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基於謊言上的價值:暴力美學之外的《周處除三害》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周處除三害》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他昆汀式的暴力美學。如果你是昆汀塔倫提諾的粉絲,一定會想到《追殺比爾》的某些橋段,以此為基礎再融合了香港動作片的元素,是本片的特色之一。但除此之外,《周處除三害》中還有哪些面向值得我們關注與省思?

 

一位通緝犯的心路歷程

 

raw-image

以「一位通緝犯的心路歷程」作為整部影片的視角,是本片的最大特色之一。本片以主角陳桂林(阮經天飾演)作為主要的敘事視角,完整呈現了一位通緝犯的心路歷程,是本片得以在眾多動作片中脫穎而出的重要關鍵。也就是說,相對於「事件」來說,本片可能更在乎的是「人物」:表達身為一個人的信仰與價值觀。

 

於是,雖然本片是以「動作片」的形式作為包裝,但關鍵的部分很可能是「文戲」所呈現出來的,一種更傾向於人的內在心理活動。的確,只觀賞前半部的我們恐怕還沒有意會過來,還以為這只是一部在講述幫派械鬥的電影;等到後半部的關鍵人物登場,我們漸漸覺得不對勁,似乎有點走鐘了;直到最後我們才明白,這是一部關於人的存在意義與價值的電影,而透過一位通緝犯的心路歷程作為敘事與表達的策略。

 

心中有所缺憾而不完整的人

 

raw-image

當主角被宣布罹患肺癌末期,並且向關聖帝君請示是否要自首時,是本片另一個重要的轉折。當陳桂林發現,原來自己不是最大咖的,警方要捉拿的槍擊要犯,他只夠格排在第三位,這對於自負的他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原來自己連自首的資格都沒有。

 

警方在布告欄上的通緝海報提供我們一項重要的線索。陳桂林的照片被其他紙張遮住了一半,而陳桂林將海報撕下,但而他的照片也缺了一半,這是本片中一個重要的意象:陳桂林並不是「完整的人」,他的心中有所缺憾。在做掉了香港的角頭大哥後,在剩下的時間裡,他打算去找這位最大咖的通緝犯:林祿和,而這個過程卻像偵探小說一樣充滿了謎團,也為本片增添一股懸疑的氣氛,也是本片另一個精彩之處。

 

意義與價值:關於信仰的辯證

 

raw-image

主角陳桂林追尋著這位大咖人物的線索,來到澎湖的一處宗教團體,並接受了皈依。在一次偶然的事件當中,發現這全是一場騙局。這位「尊者」原來就是海報上的頭號通緝要犯林祿和,而焚毀所有信徒財物的儀式,全都是中飽私囊的假象,連自己遺留給奶奶的一百萬也不見蹤影,只剩下一件奶奶留下的遺物:一隻手錶。於是這才是真正的「大幹一票」:他解決掉了這位邪教教主,並摧毀了整個邪教團體。

 

導演運用了極為諷刺的手法鋪陳宗教團體的橋段,主角在接受洗禮 / 皈依的儀式後,終於才看清何為真正的邪惡;而所謂「摧毀」的過程,仍然有人執迷不悟,寧願在催眠式的禮讚之歌中死去,這強烈對比的場景不但諷刺,而且令人震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意義與價值二元對立的辯證關係:原罪(sin)與犯罪(crime)、神蹟與迷信、邪惡與純真,甚至是死刑存廢的議題也悄悄地搬到檯面上。這些疑惑與辯證會不斷叩問著觀者的內心,未解之命題不禁令人懸在心中。

 

真正的邪惡,是失去純真之心

 

raw-image

或許所謂的邪惡,不是純粹地作惡,而是失去了「純真」的赤子之心。片中有兩件關鍵的事物可以證明這一點。當主角挖開林祿和造假的墳墓時,在棺材中發現一張照片,也就是林祿和與母親的合照;而在焚毀財物的儀式中,令主角有所遲疑的就是手上奶奶的遺物──附有小豬圖案的手錶。這兩個物品都象徵著純真的心,林祿和透過埋葬這份純真而成為營造大騙局的「尊者」,而發現這場騙局的主角陳桂林,則是在密密麻麻的眾多木盒中,找到了自己的手錶,也就是最初的那股純真。

