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師的高度和胸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某年發生的事,內容有潤飾,對號入座就免了,寫出來是想藉此記錄我的教育哲學

...

..

「那他下次來求你時候,你就甭理他啊,以其人之道還治彼身。」

某友聽了我的抱怨之後,這樣對我說。

...

這天發生一件「小事」讓我有點點在意,好吧,我承認我很在意就是,於是下班後跟某友丟了點垃圾。

..

話說是日午餐吃麵,第一時間我就看到廠商給的麵量不夠,吩咐小娃先拿少量麵,可以先拿多點菜,等大夥都拿了有多的再來第二份。

即使是這樣,最後還是有五位娃沒拿到麵,餐桶,空了!

為救急,我帶著這五隻小娃到各班巡視有無多的麵條。

到某班時發現該班麵條很多,於是和該班老師說明,請他先給咱五小娃吃,畢竟全學年的娃都用餐了,這五隻飢腸轆轆的。

不想該師果斷拒絕,說這是他們吃完一輪「又」去樓下廠商那邊多拿的,班上還有娃等等要吃第二輪。

#我真的傻眼傻眼又冒煙

望著後邊這五隻敲便當的男女娃,我即刻轉身帶他們回班,囑咐班上已經吃完的快腿,拿著空桶去樓下裝麵,一面告訴五娃說:

「你們忍一下,先吃菜吧,瞧那滷味不錯,還有很多,先盛這個吃,等下麵來了再來裝......」

他們如囑裝好便當回座,好乖,我回座卻是氣血逆流,一口也吃不下。


「我會怎麼做?」

同樣的情況我也碰過其他班的娃來討救兵,他們班的啥啥菜光了,我們班還有,可以拿我班的菜嗎?

「為何不可以?」

我的做法是:

問班上的娃都裝了嗎?還有要吃的嗎?如果是,還有要吃的,我會請這些娃忍一下,先給別班還沒吃的裝,教育他們:「咱們已經吃了,可以體諒這些還沒吃的需求,別給他們餓著了。」

孩子都是受教的,人性本善的體恤在他們身上看得明白。此刻,也是我當老師最快樂的情況之一,教育到善良的心,真好!

..

我以為,當老師就是當個「老師」,而不是當個「某某班的老師」,老師的格局和眼光高度,不應該只放在某個教室如此的狹隘。

那位老師很好,他挺愛她班的娃,像隻母鳥厚愛雛鳥,食物都要保留給巢中張大的黃口。

但是,我會把所有的孩子都當成我的娃,我不是某班的老師,我是所有娃們的老師。


那情況,我會以娃的需求放在首要,我不忍心這些娃挨餓,不是嗎?全學年的百來口娃都在大啖美味,這五娃還沒上一口呢,這種「相對被剝奪」的感覺,作為一位老師何來忍心讓他們這樣稚嫩就體驗如此的人間殘酷?

後來,快腿送的麵來了,五娃有秩序的去裝,還很有禮貌問班上其他娃還需要嗎?這種友愛表現,讓老師我非常感動歡喜。

..

我對某友說:

「這我做不來,我又不是姑蘇慕容氏的後代,那斗轉星移神功我沒學過,還是別笑話畫虎了。而且......」

我繼續說:

「況且,這樣做,受傷的還是他班的小娃啊,我更做不來。」

後來,我很想找機會跟這同事聊聊這哲學,只是一直沒機會,加上對方的人格特質讓我投鼠忌器,再後來,再後來就......忘記了!

