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書摘【當呼吸化為空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當呼吸化為空氣】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保羅•卡拉尼提著

Paul Kalanithi

唐勤譯

2016 時報文化

❍ ❍ ❍ ❍ ❍❍ ❍ ❍ ❍ ❍❍ ❍

第二部   至死方休

  • 我這一生一直在累積自己的潛力,如今無用武之地的潛力。
  • 死亡,在我的工作中如此熟悉的因素,現在造訪我本人。
  • 沒錯,我想,悖論就在這裡:就像跑者衝過終點線之後倒下,一旦照顧病患的責任不再推我前行,我就成了廢人。
  • 病人想要的並非醫師隱藏起來的科學知識,而是貨真價實的存在感,後者其實必須靠自己去追尋。過分深入數據,就像喝海水止渴。面對人生大限的焦慮,不會在統計機率裡找到療癒。
  • 假使大限的重量不會變輕,那麼至少可以變得熟悉?
  • 一如我自己的病人,我必須面對自己生而有涯這件事,去弄清楚為什麼我的生命值得活下去。
  • 我的一週,大部分時間並不是花在認知治療,而在物理治療。我以前幾乎把每一個病人都送去做物理治療。而現在,我發現其困難程度令人震驚。
  • 面對虛弱的身體,「決心」插手進來。日復一日,我不斷努力,每一個微微的體力增強都拓展了可能的世界(一個可能版本的我)。
  • 與大限齊眉相對,很多決定都遭到壓縮、緊急迫切,而且無法任其流溢不管。
  • 沒人問我的計劃,讓人鬆了口氣,因為我沒有計劃。
  • 作為醫師,當病人罹患足以改變人生的重大疾病,我對他們所面對的一切有些概念;我想跟他們一起探索的,就是這些時刻。那麼,末期疾病難道不是上天給那個想要了解死亡的年輕人的完美禮物?還有比親身體驗更好的了解方式嗎?可是,我當初並不明白這是多麼困難,有多少地帶必須去探測、摹繪、定居。
  • 「我繼續不了。我會繼續。」貝克特
  • …即使心中了然我終將一死,沒死以前我還是活著的。
  • 道德責任有重量,有重量的東西就有重力,所以,負起為人之責的義不容辭把我拉回手術室。露西完全支持我。
  • 身體遭到的酷刑越惡劣,我越珍惜自己做到的事。
  • 當你經歷生病,你的價值觀不斷在變。你設法弄清楚對你重要的東西,接著,你不停地在弄清楚。
  • 我既不憤怒,也不害怕。它就是它。是世界的一個事實,就跟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沒有兩樣。
  • 可是我們決定,所有這些都可以等到星期一。今天是星期四,我已經訂好了明天的開刀工作分配;我打算再做最後一天的住院醫師。
  • 在家裡,光是仰起頭來就令我疲乏。舉起一杯水,需要雙手。閱讀,不可能。
  • 就算我有精力,我也寧可選擇烏龜的方式。我慢慢走,我好好想。有些日子,我只是撐著。

尾聲(露西•卡拉尼提)

  • 我們跟保羅的癌症醫師想好策略,一切環繞他的第一優先順位:保住敏銳的心智,越久越好。
  • 寫作這件事讓他活得有希望,希望是自主性與機會相遇而巧妙鍊成的黃金,那正是他寫得如此鏗鏘有力的東西,直到最後一刻。
  • 發生在保羅身上的事有悲劇性,可是,他不是一場悲劇。
  • 保羅的大半生都在叩問死亡一事,並問自己能否誠實正直地面對死亡。最後,答案是肯定的。
  • 我是他的妻子、他的見證人。