 

透過這場摧毀 / 洗滌,主角總算走完了這場一連串的心路歷程,並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他看清了世間真正的邪惡,同時也除掉了那身為其中一害的自己。這應該不是巧合,主角所除掉的三害,正好是佛學中所說的「三毒」:貪、瞋、癡。貪戀他人財物的首要通緝要犯 / 尊者林祿和、動不動就在盛怒下傷人的角頭老大「香港仔」,以及原本癡迷於邪教團體的自己。

 

謊言,有時是最有價值的事物

 

raw-image

推理小說中有一個術語稱為「敘述性詭計」:只讓讀者看到部分的真相而隱藏最重要的事實,甚至是誤導讀者。本片也運用了類似的手法,讓觀眾 / 主角相信,陳桂林的時間所剩無幾,他是位肺癌末期的患者;然而最終答案揭曉,這並非事實,而且某種程度而言,這還是最有價值的謊言。藉由這錯誤的自我認知,主角陳桂林得以看清真正重要的事物,以及自己所信仰的價值、人生的意義等等。所以,最後不是關聖帝君給予九次聖筊,那心不甘情不願的自首,而是他主動打電話給當年負責追捕他的警官陳灰,這次是真正心甘情願的自首。這種將「敘述性詭計」化為主角的人生信念,已經近乎形而上學的層次了,沒有這個謊言的開端,陳桂林或許就不會走上這條英雄之旅了。

 

而透過最後行刑的那一幕,他抬頭仰望著光的表情,我們也可以得知,即使是面臨令人髮指的死亡,他最終也心悅誠服地接受了。因為他終於走完了這趟心路歷程,終於看透了一切,也終於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此時的他,心中只有純粹的喜悅與臣服。

 

或許本片的第一幕就已經暗示主角最後的結局,走上這條不歸路的人,最終也只有死亡一途。人終究難逃一死,但你可以選擇最後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去。我們不能說主角陳桂林是個善人,但透過他的故事我們可以明白,我們都有自己的一趟英雄之旅要走。無論你是要完成什麼使命,觀賞完本片的你,不知道有沒有一種感覺,這部電影似乎在有意無意間正祝福著我們完成這個使命。

