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獲利更重要的事-停損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台股2023年上半年從14000點一路上漲到17000點,相信不少朋友這一段時間都是操作順利、獲利滿頗豐。但是盤勢從六、七月開始有了變化,大盤不僅上漲無力,甚至八月份開始跌破季線,十月份更是跌到16000點展開萬六保衛戰,雖然十一月開盤兩三天就反彈大漲500點,但中短期看起來台股仍然是上檔有壓力,呈現震盪走低的趨勢。

年初就入場的朋友,現在在操作上會比較輕鬆,差別應該只是賺多還賺少;但最近這四、五個月內才進場的人,如果不巧又買到比較弱的股票,心態上就會非常糾結了,也因此我覺得這時候來討論停損這件事,應該是不錯的時機點。

台股大盤

台股大盤

停損的重要性

巴菲特:投資的第一條準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

許多的投資大師與成功的交易員在投資時都會將風險管理視為最優先考量的事,而停損就是其中一環,股神巴菲特也說過投資的第一準則就是不要賠錢,在股市裡即使是最成功的投資人也賠過錢,因此巴菲特說不要賠錢的意思並不是真的完全不能賠錢,而是不要賠大錢、不要放任虧損擴大,事實上當面臨虧損的時候,唯一能控制虧損幅度的手段也只有停損。


越晚停損,回本難度越高

股票的趨勢基本上可分為三種,上漲、盤整、下跌,當買進標的虧損到一定的程度,通常就表示買到處於下跌趨勢的股票,處於下跌趨勢的股票基本上繼續下跌的機率很高。有些人會覺得繼續跌就算了,反正股票擺著,總有一天跌到底部了就會漲回來,但其實這樣的想法還滿危險的。

虧損後回本所需報酬率

虧損後回本所需報酬率

上圖顯示不同幅度的虧損,漲回本金所需的報酬率,可以看到當虧損幅度越大,回本所需的漲幅也會越高。

假設發生虧損了,如果虧10%時馬上處理,以90%的資本要再找到漲11%的股票基本上相對容易,但如果放任虧損擴大到30%才處裡,要以70%的資本賺到43%的報酬率難度就高很多了,更不要說跌到40%、50%要再漲回100%的可能性或是找到另一支漲一倍股票的機會有多低了。

由此可見,面對虧損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及時停損,如果不及時停損,就是將資金耗在錯誤的股票上面,隨著虧損幅度持續變大,套住的時間也越長,回本的可能性也越來越低,同時還因此損失了用同筆資金買到其他更好股票的機會成本。


停損的方式-百分比、技術面、基本面

比較常見的停損方式有三種:百分比停損、技術面停損、基本面停損。

1.百分比停損

依照買進價位設定最大虧損百分比的停損法,只要虧損到這個幅度就立刻出場,依照操作長短期及策略不同,大多會設定在5%-20%之間。

百分比停損優點是簡單直接,價格到了就直接停損出場,不會被其他因素影響。缺點是設定合適的停損百分比需要經驗,設太低容易被洗出場,設太高虧損金額又太大,且容易停損在最低點。

2.技術面停損

依照技術指標來做停損,譬如跌破某個均線或某個指標翻空就停損。常用的技術指標有移動平均線、KD指標、RSI、布林通道等等。

技術面我只看長短期均線,因此技術面停損我就不多提了。

3.基本面停損

如果是看股票基本面操作的投資人,我相信有不少人是用基本面停損。基本面停損的意思是以公司的基本面如營業額、財報或是競爭力作買賣的依據,如果業績、財務數字不如預期或是公司體質、競爭力改變了,那就會執行停損。

基本面停損的優點是自行分析公司營運狀況,所以很清楚進場的理由是什麼,買賣不會受市場波動及股價起伏影響;但基本面停損的缺點也正是來自於分析,分析一定會有錯誤的時候,當分析錯誤還認為自己的看法正確的時候,就會認為股價越跌越有價值而陷入一再攤平的窘境。

另一個基本面停損的缺點是股價常常會提早反應基本面,當看到財務數字不如預期時,很多時候股價已經跌了一大段,這時候停損很有可能就會蒙受不小的虧損或是停損在最低點了。


不用停損的投資方式-指數化投資

我認為唯一不用停損的投資方式就是指數化投資,也就是投資市場指數型ETF,以台股來說就是投資貼近台股加權指數的0050,如果對個別國家的經濟狀況有疑慮,也可以買入追蹤全世界股票的ETF如VT。

國內外不少研究都指出,不管經歷過多大的景氣衰退或金融危機,全球的經濟及股市長期都是持續向上的,既然未來一定都是往上成長的,那就不需要停損。但由於指數化投資不主動選股,也不擇時進場,因此指數化投資就是兩個主要策略:定期定額、長期持有,這樣才能保證長期獲得合理市場報酬率。

關於指數化投資方式在網路上有很多文章可以參考,再加上我還是以主動投資為主,因此這邊我就不多著墨了。


尋找適合自己的停損策略

這世上沒有最完美的投資方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我覺得停損也一樣,每個人的投資方法都不一樣,對風險的容忍程度也有差異,因此設定停損點的策略也是因人而異。

