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延續21世紀美國單極的大戰略 杜如松(Rush Dushi)2022年新作《長期搏奕》推薦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2022/8/22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3830

如何盡可能延續蘇聯瓦解後的「單極時刻」(unipolar moment),是過去30年來令眾多美國思想者殫精竭慮、輾轉反側的大問題。博學廣聞、少年有成的國安會對華政策主要幕僚,通曉中文且曾遊歷中國的哈佛博士杜如松,與比他年長一兩代的美國「中國通」們都不例外。差別在於當年的中國通們雖然也熟悉各種版本的「中國威脅論」,但小布希(George W. Bush)時代以前,「中國威脅」更常以「崩潰的破壞者」面貌出現。睡獅/黃禍式的威脅,當時看還很遙遠。

但杜如松博士在而立之年以傅爾布萊特學者身份到雲南大學訪學時,汶川地震、北京奧運、上海世博都已過去,美國次貸風暴又一次引起「西方沒落」的憂慮。中國與南海諸島聲索各國的爭端正開始,歐巴馬(Barrack Obama)政府也正展開制衡胡錦濤末段任期更加「有所作為」的中國,並推出了「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再平衡(Rebalancing)等戰略。此刻的中國經濟規模才超過德國不久,又正要超過日本。若按爭議很大的「購買力平價」(purchase power parity, PPP)計算,已有很多人認為數年內美國的GDP也會被超越。

彼時歐巴馬以少數族裔之姿勝選,為美國與自由世界帶來一片新氣象。但很快因經濟失衡與不平等造成國內社會大分裂(Great Divide)的病症,又逐漸在美歐傳染。習近平接著上台後,為了一併處理經濟「新常態」下內、外兩個大局的諸多陳痾,很快又推出深富地緣戰略色彩、規模浩大的「一帶一路」計畫,並以弘揚中華歷史與理念、強化民族認同與愛國主義、刷新馬克思主義思想等「強勢」(assertive)作為,加固中共的「總體安全」。權力移轉與兩強不安全感深化和普遍化、社群化,使結構性的僵局更加凝固。這樣喧囂卻日趨陰暗的國際大環境,自然使杜如松一代的少壯中國專家對中國的體認頗有別於他的師輩。同時筆者也相信,印裔背景,勢必使他也對歐巴馬轉換到川普(Donald Trump)的驚濤駭浪深有感受。加上雲南和中印邊境的經歷和紮實的中文文獻訓練,更使杜如松的《長期博奕》一書在熱情中不失務實。坊間論者若僅從「少壯派=鷹派=好戰派」來看待,得到過度「樂觀」或「悲觀」的結論,恐失之膚淺。

《長期博奕》不只是一本美國對華戰略的實務建言手冊,還是非常全面、詳細的冷戰後中美全方位競爭的歷史紀錄。如果讀者曾從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傅高義(Ezra Vogel)蘭普頓(David Lampton)沈大偉(David Shambaugh)黎安友(Andrew Nathan)謝淑麗(Susan Shirk)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資中筠王緝思楊潔勉閻學通等名家處得到探索中美關係的啟發,那杜如松博士的《長期博奕》一定是此知識系譜上最新最詳,成一家言的新標竿。

此書足以取法的成就,還來自作者結合傳統方法和新工具的研究設計,使過去重視中共官方文獻詮釋解讀的「藝術」,和當代數位化資料庫技術相結合,構成對戰略「意圖」有解釋力的中國「削弱、建立、擴張」三部走大戰略演繹。國際政治學研究因果解釋的兩大要素就是「能力」(capability)與「意圖」(intention);前者總是現實主義的舞台,後者常是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領地,自由制度主義(liberal institutionalism)揉合兩者,在「制度」這個中介變項上遊走。《長期博奕》當然掌握了最近30年中國的「能力」建設,但注意到一般年輕外交研究者不會注意的劉華清、王嵎生的回憶與建言細節,體察像是胡錦濤第二任期主張外交「更加」有所作為這樣的細緻變化,才使作者對「意圖」這個建構主義的迷團享有發言權。筆者認為,也是基於此種綱舉目張、粗中有細的功夫,作者終能在最後提出頗具「中國特色」的美國應對之道:不對稱競爭。那幾乎就是對北京「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顯然不像部分讀者可能期待的「立即一戰」,或者某種攻勢現實主義「硬碰硬」的想像,這是繁體中文版臺灣讀者特別值得玩味的。

既然「意圖」本就是國際關係研究最大的黑箱,則一切的詮釋無論如何努力客觀,仍難做到絕對設身處地,這是《長期博奕》留給讀者真正「懸而未決的辯論」。例如攻勢現實主義大師米爾斯海默也想必會認同的「削弱、建立、擴張」的SOP,很像是從韜光養晦到奮發有為的直線前進戰略,但如何證實這是「六四、蘇聯瓦解、海灣戰爭」三年內確立,且江、胡、習都自覺其目標是「取代美國霸權」的長期大戰略,論證起來頗有挑戰。彼時中國經濟規模尚不足臺灣的2倍(2021年為21倍),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資產階級自由化警鐘長鳴,但就算加上伊戰震撼,就「能力」論,實難想像中共已有在「全球範圍」取代美國秩序的藍圖。這也是米爾斯海默從地緣角度出發,堅持「世界霸權」不會出現,中國爭奪的是東亞區域層級(regional hierarchy)的原因。