❍ ❍ ❍ ❍ ❍❍ ❍ ❍ ❍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JW的沙龍
88會員
1.2K內容數
我想優化當下小日子的實驗小配方,歡迎一起玩。
YJW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3
鄭志堅 著 2010  方舟文化出版 ❍ ❍ ❍ ❍ ❍❍ ❍ ❍ ❍ ❍❍ ❍ 掌握產後2週關鍵時刻 子宮復舊約需6週的時間,其中第1週和第2週最為關鍵。 惡露,通常2~3週會自然結束。 剛生產完通常會降5~7公斤 膀胱通常會在產後的5到7天內復原。 大約產後2週,
2024/06/13
鄭志堅 著 2010  方舟文化出版 ❍ ❍ ❍ ❍ ❍❍ ❍ ❍ ❍ ❍❍ ❍ 掌握產後2週關鍵時刻 子宮復舊約需6週的時間,其中第1週和第2週最為關鍵。 惡露,通常2~3週會自然結束。 剛生產完通常會降5~7公斤 膀胱通常會在產後的5到7天內復原。 大約產後2週,
2024/05/19
大川隆法著 2011 信實文化 ❍ ❍ ❍ ❍ ❍❍ ❍ ❍ ❍ ❍❍ ❍ 準備工作即是「呼吸法」。 宇宙之和諧,正確而平衡,當遭受破壞之時,宇宙就會朝著恢復其均衡的方向運動。對於在思想和行動上體現了和諧的人而言,可享安然之幸福。 雖然有原諒對方的念頭,但自己的痛苦卻無法消
2024/05/19
大川隆法著 2011 信實文化 ❍ ❍ ❍ ❍ ❍❍ ❍ ❍ ❍ ❍❍ ❍ 準備工作即是「呼吸法」。 宇宙之和諧,正確而平衡,當遭受破壞之時,宇宙就會朝著恢復其均衡的方向運動。對於在思想和行動上體現了和諧的人而言,可享安然之幸福。 雖然有原諒對方的念頭,但自己的痛苦卻無法消
2024/05/17
如何消除八種不快樂的負面思想 克里斯多夫.傑米森神父著 鄭嘉珷譯 2009 商周出版 ❍ ❍ ❍ ❍ ❍❍ ❍ ❍ ❍ ❍❍ ❍ 成為真正自由的人 外在的選擇頂多能減輕徵狀,不能導向內在的歡愉,但那才是快樂的真正源頭。 八種不快樂的思想:冷淡、貪吃、情慾、貪婪、
2024/05/17
如何消除八種不快樂的負面思想 克里斯多夫.傑米森神父著 鄭嘉珷譯 2009 商周出版 ❍ ❍ ❍ ❍ ❍❍ ❍ ❍ ❍ ❍❍ ❍ 成為真正自由的人 外在的選擇頂多能減輕徵狀,不能導向內在的歡愉,但那才是快樂的真正源頭。 八種不快樂的思想:冷淡、貪吃、情慾、貪婪、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發現自己罹患癌症時,該如何規劃最後的生命? 本書不僅提到了保羅罹患癌症的心路歷程,也展露了醫師會面臨的困境。
Thumbnail
發現自己罹患癌症時,該如何規劃最後的生命? 本書不僅提到了保羅罹患癌症的心路歷程,也展露了醫師會面臨的困境。
Thumbnail
【當呼吸化為空氣】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保羅•卡拉尼提著 Paul Kalanithi 唐勤譯 ❍ ❍ ❍ ❍ ❍❍ ❍ ❍ ❍ ❍❍ ❍ 第二部   至死方休 我這一生一直在累積自己的潛力,如今無用武之地的潛力。 死亡,在我的工作中如此熟悉的因素,現在
Thumbnail
【當呼吸化為空氣】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保羅•卡拉尼提著 Paul Kalanithi 唐勤譯 ❍ ❍ ❍ ❍ ❍❍ ❍ ❍ ❍ ❍❍ ❍ 第二部   至死方休 我這一生一直在累積自己的潛力,如今無用武之地的潛力。 死亡,在我的工作中如此熟悉的因素,現在
Thumbnail