我自己的停損方式是上面三種停損方式都會使用,但會優先使用百分比跟技術面停損,百分比停損我設10%,技術面我用季線,只要虧損超過10%或是價格跌破季線我就會停損出場。

至於基本面停損我就很少用到,原因是我的交易方式屬於右側交易,也就是會優先選擇強勢股,而強勢股如果基本面變差了,通常在財報或是月營收數字出來前就會先跌一段,在基本面變差的資訊出來之前,很多時候就已經先跌到我設定的百分比或技術面停損點了。

另外我知道有些基本面投資者或價值投資者對停損的態度是只用基本面停損甚至不停損,我雖然不認同但也不會說這個停損策略是錯的,因為也許對方用其他方式降低了不停損的風險,例如資金比長期維持高水位、或是提高不同持股的種類數量(10-20支以上)等等。舉例來說,假設將資金平均分散在20支股票,即使某支股票虧損50%,但其實只虧了總資金的2.5%,傷害也不大(當然反過來說,即使漲了50%,獲利也不算大)。我自己持有股票種類通常是5支左右,如果不停損的傷害是滿大的,因此不適合只用基本面停損或不停損的策略。

股票要長期獲利就是大賺小賠,每個跌到50%的股票,一定都會先跌到10%,如果能把虧損控制在10%,就能先做到小賠了。如果資金不夠雄厚,或是無法承擔較高虧損的投資人,最好還是嚴格控制虧損金額,在趨勢不對的時候保持紀律、及早停損,保留資金投入另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an的投資筆記的沙龍
77會員
24內容數
2024/07/22
上次發文時是約在半年前台股約在18000點左右,當時我認為如果景氣能夠持續穩健,那麼一兩年內台股漲到24000點應該是可以期待的,結果沒想到不用等到一兩年,才半年的時間台股就強勢突破了24000大關。
Thumbnail
2024/07/22
上次發文時是約在半年前台股約在18000點左右,當時我認為如果景氣能夠持續穩健,那麼一兩年內台股漲到24000點應該是可以期待的,結果沒想到不用等到一兩年,才半年的時間台股就強勢突破了24000大關。
Thumbnail
2024/01/29
現在的投資人不論是走技術分析派或是基本面投資,我相信或多或少都會關注總體經濟及相關的指標,當然目的不外乎是想知道目前的經濟景氣如何、未來會成長還是衰退,並且能夠儘量地在景氣谷底復甦之前買進股票,或是在景氣高峰衰退之前賣出股票。
Thumbnail
2024/01/29
現在的投資人不論是走技術分析派或是基本面投資,我相信或多或少都會關注總體經濟及相關的指標,當然目的不外乎是想知道目前的經濟景氣如何、未來會成長還是衰退,並且能夠儘量地在景氣谷底復甦之前買進股票,或是在景氣高峰衰退之前賣出股票。
Thumbnail
2024/01/06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Thumbnail
2024/01/06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九月最後一次 vocus 創作者推薦來啦!從日本獨旅專家、與兩歲娃的南法親子旅行,到台灣健行筆記,結合色彩與符號學的文化觀察,還有透過斜槓的前往理想生活的路途,邀請你跟著 vocus 創作者,用一百種視野探索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 九月最後一次 vocus 創作者推薦來啦!從日本獨旅專家、與兩歲娃的南法親子旅行,到台灣健行筆記,結合色彩與符號學的文化觀察,還有透過斜槓的前往理想生活的路途,邀請你跟著 vocus 創作者,用一百種視野探索這個世界!
Thumbnail
在溫哥華這座被大自然擁抱的城市,不會游泳的人也能在水裡泡一泡~~感受清涼和放鬆。 剛到溫哥華時,我去史丹利公園騎腳踏車,意外經過了 Second Beach Pool。那一眼真是讓我久久不能自己( • ̀ω•́ ),泳池的前方就是開闊的 English Bay,看到泳池裡的人群漂浮在海天之間。
Thumbnail
在溫哥華這座被大自然擁抱的城市,不會游泳的人也能在水裡泡一泡~~感受清涼和放鬆。 剛到溫哥華時,我去史丹利公園騎腳踏車,意外經過了 Second Beach Pool。那一眼真是讓我久久不能自己( • ̀ω•́ ),泳池的前方就是開闊的 English Bay,看到泳池裡的人群漂浮在海天之間。
Thumbnail
七星山主峰已走過幾次,這次要探探沒走過的夢幻湖↔️東峰段路線,補上「陽明山東西大縱走」中的七星山段。因為不喜歡原路折返,所以規劃一個簡易 小O路線,可以免費停車,還能把心頭好的秋芒看好看滿,很推薦的路線唷!
Thumbnail
七星山主峰已走過幾次,這次要探探沒走過的夢幻湖↔️東峰段路線,補上「陽明山東西大縱走」中的七星山段。因為不喜歡原路折返,所以規劃一個簡易 小O路線,可以免費停車,還能把心頭好的秋芒看好看滿,很推薦的路線唷!
Thumbnail