raw-image







avatar-img
112會員
702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aralk Ch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多年前讀1984 覺得就算滿街監視器看你,只要你行得正,怕啥?看就看!歐威爾哥,你也太緊張了說。 那天給這位家長問: 「如果老師問心無愧,何必緊張?」 這是這位家長在孩子書包放了錄音筆, 然後「養案」多時,最後節錄一部份,斷章取義之後和我翻臉時問我的話。 讓我想到20年前的想
剛入行那年前,我的某位實習指導老師對我說: 「做這行,你可以克盡己心,把所有的孩子當你自己的孩子,盡之以全部的愛,老天爺會感謝你,但你會很辛苦,而且會看到許多的無情,若你選擇這路,要挺下去!」 她也說: 「你也可以平常心,看得過就好,一樣過日子,反正就是領薪水,毋需太多的費神費心,反正不會大發
我不敢說我唸過oo書,愈來愈這樣緊閉嘴巴了。 這年頭,好像沒吊個書袋給人的,不顯得你是有看法的,特別是對於「教育」這玩意,嗯......這領域。 不說個你看過誰誰誰的書,好像你說的教育觀點就是不入流,即使你真的會教育小孩,你也真的把孩子的不良行為給導正了。 .. 記得以前遇到某個考官
望著桌上堆積如城垛的作業本,我埋頭猛改...... 有國語習作、生字本、甲本、乙本、造句本、作業本、橘本、筆記本、還有課本、閱讀心得、成語讀本、故事本。 另一座山頭,沒錯!數學,有習作、練習本、作業本、重點本、隨堂本、還有大卷、黃卷、小白卷...... 「怎搞的?哪裡來的那麼多作業啊
20多年前讀1984 覺得就算滿街監視器看你,只要你行得正,怕啥?看就看!歐威爾哥,你也太緊張了說。 那天給這位家長問: 「如果老師問心無愧,何必緊張?」 這是這位家長在孩子書包放了錄音筆, 然後「養案」多時,最後節錄一部份,斷章取義之後和我翻臉時問我的話。 讓我想到20年前的想
剛入行那年前,我的某位實習指導老師對我說: 「做這行,你可以克盡己心,把所有的孩子當你自己的孩子,盡之以全部的愛,老天爺會感謝你,但你會很辛苦,而且會看到許多的無情,若你選擇這路,要挺下去!」 她也說: 「你也可以平常心,看得過就好,一樣過日子,反正就是領薪水,毋需太多的費神費心,反正不會大發
我不敢說我唸過oo書,愈來愈這樣緊閉嘴巴了。 這年頭,好像沒吊個書袋給人的,不顯得你是有看法的,特別是對於「教育」這玩意,嗯......這領域。 不說個你看過誰誰誰的書,好像你說的教育觀點就是不入流,即使你真的會教育小孩,你也真的把孩子的不良行為給導正了。 .. 記得以前遇到某個考官
望著桌上堆積如城垛的作業本,我埋頭猛改...... 有國語習作、生字本、甲本、乙本、造句本、作業本、橘本、筆記本、還有課本、閱讀心得、成語讀本、故事本。 另一座山頭,沒錯!數學,有習作、練習本、作業本、重點本、隨堂本、還有大卷、黃卷、小白卷...... 「怎搞的?哪裡來的那麼多作業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下午,班長過來找我 :「老師,我今天有帶餅乾喔,你要吃嗎?」 我想說這個孩子真可愛,不過我身為老師,還是盡量沒跟孩子伸手,但我沒有直接拒絕。說道:「你今天也有帶餅乾啊?」,沒有正面回應,其實是打算婉拒他。 (我上次吃了他的oreoㄎㄎ)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每個導師多多少少都有些必須堅守的原則,然而這些原則背後的意義為何,總有它的故事。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小朋友讓我背了一個很大很大的鍋,說出來我還是很不敢相信竟然是在我帶隊出門校外教學發生的事。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是我的問題還是小朋友的問題又或者是不是家長的問題了,我一直都不覺得「我家小孩就不會這樣!」又或是「我家小孩年紀還很小!」我真的很討厭這些理由。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下午,班長過來找我 :「老師,我今天有帶餅乾喔,你要吃嗎?」 我想說這個孩子真可愛,不過我身為老師,還是盡量沒跟孩子伸手,但我沒有直接拒絕。說道:「你今天也有帶餅乾啊?」,沒有正面回應,其實是打算婉拒他。 (我上次吃了他的oreoㄎㄎ)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每個導師多多少少都有些必須堅守的原則,然而這些原則背後的意義為何,總有它的故事。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小朋友讓我背了一個很大很大的鍋,說出來我還是很不敢相信竟然是在我帶隊出門校外教學發生的事。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是我的問題還是小朋友的問題又或者是不是家長的問題了,我一直都不覺得「我家小孩就不會這樣!」又或是「我家小孩年紀還很小!」我真的很討厭這些理由。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