如果你希望看到一個癌末病患是如何在一場大病之後,從此更熱愛人生、精神和心靈更無堅不摧的故事,那你可能會大失所望;但是假如你想看到的是一個歷經劫難的人是如何更加誠實地面對人生,並且擁抱未來的不確定性,那這會是一本給你勇氣還有慰藉的書。
Thumbnail
如果你希望看到一個癌末病患是如何在一場大病之後,從此更熱愛人生、精神和心靈更無堅不摧的故事,那你可能會大失所望;但是假如你想看到的是一個歷經劫難的人是如何更加誠實地面對人生,並且擁抱未來的不確定性,那這會是一本給你勇氣還有慰藉的書。
Thumbnail
日前在學生的臉書, 看到她分享閱讀這本書的感受與心情, 太陽雨在圖書館預約, 很快的書本到手, 花了兩天的時間閱讀完畢。 一本讓人感動與不捨的書《當呼吸化為空氣》, 「人生使命」、「人生意義」與「人生價值」不斷的出現在腦海, 外加上近日新聞報導的一些「無常」。 試著思考, 倘若你有能力改寫自己的「人
Thumbnail
日前在學生的臉書, 看到她分享閱讀這本書的感受與心情, 太陽雨在圖書館預約, 很快的書本到手, 花了兩天的時間閱讀完畢。 一本讓人感動與不捨的書《當呼吸化為空氣》, 「人生使命」、「人生意義」與「人生價值」不斷的出現在腦海, 外加上近日新聞報導的一些「無常」。 試著思考, 倘若你有能力改寫自己的「人
Thumbnail
「人的一生不是在於活到幾多歲,而是活出一個怎樣的故事。」 Paul Kalanithi擁有令人羨慕的學歷, 一段美滿的婚姻和前途無可限量的神經外科醫生工作,原本等著他是充滿可能性的未來。但是,一個腫瘤便把可塑造的未來成為回憶的過去。 由醫生成為病人,讀哲學的他一直都在想死亡是什麼?活著又有什麼意義?
Thumbnail
「人的一生不是在於活到幾多歲,而是活出一個怎樣的故事。」 Paul Kalanithi擁有令人羨慕的學歷, 一段美滿的婚姻和前途無可限量的神經外科醫生工作,原本等著他是充滿可能性的未來。但是,一個腫瘤便把可塑造的未來成為回憶的過去。 由醫生成為病人,讀哲學的他一直都在想死亡是什麼?活著又有什麼意義?
Thumbnail
人終將一死,但當死亡迫近時, 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好好活著。 「沒死以前,我還是活著的。」似是平常的話,卻震撼又省思。 送別死亡之後,生命以另一種型態呈現,告別也是另一種相聚的開始。 我們都知道人生時間有限,終究會死這件事,這是個事實,也因如此,過得幸福、活在當下的意義,才那麼重要。
Thumbnail
人終將一死,但當死亡迫近時, 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好好活著。 「沒死以前,我還是活著的。」似是平常的話,卻震撼又省思。 送別死亡之後,生命以另一種型態呈現,告別也是另一種相聚的開始。 我們都知道人生時間有限,終究會死這件事,這是個事實,也因如此,過得幸福、活在當下的意義,才那麼重要。
Thumbnail
擁有美好前程的作者卻在三十多歲的年齡被診斷肺癌末期,頓時間他的身份從醫師成為了病人,他以醫師冷靜、宏觀的角度分析審視自己的病情,也以病人的身份訴說對於有限生命的惶恐與恐懼,作者挺身站在死亡面前與之角力,甚至在接受治療有所成效後還回到工作崗位替病人開刀。
Thumbnail
擁有美好前程的作者卻在三十多歲的年齡被診斷肺癌末期,頓時間他的身份從醫師成為了病人,他以醫師冷靜、宏觀的角度分析審視自己的病情,也以病人的身份訴說對於有限生命的惶恐與恐懼,作者挺身站在死亡面前與之角力,甚至在接受治療有所成效後還回到工作崗位替病人開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