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木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陽光明媚的縣道上,驅車前往好久不見的木柵。

這是我非常熟悉的場景,因為曾經住在木柵近六年的時間,也許是因為反方向進行這條穿行多年的路線,我竟然第一次,或是說重新開始對這裡有了想像。


為什麼是木柵

大學畢業後,我迫不及待想搬至市區,我想住在台北市,在租屋網站設定預算區間,出現了文山區,幾乎完全陌生的地方,只記得以前去木柵總是要搭好遠的捷運或公車,大概就是那裡吧。

住沒住過且不熟悉的地方,不過有陽台和廚房,可以,短暫地滿足了對家的想像,那時候完全沒考慮到山路、倒垃圾、天氣……各種可能不便的原因,反正有機車嘛,想不到這一住,居然習慣了,後來陸陸續續又在文山,兜兜轉轉住了好幾個地方。


對木柵的最後印象

在定居此前,除了動物園及政治大學,對文山最深刻的印象大概是L。

畢業後的某天,我來文山找L,那是我第一次騎興隆路。剛畢業的我們像是被關了太久的動物突然獲得自由,往外飛而不考慮方向,他住在文山,每天通勤至大橋頭。L從大學時就獨居,很習慣自己住,把小套房佈置得非常溫馨,我們窩在房間聊了好多對未來的想像,晚餐到樓下巷子吃廉價牛排,再回頂樓看歌唱節目,蒙面參賽者模仿蕭敬騰唱歌,其中一位是本人假扮,我沒有猜對。

再騎興隆路回家,除了導航路線,我還查了宵夜,在岔路口有一家永和豆漿,但是過去時招牌寫獨特花生湯,而且那天沒有開。

直到多年後我才第一次吃到那家豆漿店的點心,花生湯真的很好喝,不過從來沒有吃過招牌蔥燒餅,只因出爐時間是凌晨一點半。再更後來,我連光顧的機會都沒有了,因為營業時間改為凌晨兩點。


文山不等於木柵

住進文山後才曉得,文山區包含了景美、萬隆(意外發現很多人不曉得萬隆在哪)、政大、以及大名鼎鼎的木柵:其實是其中一塊拼圖。因此,每當有人聽到我住文山,說出或露出「好遠!」的表情,我都會在內心偷偷回應,哪裡遠啊,市區才遠呢!

但其實我也不覺得市區特別遠,捷運能直達大安及復興,公車過了信義快就是信義區,我喜歡木柵,也喜歡這裡自成一格的生活圈,雖然說要到西區(大同、中山等等)確實是需要點時間,還有不見天日的雨天,一出被雨困住的文山區,馬上晴光滿面,但在木柵生活的這幾年,滿足了我對生活的小小想像。

對木柵的熟悉該怎麼說呢,是看到ptt文山版有人推文:「怎麼能忽略我大福興路!」時,會會心一笑的那種。

沿著羅斯福路,是公館、萬隆、景美,興隆路經過靜心中學、市場與醫院,左轉萬芳路會到搭乘流量最少的萬芳社區捷運站,走木柵路過道南橋就是政治大學,指南路繼續是政大一街與貓空。

騎車出文山區,最常走的路線有三條:興隆路接辛亥或羅斯福路、木柵及木新路、很後來才知道的,冷門的和平東路。

我喜歡去辛亥路口的三層樓生活百貨悠哉地逛,再去對街的全聯採購,喜歡吃科大外面的三鼎豆花,並不太相關地想起記憶中的陳三鼎青蛙撞奶,喜歡在貓空或萬美街騎機車兜風,沿著政大幾條街慢慢地散步,去興隆公園旁的雜貨店買菜,再順便點一份蔥烙餅和臭豆腐當點心,去景美夜市排隊買蚵仔煎和炒飯,夜晚有不只一家永和豆漿陪著你。


那些年,我住過的文山房子

文山是真的有山,我住過許多半山腰的房子,頂樓加蓋、老公寓,最接近理想的一次,是山上的電梯社區。

在每間住處總是留下美好與糟糕的回憶:看房時房東說鄰居是單純的住家,住進去後每天早上都被隔壁小孩的哭鬧聲叫醒;隔著一條巷子的獨居老人,總是用演唱會規格的音量播放收音機,分享給整條巷子,我把手機放在窗邊收音,Siri說正在播張露的給我一個吻;每個禮拜日早上九點,樓下會開始彈吉他大聲合唱,彷彿住在禮堂樓上。

下樓就有早餐吃的日子,小白板上的每日特餐,總是解救了選擇困難的我;快餐店的阿姨會偷偷把我的點單往前移,還有離河濱和綠地很近的那些日子,晚上在公園的巨大盪鞦韆上看星星。


為什麼搬離木柵

很簡單,因為在預算內租不到滿意的房子了。

在這幾年的搬家過程中,居住體驗大多一次比一次好,但每次搬家卻是我的夢魘。我的東西有好多,包括租便宜空屋的代價,就是得添購一些家具。我的打包能力在這幾年完全沒有進步,倒是斷捨離和收納技巧頗有起色,以及不再失心瘋的購物,因為認清大多數的東西都是想要而不是需要,至於想要其實也是需要的一種,那又是另一個討論範疇了。

某一天我發現自己的囤物,是來自不安全感,明明有一條浴巾就夠了,我卻有五條來做替換(不是五條悟),或是整理時發現完全不記得有買的東西,當初買的時候想著也許有一天會用到吧,但顯然過於擔心了。安全感買不到,於是我買能製造安全感的物品。