要超越「能力」,為世界霸權打算,就算「意圖」再普世崇高,大約西方也會有很多專家反對華府「過度擴張」。這也是為何《長期博奕》建議對華既不能去遷就、又不能搞顛覆,而必須從「不對稱」出發去「削弱」。反之,若中國要「過度擴張」去追求全新世界秩序,那恐怕要退回趙紫陽、胡耀邦甚至更早的毛澤東、周恩來、林彪時代,從「世界革命」、「世界鄉村包圍世界城市」、「人民戰爭與持久戰」去探索中共外交和身份(identity)的基因—筆者認為即是中共建國後持久存在、凝結於毛澤東的形象和理念上的「第三世界 / 挑戰者」國家身份。但即便是曾推動全世界範圍「取代」美帝、蘇修的毛,也保有「臺灣問題可以放一百年」的彈性。這種流動性,究竟志在跑馬克思世界革命的「馬拉松」?還是會回到天下「以不治而治之」的道家戰略?恐怕就超過《長期博奕》探討的時空範圍了。

不過誠如本書結論所言,只要華府總是居安思危地評估「霸權衰落」的趨勢和程度,西方國家對自身文明的缺失也總能發揮自我批判、相互制衡的傳統,那麼不管非西方挑戰者的「削弱—建立—擴張」會停在何處,美國延續21世紀單極優勢的機會,還是大過「中國取代」。

