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餘燼之後......

在餘燼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今天看完了《餘燼》

導演鍾孟宏和男主角之一莫子儀

以及監製瞿友寧

也親自出席映後座談


有些話要說在前頭

如果這篇文章有對任何人感到冒犯

我覺得非常抱歉

但畢竟這是我自己經營的社群媒體

我還是要說出我想說的話


之前就知道各種對這部影片的負評

和各種炎上

但老實說

我自己看完這部作品是感動的


鍾導在《陽光普照》的映後曾說過

社會上各種的對立與衝突

一直是他所探討的核心

這次他把相同的概念再說了一遍

而這也是他創作《餘燼》的出發點


我自己問了鍾導一個問題

是關於最後的結局

導演回應我

如果凡事只用「信仰」(廣義的)兩個字帶過

那會是很危險的

至於結局的含義

它可以有各種答案

答案肯定不只一個


現場當然還是免不了有比較直接的問題

就是大家一直在探討的

被害者變成加害者的設定

我覺得莫子儀真的是很誠懇的演員

他的回答我不認為是虛假的

他一直認為演員是一種代言

當然今天沒有發生像劇中的慘案

但如果在一個平行時空中

一種仇恨走錯了一步

就有可能發生悲劇了


文藝向來都不是為了「解決」問題

它只需要「提問」

正如鍾導所言

我們都可以用不同的觀點

去解讀這部電影

但我想加一句

請理性客觀地探討

避免一些過於情緒性的字眼

因為這樣就沒有討論的空間了

電影畢竟是虛構的

即使走的是寫實調性

也是「再現的寫實」

不可能還原當時的情境


一位知名的影評人

曾經在講堂上提及電影創作

這些藝術家(電影大師)之所以偉大

就是因為他們勇於直面問題

用影像說出平常人

不敢說出的話

另一位資深電影人也一直提醒我們

不要凡事用政治正確的角度

來公審每一部作品

我想這些概念也可以用來

看待《餘燼》


無論你是否贊同本片的觀點

劇情走向或處理方式

至少它用了一個不同的視角

去理解一個議題

而且是一個很少人敢碰

非常燙手的議題

光是這點

這部片子就有它的價值了


這部作品只是其中的一種可能性

而且答案也許有很多種

也正因為它是虛構的

請給文藝作品多一點創作空間

讓它來發言

正如同那句名言所說的

「我雖不同意你的意見

但我誓死也要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P.S. 文中引述的部分若有不精準之處,以該影人當時的發言為準。

內容總結
餘燼
4
/5
avatar-img
Kevin Chen的沙龍
12會員
4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evin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或許有點難以想像,這是阿莫多瓦的作品,但如果有在追蹤他後期作品的影迷就知道,他風格轉向最為關鍵之處,就是對於生命內在肌理的省思。還是能發現不少阿莫多瓦正宗的元素,最明顯的就是鮮艷的原色。只是更冷冽、更沉靜,更多的是充分的內省。
5/5隔壁的房間
《我心裡的太陽》是日本導演奧山大史創作的一部感人電影,探索青春與成長的主題。故事圍繞擁有口吃的拓也,他原本隸屬於冰上曲棍球隊,後來卻漸漸愛上了花式滑冰和同學小櫻。電影透過優美的音樂與深刻的內涵,觸發觀眾對人生的思考。雖然片長僅90分鐘,卻充滿詩意與情感,使每位觀眾都能從中反思過去的青春與未來的可能。
4/5我心裡的太陽
金馬經典影展是我最喜愛的影展,這裡的影迷都是來朝聖的,欣賞那些錯過不再的經典電影。今年以「巨星的誕生」為主題,展現了多位女星的精湛表演和迷人魅力。從比利懷德的傑作到奧黛麗赫本的魅力,這次影展帶給我許多驚喜和深刻的體會。期待明年更精彩的主題!
或許有點難以想像,這是阿莫多瓦的作品,但如果有在追蹤他後期作品的影迷就知道,他風格轉向最為關鍵之處,就是對於生命內在肌理的省思。還是能發現不少阿莫多瓦正宗的元素,最明顯的就是鮮艷的原色。只是更冷冽、更沉靜,更多的是充分的內省。
5/5隔壁的房間
《我心裡的太陽》是日本導演奧山大史創作的一部感人電影,探索青春與成長的主題。故事圍繞擁有口吃的拓也,他原本隸屬於冰上曲棍球隊,後來卻漸漸愛上了花式滑冰和同學小櫻。電影透過優美的音樂與深刻的內涵,觸發觀眾對人生的思考。雖然片長僅90分鐘,卻充滿詩意與情感,使每位觀眾都能從中反思過去的青春與未來的可能。
4/5我心裡的太陽
金馬經典影展是我最喜愛的影展,這裡的影迷都是來朝聖的,欣賞那些錯過不再的經典電影。今年以「巨星的誕生」為主題,展現了多位女星的精湛表演和迷人魅力。從比利懷德的傑作到奧黛麗赫本的魅力,這次影展帶給我許多驚喜和深刻的體會。期待明年更精彩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