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書摘【超覺靜坐】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超覺靜坐】

本體科學與生活的藝術

MAHARISHI MAHESH YOGI著

瑪哈禮希•瑪赫西•優濟

沈慈雲 譯

1998 方智出版


❍ ❍ ❍ ❍ ❍❍ ❍ ❍ ❍ ❍❍ ❍

自序

  • 園丁必須先認識那看不見的樹根,才能指望他專注努力地去灌溉根部,以保持整棵樹的翠綠。


〈本體科學〉

  • 為了要很快地把本體注入心智的本性中,以自然而輕鬆的方式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 如果心智能以一種輕鬆、不勉強、簡單而自然的態度去從事活動,就會有更多本體的力量注入到心智的本性中。
  • 當心智與超越性的本體狀態接觸時,心智就成為純淨本體。如果在心智從超越性中出來之後,能以一種非常正常而自然的態度去活動,那麼本體力量的輸入就會維持一段時間。
  • 但是,如果心智在活動中呈現緊張狀態,本體輸入的強度就會減低許多。
  • 因此,在進入活動領域時,應該以一種非常自然的態度去從事活動,以便使活動成為訓練心智保持本體狀態的一種方法,這是非常重要的。
  • 因此,我們發現規律的超覺靜坐練習,配合規律的日常活動,是活出本體的直接方法。
  • 在這種整合的意識狀態中,絕對本體和生命的相對領域被同時一起活出來,彼此不會成為對方的障礙。
  • 然而,應該記住的是,儘管自己在身心的效能上都有所增進了,也不應該把活動增加到令自己精疲力竭的程度,甚至找不出時間來靜坐。
  • 這個過程是進行在本體的層面,以及個人本身的存在,它絕對不是在意識心智的層面上進行的。因此,我們要提醒所有的練習者,不要期望在意識心智的層面上去感覺本體。
  • 根部吸水的過程,並不為樹的其他部分所覺察。只有在樹木的各個部分都變得更加青翠時,才能看出這個過程的影響力。
  • 當人靜坐時,他會經驗到精力增加、頭腦清楚,但他並不會經驗到本體注入心智本性中的實際過程。這整個過程是在本體的層面上安靜地進行著的。心智在靜坐中的所有經驗,都只不過是靜坐這個工具的相對狀態而已。這些狀態變得越來越精微,直到最後再也沒有任何工具的存在,只剩下心智自己獨自處在純淨意識的狀態中。
  • 活出本體是一種無法用言語描述的狀態。它只能夠被活出,因為任何言語的描述都無法完整的說明這種狀態。
  • 從練習的一開始,本體便在心智的本性中留下非常微妙的印象。然而隨著練習的繼續,本體就愈來愈被注入到心智之中,直到最後本體變得非常不可動搖,使得在任何時間--醒、睡、夢與深睡的所有經驗狀態下,本體都依然被體現著。在這種情形下,人便在相對經驗的生命裡活出了永恆的自由。