12會員
4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evin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到這張海報,我就覺得是一部很假掰的片,一定是充滿低俗笑料,或是無厘頭的那種,但看完全片我臣服了......
近年來台灣影壇 有三部電影讓國片更加完整 鍾孟宏的《陽光普照》 達到真正的藝術電影的境界 程偉豪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巧妙融合各種類型,達到無法定義類型的境界 曾英庭 的《查無此心》 拍出了完成度最高的動作驚悚電影 從頭到尾毫無冷場的劇情節奏 加上張鈞甯卓越的演出 觀
我們常用「忠於原作」來諷刺那些只會依樣畫葫蘆的改編作品,可是有些改編如果太有個人風格,元素又大雜燴,可能就是場悲劇了。《手塚治虫之大都會》就有點犯了這毛病。
《跨能致勝》主要在強調跨領域思維的必要,並推翻傳統重視單一領域能力的框架。由於作者是記者出身,因而本書列舉眾多的案例來說明,儘管不是專業的研究或理論派書籍,卻毫不減低其參考價值,以生活化方式解說的同時,又能旁徵博引豐富的佐證,因此比起其他同類作品更具說服力。
終於來到挑戰七天日更的最終日!今天就來談談,特地起一大早跑去看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回到「周日經典電影院」的感覺真不錯。因為疫情等等的關係,好久沒跑誠品了。身為庫柏力克迷,特地跑去看當年錯過限定場的《2001:太空漫遊》,算是圓了夢。
上回提到串流平台中的電影,我個人比較偏好藝術小眾電影和經典電影,而除了電影之外,還可以從平台上挖到哪些寶呢?
看到這張海報,我就覺得是一部很假掰的片,一定是充滿低俗笑料,或是無厘頭的那種,但看完全片我臣服了......
近年來台灣影壇 有三部電影讓國片更加完整 鍾孟宏的《陽光普照》 達到真正的藝術電影的境界 程偉豪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巧妙融合各種類型,達到無法定義類型的境界 曾英庭 的《查無此心》 拍出了完成度最高的動作驚悚電影 從頭到尾毫無冷場的劇情節奏 加上張鈞甯卓越的演出 觀
我們常用「忠於原作」來諷刺那些只會依樣畫葫蘆的改編作品,可是有些改編如果太有個人風格,元素又大雜燴,可能就是場悲劇了。《手塚治虫之大都會》就有點犯了這毛病。
《跨能致勝》主要在強調跨領域思維的必要,並推翻傳統重視單一領域能力的框架。由於作者是記者出身,因而本書列舉眾多的案例來說明,儘管不是專業的研究或理論派書籍,卻毫不減低其參考價值,以生活化方式解說的同時,又能旁徵博引豐富的佐證,因此比起其他同類作品更具說服力。
終於來到挑戰七天日更的最終日!今天就來談談,特地起一大早跑去看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回到「周日經典電影院」的感覺真不錯。因為疫情等等的關係,好久沒跑誠品了。身為庫柏力克迷,特地跑去看當年錯過限定場的《2001:太空漫遊》,算是圓了夢。
上回提到串流平台中的電影,我個人比較偏好藝術小眾電影和經典電影,而除了電影之外,還可以從平台上挖到哪些寶呢?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過去外送服務總覺得外帶自己去拿就好,何必叫外送。Covid-19疫情之後,人們的生活和購物習慣也改變了,專業外送平台就這樣打中利基點,外送也從小眾服務,搖身一變轉變成大眾都需要的服務。所以誰說小眾就沒市場? 當你成為專家,市場越窄,你的獲利會越大,這就是本書想傳達的概念。
Thumbnail
年輕剛開始學習投資時,頗為佩服「末日博士」們,認為「眾人皆醉我獨醒」是種能耐與品格,後來發現預警危機並不難,難在於精確判斷危機的發生點,他們只是「喊得比較大聲,不是判斷比較精確」,而且會讓投資人錯過「泡沫經濟」最精彩的一段,其實投資市場本就是危機與轉機並存,最重要的就是危機發生勇於「認錯退場」。
Thumbnail
主筆 6A 最常聽到貓友詢問xxx幣被套牢了,現在該怎麼辦,xxx幣漲上去了,現在還能不能追,因為情緒會影響人做出較不理性的投資決策,因此本篇報告將和讀者分享以下幾點:停利保本真的有助於投資績效嗎?、如何思考標的大跌時要不要進場 or 停損 ! 備註:不少貓友都是因為Gam
