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的困境-輸還是該贏?

育兒的困境-輸還是該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孩子在學校學了圍棋,回到家,不斷的拉著我,要我陪他下棋,然而沒兩下,不樂意了,轉頭找他媽媽,最後找上了小三歲的弟弟…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面臨比較,難免要面對輸贏…然而很多孩子會發生一個問題…"輸不起"!當面臨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時,選擇迴避,進而從較弱的對手取得勝利的優越感。

有人贏就有人輸,永遠的勝利原本就不存在。

有人贏就有人輸,永遠的勝利原本就不存在。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成就和表現抱持著相當大的期望。每當孩子參與各種活動或競賽,家長面臨一個難以抉擇的困境:是否應該鼓勵孩子取得勝利,還是讓他們學習到失敗的價值?

追求勝利的成就

成就感是通過獲得勝利,可以獲得的正向刺激,可以有效增進學習的動力。孩子可能為了取得勝利,學會克服困難,堅持到底。並在獲得勝利後,變的更加自信。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孩子過度的好勝,可能變的為求勝利不擇手段;又或者因為沈溺在勝利的芬圍中,而變的無法承受失敗,因而逃避挑戰,逃避失敗…

接受失敗的價值

失敗為成功之母,這是一句很常聽到的話。從失敗中孩子可以學習到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進,進而補足自己的缺失,使自己進步,變的更加強大。​並學會如何面對逆境,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冷靜。

通過失敗,孩子可以體驗成功的不易,學會珍惜每一次的成功。

然而失敗,也可能使孩子失去信心,變的自卑、喪志…

平衡視角-勝利與失敗都是學習的一部分

所以我們應該要引導孩子,使其重視過程,而非結果。最重要的是孩子參與的過程,他們所投入的努力和他們從中學到的經驗。

教導孩子如何正確看待勝利與失敗,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和如何應對。成功與失敗都是一個評量,可以用來讓自己更瞭解自己,不需要以一時的成敗,來蓋棺論定自己。

家長的角色

讚賞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勝利。和孩子一起反思,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和孩子一起分析,瞭解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現,有何進步,有何缺失需要改進。

無論在教育的過程中,孩子是勝利還是失敗,最重要的是引導他們看待這些經歷。只要孩子在過程中學到了東西,那麼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是真正的贏家。如果不能從中獲得進步,那麼即使是勝利,那也不過就是一時的虛榮罷了。

avatar-img
龍阿迪的沙龍
36會員
98內容數
現在資訊流通速度越來越快,雖然有很多資訊來源,但是如果仔細閱讀文章的人,一定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即使是大型資訊網站,也常是抄來抄去,而許多鬼扯的內容也跟著被抄來抄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龍阿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求學最重要的,是對知識與智慧的慾望,賈伯斯的名言"stay hungry",就是保持對知識、智慧的饑渴(慾望)。求知慾是學習與成長最大的動力。
最近思絮有點亂,覺得想不出什麼好題材可以寫,其實前面有幾篇,自己覺得寫的也不夠好,感覺有點勉強為寫而寫,這樣的感覺讓我懷疑自己。堅持固定更新如果無法保持一個該有的水準,那麼麼這個堅持,是否有意義?
人要臉、樹要皮,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在群居的人類社會裡,面子似乎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然而很多時候,過度的在意他人的觀點,則使自己處處受到窒礙, 蒙受不必要的束縛。或許對於一些人,可以完全不在乎他人觀感, 做出受人鄙夷的事,總讓人覺得不齒。 小時候很常做出讓人感覺到莫名奇妙的事,
看待事情的角度,決定了自己的態度,自己的態度決定事情的走向,而事情的走向決定了事情的結果。
CahtGPT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這句話常常出現在討論禪學、道家或神秘主義的文化和宗教哲學中。這句話意味著有些真理或體悟是超越語言和概念的,當我們嘗試用言語來描述它時,可能會失真或無法完整傳達其深度。 阿迪說:就像政治人物說的鬼話,懂的人就懂,不懂的人怎麼說也不會懂,但懂的人卻沒辦法告訴不懂
在環保的議題裡,燃油車的陣營總會說,電動車並沒有比較環保,電動車不是不排廢,只是把排廢轉嫁給了發電廠,然而集中式的的污染防治,絕對要比單體車輛的隨處排放,還要更加容易控制。如果說電動車只是換個地方排廢,那麼汽車就是隨地大小便!!
求學最重要的,是對知識與智慧的慾望,賈伯斯的名言"stay hungry",就是保持對知識、智慧的饑渴(慾望)。求知慾是學習與成長最大的動力。
最近思絮有點亂,覺得想不出什麼好題材可以寫,其實前面有幾篇,自己覺得寫的也不夠好,感覺有點勉強為寫而寫,這樣的感覺讓我懷疑自己。堅持固定更新如果無法保持一個該有的水準,那麼麼這個堅持,是否有意義?
人要臉、樹要皮,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在群居的人類社會裡,面子似乎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然而很多時候,過度的在意他人的觀點,則使自己處處受到窒礙, 蒙受不必要的束縛。或許對於一些人,可以完全不在乎他人觀感, 做出受人鄙夷的事,總讓人覺得不齒。 小時候很常做出讓人感覺到莫名奇妙的事,
看待事情的角度,決定了自己的態度,自己的態度決定事情的走向,而事情的走向決定了事情的結果。
CahtGPT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這句話常常出現在討論禪學、道家或神秘主義的文化和宗教哲學中。這句話意味著有些真理或體悟是超越語言和概念的,當我們嘗試用言語來描述它時,可能會失真或無法完整傳達其深度。 阿迪說:就像政治人物說的鬼話,懂的人就懂,不懂的人怎麼說也不會懂,但懂的人卻沒辦法告訴不懂
在環保的議題裡,燃油車的陣營總會說,電動車並沒有比較環保,電動車不是不排廢,只是把排廢轉嫁給了發電廠,然而集中式的的污染防治,絕對要比單體車輛的隨處排放,還要更加容易控制。如果說電動車只是換個地方排廢,那麼汽車就是隨地大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