2025年9月1日起,臺新多張信用卡將整合為臺新Richart卡,並推出七大刷卡方案。本文詳細分析各方案優缺點、停卡教學及其他信用卡推薦,協助讀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Thumbnail
2025年9月1日起,臺新多張信用卡將整合為臺新Richart卡,並推出七大刷卡方案。本文詳細分析各方案優缺點、停卡教學及其他信用卡推薦,協助讀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Thumbnail
首先,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原創」是否有必要性?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原作者在翻拍時就創作了《今際之國的闖關者 RETRY》,講述的是有栖成為心理諮詢師後,因為救人意外再次被捲入遊戲世界。這樣的續作已經能自然承接主線。如今這種「硬原創」,只會讓整個 IP 的口碑下滑,新角色也淪為犧牲品。
Thumbnail
首先,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原創」是否有必要性?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原作者在翻拍時就創作了《今際之國的闖關者 RETRY》,講述的是有栖成為心理諮詢師後,因為救人意外再次被捲入遊戲世界。這樣的續作已經能自然承接主線。如今這種「硬原創」,只會讓整個 IP 的口碑下滑,新角色也淪為犧牲品。
Thumbnail
「知道自己怎麼了,然後呢?現狀還是沒有任何改變。」伴侶與諮商師晤談之前,曾與我描述她的狀態:「其實道理我都知道,已經發生很多次,我也在狀態好的時候練習過很多次。可是現在腦海的雜亂聲音不斷攻擊我,我知道『可以』怎麼想比較好、知道那些聲音是怎麼來的,也知道躺平軟爛你也不會覺得我怎樣。但知道又如何?
Thumbnail
「知道自己怎麼了,然後呢?現狀還是沒有任何改變。」伴侶與諮商師晤談之前,曾與我描述她的狀態:「其實道理我都知道,已經發生很多次,我也在狀態好的時候練習過很多次。可是現在腦海的雜亂聲音不斷攻擊我,我知道『可以』怎麼想比較好、知道那些聲音是怎麼來的,也知道躺平軟爛你也不會覺得我怎樣。但知道又如何?
Thumbnail
一轉眼,咩咩就已經九個多月大了,天氣也漸漸涼了起來,可以開始真的帶去爬山囉! 住在新店已經六年了,選擇二格山當她們的第一座小百岳,非常有意義。而且這天天氣超級好,視野好到超乎預期,連大霸尖山和南湖大山都一清二楚! 雖然我們作弊從小格頭起登,來回也才1.2k上一百多,但她們都玩得非常開心呢!
Thumbnail
一轉眼,咩咩就已經九個多月大了,天氣也漸漸涼了起來,可以開始真的帶去爬山囉! 住在新店已經六年了,選擇二格山當她們的第一座小百岳,非常有意義。而且這天天氣超級好,視野好到超乎預期,連大霸尖山和南湖大山都一清二楚! 雖然我們作弊從小格頭起登,來回也才1.2k上一百多,但她們都玩得非常開心呢!
Thumbnail
四月中以來台股的兩波修正中,陸續有一些今年較晚進場的股票打到預設的停損和移動停利,也按照原先的設定自動出場了。這週台股隨著美股反彈,前一波停損掉的股票,大部分都還是偏弱或繼續下去,但沒被停損掉的,在大盤反彈中卻也相對強勢。這裡面有些值得玩味的地方。
Thumbnail
四月中以來台股的兩波修正中,陸續有一些今年較晚進場的股票打到預設的停損和移動停利,也按照原先的設定自動出場了。這週台股隨著美股反彈,前一波停損掉的股票,大部分都還是偏弱或繼續下去,但沒被停損掉的,在大盤反彈中卻也相對強勢。這裡面有些值得玩味的地方。
Thumbnail
美股大跌,台股也大跌,大家都還好嗎? 但即使如此,今天我的5檔持股,還有兩檔創近期新高(璟德、華孚)。難道是因為我運氣特別好嗎? 可能運氣的成分有一點,但我想,堅持第一時間停損,只留強勢股票這樣的操作習慣,才是促成這樣結果的主因。 風險第一,做錯第一時間停損,保住資金,那麼,才有錢往強勢標的加碼,不
Thumbnail
美股大跌,台股也大跌,大家都還好嗎? 但即使如此,今天我的5檔持股,還有兩檔創近期新高(璟德、華孚)。難道是因為我運氣特別好嗎? 可能運氣的成分有一點,但我想,堅持第一時間停損,只留強勢股票這樣的操作習慣,才是促成這樣結果的主因。 風險第一,做錯第一時間停損,保住資金,那麼,才有錢往強勢標的加碼,不
Thumbnail
當獲利開始被侵蝕的時候,或是你已經賺到了一筆你認為很滿意的金額後,適當地保護你的獲利,就是【停利】的重要性。
Thumbnail
當獲利開始被侵蝕的時候,或是你已經賺到了一筆你認為很滿意的金額後,適當地保護你的獲利,就是【停利】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