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走出苦難,擁抱人生: 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 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很喜歡這本書,一開始就強調有別於過往的舊觀念。

我本來就不是心理學本科系,也樂於接受創新。讓我更期待能在書中發現或得到什麼新知識、新想法!

首先。ACT是念英文單字act(行動)的念法。不是分開來讀A-C-T。

再來,我很喜歡書中用流沙,來譬喻情緒風暴。我們習慣向下踩踏地,盡力離開泥巴,但在流沙中,此舉反而是陷的得更快,最後被吞噬。應該是要躺下,盡全力用最大面積去接觸,也許還有機會滾開這片流沙(科學來說是真的嗎?XD歡迎和我分享)。這個想法真的非常不直覺,也很挑戰人性。

畢竟我們遇到危險,都想盡全力盡快逃離。然而,逃離的方式,卻是躺下用身體最大面積去接觸那片危險!!這真的很違反直覺!

書中簡介中快速的導讀,1–10章是教我們怎麼避開卡關陷阱;11–12是探討真心想要的生活樣貌,並知道如何有效能的生活。(非常喜歡看有教如何實踐的書籍)。

一開始作者也很盡力的分享"認知掛勾"這件事,鋪陳出我們如何能做到"認知脫鉤"

我也很認同第5章中提到:想法帶來痛苦。有教在書寫痛苦日記中,去梳理想法,找出共同模式。找出後,很有趣的,是教導:看著你的想法,而不是從你的想法來看。

第6章中提及的將經驗放回身體裡,讓我想到最近學習的澄心!這真的很類似!我很喜歡本書最後形容痛苦和抗拒的方式:…迎接兩個又臭又疲倦的孩子回家…你不需要去愛他們的外表和味道,還是能歡迎他們回來。

最後,我想再分享書中提到描述和評價的不同處。描述多是客觀事實,評價則多是主觀的感受。我們很常混淆,尤其在自我評判時候。

第6章分享很多脫離糾結的技巧,外化問題、心懷感激……

希望能用這些方法,讓我們將"想法"只是當作想法,也降低了讓我們感到痛苦的"堅信"。

raw-image

攝影師:Chris F: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9280246/

以下資訊來自誠品線上

走出苦難, 擁抱人生: 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

Get out of Your Mind and Into Your Life: The New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作者:史蒂芬.海斯/ 史賓賽.史密斯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13

avatar-img
0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