今天到大學聽一位講者分享地方志編輯經驗。這本地方志是地方政府招標,最後由在地團隊得標執行。會中主持人提到,從前地方志多由北部公關公司、顧問公司得標主導,這幾年越來越多在地人書寫地方歷史,是一件好事。 史官難為,更何況是僅一年餘的時間要完成一部地方志。聽完後的感想,個人思考了幾個層面。
Thumbnail
扭蛋雞們過去在探索內容物的旅程中遇見了彼此,並嘗試過裝不同內容到自己的容器中,為的就是找尋一個創造奇蹟的機會。漫畫故事的最後,主角們透過大家的幫助,利用Web2.0的方式成功擺脫了空殼危機,並成功打開大祕寶扭蛋。原來..裡面裝的是通往全新扭蛋雞元宇宙GachaVerse的門票-扭蛋雞NFT。Gach
Thumbnail
最近有學員問我:「你當初從銷售工作、跨到心理學時會不安嗎?」​ 「你會不會有恐懼、有害怕啊?」​ 「你怎麼激勵自己、鼓勵自己的呢?」​ ​ 如果你有空啊,可以試著把我的文章內容一篇篇的往回翻。​ ​你會發現,我做得最少的內容、就是跟「激勵」有關的內容。​ ​為什麼咧?​ ​ ​其實我年輕的時
Thumbnail
        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有負責的部分,大家分工合作就可以完成任務。但遇到即將沒案子可做的危機時,團隊領導人應該要如何激勵團隊?         就外界的觀點而言,不管如何都有話可以嘴,當完成大案子時,可能會說: 今年就靠這個案子了,那接下來呢?是不是就沒了? 當案子出現
Thumbnail
  父權結構是從何時開始誕生的?它最初的起源來自於什麼樣的生理與社會條件?若此狀況僅止於歷史的偶然性,在人類發展的途徑裡,有沒有可能在某個環節發生突變,因而產生全然差異的社會脈絡?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過去外送服務總覺得外帶自己去拿就好,何必叫外送。Covid-19疫情之後,人們的生活和購物習慣也改變了,專業外送平台就這樣打中利基點,外送也從小眾服務,搖身一變轉變成大眾都需要的服務。所以誰說小眾就沒市場? 當你成為專家,市場越窄,你的獲利會越大,這就是本書想傳達的概念。
Thumbnail
年輕剛開始學習投資時,頗為佩服「末日博士」們,認為「眾人皆醉我獨醒」是種能耐與品格,後來發現預警危機並不難,難在於精確判斷危機的發生點,他們只是「喊得比較大聲,不是判斷比較精確」,而且會讓投資人錯過「泡沫經濟」最精彩的一段,其實投資市場本就是危機與轉機並存,最重要的就是危機發生勇於「認錯退場」。
Thumbnail
主筆 6A 最常聽到貓友詢問xxx幣被套牢了,現在該怎麼辦,xxx幣漲上去了,現在還能不能追,因為情緒會影響人做出較不理性的投資決策,因此本篇報告將和讀者分享以下幾點:停利保本真的有助於投資績效嗎?、如何思考標的大跌時要不要進場 or 停損 ! 備註:不少貓友都是因為Gam
今天到大學聽一位講者分享地方志編輯經驗。這本地方志是地方政府招標,最後由在地團隊得標執行。會中主持人提到,從前地方志多由北部公關公司、顧問公司得標主導,這幾年越來越多在地人書寫地方歷史,是一件好事。 史官難為,更何況是僅一年餘的時間要完成一部地方志。聽完後的感想,個人思考了幾個層面。
Thumbnail
扭蛋雞們過去在探索內容物的旅程中遇見了彼此,並嘗試過裝不同內容到自己的容器中,為的就是找尋一個創造奇蹟的機會。漫畫故事的最後,主角們透過大家的幫助,利用Web2.0的方式成功擺脫了空殼危機,並成功打開大祕寶扭蛋。原來..裡面裝的是通往全新扭蛋雞元宇宙GachaVerse的門票-扭蛋雞NFT。Gach
Thumbnail
最近有學員問我:「你當初從銷售工作、跨到心理學時會不安嗎?」​ 「你會不會有恐懼、有害怕啊?」​ 「你怎麼激勵自己、鼓勵自己的呢?」​ ​ 如果你有空啊,可以試著把我的文章內容一篇篇的往回翻。​ ​你會發現,我做得最少的內容、就是跟「激勵」有關的內容。​ ​為什麼咧?​ ​ ​其實我年輕的時
Thumbnail
        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有負責的部分,大家分工合作就可以完成任務。但遇到即將沒案子可做的危機時,團隊領導人應該要如何激勵團隊?         就外界的觀點而言,不管如何都有話可以嘴,當完成大案子時,可能會說: 今年就靠這個案子了,那接下來呢?是不是就沒了? 當案子出現
Thumbnail
  父權結構是從何時開始誕生的?它最初的起源來自於什麼樣的生理與社會條件?若此狀況僅止於歷史的偶然性,在人類發展的途徑裡,有沒有可能在某個環節發生突變,因而產生全然差異的社會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