❍ ❍ ❍ ❍ ❍❍ ❍ ❍ ❍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JW的沙龍
88會員
1.2K內容數
我想優化當下小日子的實驗小配方,歡迎一起玩。
YJW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3
鄭志堅 著 2010  方舟文化出版 ❍ ❍ ❍ ❍ ❍❍ ❍ ❍ ❍ ❍❍ ❍ 掌握產後2週關鍵時刻 子宮復舊約需6週的時間,其中第1週和第2週最為關鍵。 惡露,通常2~3週會自然結束。 剛生產完通常會降5~7公斤 膀胱通常會在產後的5到7天內復原。 大約產後2週,
2024/06/13
鄭志堅 著 2010  方舟文化出版 ❍ ❍ ❍ ❍ ❍❍ ❍ ❍ ❍ ❍❍ ❍ 掌握產後2週關鍵時刻 子宮復舊約需6週的時間,其中第1週和第2週最為關鍵。 惡露,通常2~3週會自然結束。 剛生產完通常會降5~7公斤 膀胱通常會在產後的5到7天內復原。 大約產後2週,
2024/05/19
大川隆法著 2011 信實文化 ❍ ❍ ❍ ❍ ❍❍ ❍ ❍ ❍ ❍❍ ❍ 準備工作即是「呼吸法」。 宇宙之和諧,正確而平衡,當遭受破壞之時,宇宙就會朝著恢復其均衡的方向運動。對於在思想和行動上體現了和諧的人而言,可享安然之幸福。 雖然有原諒對方的念頭,但自己的痛苦卻無法消
2024/05/19
大川隆法著 2011 信實文化 ❍ ❍ ❍ ❍ ❍❍ ❍ ❍ ❍ ❍❍ ❍ 準備工作即是「呼吸法」。 宇宙之和諧,正確而平衡,當遭受破壞之時,宇宙就會朝著恢復其均衡的方向運動。對於在思想和行動上體現了和諧的人而言,可享安然之幸福。 雖然有原諒對方的念頭,但自己的痛苦卻無法消
2024/05/17
如何消除八種不快樂的負面思想 克里斯多夫.傑米森神父著 鄭嘉珷譯 2009 商周出版 ❍ ❍ ❍ ❍ ❍❍ ❍ ❍ ❍ ❍❍ ❍ 成為真正自由的人 外在的選擇頂多能減輕徵狀,不能導向內在的歡愉,但那才是快樂的真正源頭。 八種不快樂的思想:冷淡、貪吃、情慾、貪婪、
2024/05/17
如何消除八種不快樂的負面思想 克里斯多夫.傑米森神父著 鄭嘉珷譯 2009 商周出版 ❍ ❍ ❍ ❍ ❍❍ ❍ ❍ ❍ ❍❍ ❍ 成為真正自由的人 外在的選擇頂多能減輕徵狀,不能導向內在的歡愉,但那才是快樂的真正源頭。 八種不快樂的思想:冷淡、貪吃、情慾、貪婪、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冥想對身心都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好處。 除了簡單地放鬆我們之外,冥想還可以揭示我們最深刻的真相和最高的潛力。本文將引導您完成強大的引導冥想,引導您體驗自己的真實本性。 如果您想超越日常意識並與真實的自我聯繫,那麼這裡適合您。 調整你的身體 第一步是立足當下。 舒適地坐著,背部挺直,雙腳平放。
Thumbnail
冥想對身心都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好處。 除了簡單地放鬆我們之外,冥想還可以揭示我們最深刻的真相和最高的潛力。本文將引導您完成強大的引導冥想,引導您體驗自己的真實本性。 如果您想超越日常意識並與真實的自我聯繫,那麼這裡適合您。 調整你的身體 第一步是立足當下。 舒適地坐著,背部挺直,雙腳平放。
Thumbnail
【超覺靜坐】 本體科學與生活的藝術 MAHARISHI MAHESH YOGI著 瑪哈禮希•瑪赫西•優濟 沈慈雲 譯 ❍ ❍ ❍ ❍ ❍❍ ❍ ❍ ❍ ❍❍ ❍ 自序 園丁必須先認識那看不見的樹根,才能指望他專注努力地去灌溉根部,以保持整棵樹的翠綠。 〈本體科學〉 為了要
Thumbnail
【超覺靜坐】 本體科學與生活的藝術 MAHARISHI MAHESH YOGI著 瑪哈禮希•瑪赫西•優濟 沈慈雲 譯 ❍ ❍ ❍ ❍ ❍❍ ❍ ❍ ❍ ❍❍ ❍ 自序 園丁必須先認識那看不見的樹根,才能指望他專注努力地去灌溉根部,以保持整棵樹的翠綠。 〈本體科學〉 為了要
Thumbnail
心具有認知的本質,通過接受感知的訊號,而产生认知,又通過認知,建立世界與自身的感覺,從而產生各種反應。由於心接受各種外於自身的訊號而產生認知,因此而失去對自身本質的知覺,而變換不定。 修行所說的修心,從上文的邏輯來詮釋,修心即是讓心從內外訊號的認知中解脫出來,然後自然知曉自己的本性。當心逐漸從認知中
Thumbnail
心具有認知的本質,通過接受感知的訊號,而产生认知,又通過認知,建立世界與自身的感覺,從而產生各種反應。由於心接受各種外於自身的訊號而產生認知,因此而失去對自身本質的知覺,而變換不定。 修行所說的修心,從上文的邏輯來詮釋,修心即是讓心從內外訊號的認知中解脫出來,然後自然知曉自己的本性。當心逐漸從認知中
Thumbnail
最近不容易入睡,在外人看來我好像沒有甚麼壓力和煩惱,但真的將煩心的事一一條列出來還真是不少,我知道自己給自己過多要求,形成無形的壓力,導致思緒非常混亂。書中的「正念練習」幫助我很多,透過簡單地練習,就可以立即緩和情緒及思慮,並提升專注力。再透過「暫停、削除、停留、重建、超越」,消除多餘雜念,專注於
Thumbnail
最近不容易入睡,在外人看來我好像沒有甚麼壓力和煩惱,但真的將煩心的事一一條列出來還真是不少,我知道自己給自己過多要求,形成無形的壓力,導致思緒非常混亂。書中的「正念練習」幫助我很多,透過簡單地練習,就可以立即緩和情緒及思慮,並提升專注力。再透過「暫停、削除、停留、重建、超越」,消除多餘雜念,專注於
Thumbnail
你對瑜珈的印象是甚麼?是身體擺出各種神奇的姿勢嗎?鍛鍊著呼吸,注意飲食之類的? 這些大眾印象中的瑜珈是為體位瑜珈,是幫助擴展意識的其中一個過程,而真正的瑜珈,是擴展我們的意識,與所有生命合一的體驗。 我相信這是真的。 以下挑幾樣我認為一般人比較可能會常做到的: ◆對自己的無限本質保持覺知
Thumbnail
你對瑜珈的印象是甚麼?是身體擺出各種神奇的姿勢嗎?鍛鍊著呼吸,注意飲食之類的? 這些大眾印象中的瑜珈是為體位瑜珈,是幫助擴展意識的其中一個過程,而真正的瑜珈,是擴展我們的意識,與所有生命合一的體驗。 我相信這是真的。 以下挑幾樣我認為一般人比較可能會常做到的: ◆對自己的無限本質保持覺知
Thumbnail
*回到身體 對於我輩這類頭腦派只思考想歸納愛邏輯的人來說,回到身體很重要。 善山師父上佛法禪課的方式很有意思。每次講完「知識」的課,就會伴隨著類心靈課程的練習,透過對話,讓我們產生感覺氛圍,但最後總還會下一個指令:做出對話後情緒覺受的身體姿勢或動作。
Thumbnail
*回到身體 對於我輩這類頭腦派只思考想歸納愛邏輯的人來說,回到身體很重要。 善山師父上佛法禪課的方式很有意思。每次講完「知識」的課,就會伴隨著類心靈課程的練習,透過對話,讓我們產生感覺氛圍,但最後總還會下一個指令:做出對話後情緒覺受的身體姿勢或動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