avatar-img
22會員
95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登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2/8/22 在2022年8月共軍圍台軍演後,全球列強與東亞各國已更加認真地評估台海爆發戰爭可能的時間點與場景、規模。或許因為選前不希望「擾民」造成執政失能的印象,也可能是為了隱蔽或保留實力,臺北雖提升了防禦的措施與頻率,但社會面的準備尚止於口誅筆伐,市場與民生幾乎波瀾不驚。
2023/9/10 邱吉爾言,「所有戰爭都是非必然戰爭。」結構因素嚴峻,但台海三方都仍可以用更一致而有紀律的方式,修補威脅的信用,同時恢復保證的信用。特別是臺灣,易損性最大,不應該只致力於無止境增強有信用的威脅,然後繼續等待對手「崩潰」,卻毫不經營甚至試圖拋棄任何有信用的保證,自己蒙受最大的損失。
張登及(2022)。「推薦序:國際關係進步自由主義及其批評。」收於John Mearsheimer,《大幻象: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政治現實》。臺北:八旗出版,頁7-14。 《大幻象: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政治現實》(以下簡稱《大幻象》,大陸譯本譯為「大幻滅」)是一本國際關係學最新的一本殿堂級教科書。
2023/2/13一個來自中國的氣球,漂移了超過8天與 15,000公里,到北美東岸大西洋才被美軍擊落。...懷疑論是現代經驗主義知識論的基礎,在國際政治上的疑慮包括力量對比,以及決策者的偏好。現在中國出現「批秦檜、挺岳飛」的論調,將維護和平者一概打為自由派、胡適派、汪偽派,大有掉入珍珠港情境的氣魄
1997/0804 憲改中的制度改革以提昇效率為目的,完成中央政府權力之集中,地方機關精簡無可免將導致中央權責與機制的肥大。其次為改革過程中以發展競爭力和各種獎勵、交換為名的政商網絡的密結重組。其三為憲改黨派互動中醞釀的政黨重組,以共享新體制下龐大的政經資源。
1997/0619 舊的歷史性集團的理念與軀殼不適於台灣未來的政經發展需要,而爭逐新集團的塑造主導權。但是葛蘭西也指出,有機的理念意識,是確立新領航不可或缺的要素。此斷非短視的權宜或激情的武斷可以獲致。否則一如前蘇、東歐後共國家,輕則經濟倒退、重則引生事端,造成社會動盪;何況台灣面臨強鄰挑戰...
2022/8/22 在2022年8月共軍圍台軍演後,全球列強與東亞各國已更加認真地評估台海爆發戰爭可能的時間點與場景、規模。或許因為選前不希望「擾民」造成執政失能的印象,也可能是為了隱蔽或保留實力,臺北雖提升了防禦的措施與頻率,但社會面的準備尚止於口誅筆伐,市場與民生幾乎波瀾不驚。
2023/9/10 邱吉爾言,「所有戰爭都是非必然戰爭。」結構因素嚴峻,但台海三方都仍可以用更一致而有紀律的方式,修補威脅的信用,同時恢復保證的信用。特別是臺灣,易損性最大,不應該只致力於無止境增強有信用的威脅,然後繼續等待對手「崩潰」,卻毫不經營甚至試圖拋棄任何有信用的保證,自己蒙受最大的損失。
張登及(2022)。「推薦序:國際關係進步自由主義及其批評。」收於John Mearsheimer,《大幻象: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政治現實》。臺北:八旗出版,頁7-14。 《大幻象: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政治現實》(以下簡稱《大幻象》,大陸譯本譯為「大幻滅」)是一本國際關係學最新的一本殿堂級教科書。
2023/2/13一個來自中國的氣球,漂移了超過8天與 15,000公里,到北美東岸大西洋才被美軍擊落。...懷疑論是現代經驗主義知識論的基礎,在國際政治上的疑慮包括力量對比,以及決策者的偏好。現在中國出現「批秦檜、挺岳飛」的論調,將維護和平者一概打為自由派、胡適派、汪偽派,大有掉入珍珠港情境的氣魄
1997/0804 憲改中的制度改革以提昇效率為目的,完成中央政府權力之集中,地方機關精簡無可免將導致中央權責與機制的肥大。其次為改革過程中以發展競爭力和各種獎勵、交換為名的政商網絡的密結重組。其三為憲改黨派互動中醞釀的政黨重組,以共享新體制下龐大的政經資源。
1997/0619 舊的歷史性集團的理念與軀殼不適於台灣未來的政經發展需要,而爭逐新集團的塑造主導權。但是葛蘭西也指出,有機的理念意識,是確立新領航不可或缺的要素。此斷非短視的權宜或激情的武斷可以獲致。否則一如前蘇、東歐後共國家,輕則經濟倒退、重則引生事端,造成社會動盪;何況台灣面臨強鄰挑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949年後的海峽風雲實錄──美中台三邊互動大揭密》 作者是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中文書名很浮誇,單看書名很容易讓人皺眉,實際上這本書是實打實的學術著作。 這本書可能台派看了會覺得不是很舒服(首先推薦人是中研院張淑雅教授),但我認為身為台派其實更應該閱讀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中國任務:美國駐華記者口述史》 本書談論的東西很多,談中國、談記者、談美中外交關係、談媒體角色、談記者個人生涯,談很多很多,但更多的時候,我覺得這本書談的是「時間」。 以最簡單又最直觀的時序發展來看,這本書完整地走完一個中國現代史。
Thumbnail
無論是想更了解中國或是更了解台灣,都可以看看這些書!也歡迎留言推薦我好書! 臺灣政治 時代如何轉了彎 阿共打來怎麼辦2024不衹是選總統 認知戰下的台灣 臺灣歷史 二七部隊 來自清水的孩子 宋氏三姐妹與他們的丈夫 關於中國 被中國拘禁2279日 紅色賭盤 新疆再教育營 吃佛 關
Thumbnail
最近有一件事需要處理,優先度高於對於這個系列的維持。除此之外,最近的國隋情勢也進入一個低潮期,在這個虛假的穩定中很少東西能寫。年中預計恢復連載。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從關心國際情勢的視角,川普相較賀錦麗,前者相對具有領導人特色與魅力。況且以現今全球政經角力而言,美國總統是誰的確會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
Thumbnail
逆全球化的未來已經開始在各國呈現變化,而全球化供應鏈的緊密程度也受到地緣政治變化的衝擊。 彼得‧澤汗為我們呈現了他對美國前景的樂觀看法,並剖析了少子化對於全球經濟與政治的影響。他所提供的未來展望與策略規劃,正是我們在逆全球化的世界中迫切需要的。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949年後的海峽風雲實錄──美中台三邊互動大揭密》 作者是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中文書名很浮誇,單看書名很容易讓人皺眉,實際上這本書是實打實的學術著作。 這本書可能台派看了會覺得不是很舒服(首先推薦人是中研院張淑雅教授),但我認為身為台派其實更應該閱讀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中國任務:美國駐華記者口述史》 本書談論的東西很多,談中國、談記者、談美中外交關係、談媒體角色、談記者個人生涯,談很多很多,但更多的時候,我覺得這本書談的是「時間」。 以最簡單又最直觀的時序發展來看,這本書完整地走完一個中國現代史。
Thumbnail
無論是想更了解中國或是更了解台灣,都可以看看這些書!也歡迎留言推薦我好書! 臺灣政治 時代如何轉了彎 阿共打來怎麼辦2024不衹是選總統 認知戰下的台灣 臺灣歷史 二七部隊 來自清水的孩子 宋氏三姐妹與他們的丈夫 關於中國 被中國拘禁2279日 紅色賭盤 新疆再教育營 吃佛 關
Thumbnail
最近有一件事需要處理,優先度高於對於這個系列的維持。除此之外,最近的國隋情勢也進入一個低潮期,在這個虛假的穩定中很少東西能寫。年中預計恢復連載。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從關心國際情勢的視角,川普相較賀錦麗,前者相對具有領導人特色與魅力。況且以現今全球政經角力而言,美國總統是誰的確會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
Thumbnail
逆全球化的未來已經開始在各國呈現變化,而全球化供應鏈的緊密程度也受到地緣政治變化的衝擊。 彼得‧澤汗為我們呈現了他對美國前景的樂觀看法,並剖析了少子化對於全球經濟與政治的影響。他所提供的未來展望與策略規劃,正是我們在逆全球化的世界中迫切需要的。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