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作者:彭明輝
這本書的作者 彭明輝,在2012年出版了這一本對於台灣2020年即將面臨的問題,提出許多的觀點和看法,本書集中在描述關於石油危機、能源問題以及糧食等各方面探討,基本上可以說是面對台灣當今社會的一個前傳,欲了解台灣目前的現狀,可以從這本書來一窺一二,會發現到其實許多台灣當年的問題,在十多年前就知道了,但是藍綠政府依舊無能,失去了短期計畫,讓許多該成長的沒有成長,被彭明輝稱之為政客。
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這本書,最主要的核心都圍繞在peak oil 石油的高峰,簡單來說就是石油的危機。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聽老師說石油最多可以再用50年,現在算下去大概就剩下沒有多少年,可是石油好像依舊沒有見底的趨勢?按照經濟學 需求與價格的圖形,當石油越來越少,石油的價格就會越來越高,作者就是依照這個理論,推論石油耗盡可能在2020左右發生,而石油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可能影發經濟大蕭條。
以現今的結果來看,石油大國依舊掌控著石油出口,像是俄羅斯普丁將石油當作是與歐美較量的籌碼,石油問題必然與能源密不可分,能源是現今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等會會再談到。
彭明輝 從2012預測2020即將發生peak oil,也就是石油用盡,但是卻沒有發生,根據《直覺思維》這本書的內容說到,用理論和邏輯去推導未知的未來,其實準確的機率遠不如使用直覺來預測,結果來說確實不準確,而作者整本書卻是圍繞著國家會因peak oil造成大衝擊。
當然石油會有用完的一天,國際的樂觀派認為,在石油危機發生之前,電動車、太陽能等技術就會替代傳統的石化能源,這也是接下來即將談到的重點。
在能源之前談到糧食生產,台灣的地狹人稠,糧食是台灣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作者認為在石油用盡發生之前,應該想方設法讓台灣的糧食得以自足,或是提高糧食的自給率,因為替代石油的能源還有像是糧食的生產生質燃料,當作取代石油的重要能源,也可能因為石油價格飆升,導致糧食海上運送成本大幅飆升,台灣食糧自給率變得非常重要,雖然這些目前都還沒有發生就是了。
而這又講到現在蔡英文政府施行綠電息息相關,撇除掉這些綠電家族自肥讓台電虧損不談,台灣可以種植糧食的土地本就不多,現在台灣南部像是台南等地區,大量設置太陽能板來發展綠電,或者是魚電共生,影響到魚中蝦子的顏色,候鳥的棲息改變,還有減少可以生產糧食的種地,可以思考這樣做到底是正確的嗎?
面對中共強大的崛起,許多人對於抗中保台的意識增強,身為台灣人應當愛自己的國家,讓外敵不敢親舉妄動,但錯誤的能源政策,基本上只要台灣無法跟國外取得貿易聯繫,無論是糧食還是能源,可能都撐不了太久,兩岸兵凶戰危,如果發生戰爭,民進黨政府真的做好頑強抵抗中共的準備了嗎?
彭明輝 寫作本書的時間2012年,距離311大地震導致福島核外洩事故沒有多久,是大家在反思核能安全性問題的時候,彭明輝提出是否有可以取代核能的替代能源方案,但依舊是理性的根據台灣的能源自己率來估算,如果無法達成能源自主,核能還是可能需要使用,作者認為有沒有可能替代核能,使用再生能源追上能源使用量?作者認為可以,但是在2023年的今天來看,實際上就是做不到,而這又牽涉到經濟層面的問題,如果想要高耗能產業,就勢必要繼續使用核能發電。
台積電被稱為台灣的護國神山,但是這一家公司2020年耗掉了全台5.9%,2023年更成長至總電能的7.5%,跟台北市差不多,被稱為台灣的護國神山如果想要繼續發展下去護國,勢必要面對缺電的問題。
因為缺電,台北市捷運、公共空間的空調實施溫度限制,有些人感覺到夏天的炎熱,核能的發展已現在來看是絕對必要的,如果電力不足,不要說戰爭的國安危機了,連台灣的經濟整體實力也發展不起來,許多企業都離開台灣,離開台灣就不會有缺電問題了,但是經濟也發展不起來了,別說什麼高薪工作。
彭明輝指出,台灣藍綠政客長年以來都重視選票為考量,或是短期計畫為考量,不斷的在實行劫貧濟富的產業發展,台灣發展代工業造就了新竹科學園區、其他的科學園區,這造成了產業發展不均的問題,而且這20多年越來越嚴重!讀理工出來的薪水高,讀文組出來好像就該死。
台灣缺工結果又低薪,違背經濟學供需法則,原因在於教出來的學生都沒有符合市場需求,說白了就是台灣需要理工的人多一點,文組的少一點,原因則是因為長年重視代工業所致,還有稅的問題,讓產業流向理工業。
學生所學非所用?彭明輝對教育也很有看法。
當時有5年五百億的 重點大學經費補助之計畫,看維基百科實際上是 2005一路執行到2017年,彭明輝 認為這是錢坑計畫,他認為現今(當時)的學生基本上都是混畢業,許多的研究計畫都全學習歐美,台灣的環境與人文等都不同於西方世界,卻不以台灣為主來進行研究,產出許多沒有營養的學術論文,這一點應該放到現今也是一樣的,無怪乎許多的政治人物論文抄襲,甚至是整個學位作假。
在2012年所發生的所有問題,除了peak oil之外,全部問題都是往更嚴重的方向發展,從過去的亞洲四小龍之首,現在已經是吊車尾,無奈許多檯面上的政客依舊操弄著意識形態來獲得自己的選票利益,過去台灣經濟的崛起,仰賴於能夠考量長遠治國的政治家,像是永遠的行政院長 孫運璿 創立了工研院,奠定了台灣工業實力的基礎。
台灣在2000年之後就沒有長期計畫,沒有經濟實力,怎麼有強大的軍備,怎麼有條件跟虎視眈眈的中共談條件?和平靠實力,沒有這樣的實力談條件,甚至像普丁錯估自己能輕鬆打贏烏克蘭,讓許多人民葬送在戰爭之中。
在中美對抗之下求生存的台灣,美國不可能讓我們統一,中共也不肯台灣獨立,那就要做的就是強健台灣自己的體質,只有國力變強才能讓敵人不敢輕舉妄動。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