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資人的認知與新創成敗有何關係?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上海清華創投圈已成中國大陸創投主力,甚至被媒體稱為中國的清華幫[1]。清華投資圈有兩句名言:「早期投資就是投人與團隊。」同時,「投資是人脈的變現、認知的折現。」看似簡單的兩句話卻蘊含著早期投資的原則原理。

天使投資人應試著理解:「早期投資就是投人與團隊」,也因此「連續創業家」更易受到青睞。因連續創業家過往可追溯經驗事績與許多投資人間有長期信任[2],以及較了解投資人的投資邏輯與思維,這些都是較易取得機構投資資金的主因。

而天使投資人來說,「人脈的變現」指的投資人有自己信任「小圈子」,或代表像是中國大陸「清華幫」世代,或如華人首開先河做早期投資的「矽谷橡子園」成功創業家與投資人的群體,有時是「天使會」(Angel Club)這類衍伸出來天使投資人的社群。

而投資人投資前彼此都會詢問對創業家與項目的評價,並且退出還得更倚賴投資不同輪別的機構投資人間的人脈資源挹。所以才會說:「投資是人脈的變現。」

只是圈子有世代與大小分野。早期投資變數太多,所以專業機機構投資人雖多出身科技業,再不然就是財會與金融背景,但也非常講究人際圈子的獨特信任感。對創業家與新創的References也是必經程序。

投資是「認知的折現」包含對於:「賽車手、賽道與賽車場」,也可說是「天時、地利及人和的綜合判斷。」每個人人生歷練不同,但李嘉誠曾有句話說特別好,「別跟年輕人談經驗」,因為經驗只有自己經歷跌倒痛過才能了解無法傳授。認知應當包括了經驗、知識及能夠穿透表象的智慧。

所以把認知中的很重要的經驗拋開。但早期投資時間長、風險高。當然回報也高!所以要看五到七年「大環境變化」,新創切入市場時機與外在大環境變化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關係。只是卻沒人知何時才是最好時機。我們只能試圖以比創新更高維度的總體經濟學等知識來逼近深不可測的天時。

或許天使投資人可試著從「宏觀經濟政治」及社會環境變化對新創間接影響,特別是「經濟景氣週期」(後稱週期)與行動互聯網產業連動性大,例如在評估Web2.0項目時採用的顧客終身價值(CLTV)[3]就與經濟與技術週期有連動的關係。

像對專業VC來說一年看兩到三百個項目是常態,而天使投資不僅只要新創賺錢,同時還得有下輪機構投資人接盤,所以對天使投資人來說「政經趨勢」、「創投業圈資訊」及「人脈經營」都很重要。

因為這種整個「賽車場」集體行動的邏輯會影響到「賽道」,再反應到新創每位「車手」導致募資的成功或失敗,像綠能產業從二十年前的邊緣到ESG在2021年成為大型企業與創投投資新創的主題風潮就是一例。

世界知名的500 Startup其使命說:「我們的任務是透過企業家精神提升全球的民眾與經濟(Our mission is to uplift people and economies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entrepreneurship。」[4]創投家軟銀創集團辦人孫正義對「AI、平台經濟與機器人」熱情,以及創新工廠李開復對AI早幾十年的洞察預見。都是以更宏觀開闊的眼界與認知開創投資早期的新領域。

天使投資人也可設定自己的使命!從宏觀總體經濟的週期理論來說,可能最好的使命是投出典範轉移創新有關的項目和創業家,相信當有使命感的天使投資人更多時,新創的多元性會讓世界愈往行公義、好憐憫與存謙卑的天堂而行。也是之後我們接著要談的時機問題。


[3] 也可同時參閱第五章:進入市場策略

[4] IF you're not investment something which may change your life or change the world, you don not deserve being a VC.

9會員
20內容數
新創如何從零到一,天使投資人如何投到獨角獸,這裡有方法。不是一蹴可及,但絕對可以按步就班的練習與摸索。開啟天使投資的方法從Angel45出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