再更後來,我發現我買的所有東西,都是為了構築我對家的想像:餐具、寢具、家電……,花了這麼多年的時間,我才明白,我想要的從來都不是房子,而是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而就像感情一樣,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視野,成長帶來的改變,也讓人選擇全新的方向。

再見木柵,再見木柵。


這篇算是在你的機車後座寫的
有一次被你載去公司上班
那時候我還遠端上班
所以我會和你一起去你的公司上班

那天太陽很大 我想了很多事
在後座抱著你 是最開心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吉時行樂|小吉 Radio
9會員
35內容數
「如果你曾經被什麼拯救,試著也用它來拯救世界」 只有自己可以拯救自己,人客歡迎坐坐。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雖然今天陽光很燙 但在竹山、名間附近的綠色隧道、綠色長廊騎車 還蠻涼快 早餐吃太飽 看到不少美食都吃不下 最後居然為了躲太陽而吃麥當勞 還好有吃了虱目魚碗粿 生平第一次品嘗 十分美味 連醬油膏都不用加 可以吃吃看 位在 #井仔腳鹽田 不知道為什麼 經過蒜頭時有
Thumbnail
雖然今天陽光很燙 但在竹山、名間附近的綠色隧道、綠色長廊騎車 還蠻涼快 早餐吃太飽 看到不少美食都吃不下 最後居然為了躲太陽而吃麥當勞 還好有吃了虱目魚碗粿 生平第一次品嘗 十分美味 連醬油膏都不用加 可以吃吃看 位在 #井仔腳鹽田 不知道為什麼 經過蒜頭時有
Thumbnail
我本身不是台中人,也沒有在台中讀書或工作,會到台中遊玩是因為當年有同學在台中,為了找他也是因為好奇這個城市,於是就搭了車到了繁華的都市 ─ 台中!
Thumbnail
我本身不是台中人,也沒有在台中讀書或工作,會到台中遊玩是因為當年有同學在台中,為了找他也是因為好奇這個城市,於是就搭了車到了繁華的都市 ─ 台中!
Thumbnail
身為新竹人,對於17公里海岸線,這條著名的新竹景點,耳聞許久,但從未嘗試。 這次心血來潮,在租車的老闆說:「妳知道路線怎麼走嗎?往右邊騎,進入像小公園,那邊就是,......騎4、5公里也可以啊,原路回來,不用繞一圈。」聽到4、5公里就覺得好像可在嘗試看看。 進入小公園,騎在有地磚上面,感到單車
Thumbnail
身為新竹人,對於17公里海岸線,這條著名的新竹景點,耳聞許久,但從未嘗試。 這次心血來潮,在租車的老闆說:「妳知道路線怎麼走嗎?往右邊騎,進入像小公園,那邊就是,......騎4、5公里也可以啊,原路回來,不用繞一圈。」聽到4、5公里就覺得好像可在嘗試看看。 進入小公園,騎在有地磚上面,感到單車
Thumbnail
從竹山赤肉焿離開之後,天空突然從晴轉陰,那時正值下午兩點,但我覺得這顆太陽應該還可以再撐到下個目的地,於是我沿著185鄉道繼續前進
Thumbnail
從竹山赤肉焿離開之後,天空突然從晴轉陰,那時正值下午兩點,但我覺得這顆太陽應該還可以再撐到下個目的地,於是我沿著185鄉道繼續前進
Thumbnail
已是仲夏六月,來三義不是賞桐花、看木雕,而是想騎一趟舊山線鐵道+水庫之旅,早上五點半從板橋搭車,到達三義車站已是上午七點半了,天氣晴朗、微風是個騎車的好天氣!
Thumbnail
已是仲夏六月,來三義不是賞桐花、看木雕,而是想騎一趟舊山線鐵道+水庫之旅,早上五點半從板橋搭車,到達三義車站已是上午七點半了,天氣晴朗、微風是個騎車的好天氣!
Thumbnail
140公里的旅程 大學時期,暑假時曾 懶得寄摩托車,選擇自己從台南騎回彰化,大部分路線都騎 台17縣,途經沿海的鄉鎮,很明顯的感受到城鄉沒落的模樣。 但我卻又愛上那荒涼的氛圍,長時間在公路上馳騁的自由,後來上癮了,每個寒暑假都會騎車回家、和回學校,就這樣從第一次迷路加上手機導航導到沒電.....
Thumbnail
140公里的旅程 大學時期,暑假時曾 懶得寄摩托車,選擇自己從台南騎回彰化,大部分路線都騎 台17縣,途經沿海的鄉鎮,很明顯的感受到城鄉沒落的模樣。 但我卻又愛上那荒涼的氛圍,長時間在公路上馳騁的自由,後來上癮了,每個寒暑假都會騎車回家、和回學校,就這樣從第一次迷路加上手機導航導到沒電.....
Thumbnail
在城市的喧囂中,散步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當城市的車水馬龍逐漸遠去,只腳步留下聲音和心跳聲共舞,在近午的靜謐中,我踏上了我那曬太陽的旅程。 每一步,都是對過去的追憶,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河堤上的風吹來,吹散了我心中的忙碌和焦慮,帶走了我身上的塵埃,讓我重新守護生命的美好。 路邊的花草,微微綻放出
Thumbnail
在城市的喧囂中,散步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當城市的車水馬龍逐漸遠去,只腳步留下聲音和心跳聲共舞,在近午的靜謐中,我踏上了我那曬太陽的旅程。 每一步,都是對過去的追憶,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河堤上的風吹來,吹散了我心中的忙碌和焦慮,帶走了我身上的塵埃,讓我重新守護生命的美好。 路邊的花草,微微綻放出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