Thumbnail
美國境內通膨頑強,著實令美國人擔心,然而美國Q1的GDP季增年率下降至1.3%低於預期,顯示美國經濟擴張的增速明顯放緩了。通膨且高,但經濟很可能需要刺激了,究竟該升息還是降息呢?鮑爾都拿不定主意了, 我自然也無從知曉...
Thumbnail
民調顯示:6成美國人感覺經濟衰退,近半數預計美股下跌。摩根大通執行長CEO警告:美國經濟恐會「硬著陸」,最遭是陷入「停滯性通膨」!Fed會議紀錄顯示官員仍不排除升息,高盛CEO:今年降息機率恐為零! 由於美國的通膨情況在可預見的期間內難以減緩,儘管華爾街極度渴望降息,美國聯準會仍難以降息,乃可預見!
Thumbnail
民調顯示:6成美國人感覺經濟衰退,近半數預計美股下跌。摩根大通執行長CEO警告:美國經濟恐會「硬著陸」,最遭是陷入「停滯性通膨」!Fed會議紀錄顯示官員仍不排除升息,高盛CEO:今年降息機率恐為零! 由於美國的通膨情況在可預見的期間內難以減緩,儘管華爾街極度渴望降息,美國聯準會仍難以降息,乃可預見!
Thumbnail
美國就業及物價數據居高不下,Fed對於降息時程延後開始鬆口,全球股市亦順勢拉回,台股獨強的情況也受到挑戰,小哥從大盤成交量觀察台股的變化,並更新關鍵市場氛圍指標! 1. 小哥觀點:通膨難以抑制,降息勢必延後,短期波動加大
Thumbnail
美國就業及物價數據居高不下,Fed對於降息時程延後開始鬆口,全球股市亦順勢拉回,台股獨強的情況也受到挑戰,小哥從大盤成交量觀察台股的變化,並更新關鍵市場氛圍指標! 1. 小哥觀點:通膨難以抑制,降息勢必延後,短期波動加大
Thumbnail
美聯準會面臨著降息的艱難決定,通膨持續,如何因應?投資者應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可能的利率變動。
Thumbnail
美聯準會面臨著降息的艱難決定,通膨持續,如何因應?投資者應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可能的利率變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